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民国以前湖南疫灾流行与环境的关系 下载:67 浏览:390

杨鹏程 张凤 《历史研究进展》 2018年10期

摘要:
湖南省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湿、热二字,而这恰恰又是许多传染病流行的必备条件。其实除了自然环境之外,瘟疫也与政治、经济和战争等社会环境有密切关系。民国以前湖南贫穷落后,民众求温饱而不可得,生存环境十分恶劣,水旱灾害和频繁的战乱更使民众生活雪上加霜,致使瘟疫肆虐,威胁民众的生命和健康,造成社会凋敝。

元好问借碑存史的书写策略 下载:78 浏览:406

李贵银 《历史研究进展》 2018年9期

摘要:
元好问有意借碑志文以存金代的史实,他巧妙地借助碑志文的既有体例叙述重要的历史事件,并抒发史家之议论;他细致地刻画人物的外貌、言语和动作,使碑志文中的人物更加鲜明生动;他采用互文手法在碑志文中囊括重要的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元好问在借碑存史的同时,并未模糊碑志文与史传的文体界限。

晚清葡萄牙驻广州领事馆的设置及其活动分析 下载:87 浏览:437

叶宇昊 《历史研究进展》 2018年8期

摘要:
1 8世纪中叶以后,领事制度愈加受重视,西方各国将领事制度作为争夺市场和向外扩张的工具。因葡萄牙国力相对较弱,与清政府关于澳门地位的谈判迟迟无法达至共识,致使葡驻广州领事的交涉事宜一拖再拖。在葡领事设置之前,葡国在广东等地的事宜多由外国商人或他国驻广州领事兼领。后经中葡多年交涉,葡国驻广州领事馆才得以正式设置。葡国驻广州领事馆服务的范围主要包括现在的广东、广西、海南、香港等地区,领事的主要职责是密切联系广州等地方政府;参与一些政治性礼仪活动;协调粤澳两地重要的交涉事宜;维护葡商在华利益;收集相关资讯资料等等。葡驻广州领事馆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地方统治,维护了澳门、广州等地的稳定发展。

晋武帝拒行封禅及其自赎心态探微 下载:69 浏览:493

石玉 《历史研究进展》 2018年5期

摘要:
晋武帝伐吴成功之后,当朝公卿大臣即不断上书,促请举行封禅,而武帝均以各类理由拒绝,对此事件古人多从冲虚守静与功成不居的角度加以解释。然通过梳理封禅行为的性质与晋史文献,可以发现晋武帝拒行封禅的行为当与司马氏政权取得特殊路径所产生的自赎心态有关,同时也是晋初政治生态复杂性的反映。

基于联合学习的问答情感分类方法 下载:42 浏览:319

安明慧1 沈忱林1 李寿山1 李逸薇2 《中文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面向问答型评论的情感分类在情感分析领域是一项新颖且极具挑战性的研究任务。由于问答型评论情感分类标注数据非常匮乏,基于监督学习的情感分类方法的性能有一定限制。为了解决上述困境,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联合学习的问答情感分类方法。该方法通过大量自然标注普通评论辅助问答情感分类任务,将问答情感分类作为主任务,将普通评论情感分类作为辅助任务。具体而言,首先通过主任务模型单独学习问答型评论的情感信息;其次,使用问答型评论和普通评论共同训练辅助任务模型,以获取问答型评论的辅助情感信息;最后通过联合学习同时学习和更新主任务模型及辅助任务模型的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联合学习的问答情感分类方法能较好融合问答型评论和普通评论的情感信息,大幅提升问答情感分类任务的性能。

篮球运动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研究 下载:78 浏览:494

杨君民 《中国体育科学》 2020年11期

摘要:
体育文化是校园内部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以校园文化为根基,以体育行为作为重要特征,具备健身、娱乐、教育等多方面功能。篮球运动是一项趣味性和竞技性的体育项目,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影响非常深刻,既能够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内容,也能够为体育文化建设提供有效载体。对此,高校要重视篮球运动的组织开展,有效分析和把握篮球运动对校园体育文化的积极影响,顺利达成高校全面育人目标,凸显出篮球文化的教育价值。

浅析新旧媒体新闻标题的制作——以报纸与微信为例 下载:52 浏览:359

樊金钢1 姚文华2 《中国新闻传播》 2019年3期

摘要:
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我们接收信息、阅读信息的方式,新旧媒体新闻标题正在互相影响,旧媒体标题制作为新媒体提供了基础,新媒体对旧媒体的标题制作进行着浸润与改变。本文以报纸标题和微信标题为例,对新旧媒体标题制作进行了比较。

从高频词等级相关角度探析《红楼梦》作者 下载:56 浏览:338

马创新1 陈小荷2 《中文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高频词等级相关度的方法"来探析存疑文献的作者信息,把各份语料中的词型均按照出现频次递减排列并确定等级,然后通过计算出语料之间高频词等级的相关度,来推断语料之间语言风格的相似度,并且把这种方法与"基于词型共现率的方法"和"基于词例共现率的方法"相比较。把《红楼梦》的120回均分为12份语料,使用"基于高频词等级相关度的方法"计算这12份语料两两之间的相关度。研究发现《红楼梦》的前8份语料两两之间相关度高,后4份语料两两之间相关度也高,而前8份语料与后4份语料这两部分语料之间相关度低。推断《红楼梦》前80回应是同一人所写,后40回应是另一人所写。

《现代汉语动词语义知识词典》的开发与应用 下载:57 浏览:507

孙道功1 亢世勇2 《中文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该文吸收已有动词研究的相关成果,提出了动词语义词典开发的相关原则和研制思路,界定并描写了词典中所涉及的相关属性信息,并对词典的总体文件结构及其各个库的信息进行了描写和说明。最终开发了融合词汇语义和句法语义,涵盖词形、词性、释义、义类、义场、句法范畴信息、语义范畴信息、语义句模等多种信息参数的开放性的动词语义知识词典。该词典可以在歧义分化、词义关系考察、句法—语义接口、句模抽取等方面提供支持。

基于多策略的乌孜别克语名词词干识别研究 下载:56 浏览:369

艾孜海尔江1,2 祖力克尔江1,2 艾孜尔古丽1 玉素甫·艾白都拉1 《中文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乌孜别克语名词词干识别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基础研究,主要方法是从句子中提取名词词干,提高名词标注效率和准确性。该文首先陈述形态分析、形态特征对识别其词性的作用,然后讨论乌孜别克语的词类划分标准、名词的形态特征,乌孜别克语西尔里文转换拉丁文,乌孜别克语词汇翻译、标注技术,总结词缀歧义及消解规则。该文提出利用形态规则、词典、最大熵融合策略,设计现代乌孜别克语新词中名词词干识别算法,其中包括特征选择及参数估计、词内部特征、前后依存词特征等。最后以乌孜别克语网站文本作为验证对象,对名词词干进行统计与分析。

危机与应对:靖康之难困境下王朝赓续的尝试——以北宋末年“帝姬和亲”事件为视角 下载:32 浏览:263

赵耀文 《历史教学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和亲是中国古代的外交策略之一,汉唐和亲久负盛名,宋朝"无和亲"说广泛流传。北宋末年的"帝姬和亲"事件在靖康之难的政治生态下具有特殊的政治内涵,是北宋王朝在应对亡国危机时的无奈选择。宋钦宗企图以此来化解危局,应对灾难,实现赓续王朝的目的。金廷受其内部政治纠葛的影响,解决策略从"帝姬和亲"转变为"废立异姓""。帝姬和亲"作为赓续王朝世系的决策被推向前台,承载着宋金两朝处理靖康事件的政治考量。

网络文学发展与批评及理论的互动关系 下载:56 浏览:397

卢健 《中国新闻传播》 2018年9期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手段的发展,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学形式逐渐发展和传播开来,并通过互联网传播的高效性占据了一定的市场。在网络文学发展中如何处理与批评及理论之间的关系,是影响网络文学长效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对网络文学的相关概念以及网络文学发展与批评和理论的关系现状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当下网络文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立网络文学发展与批评及理论良性互动关系的策略。旨在通过本文的分析,促进网络文学及理论的发展进步,在批评中使网络文学实现长效的发展。

美国联邦民事诉讼中的主张具体化及对我国的启示 下载:70 浏览:458

王学棉 《争议解决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颁布于1938年的美国《联邦民事程序规则》对原告与被告的事实主张具体化义务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原告在起诉状中无须主张具体的事实,但被告必须对原告起诉状的事实主张作出认可、否认和信息不足无法答复的具体回应。区别对待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解决历史上令状制度导致的原告起诉难问题和菲德尔法典对原告起诉难问题解决的受挫。2008年,联邦最高法院对Iqbal案作出的判决,颠覆了《联邦民事程序规则》不要求原告具体主张事实的做法,而是要求原告与被告一样,都必须遵守事实主张具体化的要求。该案对美国的影响尚在进一步发展中。

晚清上海会审公廨谳员群体与租界华洋权势变迁——以陈福勋、葛绳孝和金绍城为例 下载:59 浏览:271

侯庆斌 《历史教学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会审公廨谳员是清政府在上海租界最重要的常设官僚,兼具司法和行政职能,既与外国陪审会同审理民刑诉讼,又参与租界华人治理。谳员周旋于上海道台、知县、外国陪审和租界当局之间,其事功与起落折射出华洋权力格局的变化。鉴于他们的职衔低微权限不足,加之会审章程并不完备,谳员既要成为华洋当局之间的缓冲带,又要维护清政府在租界的法权,绝非易事。总之,谳员缺乏固定的品秩和行政资源,无力从制度层面制衡西人的擅权,进退失据之中难以维护国权,此乃租界沦为国中之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古代斯巴达妇女的土地权利探析 下载:23 浏览:176

谢芝芹 裔昭印 《历史教学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本文依据古典作家的史料和《格尔蒂法典》对斯巴达妇女拥有土地的状况、获得土地的途径以及拥有土地的原因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尝试对斯巴达妇女的土地权利进行较深入的考察,以探究斯巴达妇女较高的社会和家庭地位与她们拥有土地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全面地了解古代斯巴达的城邦制度和社会生活状况。

朱寰先生的治学与教学方法 下载:30 浏览:188

曹巍1 朱寰2 《历史教学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朱寰先生在世界古代史、俄国史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与此同时,在世界史教学和学生培养方面,先生亦颇有建树。在治学方面,先生讲求严谨的治学态度,注重学习与思考的相互结合,在广博的基础上力求精专;在精专指导下,务求广博。在教学方面,先生重视言教身教不能割裂且身教重于言教,提出了明确目标,因材施教以及以爱从教,推己及人,先生以"三为"之道——为人、为师、为学的理念贯穿整个执教生涯。

海洋科技协同创新与成果转化 下载:56 浏览:420

亓文婧1 郑玉刚2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9年5期

摘要:
在传统协同创新三螺旋模型上进行改进,形成了一个海洋科技协同创新与成果转化的四螺旋(Four-helix)模型,重点在这一模型框架下探讨了各协同创新主体构成与功能定位,结合典型沿海地区、海洋科研机构、涉海企业及相关机构的运行实践,构建多主体海洋科技协同创新关系网络,并基于海洋科技成果特性提出"定制型"和"推介修正型"两种转化路径。

方言、闲话与“贴着人物写”——从沈从文早期的拟曲创作说起 下载:59 浏览:461

刘媛 《中国文学》 2020年12期

摘要:
1920年代中期,初登文坛的沈从文发表了一系列具有文体试验性质的"练笔",这些早期作品呈现作者对新文化运动后文学思潮的接受,也蕴藏了不同于主流文化思路和文学叙事模式的文体之思。本文选取沈从文早期的拟曲作品为线索,考证他对方言文学、平民文学主张的呼应和独特理解,进而透视其从实感经验出发、"贴着人物写"的文体意识。

沈从文复李恺玲的一封佚信考释 下载:50 浏览:431

付祥喜 莫堂辉 《中国文学》 2020年12期

摘要:
本文钩沉沈从文写给李恺玲的一封复信。沈从文不仅逐一回答李恺玲提出的十二个问题,还谈到对现代文学史研究尤其"作家排队"现象的看法等,为了解沈从文生平、创作和晚年思想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材料。笔谈式问答与信函融为一体的结构,使该信具有特殊价值。

凌叔华致夏志清书信六封辑注 下载:53 浏览:425

孙连五 《中国文学》 2020年12期

摘要:
本文以新发现的凌叔华致夏志清书信为中心,结合信中所附一篇未刊英文稿,对其中相关的六封书信做出注释说明。这批书信对于进一步认识凌叔华与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的交往,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