请选择 目标期刊

预防接种致害国家责任体系的完善 下载:70 浏览:463

张新宇 《法学学报》 2019年8期

摘要:
接种疫苗对于预防传染性疾病具有重要作用,但限于目前的科技水平,疫苗尚无法做到绝对安全。对于预防接种导致的损害,我国现行制度主要通过民事责任和国家责任两个体系共同承担救济义务。其中,国家责任体系又由行政补偿与国家赔偿制度共同构成。但是,由于民事责任与行政补偿制度未能有效衔接,现行制度仍然存在一定的救济漏洞,部分致害既无法获得民事赔偿也无法得到行政补偿。同时,由于国家赔偿制度未能有效运转,其应有的违法抑制功能也并未得到发挥。对此,不应再将"相关各方均无过错"作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构成要件,从而消除救济漏洞。同时,也应当考虑将行政公益诉讼、政府信息公开等制度嵌入预防接种致害国家责任体系之中,从而强化其违法抑制功能。

民国时期男性影星的审美性研究 下载:38 浏览:388

徐丛丛1 朱善智2 《当代艺术》 2018年9期

摘要:
男性影星作为明星群落的一大组成部分,在被看的视阈下多处于被动地位。民国时期,男影星的诞生比女影星要早,但其关注度不及女影星。男性影星的或显或隐凸显出特定时代的文化形态。透过众多银幕形象,可以观察大众审美观念的差异与变化,并剖析男星群落代表的审美文化符号、性别文化标签和社会意识之内涵。在民国影像的"秩序场"内,男星群落为中国早期明星制的完善奠定了基础,其审美辐射与审美价值更彰显出潜在的"美感"。

晚清来华医学传教士师惟善初探 下载:75 浏览:465

刘欢楠 袁媛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8年1期

摘要:
英国循道会派遣入华的医学传教士师惟善,1864年5月来到湖北,致力于传教、医疗救济、医学教育、中草药研究与自然地理学习,在此传教七年,建立了华中地区第一家西式医院,著书《药性总考》、《中英名称对照词典》,为后期来华医学传教士开展工作奠定了基础。本文依据师惟善的著作与相关文献,探讨师惟善及其医疗活动、医学传教方法的运用与中医观,重点考察其为推动中草药对外传播与促进西医及近代科学思想在中国的推广所做的努力,从而为当代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一些经验与启示。

新疆小城镇生活污水生态利用技术模式研究——以鄯善县生活污水生态利用为例 下载:43 浏览:463

马俊英1,2 祝婕1,2 高庆国1,2 王涛1,2 《中国环境保护》 2018年3期

摘要:
本研究以吐鲁番地区鄯善县氧化塘处理后出水灌溉生态林为案例,分析新疆小城镇生活污水生态利用可行性。选择3个示范点,分别对0.2 m、0.4 m、0.6 m、0.8 m、1.0 m五个深度生态利用前后土壤中有机碳、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盐分等污染物浓度进行监测,研究土壤生态系统对生活污水处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的p H、全盐量、钠离子、氯离子灌溉区较对照区有均有降低,降幅分别为1.9%6.0%、71.43%95.71%、97.70%99.53%、95.76%98.99%。土壤中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均较非灌区有所增加,且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其含量增加量逐渐减少,并呈现稳定趋势。研究区从2008-11月投入使用至今,区域地下水水质无明显变化。

基于水质评价综合模糊优化法对广州市猎德涌引清调度工程水质改善效果的研究 下载:30 浏览:337

杨娟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随着水生态文明的大力推进,城市河涌的水环境和水景观问题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以广州市猎德涌补水工程为例,利用水质评价综合模糊优化法对其水质改善效果进行客观定量评价。通过对比分析不同补水工况对水质改善效果的影响,发现补水工况下水质明显优于未补水工况,补水流量越大水质越优。

中国人善良人格的结构研究 下载:41 浏览:345

张和云1,2 赵欢欢3 许燕2 《心理学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善良人格是一个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人格心理学主题。为了探究善良人格的结构和内涵,研究基于人格词汇学假设,通过开放式和半开放式问卷调查,经由意义分析和初测保留了85个善良人格词汇;在此基础上,进行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揭示了中国人的善良人格是一个包括诚信友善、利他奉献、宽容和善、重情重义的二阶四因子结构。信度和效度分析表明,编制的善良人格问卷的信、效度良好,符合心理测量学的基本要求。

“书房一角”:周作人阅读史初探 下载:43 浏览:362

袁一丹 《当代中文学刊》 2018年9期

摘要:
要摆脱种种主义的标签或立场之争,空手进入周作人的思想世界,最有效的方式是从他读过的书入手,清理这些书在他精神生活中留下的痕迹,哪些构成他应对危机的思想资源。本文并非目录学意义上的文献整理,意在通过揭露苦雨斋的书房一角,探究周作人所谓"杂学"的来源,重点考察其不合时宜的思想立场背后的知识谱系。基于苦雨斋藏书的保存现状,理想的研究路径是采取文本内证与实物搜讨相结合的"二重证据法",以竭泽而渔的版本目录学整理为基础,最终导向个人思想史及精神生活史的探究。之所以从阅读史的角度进入,是为了让自己"大于"研究对象,与其保持一种相对平等的对话关系。

碳素纤维生态草对兰州新区人工水体的水质改善试验研究 下载:57 浏览:362

陈爱华1 张峰1 高旭2 马涛1 董彦丽1 王莉1 《中国环境保护》 2018年1期

摘要:
以碳素纤维(CF)生态草为载体,处理兰州新区人工湖受污染湖水,考察CF生态草对湖水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碳素纤维生态草对兰州新区人工湖污染物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且去除率随着投放CF的面积的增大而增大,投放6 g CF的去除效果更稳定,经过28 d处理后,ρ(COD),ρ(TP),ρ(NH3-N),ρ(TN)和浊度分别下降61.53%,60.86%,89.62%,29.71%和92.57%。,这表明利用CF生态草对兰州新区人工湖受污染湖水的治理是可行的。

我国社会组织的能力培育及其制度完善——以功能分析为视角 下载:42 浏览:408

祁春轶 《法学学报》 2020年7期

摘要:
作为一种实现社会整合、满足社会需求、解决社会问题的组织形态,我国社会组织已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支持力量。在政府职能转变中,多元化的社会组织在发展中接管和分担了政府转移的各种职能,补足了政府在公共事务中的功能欠缺,同时也形成了社会组织功能发挥的不同领域。将社会组织的能力培育置于政治参与和利益传递、进行行业联合和治理、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化解社会冲突实现社会公正等功能领域进行观察,有助于辨析和肯定社会组织作用有效发挥的制度经验,识别社会组织能力不足的制度约束,进而从法律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完善建议。

阳明心学的定性及良知的公共性与无善无恶 下载:59 浏览:431

董平 《哲学研究进展》 2018年3期

摘要:
本文主要论述了三个问题:1.否定学术界长期存在的关于阳明心学为"主观唯心主义"的基本定性,认为阳明心学的"心外无物"有其本身的独特义域,与主观唯心主义实有本质不同;2.强调良知作为人的本原性实在,实际指向人的类本质共性,是必然具有"公共性"的;3.关于良知或心体本身的"无善无恶"问题,自"天泉证道"之后即争讼不已,作者基于儒学传统的"中道"之义,就"价值"与"存在"的二重维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以之处理"无善无恶"与"至善"的内在关系。

完善广西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研究 下载:79 浏览:481

杨润松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20年4期

摘要: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增长的引擎,科学技术提升核心在于人才的培养,人才培养要靠教育,而义务教育更是教育的基础。广西作为后发展、欠发达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优质发展,在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广西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中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广西义务教育财政经费的投入情况及义务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实际划分,梳理近年来广西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总体情况和主要特征,从中归纳和分析当前广西义务教育经费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原因,并据此提出全面完善改进广西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的思路和建议。

山西省国定贫困县农村饮用水卫生安全调查与检测评价 下载:34 浏览:350

王檬 任焕莲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山西省国定贫困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普查于2016年12月进行,为期40天,共普查9924处饮水工程,检测指标19项,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了水质安全评价,全省贫困县饮水安全率达82.0%,其中太原市农村饮水安全率最高(97.8%),吕梁市农村饮水安全率最低(68.5%),主要水质超标项目为氟化物、硫酸盐、总硬度、硝酸盐。针对普查出的影响水质不安全因素,本文提出了加强宣传、加大农村饮水工程资金投入力度、增加不达标指标的处理设施等建议,本次农村饮水普查唤醒了广大农村的饮水安全意识,增加了各级政府对贫困县农村饮水安全的重视力度。

优化改善H型钢的横向冲击韧性的研究 下载:48 浏览:479

江乾坤 《冶金学报》 2019年12期

摘要:
结合H型钢的技术要求,针对H型钢在应用中受到其横向冲击力影响的现状,提出采用工艺对H型钢横向冲击韧性加以提高。

“新的情况”应限于法律过时——以《立法法》第45条第2款第2项与第104条为分析基础 下载:38 浏览:281

汤善鹏 《法学学报》 2019年5期

摘要:
《立法法》第45条第2款第2项规定,如果法律制定后出现新的情况,需要明确适用法律依据的,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并在第104条明确了"两高"在遇到此类情况时应当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法律解释的要求或者制定、修改有关法律的议案。学术界对"新的情况"的理解存在"过严"和"过宽"的立场,它们都忽略了法律过时和法律滞后这两种"新的情况"的区分。实际上,《立法法》中"新的情况"应当限制在法律过时领域排除法律滞后。由于法律过时在认定依据上具有复杂性,在处理时应当诉诸立法的民主合法性。与此同时,立法机关和"两高"应当认真对待《立法法》第104条规定的提案权,以便协同应对当下中国日益突出的法律过时现象。

我国《反垄断法》的修订路径 下载:59 浏览:398

丁茂中 《法学学报》 2020年7期

摘要:
2008年至今的反垄断实践已充分显示出我国现行《反垄断法》在调整范畴、行为规范、法律责任、实施体制等方面存在诸多立法问题,并深刻影响到市场竞争规制工作的进一步有序开展。《反垄断法》的修订已列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规划,市场监管总局起草的《<反垄断法>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稿)》也已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表明我国《反垄断法》的修订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修订任务要达到预期目标,必须要重点关注如下问题:立法机关应科学调整规制的垄断行为范畴,有效提高垄断行为基本规范的确定性,系统改进垄断行为法律责任的威慑力,全面优化反垄断执法机构的权力配置。在此基础上,立法机关还需要对《反垄断法》对竞争政策基础地位的法律确认、对竞争中立规则的法律反映、对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法律升格等理性的社会呼声作出必要的增量回应。

以改善民生为视角的河北省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研究 下载:71 浏览:495

朱磊1 姚冰2 《交叉科学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以2007年至2017年河北省财政支出数据为基础,对河北省财政支出总量与民生项目支出现状及变化进行全面分析,进而找到财政支出结构的问题,并立足于民生视角提出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的目标与措施,以求达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目的。

我国食品营养标签制度的理论认知与完善建议 下载:56 浏览:372

应飞虎 《法学学报》 2020年2期

摘要:
食品营养标签旨在使消费者了解食品的能量及重要营养素的信息,这一产生于食品安全法不足以预防肥胖问题的制度,是社会对食品追求从安全走向健康在立法中的反映。我国食品营养标签制度制定至今已近十年,其时理论认知的不足,以及十多年来食品营养标签制度的快速发展,制度在标示要素、标示方式、信息简化及适用范围等方面的缺陷极为明显。完善我国食品营养标签制度,应该对营养标签制度的性质、营养标签制度的目的与实现路径、科学研究对营养标签制度的影响及食品营养标签法律与食品营养标签国家标准的关系等有一个准确认识,并基于世界的制度发展史及我国目前制度存在的问题,对标签内容、需要标示的情形、标签信息的展示及进一步信息的提供等予以改进。

休闲旅游特色小镇政策分析及完善建议 下载:61 浏览:401

徐点点 王彬汕 孙冰颖 孙艺松 《中国城镇》 2018年10期

摘要:
本文基于对国家及各省、直辖市层面出台的特色小镇规划与建设政策、财政与金融政策、土地管控政策、管控发展政策等四个方面的政策梳理和系统比较,总结特色小镇政策的产生规律、内容方向及实施效果。并对休闲旅游特色小镇的政策实施效果和产生原因进行了评价与分析。对未来休闲旅游特色小镇的政策提出四个方面的建议。随着政策体系更加完善,休闲旅游特色小镇将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实践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地方实践与政策完善——以绍兴为例 下载:57 浏览:383

刘健1 左妮莎1 周筱芳2,3 《中国城镇》 2020年6期

摘要: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我国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各地根据国家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政策规定,大力探索多元路径,政策实施成效显著,但各种问题也始终存在。本文基于浙江省绍兴市调研所获一手信息及文献研究,分析总结地方在落实中央政策过程中出现的土地出让周期偏短且价格多变削弱土地流转和长期投资的积极性、增减挂钩和点状供地试点政策细则不清导致可实施性不强、村民对政策认知不足导致政策推行效率低下、历史遗留及其衍生问题众多且难以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提出合理设置政策细则,有效保护农民权益,调动土地流转积极性;发挥规划统筹作用,依据规划确定指标,确保政策落地实施;加强政策宣传,鼓励规划参与,提高农民的政策认同;分类出台专项办法,分步骤解决历史遗留及其衍生问题四个方面的对策建议,力图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地方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高质量发展:学理内核、中国要义与体制支撑 下载:84 浏览:485

高传胜1 李善同2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19年6期

摘要:
新时代、新形势、新矛盾要求中国加快高质量发展。在学理上,高质量发展是对高速度增长的超越,它追求的目标不仅是经济增长速度,还包括更趋多元、包容与可持续的众多维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质量发展必须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美好生活需要为导向,强化问题意识。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下,应在深化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的同时,增强产业自主能力,不断提升产品质量。考虑到中国产业在国际上处于"双向挤压"的处境以及国内中低收入者数量庞大的现实状况,推进高质量发展需要坚持向上与向下两个方向的创新并重,兼顾"顶天"与"立地"两个方面的需求。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尚需顺应阶段转化,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支撑与保障。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