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不同品种水稻对砷的吸收转运及其健康风险研究 下载:76 浏览:490

李仁英1,2 张婍1 谢晓金1 李霖1 徐向华1 《中国土壤》 2019年8期

摘要:
为了比较不同品种水稻砷的积累特点,筛选可食用部分低砷积累水稻品种,研究通过盆栽试验,分析了江苏省常见的11个水稻品种根、茎、叶、谷壳和籽粒中的砷含量、砷的转运系数和根表铁膜厚度及其对砷固持的影响,并预估了不同品种水稻籽粒砷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水稻各部位的砷含量差异显著(P <0.05),泰瑞丰5号籽粒中的砷含量最高,而镇稻16号籽粒中的砷含量最低,后者大约是前者的一半。砷在水稻相邻部位的转运系数存在品种间差异(P <0.05),砷在水稻叶与籽粒间的转运系数最大的水稻品种是泰瑞丰5号,最小的是镇稻16号。根表铁膜量在不同品种间差异显著(P <0.05),其中淮稻6号的铁膜量是武运粳23的2.17倍。根表铁膜量与铁膜中的砷含量及水稻根叶中的砷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 <0.05)。不同水稻品种间的目标风险指数(THQ)也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泰瑞丰5号的THQ值最高,而镇稻16号的THQ值最低,两者相差0.99倍。研究表明,镇稻16号由于较低的砷吸收和转运能力,在中低砷污染土壤上种植风险较小,而泰瑞丰5号风险最大。

生物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研究现状 下载:75 浏览:510

张泽霆1 陈英1,2 陈东1 顾强1 董炎青3 《中国土壤》 2019年3期

摘要:
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费用低、对周围环境污染小、修复效率高等优点,应用前景广阔。从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过程中修复生物的选择、修复条件的优化、修复效果的评价等方面对近年来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推动该方法的广泛应用,还应深入探究降解微生物之间的拮抗和协同机制、进一步降低修复成本、进一步完善修复评价标准,加强重石油污染土壤和特殊环境下石油污染土壤的治理研究,开展复合污染(如石油污染和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研究。

H-SAF土壤湿度产品在江淮地区的对比检验 下载:75 浏览:491

黄勇1,2 黄国贵2 倪婷2 凌新锋2 《中国土壤》 2019年2期

摘要:
在地处气候过渡带的江淮地区内,进行ECMWF/H-SAF发布的土壤湿度(SM-DAS-2)产品(SMHS)和地面土壤湿度观测数据(SMSO)的对比分析。从分析结果来看,SMHS略低于SMSO,在数值上差异较小。在土壤湿度空间分布的描述上,两者特征总体相似,但在冬季受冰雪影响造成SMHS精度降低,两者的空间差异较大。江淮地区以32°N为界限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南部植被覆盖度高的山区土壤湿度大,SMHS与SMSO差异小、相关性较好;北部植被覆盖度相对较低的平原地区恰好相反。SMHS在高植被覆盖区的精度要高于低植被覆盖区。

改良注射器负压在硅油限速取出术中的临床应用 下载:48 浏览:417

阮建祥1 陈春霞1 钱莉1 张鹏飞2 王伟1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5期

摘要:
目的观察改良注射器负压在硅油限速取出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来我科室住院行硅油取出术的患者22例(22只眼),随机抽取11例纳入改良组,11例纳入常规组。改良组用保留流速调节阀的一次性输液器,连接20 ml注射器,进行硅油的限速取出。观察并比较两组取油时间、速度、取油前后期的灌注液滴速比、气液交换次数、术后眼压和视力。结果两组患者在取油时间、速度、术后1 d和1周眼压、视力构成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滴速比、气液交换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注射器负压在硅油取出术中的应用,可以限制取油末期的抽吸速度,使整个取油过程更平稳,取油更彻底,减少了气液交换的次数,对眼内压的扰动更小,有利于手术安全。

自体游离内界膜移植联合消毒空气填充治疗大直径黄斑裂孔的临床疗效观察 下载:51 浏览:389

刘刚 吴芳芳 赵孝贵 姚帮桃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4期

摘要:
目的分析微创玻璃体切除联合自体游离内界膜移植及消毒空气填充治疗大直径黄斑裂孔的手术疗效及其视功能预后。方法收集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就诊的大直径黄斑裂孔患者13例(13只眼),常规微创玻璃体切除后,均采用自体游离内界膜移植联合消毒空气填充。患眼在术前及术后10 d、1个月、3个月进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扫频相干光层析成像术(SD-OCT)检查黄斑中心凹结构,分析比较随访时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 BCVA的变化。结果术后SD-OCT发现所有入选患者的大直径黄斑裂孔均完全闭合.术后10 d LogMAR BCVA平均值上升至0. 70±0. 22(0. 4~1. 1),与手术前Log MAR BCVA平均值1. 09±0. 13(0. 9~1. 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术后3个月LogMAR BCVA平均值0. 68±0. 22(0. 4~1. 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微创玻璃体切除联合游离内界膜移植及空气填充对治疗大直径黄斑裂孔有良好疗效,患者术后裂孔闭合,视力提高。

基于自动土壤水分和天气预报的土壤水分预报 下载:76 浏览:490

袭祝香1 席宝珠2 刘玉汐1 李宇凡3 《中国土壤》 2018年10期

摘要:
利用2014~2016年吉林省西部膜下滴灌玉米生育期自动土壤水分、自动气象监测资料对不同深度玉米土壤消退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根据田间土壤水分平衡,利用消退指数、逐日自动土壤水分监测及逐日1~7 d天气预报对未来逐日1~7 d的土壤水分进行了滚动预报。结果表明:膜下滴灌玉米在不同深度土壤消退指数呈先增大后减少的变化规律;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消退指数逐渐降低并趋于平稳;30~50 cm土壤消退指数和时间有着较好的拟合关系,相关系数都在0.96以上;利用消退指数基于逐日自动土壤水分监测及逐日未来7 d天气预报,对未来1~7 d土壤水分滚动预报效果较好,可以在生产实际应用,有利于滚动了解未来土壤水分变化动态,及时把握土壤灌溉时机,科学灌溉,同时也可以为政府抗旱调度决策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3L留置针贴膜解决玻璃体切除术中雾气问题观察 下载:61 浏览:381

刘清洋 马萍萍 梁丽银 陈敏瑜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1期

摘要:
目的应用3L留置针贴膜解决玻璃体切除术中雾气问题。方法选取需行玻璃体切除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在应用常规眼部贴膜前,在鼻侧稍偏鼻下方应用剪开一半的3L留置针贴膜贴敷固定皮肤与孔巾,再按照常规方法贴眼部手术贴膜。术中观察非接触广角镜是否随患者呼吸而出现雾气现象。结果观察组30位患者手术过程中无1例出现非接触广角镜雾气现象,术毕鼻侧手术巾干燥,未被灌注液沾湿。对照组术中有10例出现术中非接触广角镜雾气现象,影响手术观察,检查贴膜见鼻侧松脱,出现帐篷样改变,并且出现鼻侧手术孔巾被灌注液沾湿。两组对比,雾气出现的几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利用柔软度更高的3L留置针贴膜,可以有效解决玻璃体切除术中雾气问题,增加手术效率,减少感染风险。

旱区集雨种植方式对春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下载:86 浏览:487

刘宏胜1,2 吴兵3 高玉红4 崔红艳5 李映2 牛俊义4 武江燕2 南炳江6 《中国土壤》 2018年5期

摘要:
水分是限制西北黄土高原旱区春小麦增产的一大瓶颈,如何最大限度地挖掘有限降水的生产潜力,实现土壤水分的有效利用,是该区春小麦高产高效种植的关键所在。试验在黄土高原半干旱雨养条件下,以露地穴播为对照,分析了3种不同集雨覆膜种植方式(全膜平作覆土穴播、全膜垄沟覆土穴播和全膜平作无土穴播)对麦田耗水量、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旨在为促进春小麦增产和提高降水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春小麦全生育期,覆膜处理0~200 cm土壤贮水消耗量明显高于露地穴播处理53.35 mm,以全膜垄沟覆土穴播处理的土壤贮水消耗量最多,较对照处理显著增加了49.78%,而其他两种覆膜处理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覆膜处理的春小麦总耗水量差别不明显,但显著高于对照处理5.23%。覆膜种植增加了春小麦抽穗至灌浆期阶段的耗水,此阶段的耗水量和耗水比例均最大,平均分别为124.49 mm和46.25%,而全膜垄沟覆土穴播处理在此阶段的耗水量最高,显著高于露地穴播处理21.33%。全膜平作覆土穴播、全膜垄沟覆土穴播和全膜平作无土穴播处理分别可使春小麦增产21.08%、21.92%和9.64%。3种覆膜栽培方式下以全膜平作覆土穴播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其次为全膜垄沟覆土穴播处理,二者显著高于对照处理15.36%和13.24%,而全膜平作无土穴播处理的最低,与对照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可见,全膜覆土穴播平作和垄作两种集雨覆膜栽培模式均可以实现旱地春小麦生产的高产高效,但还需要进一步筛选适合西北黄土高原旱区春小麦高产稳产的最佳种植模式。

越冬期日光温室土壤和空气的热量传导特征 下载:89 浏览:504

胡婧娟1 樊贵盛2 《中国土壤》 2018年5期

摘要:
为探求越冬期日光温室内部土壤温度的变化规律以及土壤表面及内部热量传递的日变化规律,以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日光温室为研究对象,采用整个越冬期对日光温室大棚内土壤温度、空气温度等的跟踪观测数据,用传热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了土壤温度的变化情况以及土壤表面及内部的热流状况。结果表明:(1)室内土壤温度进行着以日为单位的周期性变化,室内表层土壤温度高于深层,室内分层地温对气温变化的响应存在滞后效应,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温度波的振幅越来越小,由表层到深层温度波振幅分别为5.24、2.83、1.79、0.93、0.76和0.17℃。0.4 m以下的地温基本处于稳定的状态;(2)揭示了土壤热量传递的零通量面的存在,土壤热量以零通量面为界限,分别向上向下传递,零通量面的位置并不是固定的,随时间、随季节都在进行着变化,零通量面的最低位置出现在距地表0.25 m的土壤处,出现的时间为一月中旬早晨8:00左右;(3)计算了土壤通过对流和辐射两种方式的传热量,白天,土壤吸收热量,对流传热和辐射换热对土壤表面吸收热量均有贡献,土壤具有良好的贮热性能,夜间土壤释放热量,主要依靠辐射换热的方式,起到了维持室内温度的作用。

BIOLOG与微量热耦合研究提高红壤微生物代谢活性的碳源因子 下载:76 浏览:495

徐江兵1,2 王艳玲1 刘明2 陈美君1 林先贵2 《中国土壤》 2018年1期

摘要: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中重要的活性组成部分,研究土壤微生物代谢活性对于理解农业措施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至关重要。已有研究表明,将BIOLOG与微量热耦合可揭示中性及碱性土壤中影响代谢活性的碳源因子,但对于酸性土壤鲜有报道。选取一种典型的酸性土壤——红壤为研究对象,采用BIOLOG及微量热技术研究施肥后红壤微生物的碳源底物利用能力及热动力学变化情况,进一步耦合两种技术探讨提高红壤微生物活性的碳源因子。结果表明,有机无机肥配施能显著提高红壤微生物的碳源底物利用能力,改变对碳源的偏好,增强其热代谢活性;但某些引起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分异的碳源未对红壤微生物的热代谢活性产生促进作用,相反产生抑制效果,说明BIOLOG具有一定局限性;L-精氨酸和糖原提高红壤微生物的热代谢活性,其原因在于这两种碳源可能提高红壤中氮、磷循环相关的微生物活性。因此,在红壤中施用富含该类碳源的有机肥对提高红壤微生物活性、提升红壤地力具有积极意义。

三门核电空压机频繁加卸载原因分析及改造 下载:69 浏览:389

谢建江 刘慧超 曲国兴 《国际科技论坛》 2020年5期

摘要:
三门核电一期工程采用西屋设计的AP1000堆型,核岛及常规岛的压空系统供气在设计上采用无油螺杆机及配套的无热吸附式干燥器,单台机组各配备两台仪用空压机和厂用空压机,正常运行压力为0. 86~0. 93MPa。空压机设备组在调试期间出现频繁加卸载现象,经分析认为是由于设计上空压机出口没有设置缓冲罐,空压机卸载时无热吸附式干燥器再生用气引起空压机出口管线压力波动频繁造成的。本文在现场空间受限的情况下,采用更改空压机加卸载控制点,同时增加干燥器再生供气管道,简单且较为经济地解决了该问题。

残喉-气管瓣修补环后癌切除后下咽及食管上段缺损 下载:19 浏览:247

张长魁1 裴士庚2 常帅2 段晓辉2 张虹2 《肿瘤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残喉-气管瓣修补环后癌切除后下咽及食管上段缺损的效果。[方法]应用残喉-气管瓣修补环后癌喉下咽切除术后下咽及食管上段缺损8例。术中切除环后病变组织、后半喉及气管,保留前半喉及气管,剔除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将软骨内膜保留于喉瓣上,形成一个与舌根有宽广基蒂的大小约3.0cm×6.0cm3.0cm×8.0cm的喉-气管瓣,术中保留双侧舌骨下肌群,勿损伤喉上动脉。喉-气管瓣切缘与下咽后壁及食管上段切缘缝合。术后4~6周行放疗,剂量为原发灶65Gy,颈部阳性淋巴结者给予50Gy。[结果]术后7例患者一期愈合;1例患者出现局部感染和咽瘘,经局部换药3周内愈合。全部患者吞咽功能良好。8例术后随访3~5年,3年内死亡3例;3~5年死亡1例;1例局部复发正在接受放射治疗;3例至今未见明显复发和转移。[结论]对于适合的环后癌患者,应用残喉-气管黏膜瓣修补下咽缺损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损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

恶劣天气视觉感知增强技术研究 下载:65 浏览:402

李传秀 田丰 《国际科技论坛》 2020年1期

摘要:
恶劣天气下,采集到的图像质量明显下降,需要通过视觉感知增强技术对退化图像进行增强。暗通道算法是一种经典的恶劣天气视觉感知增强技术,本文对经典暗通道算法的缺点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先验知识大气散射模型进行了介绍与验证,针对原暗通道去雾算法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自适应的暗通道去雾算法,自适应求取算法中使用的各种参数,选取薄雾与浓雾天气的图像对算法性能进行验证,并通过与其他去雾算法进行比较和采取一些较为有效的客观评价指标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通过比较与客观评价可以得出,本文提出的算法较好地实现了对图像的去雾,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还有改进的空间。

基于印刷-存储-共享的一站式备考平台系统方案设计 下载:67 浏览:411

王永合 邵晨 吴礼文 朱雨晴 李东睿 皇甫萍萍 《国际科技论坛》 2019年12期

摘要:
如今高效的备考环境在资源量、时效性、价格、安全性方面仍有不足。本设计通过硬件结构实现印刷-存储功能,通过线上平台实现共享功能,解决了目前备考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系统硬件结构以丝杆加滑台构成的三维机械结构作为传输系统,以树莓派为控制核心,协调各个模块工作以实现智能印刷、高效传送的功能。通过用户优先级排序及存储柜分配,将用户传输至网页上的内容打印并传输至加密储物柜内,以实现安全性的保障。

核电站一回路氮气吹扫调整的关键路径优化 下载:74 浏览:384

吴鑫 《国际科技论坛》 2019年12期

摘要:
核电站大修是保证机组在下一个燃料循环安全可开运行的重要工作。在保证核安全的基础上,不断对大修期间的各项工作进行优化改进,缩短大修工期,提高机组效益,一回路氮气吹扫是核电站大修期间必须进行的一项工作,此项工作一般安排在反应堆开盖前进行,占用大修关键路径时间。本文介绍了一回路氮气吹扫优化前后的方式,同时进行对比分析,并根据优化方式对大修关键路径调整优化,减少大修关键路径时间,对后续大修工期的缩短减少有所帮助。

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矫治超高度近视的效果评价 下载:47 浏览:409

汪静 杨昊 《中国眼科杂志》 2018年1期

摘要:
目的观察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应用于超高度近视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在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经我院检查确诊为超高度近视患者84例为临床研究病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2例。观察组给予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框架镜进行治疗。观察两组屈光度、视力恢复情况、眼轴长度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视力恢复情况、屈光度及眼轴长度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 d、1周、1个月、6个月以及1年的屈光度情况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周、1个月、6个月以及1年的屈光度情况均优于治疗后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6个月以及1年的屈光度情况与治疗后1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以及1年的屈光度情况与治疗后1个月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超高度近视患者采用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进行治疗,视力改善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有助于患者预后。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余热锅炉吹管工艺优化 下载:29 浏览:331

赵晓光 周若明 王天龙 张波 2020年11期

摘要:
为提高余热锅炉吹管效率、增加吹管工作安全性,提出了一种稳压法和降压法相结合的吹管工艺,该工艺优化了吹管临时系统安装布置,保证了管路吹扫效果,提高了吹管效率;采取提高高压汽包水温,保持高压汽包水位,加强高压蒸发器定排,降低高压汽包升压速率等相应控制措施,解决了冷态启动时锅炉高压汽包上下壁温差超限的问题;采取先降压再进行吹扫的措施,解决了使用螺栓法兰连接固定的插入式靶板器造成的高压汽包升压超限的问题。打靶验收结果表明,锅炉蒸汽系统实际吹扫质量优良,吹管过程安全高效,相关经验可供后续同类机组借鉴。

计算机网络远程技术应用探索 下载:68 浏览:421

王典1 张鑫1 于涌1 任利峰2 《国际科技论坛》 2019年5期

摘要:
计算机网络的远程技术发展迅速,最大限度地改变了人们的生存。本文简述了两种专业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从而进一步分析了计算机网络远程技术的特点和用途。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热风清洗防堵控制技术 下载:28 浏览:332

张燕飞1 杨宝林1 刘威1 卫东1 武辉2 《中国电力技术》 2020年9期

摘要:
针对部分大型电站锅炉进行脱硝改造后空气预热器的堵塞情况,分析空气预热器堵塞的原因,介绍一种新型的热风防堵控制方法及其实施情况,为其他类似电厂空气预热器的堵塞问题提供参考。

黑客攻防技术探索 下载:65 浏览:407

于涌 王典 张鑫 任利峰 《国际科技论坛》 2019年5期

摘要:
计算机快速发展的时代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资源共享和便利的服务,但同时人们的利益被侵害的情况也会很多,为了自己利益不被侵害,需要掌握如何检测与防御用最有效的办法来维护人们的利益。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