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使用烟草及电子烟与青少年心理健康及睡眠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下载:154 浏览:1771

程娟 罗庆华 《心理学研究》 2023年11期

摘要:
青少年烟草及电子烟的使用已然成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许多研究已经记录了香烟使用与一般人群抑郁症、睡眠质量之间的联系,有关青少年烟草及电子烟使用情况、青少年的吸烟行为往往很少得到关注。本综述对青少年使用烟草及电子烟与其心理健康状况及睡眠质量相关性进行了总结和论述。

发展性照顾护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的护理效果 下载:42 浏览:444

曹见红 《中国儿科杂志》 2025年3期

摘要:
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用发展性照顾护理的价值。方法:对2022年2月-2024年1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接诊患儿(n=80)进行随机分组。试验和对照组各40人,前者采取发展性照顾护理,后者行常规护理。对比睡眠时间等指标。结果:关于住院时间和睡眠时间:试验组(11.36±2.49)d、(20.39±2.17)g/d,对照组(15.73±3.16)d、(13.64±1.73)h/d,比较发现:试验组数据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试验组发生率2.5%,对照组发生率17.5%,比较发现:试验组数据更低(P<0.05)。护理质量:试验组达到(98.52±0.94)分,但对照组却仅有(90.48±1.35)分,比较发现:试验组护理质量更好(P<0.05)。家属满意度:试验组达到97.5%,但对照组却仅有80.0%,比较发现:试验组数据更高(P<0.05)。结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用发展性照顾护理,患儿的睡眠时间更长,住院时间更短,家属满意度更高,不良事件更少,护理质量改善更加明显。

舒适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下载:412 浏览:4163

李晶 《老龄研究进展》 2021年1期

摘要: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睡眠质量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法:将2018年7月-2019年7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纳入研究,按照就诊先后的顺序将其区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100例。参照组行基础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行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进行对比。结果: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均显著优于参照组,其数据对比验证了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因而该种护理措施具有广泛应用的价值。

虞山医派金氏中医山海螺的认识及临床应用 下载:280 浏览:3005

1毛羽芬 2蒋丽 3张吟真 《中医研究杂志》 2022年4期

摘要:
目的:对金氏中医临床应用中药山海螺经验总结分享。方法:临床结合中医理论基础、西医理论基础及现代药理研究,充分发挥其药用价值。结果:山海螺味甘,性凉,既能清补又能清解,长于补气,亦可养阴,补气不燥,集清肺润燥、补虚通乳、排痈解毒、化痰散结及安神助眠之功于一体。结论:临床辩证配伍,应用于咳嗽、哮病、喘证、产后缺乳及围绝经期睡眠障碍效果可。单味要茶饮作用探索,深耕中医养身。

心理护理在老年护理中的应用 下载:152 浏览:1594

李文婷 王钰 《心理学研究》 2023年5期

摘要: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在老年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80例老年人为对象,其中40例是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40例为研究组,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本研究在2020年2月开始,在2021年2月结束,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SAS评分(23.26±6.18)、SDS评分(23.26±6.18)均优于参照组各指标,P<0.05。研究组护理后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是97.50%,参照组是80.00%,P<0.05。结论老年人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消除不良情绪,提高睡眠质量,得到满意评价,护理效果显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15归脾汤化裁联合穴位按摩对心脾两虚型严重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中医证候的影响 下载:298 浏览:3016

苏国盈 《中医研究杂志》 2022年3期

摘要:
目的 探讨归脾汤化裁联合穴位按摩对心脾两虚型严重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中医证候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于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东亭分院就诊的100例心脾两虚型严重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穴位按摩,观察组采用归脾汤化裁联合穴位按摩,均治疗4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睡眠质量及中医证候。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增加,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睡眠潜伏期、醒觉时间缩短,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多梦易醒、醒后难以复眠、头蒙欲睡、睡而不实评分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归脾汤化裁联合穴位按摩治疗心脾两虚型严重失眠患者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减轻临床症状。

心理护理对重症监护室重症患者的影响分析 下载:165 浏览:1356

杨颖 曹慧慧 《心理学研究》 2023年3期

摘要: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ICU)内重症患者行心理护理的影响。方法:以92例ICU重症患者为研究样本,以2022年4月-2023年4月为研究时间,掷骰子分组,即对比组、心理组,样本均有46例,常态护理为前者方案,心理护理为后者方案,观察心理状态,评估睡眠质量,比较生活质量,调查满意率。结果:施护前经SAS、SDS评分了解重症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在心理组、对比组间无意义,P>0.05。施护后经SAS、SDS评分了解重症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有意义,心理组低于对比组,P<0.05。针对睡眠质量优良率实施评估,结果有意义,心理组高于对比组,分别为73.91%、45.65%,P<0.05。经四个方面完成重症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估,结果有意义,心理组高于对比组,P<0.05。针对满意率实施评估,结果有意义,心理组高于对比组,分别为91.30%、71.74%,P<0.05。结论:心理护理优势多,能纠正ICU重症患者心理问题,帮助其改善睡眠、生活质量。

失眠患者应用中医推拿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下载:212 浏览:2401

邱金菊 陈怀健 《中医研究杂志》 2021年2期

摘要:
目的:分析失眠患者接受中医推拿治疗对改善其睡眠质量所发挥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118例2021年1月~2021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失眠患者并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均纳入样本量59例,为对照组患者提供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接受西药治疗的同时采用中医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睡眠质量、生活质量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对照组,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SQI评分与SF-36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PSQI评分均下降,SF-36评分均升高,治疗前后PSQI评分及B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SQI评分较对照组低,SF-36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失眠患者实施中医推拿治疗对改善其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均可发挥积极作用,具有推荐及推广价值。

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应用及对癌因性疲乏的影响研究 下载:70 浏览:723

史婷婷 刘红 胡永霞 《肿瘤研究》 2024年12期

摘要:
目的:研究医护人员集成一体化护理服务对原发性肝癌病患癌因性疲倦及睡眠有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0月-2022年10月住院的300例原发性肝癌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150例,接受常规护理)和观察组(150例,实施医护一体化护理)。对两组患者术后生存期及 SPIEGEL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存期 PFS及 SPIEGE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 RPFS总分和感觉、情绪、认知和情绪、行为和严重度在各个方面的评分都比对照组低(P<0.05)。 SPIEGEL量表的总分和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夜醒次数、睡眠深度、做梦次数和醒来感觉的分数都较护理前和对照组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的护理模式能明显减轻原发性肝癌病人的癌因性疲乏,改善其睡眠质量。

ICU重症患者予以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下载:175 浏览:2009

钟小红 张露 谢幼妮 《心理学研究》 2022年9期

摘要:
目的:研究对于ICU重症患者采取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于我院ICU重症患者中随机抽取84例,分为对照组(42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2例,联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SBP(124.27±5.71)mmHg,DBP(80.56±6.22)mmHg,HR(84.49±9.25)次/min,显著低于对照组[SBP(130.15±5.65)mmHg,DBP(85.36±5.26)mmHg,HR(89.31±8.36)次/min](P<0.05)。观察组SAS(42.18±4.34)分,SDS(40.32±5.7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SAS(54.26±5.70)分,SDS(52.36±6.24)分](P<0.05)。观察组PSQI(3.34±0.79)分,SF-36(78.59±7.44)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SQI(6.72±0.62)分,SF-36(72.24±8.50)分](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8.35±1.10)d,住院时间(12.23±1.52)d,显著优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12.86±1.35)d,住院时间(15.90±2.15)d](P<0.05)。观察组满意度(97.62%)高于对照组(80.95%)(P<0.05)。结论:对于ICU重症患者应用心理护理更有利于改善患者不良情绪以及睡眠质量,有助于稳定体征指标,促进在院期间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有积极影响,更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可积极推广。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房内不同批次护理人员心理状况的调查 下载:262 浏览:2576

程凤琴 刘海燕 韩爱华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2年10期

摘要: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隔离病房内不同批次护理人员的心理状况和睡眠状态。方法:对绵阳市NCP疫情开始以来进入者隔离病房内工作的护理人员采用9条目健康问卷抑郁筛查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价心理健康水平和睡眠状态。结果:(1)首批进入隔离病房的护理人员抑郁、焦虑水平高于其他批次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睡眠总分高于其他批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第三批隔离病房内护理人员与第二批次比较,在抑郁、焦虑水平和睡眠评分无明显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第四批隔离病房内护理人员与第三批次和第二批比较,在抑郁、焦虑水平和睡眠评分方面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CP疫情期间隔离病房内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水平和睡眠质量均受到较大程度的影响,通过积极进行干预后可得到改善。

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下载:185 浏览:1951

靳红乐 《中国儿科杂志》 2024年8期

摘要:
:分析新生儿护理用鸟巢式护理的价值。方法:对2020年6月-2021年3月本科接诊新生儿(n=89)进行随机分组,试验组45人采取鸟巢式护理,对照组44人行常规护理。对比睡眠时间等指标。结果:关于睡眠时间,试验组数据(19.68±1.49)h/d,和对照组数据(16.42±1.58)h/d相比更长(P<0.05)。关于胎便转黄时间和体温波动幅度这两个指标:试验组数据分别是(45.24±10.31)h、(0.31±0.06)℃,和对照组数据(63.52±14.28)h、(0.76±0.12)℃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关于进奶增加量这个指标:试验组数据(5.41±0.48)ml/d,和对照组数据(2.09±0.31)ml/d相比更好(P<0.05)。关于并发症这个指标:试验组发生率0.0%,和对照组数据9.09%相比更低(P<0.05)。关于家属满意度这个指标:试验组数据97.78%,和对照组数据81.82%相比更高(P<0.05)。关于护理质量这个指标:试验组数据(98.54±0.92)分,和对照组数据(90.34±1.58)分相比更高(P<0.05)。关于护理纠纷这个指标:试验组发生率0.0%,和对照组数据11.36%相比更低(P<0.05)。结论:新生儿护理用鸟巢式护理,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也更低,护理纠纷更少,体温波动幅度更小,家属满意度改善更加明显,护理质量提升更为迅速。

冠心病患者心理弹性与感知压力及睡眠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下载:282 浏览:2949

付小慧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2年9期

摘要:
目的 分析冠心病患者心理弹性与感知压力及睡眠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冠心病患者。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患者睡眠质量;压力知觉量表(PSIS)评估患者感知压力;自制弹性量表简化版(CD-RISC10)评估患者心理弹性。记录PSQI、PSIS、CD-RISC10评分,并进行分析。结果 68例冠心病患者PSQI评分为(7.25±1.63)分,PSIS评分为(15.63±3.12)分,CD-RISC10评分为(26.38±4.36)分。冠心病患者CD-RISC10与PSQI、PSIS呈负相关(r<0,P<0.05),PSQI与PSIS呈正相关性(r>0,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存在一定的睡眠问题,其中心理弹性是睡眠质量的保护因素,而感知压力越大,患者睡眠质量越差。

癌症患者中运用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不良情绪的效果 下载:102 浏览:910

林海婵 覃春锐 《肿瘤研究》 2024年7期

摘要:
目的:本次研究围绕癌症患者为探讨对象,分析心理护理实施下对不良情绪的影响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收治50例癌症患者为对象,分成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心理护理,对比效果。结果:研究组焦虑抑郁负面情绪评分比对照组低,且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改善效果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癌症患者通常伴有一定程度不良情绪,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积极运用心理护理措施干预,可以给予不良情绪有效改善,有助于患者保持良好睡眠,提高生活质量。

小学生睡眠质量与心理社会因素相关性研究——以连云港市部分小学生为例 下载:185 浏览:1914

居世娟 《交叉科学研究》 2024年3期

摘要:
研究小学生睡眠质量与心理社会因素相关性,为小学生睡眠质量的提升提供数据支撑和资料参考。使用PSQ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对整群抽样的928例本市小学生进行调查,后研究学生睡眠障碍影响因素,根据结果予以针对性建议。学生睡眠质量相关因子均存在障碍比例,日间功能障碍比例最高,催眠药物使用最低,分别为18.18%和0.48%;学生PSQI平均得分(4.29±3.08)分,男女生睡眠障碍人数占比差异不明显(P>0.05);年龄、年级、家庭经济状况以及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压力、以及课外学习时间等对于学生睡眠质量有明显影响(P<0.05)。本市小学生存在睡眠障碍的比例较高,学生睡眠问题突出,需要社会、家长、学校以及学生各方协同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学习、生活环境,降低学生心理负担,最终实现睡眠障碍的提升,保障学生健康成长。

研究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护理效果 下载:236 浏览:2674

张兴丽 《心理学研究》 2021年8期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96例本院于2019年8月至同年12月收治的抑郁症患者,应用随机抽签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常规组(48例,采用常规护理)与研究组(48例,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的各项评分。结果:经护理后可知,研究组患者PSQI量表各项指标均低于常规组,以上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抑郁症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其睡眠质量,进而缓解该病症带来的不良表现。

护理路径对膀胱癌患者焦虑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分析 下载:88 浏览:1036

温美芳 《肿瘤研究》 2024年6期

摘要:
目的 护理路径对膀胱癌患者焦虑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本院接收的膀胱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护理路径。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HAMA评分、HAMD评分、睡眠质量、生命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均要好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护理路径可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提升生命质量、睡眠质量,保证满意度,有推广价值。

神经外科病人介入术后睡眠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下载:95 浏览:969

马倩 卢雪敏 《神经科学研究》 2024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介入手术后患者睡眠障碍的变化,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80名介入手术患者,术后第二日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深入了解患者入院前睡眠状态,介入手术前、介入术后的睡眠状态,并对其成因和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在神经外科患者进行介入手术后,因为长期的肢体固定,病患会呈现腰腿背部麻木酸疼,排泄、大便困难。除此之外,由于休眠状态环境变化,更有病症原因,及生理和心理的不安,都会使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结论:对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综合的、个性化、全面的护理,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有助于机体的术后恢复。

综合护理手段对恶性肿瘤调强放疗疗效及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分析 下载:222 浏览:2411

宋晨辉 《肿瘤研究》 2022年7期

摘要:
目的 分析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调强放疗疗效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此次研究采取随机盲选法,将2018年4月至2019年5月进入我院接受调强放疗的72例恶性肿瘤患者划分为2组,各组平均为36例;其中,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综合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量表评分指标。结果 (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的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05%,2组数据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χ2=10.283,P<0.05)。(2)护理前,两组睡眠质量评分及生存质量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数据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结论 恶性肿瘤调强放疗患者实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显著,能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睡眠质量及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领域中使用及推广。

护理干预改善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效果 下载:26 浏览:334

郭莉 李辉(通讯作者) 《医学研究前沿》 2025年4期

摘要:
目的:探究在老年睡眠障碍患者中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23年2月——2024年展开本次实验研究,共选择此期间接收的60例老年睡眠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数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奇数的为对照组,偶数的为实验组,均有30例患者,前者给予常规护理,后者给予综合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睡眠质量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PSQI评分均较高,睡眠质量均较差,P>0.05。护理干预后,评分均下降,但是实验组患者的下降程度更大,低于对照组,并与对照组结果形成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睡眠障碍患者中将护理干预法进行应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临床效果显著。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