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什么是ETA物理认知模型 下载:85 浏览:323

穆良柱 《物理进展》 2020年3期

摘要:
本文将物理认知规律总结为ETA物理认知模型,即完整的物理认知过程由实验物理(Experimental Physics)认知、理论物理(Theoretical Physics)认知、应用物理(Applying Physics)认知构成,并尝试从认知角度回答钱学森之问。

涉及多学科交叉的本科生研讨课教学改革探索 下载:38 浏览:344

李和平1 李静1 贾垭楠2 《物理进展》 2020年3期

摘要:
本文从清华大学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教育理念的内涵和要求出发,以"等离子体技术及应用"本科生研讨课为依托,进行了涉及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讨课教学改革的探索,包括教学活动设计、学习效果评价与具体组织实施。该课程实践教学结果表明,基于数字化平台的课程教学,不仅营造了互动性和挑战性的学习氛围,训练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逐步建立起了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思维,而且实现了学生学习过程的全程记录和分析,建立了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法。这对于"三位一体"教育理念下涉及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讨性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数控车床精密机械主轴装配方法试验 下载:45 浏览:422

袁南南 刘继东 陈跃凯 《中国机械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针对数控车床切削件表面波纹问题,对数控车床主轴进行了维修,通过拆卸和更换主轴轴承消除了引起切削件表面波纹的故障源,通过梳理总结该数控机床精密主轴装配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建立了完整的精密主轴装配流程,实现了精密主轴的高精度装配。切削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重装配后的主轴,不仅消除了切削件表面波纹现象,还提高了主轴的径向、轴向精度,降低了切削件圆度的最大、最小偏差,验证了本文装配方法的有效性。

基于便携拉曼光谱仪和双层纸芯片的头发皮质醇超高灵敏检测 下载:59 浏览:418

高志刚1 郑婷婷1 邓九1 李晓瑞1 曲玥阳1 陆瑶2 刘婷娇3 罗勇1 赵伟杰1 林炳承1 《应用化学学报》 2019年11期

摘要:
人头发中的皮质醇是反映现代人长期精神压力累积的主要临床标记物.建立了一种人发皮质醇的超高灵敏检测方法.方法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免疫分析和双层纸芯片.纸芯片的第一层用于滤除人发提取液中的头发残渣(样品前处理),第二层用于实施竞争性免疫反应和拉曼检测.固定在纸表面的皮质醇抗原和游离的头发皮质醇竞争结合能产生拉曼信号的皮质醇单克隆抗体,通过检测结合在纸表面的皮质醇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拉曼信号进行游离头发皮质醇的定量.在便携式拉曼光谱仪上,皮质醇抗体的拉曼信号经过优化,方法的检测限可以达到1 pg/mL,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8.38%(n=6).进行了两例实际样品检测,液质检测结果分别为0.771和0.153 ng/mL,本方法检测结果分别为0.63和0.247 ng/mL,两种方案的结果在一个数量级,证明了方法的实用性.利用此方法,一块芯片可以同时测定48个样品,专属性和准确性很好,特别适合于人群精神压力的普查.

碰撞中动能损失与恢复系数的一般关系及其证明 下载:86 浏览:275

黄亦斌 《物理进展》 2020年2期

摘要:
本文一般性地讨论了碰撞,得到了动能损失与恢复系数的一般关系,对常见的三个结论,即e=1等价于动能不变、e=0等价于动能损失最大,及动能改变ΔK∝(1-e2),都给予了一般证明。此外,还给出了此类碰撞的核心特征——系统只有一个自由度,其具体条件是:碰撞只发生在一处地方,且为光滑碰撞和严格点碰撞,此外其他约束皆为理想约束。

关于流体力学黏滞及伯努利方程演示实验 下载:95 浏览:281

路峻岭 顾晨 秦联华 任乃敬 马泊一 《物理进展》 2020年2期

摘要:
对流体力学演示实验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理想流体概念的局限性,并深入研究了黏滞及伯努利方程两个演示实验,给出了黏滞演示实验的定量结果;指出伯努利方程演示实验的对象是中心细流管;同时,提出了消除黏滞影响的具体改进方案。

快链条模型下落运动的探究 下载:71 浏览:278

李恩溢1,2 高博1 金伟秋2 盛裕杰2 《物理进展》 2020年1期

摘要:
为阐明传统链条模型中下落链条悬空部分间不存在拉力的假设存在局限性,本文针对一种以倾斜木棍和细绳组成的快链条模型,对其下落过程进行了数学描述。首先采用冲量定理分析了快链条底端与地面碰撞瞬时的速度变化,其次基于力学原理,建立了定量描述快链条下落过程的微分方程模型。最后实际制作快链条,并使用高速摄影机和Tracker软件对链条的下落进行了记录和测量。结果表明快链条的悬空部分的下落速度快于同高度释放的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从而说明快链条悬空部分间存在拉力。

杭州与拉萨地区大气中的氧气含量随海拔高度与季节的变化分析 下载:63 浏览:375

邵云1 吴昕仪2 《物理进展》 2020年1期

摘要:
文章通过已有的大气压、水汽压和气温的数据计算出杭州、拉萨两地区大气中的氧气分压和氧气分子数密度,作出1月和7月杭州地区的大气压、水汽压、气温、氧气分压、氧气分子数密度随海拔高度变化的曲线图,并对这些曲线的特点进行分析、比较与解释。对比拉萨、杭州这两地高空的相关大气数据,找出它们之间内在的联系与区别,并加以解释,发现同纬度地区高空的大气状况基本相同,尤其是大气压。根据杭州上空海拔3650m处的大气压及拉萨地表的气温推测出拉萨地表的其他大气状况,并将拉萨地表的大气与杭州上空的等高大气进行对比,发现它们总体接近。指出地形地貌对于大气的影响仅局限于地表附近,且该影响要小于季节、海拔对大气的影响。文末对文章的某些撰写思路进行了必要的解释。

AR技术与纸质教材相融合的物理实验教学研究 下载:71 浏览:233

郑志远 董爱国 李传涛 黄昊翀 张自力 《物理进展》 2020年1期

摘要:
针对物理实验教学中传统预习环节效率低下的问题,将增强现实AR技术与纸质教材交互融合,将教材中的实验装置及仪器进行了AR技术处理。学生通过手机下载相应APP后,扫描纸质教材中的图像即可实现虚拟交互操作,具有可视化、直观性的特点。该方法拓展了纸质教材的功能,充分发挥了现代技术的优势。对于学生理解仪器内部结构,特别是对于复杂精密仪器的工作原理的理解很有帮助。该方法大幅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效率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费马原理在旋转二次曲面理想成像中的应用——主轴上物点 下载:65 浏览:252

万建杰 赵鑫婷 《物理进展》 2019年12期

摘要:
运用费马原理推导出主轴上物点经旋转二次曲面反射和折射的会聚光线方程和发散光线方程,并在近轴条件下得到相应的实像和虚像的物像公式。结果表明主轴上物点经旋转二次曲面反射和折射的会聚光线方程与发散光线方程不同,而实像和虚像在新笛卡尔坐标系中的物像公式具有相同的形式。另外,当偏心率等于零时,所有方程均退化到球面界面的形式。

双导体球在匀强外电场中的空间电场分布 下载:93 浏览:231

董延更 赵佳羿 王飞 《物理进展》 2019年12期

摘要:
文章用镜像法计算分析了匀强电场中沿电场线方向两导体球因静电感应和相互作用产生的镜像电荷,经过迭代得出导体球外空间中电势和电场强度的表达式。通过Matlab计算软件画出电势和场强的直观图像,进一步分析和讨论了双导体球球心轴线上电场强度与球心距离之间的关系。

军队院校大学物理教学突出“军味”的案例剖析 下载:96 浏览:328

刘协权 倪新华 《物理进展》 2019年12期

摘要:
为贯彻习近平关于军队院校要坚持"面向战场、面向部队、面向未来"的教育方针,军队院校大学物理教学必须突出"军味"。根据大学物理课程特点,将军事应用的案例融入大学物理教学之中是为战教战向实战聚焦的一种便捷有效的形式,文章通过4个典型案例说明了这种物理与军事融合的途径与方法。

借鉴新的交叉融合研究背景下的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下载:97 浏览:379

白璐 李艳辉 《物理进展》 2019年12期

摘要:
本文结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应用物理系在新的交叉融合研究背景下的电动力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的过程及经验,介绍了在实践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开展并扩充课堂内外的知识体系、增加教学与科研的广泛融合、扩展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等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过程中的多种尝试和思考。这些相关的研究为新时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在新的交叉融合背景下掌握知识、提高教学的质量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学生课堂思维活动的研究对医学物理教学改革的启示 下载:96 浏览:376

樊祥民 《物理进展》 2019年12期

摘要:
我国在大学普通物理及医学物理教学研究中都较少从学生角度进行研究,本文利用现象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具体的医学物理教学实验,观察学生解答情况,研究了学生在运用物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的思维活动。研究显示学生在学习和运用医学物理知识的过程中遇到了几乎相同的困难,问题的表征方式、思维定势和固着是造成学生产生相同学习困难的因素,这些因素阻碍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影响了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新医科"建设背景下的医学物理教学与教学改革提出了建议。

相机底片中星芒现象的研究 下载:96 浏览:374

韩佩杉 伍泓锦 黄博文 杨浩林 贾欣燕 刘其军 常相辉 魏云 樊代和 《物理进展》 2019年11期

摘要:
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研究了照相机底片中出现的星芒现象,同时该现象也是2018年IYPT赛题之一(见文献[1])需研究的提灯辐射问题。首先,通过简化的物理模型,结合小孔衍射原理和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从理论上解释了相机底片中星芒现象出现的原因,探究了星芒的数量和细锐度的影响因素。其次,在实验上,利用具有不同光圈参数的相机,对星芒现象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一致:当相机光圈为中心对称图形时,出现的星芒个数为叶片数;当相机光圈为轴对称而非中心对称图形时,星芒个数为叶片数的二倍;相机光圈孔径越小,星芒越细锐。

美国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经验及启示 下载:23 浏览:347

罗自治1 杨啸1 鹿栋梁2 陈维杰1 王永建3 杨德福1 《中国石油工业》 2018年10期

摘要:
为保障油气管道安全可靠稳定运行,在介绍管道完整性管理技术形成的背景、内容及美国管道完整性管理实施流程的基础上,分析了造成美国管道事故的原因,以及美国管道完整性管理的实施经验、投入与成效。最后从完善管道运营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油气管道运行的安全技术研究,建立管道动态运行管理数据库、事故案例库,加强油气管道安全预警技术开发及应用,提高信息化、科技化水平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和设想,为我国管道运营及管理者实施管道完整性管理提供借鉴。

李普曼-史温格方程在耦合道中的应用 下载:65 浏览:389

王恩 宋开兰 刘利娟 马冰 李德民 《物理进展》 2019年10期

摘要:
手征幺正方法是描述动力学产生的强子共振态性质的一个重要手段,该方法利用推广到耦合道的李普曼-史温格方程描述无穷多s道散射圈图的贡献。本文中,我们从希尔伯特空间的定态散射过程出发,首先导出李普曼-史温格方程,然后以同位旋I=0的两个耦合道K■和ππ为例,将李普曼-史温格方程推广到描述耦合道的散射过程的Bethe-Salpeter方程,并简单说明了散射振幅的极点与动力学产生的共振态之间的联系,最后我们利用耦合道方法详细讨论了Λ(1405)的双极点结构。

悬浮牵引演示实验仪的原理与设计 下载:73 浏览:356

曾威 丁进 刘伟 史庆藩 《物理进展》 2019年10期

摘要:
抗磁性概念及其物理机制是电磁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它使得抗磁材料有可能悬浮在磁场中。为了提高抗磁性物理原理的教学效果,文章中设计制作了磁悬浮牵引演示实验仪。该装置能够清晰稳定地演示二维平台上激光牵引磁悬浮热解石墨移动的现象,包括直线牵引和旋转牵引。通过comsol仿真计算和实验,确定了演示效果最明显的两种磁铁排列方式:双层N/S交错排列和N/S反向排列。该装置由移动导轨、磁铁平台、激光笔、石墨等部分组成,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以应用于科学研究或者物理实验教学。

影响激光全息照相实验成像效果的因素解析 下载:37 浏览:377

杨超舜 尹剑波 侯泉文 庞述先 《物理进展》 2019年9期

摘要:
激光全息照相实验是近代物理实验的重要实验之一,实验中的一些因素将影响成像效果,对这些因素作具体分析,有助于提升激光全息照相实验的成像效果。从激光全息照相基本原理出发,结合实验室具体条件,配合直观图解,对物光与参考光的光程差、物光与参考光的夹角、曝光显影定影过程、物光与参考光的强度比、物与全息干版相对位置等因素作了详细分析与解释,给出了最优参数。这些解释和优化参数有效提高了课堂上实验的效率及成像效果,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激光全息照相实验的原理,提升学生的物理实验技能。

基于滤波片吸收特性的全自动单色光波长测量装置 下载:65 浏览:274

高贻钧 魏薇 《物理进展》 2019年9期

摘要:
光源波长是物理实验和工程中重要的测量对象。目前单色光源波长测量方法多是利用光的干涉性进行测量,如迈克耳孙干涉法的测光波波长等。干涉法测量波长测量原理复杂,测量调节时间长、效率低,且测量仪器体积大、重量大。本文基于带通滤波片透射率随波长的变化规律,采用两块不同中心波长的带通滤波片,通过对滤波片光谱特征的分析,划分有效测量区域,拟合波长—透射率函数,利用自动化手段通过测量滤波片透射率,并实现对单色光波长的全自动快速测量。测量装置操作简便、检测快捷、结果准确、成本低廉、结构轻便。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