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数字赋能与用户需求双重驱动的产业价值转移研究——以海尔集团为案例 下载:47 浏览:247

王文倩1 肖朔晨2 丁焰1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20年7期

摘要:
基于"用户需求"和"数字赋能"的视角审视传统企业向数字化企业转型的机理和模式。依据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阶段性特征,从价值共创与价值转移作为研究切入点,通过案例分析,将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策略划分为用户需求驱动的双赢模式、员工赋能和用户赋双重驱动模式和基于用户需求的全面化数字赋能模式的三个阶段。通过对海尔集团案例的归纳总结可知,传统产业价值转移演化进程中的驱动因素主要体现在移动互联化、数字化、融合化、信息化和生态化等方面。基于此,对于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路径具有较高的实践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

碳纤维缠绕制品数字射线DR成像空间分辨率影响因素研究 下载:56 浏览:293

刘凯1 刘义华2 王晓勇1 周娥1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19年6期

摘要:
采用不同的焦点尺寸和放大倍数对碳纤维缠绕试块进行了数字射线DR成像检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其它检测参数不变时,使用最佳放大倍数检测获得的图像空间分辨率最高;使用较小尺寸的焦点检测获得的图像空间分辨率较高。本次试验结果为碳纤维缠绕制品数字射线DR成像检测焦点尺寸和放大倍数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数字化车间DNC/MDC与MES集成技术研究与系统设计 下载:12 浏览:138

饶纳新1 栾京东1,2 郭明儒1 马琪1 李海兵1,2 钟正虎1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19年3期

摘要:
研究了数字化加工车间中多系统集成技术,提出了一种DNC/MDC与MES的集成模型,构建了系统的通信网络,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智能加工综合管控平台。以局域网为信息流通渠道,融合数字化制造技术、数据采集技术、分布式数字控制技术,建立的一套实时管理和控制系统,提高了车间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率,证明了该集成模型和网络架构的有效性。

数字艺术中的人机交互模型结构与交互控制行为设计研讨 下载:32 浏览:413

潘溯源 《当代艺术》 2018年12期

摘要:
近年来数字影像艺术、电子音乐、虚拟现实艺术等数字艺术形式中都开始广泛应用各类交互技术来增强对艺术作品内容的控制与呈现。文章以人的交互行为为出发点,对数字艺术中常见的区域定点式交互模型、携带使用式交互模型和穿戴动作式交互模型的结构特征与控制行为设计进行探讨,并针对不同交互模型中的交互控制确定基础的模型结构,以实现对多样的交互形式进行定位、使用,在有效控制的前提下为数字艺术作品增强艺术表现力。

虚拟与现实之间——关于数字媒体与艺术的几点思考 下载:31 浏览:371

张玉安 《当代艺术》 2018年12期

摘要:
数字媒体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创生了数字媒体艺术。无论从艺术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来看,数字媒体艺术在未来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相对于传统艺术形式,数字媒体艺术所营造的虚拟情境更加逼真、生动,更容易让人沉浸其中,获得一种前所未有的艺术体验。因此,数字媒体艺术也将越来越深地介入我们的现实生活,在旅游探险、情感体验、生活设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把人类带入一个全新的数字化生活时代,虚拟与现实之间的界线将会淡化、乃至消失。它给我们带来的福利是显然的,但副作用也不可小视,故此,建立完善的监督和管理机制也就成为必然。

苏里格南作业分公司数字化气田设计与实现 下载:17 浏览:261

唐瑞志 《中国石油工业》 2018年3期

摘要:
介绍了中国石油长庆油田苏里格南作业分公司数字化油田系统。按照场站工艺流程和生产管理的要求,采用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手段,通过传感器、无源光通讯网络、SCADA控制系统、PKS操作软件等技术建立了一套覆盖整个公司天然气生产、处理全过程数字化系统,完成了数据采集、过程监控和动态分析,达到了强化安全、过程监控、节约人力资源和提高效益的目的。

注意力增强的双向LSTM情感分析 下载:34 浏览:268

关鹏飞1 李宝安1 吕学强1 周建设2 《当代中文学刊》 2019年4期

摘要:
在基于深度学习的情感分析工作中,传统的注意力机制主要以串行的方式作为其他模型的下一层,用于学习其他神经网络模型输出的权重分布。该文在探究使用深度学习进行句子级情感分析任务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注意力增强的双向LSTM模型。模型使用注意力机制直接从词向量的基础上学习每个词对句子情感倾向的权重分布,从而学习到能增强分类效果的词语,使用双向LSTM学习文本的语义信息。最终,通过并行融合的方式提升分类效果。通过在NLPCC 2014情感分析语料上进行测试,该模型的结果优于其他句子级情感分类模型。

虚拟现实在非遗保护中的应用探究 下载:64 浏览:385

段晓卿 《当代艺术》 2020年4期

摘要:
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下,非遗数字化保护不仅是非遗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数字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种注重交互和多种形式信息交流的技术,在非遗保护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根据技术与非遗的结合程度,可以将虚拟现实技术对于非遗的保护模式分为"玩具""镜子"和"艺术"模式。三种模式在适用范围和介入方式上各有特点,对非遗的数字化保护具有借鉴意义。

数字创意产业全球价值链重构战略研究——基于内容、技术与制度三维协同创新 臧志彭 下载:35 浏览:424

赵康康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18年8期

摘要:
建构于传统制造业基础上的全球价值链理论不适用于新兴的数字创意产业,亟须进行理论范式创新。数字创意产业是内容、技术与制度三维协同创新驱动的新型业态,与传统制造业全球价值链至少在研发、生产、产品、审查、营销、物流、消费、特征效应与生命周期等十个方面存在关键区别,并且数字创意产业全球价值链具有衍生效应、共享效应、嫁接效应和外溢效应,由此决定一旦某国数字创意产业全球价值链被他国"俘获"或"低端锁定",该国未来产业竞争力将被牢牢控制。基于中国数字创意产业全球价值链重构战略立方体模型的研究发现,对于NVC高成熟度的数字创意细分行业应采取市场优先、成本领先和兼并收购三大"主动出击型"战略;对于NVC低成熟度行业而言,应根据GVC成熟度和行业成熟度采取相适应的战略,逐步提升数字创意产业在全球的影响力,进而确立数字创意产业全球价值链主导者的战略地位。

一般数据、虚体、数字资本——数字资本主义的三重逻辑 下载:65 浏览:443

蓝江 《哲学研究进展》 2018年7期

摘要:
理解数字时代的资本主义,把握数字资本主义的哲学内涵,首先需要从本体论上看到:一般数据正在塑造出一个类似于货币这样的巨大的数字界面或平台,将一切人和物都囊括其中,而所有的对象都必须经过一般数据的中介,在数字化空间中呈现出来。经过数字化中介的行动变成了虚体,虚体是数字化界面最基本的存在单元。这意味着在存在论上,数字时代塑造出了人与人,甚至人与非人之间的虚体交往关系。但最重要的是,作为数字资本的一般数据,是所有在数字化平台上的用户生产出来的,而被少数数字资本家占有。数字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需要打破这种垄断,将虚体活动共同生产出来的一般数据,转化为一种共享,为一种真正的未来共同体铺平道路。

数字经济下国际税收规则的变革动向及展望 下载:53 浏览:417

黄明林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20年12期

摘要:
随着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现行的国际税收规则已经无法应对数字企业对市场国税基的侵蚀及对传统非数字企业形成的不公平竞争现状。以OECD为主导的新国际税收规则的构筑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OECD提议的在包容性框架下以"双支柱"为导向的新国际税收框架被参与方寄予厚望,并计划在2020年底形成协议。但是,"双支柱"的相关政策协商还在进行,分歧仍存,技术面上也还面临不少难题,今后几个月内需要密切关注其动向。另外,我国作为数字经济的新兴国和市场大国,对于国际税收规则的变革可能对我国国家税收和相关企业税收负担产生的影响也需加以密切关注。

著作权合同实质公平规则形塑 下载:56 浏览:439

熊琦 《法学学报》 2020年10期

摘要:
著作权合同领域的实质公平争议,因我国版权产业的快速发展和著作权法专门合同规则的匮乏而日趋凸显。同时,版权产业与互联网产业融合所带来的新旧产业主体利益分配矛盾,也因颠覆了发达国家的既有立法经验而使得本土立法无章可循,导致创作者弱势地位的传统认知和在此基础上构建的著作权合同实质公平规则体系亟需调整。基于我国现阶段版权产业的特点,本土著作权合同实质公平规则不应建立在普适性地将创作者视为弱者的前提上,也不应效仿民法体系中专列消费者和劳动者并以专门法设计特殊规则的做法,而应在不改变我国既有著作权法体系的前提下,通过规范解释《著作权法》第27条重塑其法源属性和解释路径,以合同目的和授权条件的具体化和强制性排除创作者在缔约中的弱势地位而引发的实质公平问题,同时将公开义务纳入缔约阶段的实质公平规则类型中,围绕《著作权法》第24条第4款关于许可合同付酬标准和办法的规定加以具体化。

数字影像在海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播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49 浏览:485

费宇拓 《当代艺术》 2018年7期

摘要:
新媒体时代用数字影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的保护和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海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与保护传承现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应用数字影像技术保护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术优势、拍摄原则和应注意的问题。

数字经济环境下我国农村消费结构变迁分析 下载:56 浏览:386

郝承尧 丁立会 郑盼文 《电子商务进展》 2020年10期

摘要:
近年来,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业已成为改善消费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同时,数字经济具有很强的网络效应,可以带动农村消费与传统农村产业实现转型升级。本文结合2005-2017年的网络购物与农村消费结构支出相关数据,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分析了农村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研究认为收入水平增加、商品价格变动、农村信息化水平等是影响农村消费的重要因素;最后给出实现农村消费结构升级的相关建议。

白鸟衔花——论日本动画中的“幽玄”美 下载:38 浏览:415

万柳 《当代艺术》 2018年3期

摘要:
日本当代动画作品选择性地继承了日本文化中古老高雅的"幽玄"美。日本动画的幽玄之美主要从四个角度得到呈现:幽玄美学强调适度表达真诚充沛的感情,这形成了自然简约的艺术风貌;幽玄美学强调主体体物的深邃,这导致对角色心灵世界的精细刻画;幽玄是一种高度关注超越性、精神性的美学,所以向死而生的死亡描写成为日本动画一大特色;幽玄美学中的贵族崇拜也为当代动画所继承,但融入了时代的新变,产生了一种外表高贵而内心稚嫩的新形象。

“5G+金融”的机遇与挑战 下载:69 浏览:476

王宏利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20年5期

摘要:
5G是包括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边缘计算在内的一系列先进技术的一部分,这些先进技术已成为制造业或服务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性选择。金融领域与通信网络的迭代密切相关,5G时代的数字化金融将面临更加广阔的发挥空间。本文提出了5G给传统金融业带来的重大机遇,解析了5G对金融业的影响路径,结合当前5G金融面临的挑战,提出5G金融应用落地的策略建议。

基于信息物理融合的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信息安全仿真测试方法研究 下载:77 浏览:504

桑梓 《中国电气工程》 2018年6期

摘要:
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DEH)是火力发电厂中极为重要的一类工业控制系统。研究DEH的信息安全对保障汽轮机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本文结合DEH信息安全现状,分析了现有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研究思路,提出了基于信息物理融合的汽轮机DEH信息安全仿真测试方法,通过结合半实物仿真系统设计了可行的实验方案,并对工程在用的汽轮机DEH分别进行了拒绝服务式攻击和高级持续性威胁攻击测试实验。实验结果符合汽轮机信息侧安全和物理侧安全之间关联关系的分析结果,验证了基于信息物理融合的信息安全仿真测试方法的有效性。

我国数字图书馆标准研究综述 下载:51 浏览:370

张文亮 郭婧 《电子商务进展》 2019年12期

摘要:
梳理国内数字图书馆标准化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利用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分析的方法,总结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元数据标准、数字图书馆标准体系、特色数据库标准以及版权研究几个方面,分析目前研究中存在标准规范体系研究不足、内容研究尚未完善、缺乏标准应用指南研究等不足之处。

我国数字图书馆标准研究综述 下载:57 浏览:375

张文亮 郭婧 《电子商务进展》 2019年11期

摘要:
梳理国内数字图书馆标准化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利用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分析的方法,总结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元数据标准、数字图书馆标准体系、特色数据库标准以及版权研究几个方面,分析目前研究中存在标准规范体系研究不足、内容研究尚未完善、缺乏标准应用指南研究等不足之处。

中央银行法定数字货币:结构与功能 下载:87 浏览:502

郭艳1 王立荣2 张琴3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20年2期

摘要:
近年来,随着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的出现和发展,很多中央银行开始探索把数字加密技术运用到法定货币当中,这是货币理论演进、技术条件改善、时代场景变迁的耦合结果,或将成为人类社会货币历史的新阶段。本文即是在目前主要国家货币当局对法定数字货币探索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法定数字货币的结构与功能,及其对现有货币政策工具、法币发行体系和商业银行体系的冲击与挑战,并兼论法定数字货币的技术支持及相关需求。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