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继电保护电力系统的短路保护关键技术 下载:22 浏览:348

骆伟强 《低碳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所有的电力企业都应该具备不断电能供应的能力,能够做好对电力系统的保护尤其针对短路故障,更应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维持电能的持续稳定。因此本文就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短路原因进行总结,分析短路保护的关键技术,并据此提出相应的继电保护电力系统故障处理措施。

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行波差动保护研究 下载:17 浏览:177

刘新军1 方健美2 周仁才3 徐思敬2 《电气学报》 2020年9期

摘要:
为了有效解决传统行波电流差动保护无法满足带高压并联电抗器特高压输电线路应用要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行波差动保护方法。通过计算三相电压、三相电流暂态量,经过相模解耦变换,得到行波电流模分量;然后以线路两端初始方向电流行波波头在前数十微秒内的积分作为特征值构成新的保护动作判据。该判据能够有效地躲过系统正常运行和区外故障引起的暂态不平衡差流,同时对区内各种故障都有较高的灵敏度。理论及仿真计算表明,该方法动作可靠,速度快,能够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实现,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自适应反步滑模控制器设计 下载:89 浏览:432

陈登义1 李啸骢2 刘松1 《电网技术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针对含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static synchronous series compensator,SSSC)的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基于反步法,进一步应用自适应控制以及滑模控制中的指数趋近律,设计了含SSSC的非线性控制律。首先,建立了含SSSC的两区域互联电力系统模型,将其简化为两机系统进行研究。其次,引入非线性阻尼算法(nonlinear damping algorithm,NDA)改进反步法,减小了"计算膨胀"问题,设计过程简单可行,并且闭环系统仍然是渐近稳定的;另外,对不确定参数设计了自适应律,并引入指数趋近律设计了反馈控制律,增强了SSSC控制器的鲁棒性。最后,使用MATLAB软件,对含SSSC的两区域四机系统进行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控制策略是可行的,并且优于传统的反步法。

三区延迟电力系统鲁棒负荷频率控制研究 下载:76 浏览:481

熊林云 王杰 《电网技术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电力系统中通信线路的大量使用不可避免地导致了负荷频率控制(LFC)中延迟现象的产生,这些延迟的存在会对系统稳定性造成潜在的威胁。文中旨在针对三区域延迟电力系统提出一种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LMI)与延迟边际估计(DME)的鲁棒负荷频率控制策略。首先通过递归替换程序将系统特征方程中的超越项消去并引进根趋势的定义用于分析频率特征根的稳定性;随后给出了系统延迟边际的解析形式。而后给出了基于此延迟边际与LMI的鲁棒控制器设计流程,其中引进了鲁棒性能指标(RPI)用于衡量外部扰动对系统输出的影响。而后通过对半搜索技术(BST)用于搜索此RPI的最小值并得出鲁棒控制器的控制增益。通过2个仿真实验验证所提方法的性能:仿真1用于验证所提延迟边际估计方法的有效性;仿真2用于评估所提鲁棒LFC方法较传统控制方法的优越性。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三区延迟电力系统延迟边际估计算法的有效性以及较传统方法的更佳的鲁棒特性。

基于改进自抗扰控制的抑制光火打捆经直流送出系统的次同步振荡策略 下载:83 浏览:502

高本锋 姚磊 《电网技术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高压直流输电有引发次同步振荡的风险,严重威胁发电机组及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与传统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相比,自抗扰控制具有超调小、响应速度快、适应能力强等优点,提出将自抗扰技术应用到光伏、火电打捆经直流送出系统,并通过粒子群算法整定自抗扰控制器的参数,利用改进自抗扰附加阻尼控制来抑制HVDC可能引发的次同步振荡。基于PSCAD/EMTDC仿真软件,以加入光伏并网的IEEE次同步振荡第一标准模型作为仿真算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自抗扰附加控制在抑制HVDC引起的次同步振荡时,具有超调小、收敛快的优势,比传统PID控制的抑制效果更好,鲁棒性更强;在光伏逆变器配置附加控制,可以进一步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降低多回HVDC同时换相失败风险的交直流混联受端系统STATCOM配置方案 下载:94 浏览:507

郑宽 沈沉 刘锋 《电网技术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在有多回直流馈入的交直流混联受端系统中,若交流系统短路故障引起多回直流同时换相失败,甚至闭锁,将对电网的安全运行造成严重影响。将风险的概念引入交直流系统同时换相失败问题,以三相短路故障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以降低多回直流同时换相失败风险为目标的静止无功补偿器(static synchronous compensator,STATCOM)配置方法。首先提出一种考虑故障发生位置随机性的多回直流同时换相失败风险评价指标;根据换相电压幅值在故障暂态过程中跌落的规律以及STATCOM对暂态电压的调节特点,给出了预选故障的筛选和分类方法;建立了考虑同时换相失败风险的STATCOM优化配置模型,利用遗传算法求解该模型,得到不同风险下STATCOM的最优补偿方案;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配置方案的有效性。

基于IEC 61850的数字化电能表用快速准同步谐波测量算法 下载:73 浏览:442

肖勇1 罗睿希2 赵伟1 江波2 黄松岭1 张翔2 《电网技术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按IEC 61850-9-2 LE要求,数字化测量装置主要采用80′fr的固定采样率,在非同步采样下进行谐波分析,容易引起频谱泄漏。准同步算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但计算复杂,硬件开销较大,不适合数字化电能表进行在线谐波分析和电能计量。该文针对数字化测量装置的特点,提出一种高效准同步谐波算法,具体采用等效加权窗函数与组合数快速傅里叶(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算法相结合的方式,使理论计算量减少了90%以上。通过仿真和试验,与Triangular窗插值离散傅里叶(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DFT)算法、Hanning窗插值DFT算法、Nuttall4(III)窗插值DFT算法进行比较,证明了该文提出的算法准确度更高,且硬件开销具有明显优势。

海上油气田岸电应用设计要点分析 下载:24 浏览:206

高璇 刘国锋 李雪 《电气学报》 2020年6期

摘要:
随着海上油气田开发的不断推进,油田群用电规模也不断增大。无论是从节能减排,还是从供电可靠性和经济性等角度,探索海上油气田供电的新方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提出了由陆地电网为海上油气田开发工程供电的新思路,探讨了岸电的设计原则和设计要点。最后以具体岸电工程设计案例为例,总结了岸电方案设计的关注点及岸电与传统的海上自发电的不同点,形成了海上油气田岸电工程的设计方法,为今后海上油气田岸电工程提供了借鉴。

直流固态变压器控制技术研究 下载:72 浏览:479

孙贺 张建成 付超 孙玉巍 《电网技术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为解决作为中压直流配网与低压直流微网互联设备的直流固态变压器(DC solid state transformer,DCSST)子模块均压均流问题,同时实现微网直流母线电压的稳定控制及灵活双向功率运行能力,提出了一种以DCSST输出电压稳定为主控制环,输入电压均衡为附加控制环的双环解耦控制策略。针对其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nput-series output-parallel,ISOP)结构及隔离型双向DC/DC变换器(isolated bidirectional DC/DC converter,IBDC)移相控制原理,对DCSST进行统一建模,并通过对其小信号线性模型及传递函数的推导,分析了两控制环路之间的解耦条件。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在所提出的控制策略以及控制参数下,DCSST双向功率运行时输出电压稳定与输入电压均衡控制效果良好,同时,各IBDC模块采用交错控制可有效减小输出电流纹波。

基于改进SLIQ算法及多粒度气象信息匹配的短期负荷预测 下载:71 浏览:508

李滨1 覃芳璐2 李倍存1 吴茵2 李佩杰1 《电网技术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短期负荷预测容易受到气象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影响,找到关键影响因素是提高短期负荷预测精度的必要手段。电力系统海量数据包含了巨量的运行信息,为挖掘有用信息,提高数据利用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SLIQ算法及多粒度气象信息匹配的短期负荷预测方法。采用改进的SLIQ决策树算法对气象负荷信息进行聚类,提取同等气象条件下决定负荷波动的关键因素。由动态灵敏度方法建立短期负荷拐点预测模型,再由熵权法选择最佳预测参考日并预测曲线拐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多粒度气象信息匹配算法进行负荷曲线预测。通过对我国南方某地区的多季节负荷进行仿真预测,计算结果表明在任意气象条件下曲线预测精度均能满足电网要求,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及普适性。

电力系统调峰对火电厂脱硫系统水平衡影响的研究 下载:54 浏览:490

刘艇安1 魏长宏2 侯宝刚3 张建峰2 李成俊1 《电力技术学报》 2019年12期

摘要:
在增大电力系统深度调峰过程中,为测试火力发电厂脱硫系统稳定性,对某电厂调峰前后脱硫系统进行水平衡测试,并对调峰后系统补水、各个工艺水用水以及系统水耗进行研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电力深度调峰,机组负荷降低,使脱硫工艺水补水减少,转机冷却水以及滤布冲洗水水量变化较小;制浆用水及除雾器冲洗水量降低明显;脱硫系统蒸发损失占脱硫水耗的90%以上,石膏携带以及脱硫废水损失对系统总水耗影响不大。

基于WT-DFFT的电力系统复杂谐波信号检测 下载:39 浏览:288

朱剑平 张志远 孙成 《电气学报》 2019年10期

摘要:
针对电力系统中同时包含稳态谐波、间谐波、非稳态谐波及各种噪声污染的复杂谐波信号,提出了基于小波与双重FFT(WT-DFFT)的联合检测方案。该方案首先利用传统FFT算法粗略识别谐波分布,以此确定小波分解层数以及后续需要关注的频带。然后采用小波变换对信号进行分解,对关注的低频带稳态分量采用加窗插值FFT算法分析,对关注的高频分量采用小波重构算法分析,进而获得各次谐波、间谐波及高频带暂态分量的参数。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案不仅能够确定小波分解层数及关注的频带,而且对关注频带采用更精细的方法进行分析,其准确度更高,实用性更强。

电力系统频率特性影响因素研究及概述 下载:48 浏览:306

刘杰锋 李冰 张帆 王硕 王帅 《电气学报》 2019年9期

摘要:
主要阐述了电力系统运行中频率质量和经济问题,负荷的静态频率特性,负荷-频率的关系,电力系统中的调频手段以及太阳能、风能接入后电力系统的频率调节。在电网稳定性分析方法、稳定计算以及潮流计算分析基础上,应用PSASP软件对某区域电网情况进行仿真模拟与计算,从而对影响电力系统频率特性的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

基于最大功角曲线特征量的动态安全域快速拟合法 下载:77 浏览:519

冯伟1 李青2 常安3 王曦冉4 《电力技术学报》 2019年7期

摘要:
拟合法是计算电力系统动态安全域边界超平面的最基本方法,该方法计算精度较高,但计算量大、耗时长。因此,只能离线计算,在线应用。在选取合适功角摇摆曲线特征量的基础上,发现其与注入功率点到临界点的几何距离近似成三次函数的规律特性。通过求解该规律函数,得到临界注入功率点的估计值,进而得到近似超平面系数。通过在WSCC 4机11节点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计算时间约为传统拟合法的30%,计算误差仅为5%,可满足实际工程需要。

电力系统运行状态快变对状态估计影响分析 下载:83 浏览:500

孟令愚 侯凯元 丁松包丹 《电力技术学报》 2019年5期

摘要:
针对基于现有SCADA数据状态估计结果可信度不高甚至不收敛的问题,深入分析了电力系统运行状态快变对测量数据精度以及状态估计结果的影响,指出电力系统中部分测点运行状态的急剧变化是导致状态估计可信度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提出了数字滤波的方法滤除部分测点运行状态快变行为造成的数据误差,从而获取可用于安全分析的电力系统稳态运行状态数据。对某一实际电网的算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基于自适应反推控制的无传感器PMSG闭环I/f控制 下载:56 浏览:463

畅达1,2 余洋1,2 米增强1,2 郑晓明1,2 孙辰军3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19年8期

摘要:
针对机械弹性储能系统动力源扭矩变化特性,提出一种无传感器永磁同步发电机(PMSG)闭环I/f反推自适应控制策略。建立机械弹性储能系统的数学模型和定子电流矢量定向下的PMSG数学模型,在分析PMSG开环I/f控制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基于自适应反推控制的I/f闭环控制方法,通过转速和电流闭环使定子电流定向的dq轴和以电机转子定向的dq轴之间的转角恒定。仿真结果表明,能够抑制转速波动,I/f控制的"转角-自平衡"特性使系统无须加装速度传感器,能够防止启动阶段过流,构建的定子电阻和电感自适应律可以准确辨识PMSG定子电阻和电感,提高了控制的鲁棒性。

电力系统电压调节器在大型发电机组中的应用 下载:50 浏览:328

于颖1 陈新琪2 陈蓉3 王一鹤2 韩兵4 《电气学报》 2019年6期

摘要:
基于电力系统电压调节器(PSVR)控制原理和数学模型,分析了PSVR与调差的区别;以温州发电厂300 MW发电机PSVR实际应用工程为背景,通过试验验证了PSVR在提高机组动态无功方面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通过适当修改PSVR系数,可以使PSVR静态特性与调差系数基本一致;PSVR的放大倍数越大,其负调差特性越好。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动作中故障及解决对策 下载:32 浏览:389

洪杨 《低碳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伴随国家整体经济快速发展而来的是,人们的生产生活逐渐朝着现代化、电力化方向发展,整个社会对电力的需求在不断的增加,现代社会的正常运转已经离不开电力,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继电保护对用户的安全用电和稳定用电有着重要影响。随着时代发展,继电保护故障的频发,严重影响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正常工作,影响了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已经成为电力系统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浅析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下载:23 浏览:432

陈名 《低碳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在我国目前的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是其主要的特色和发展趋势。随着信息技术水平发展的不断进步完善,促进了自动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激励了电力系统运转效率的提高。现如今,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配电自动化、电网自动化、调度变电站自动化及电厂监控四个方面。为进一步推进实施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建设,本文就电气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并简单的论述了电气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几个方面的应用。

基于灵活性提升的电力系统储能装置定容方法 下载:55 浏览:493

孙伟卿1 李臻1 谈一鸣1 吕风磊2 邱文平3 李宏仲4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18年6期

摘要:
为更好地解决可再生能源并网问题,针对系统应对短时不确定性的响应能力,定义电力系统灵活性及其评估指标,并基于此提出一种储能优化配置方法。分析电源侧的不确定性,定义电力系统灵活性,针对可再生能源出力不确定性,定义电源灵活性评估指标。从选址和定容的角度,阐述储能配置的原理和方法,并基于电源灵活性评价,综合考虑系统灵活性需求和新建储能成本,建立储能配置模型并求解。以IEEE-118节点测试系统验证方法的有效性。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