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一种低温液体推进剂流量测量及液位监测系统 下载:75 浏览:308

丁博深 杨金龙 李艳艳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0年4期

摘要:
以某液氢/氧火箭发动机试验台建立为背景,介绍一种高精度低温液体推进剂(液氢/氧)稳态体积流量测量及液位监测系统。该系统由推进剂贮箱、分节电容液面计、二次仪表、采集设备等构成。改进现有系统,使其除了具有获取发动机工作过程中推进剂稳态体积流量的功能外,还能够在推进剂加注时实时监测贮箱内的液位,为推进剂加注操作过程提供依据。重点阐述了大容积推进剂贮箱的标定方法及标定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经分析及试验验证,该系统实时液位监测精度可达到3%,对液氢/氧稳态体积流量测量的精度分别可达0.539%和0.457%。

基于仿真的多应力加速寿命试验优化设计 下载:10 浏览:133

韩慧超 栾家辉 代永德 石士进 朱兴高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0年4期

摘要:
提出一种基于Monte-Carlo仿真的多应力加速寿命试验优化设计方法。选取某型航天用电容器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复杂环境应力下的故障模式和主要失效机理,确定其寿命分布和加速模型。基于预估加速模型关键参数,在试验约束条件下利用Monte-Carlo仿真方法优化设计试验方案,确定合理的样本分组和试验截尾时间,达到优化试验方案的目的。对于航天电子产品具有普遍适用性,对其他电子、机械类产品也存在一定意义。

一种链传动设备聚四氟乙烯导轨软带的研究及应用 下载:75 浏览:403

陈光 杜刚华 申晨 马晓 宇殷森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0年3期

摘要:
针对一种链传动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爬行现象,分析了导轨的结构形式及发生问题的原因。为消除或降低该爬行问题,参考有关文献资料,通过试验验证了聚四氟乙烯导轨软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或降低装填过程中的爬行。为今后的链传动设备聚四氟乙烯导轨软带应用提供了试验数据的依据。

SMP型片式电阻负载产品的研制 下载:61 浏览:244

冯永芳 李亚南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0年3期

摘要:
基于同轴传输线的基本理论,结合片式电阻器的结构特点,研制了高频率SMP型片式电阻负载产品。从连接器部分设计、负载部分设计、片式电阻器的过渡连接方式及负载的性能验证等多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为片式电阻器负载产品的结构设计提供了多种可选方案,为后续该系列元器件产品的研制提供了参考。

掺铒光纤光源测试自动化技术研究 下载:93 浏览:458

杨长望 柳建春 衣玲学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0年3期

摘要:
通过分析掺铒光纤光源生产过程中的测试流程,找到了制约掺铒光纤光源产能提升的瓶颈。提出了设备控制自动化、数据采集自动化和数据处理及报告生成自动化总体技术方案。在硬件方面引入了分光同步测试技术和分时复用测试技术,简化了测试操作的过程,在软件方面引入了Visual Basic和Office相结合的技术,简化了数据处理和报告编写的过程。通过采用设备自动控制、数据自动处理技术,实现了从测试数据采集到测试数据处理直至测试报告生成全流程自动化,提升了测试效率。

薄壁半盲及全盲小型深孔筒体内壁加工技术研究 下载:58 浏览:265

骆新营1 王威1 朱志强2 李春雷1 艾敏1 李腾1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0年3期

摘要:
针对通用加工技术的不足,通过工艺性分析,采取加工中心定心找正、非标硬质合金内冷钻加工底孔、非标硬质合金内冷铰刀加工成孔、超声滚压光整加工孔壁等工艺技术,实现了薄壁半盲及全盲小型深孔机械构件内孔的有效加工,对机械加工领域中结构元件的小孔径、大长径比、薄壁、半盲及全盲内孔的无变形、稳态加工起到了指导作用。

基于动力学特性的某型准光结构优化设计 下载:20 浏览:222

耿盛韦 刘明利 刘鹏飞 叶志彪 熊一帆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0年3期

摘要:
准光系统作为新一代微波有效载荷,在越来越多卫星上得以应用。针对某型准光载荷初始结构建立有限元模型,计算固有模态和正弦响应,通过动力学仿真发现结构设计上的不足,在保证电性能的前提下改进优化结构构型,通过力学仿真证明,优化后的结构拥有更好的力学性能,可以满足宇航产品的性能要求。计算结果可以为准光结构后续设计、改进及在轨安全性可靠性评估提供依据。

某运载火箭环抱型分体式滚动环的研制与装配 下载:10 浏览:161

邱大芦 常超 李亚军 金卫健 瞿德超 余小波 浦岩昊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0年2期

摘要:
针对传统装配模式无法满足运载火箭研制生产需要的情况,以某型号运载火箭滚动装配中的环抱型分体式滚动环为例,分析了运载火箭滚动装配中的滚动环研制过程和装配过程,为运载火箭装配模式优化改进积累了实践经验。

工业CT在喷管扩散段绝热层无损检测中的应用 下载:71 浏览:361

张翠翠 潘兰 陈曦 宋锦夺 俱可超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0年2期

摘要:
针对火箭发动机喷管扩散段绝热层的常见缺陷和工业CT技术特点,采用工业CT技术对其质量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工业CT技术对提高制品质量和改进制品工艺有指导性的意义,在三维重建后更高层面上保证了产品质量,为火箭发动机正常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手段。

双刚体的连接减振分析 下载:67 浏览:287

张庆庆 姜薛起 钮鑫钰 王辉均 王学林 温伟伟 梁梦瀚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0年1期

摘要:
对两种发射箱单独进行XYZ三方向上的正弦扫频实验,得到两种发射箱的共振频率及振幅放大倍数,并根据单自由度振动模型方程解出两种发射箱XYZ三个方向上的振动参数。再建立双发射箱刚体连接振动模型,解出两个连接后发射箱新的频率、振幅与连接件刚度、阻尼的关系。最后,通过制定寻优目标,最大程度减小两箱的共振振幅,解出两箱中间连接件的弹性系数及阻尼系数。将优化后的计算结果与两箱未连接时比较,取得明显减小共振振幅的效果。

难加工材料大深径比微小孔高效加工技术研究 下载:34 浏览:235

刘小勇1 王海2 甄宏伟2 葛丹丹2 王春龙2 李继鹏2 陈济轮2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0年1期

摘要:
针对GH4169高温合金、TC4钛合金两种难加工材料大深径比微小孔加工及加工效率低的难题,开展了微细电火花加工及超声-微细电火花复合加工技术应用研究。通过优化相应的加工参数,摸索出了大深径比微小孔高效率加工工艺条件,微小孔的加工效率高、质量优良。

复合材料球型气瓶的缠绕层设计方法 下载:61 浏览:259

白文怡 廖英强 张宏亮 刘勇琼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0年1期

摘要:
介绍了一种复合材料球型气瓶的缠绕层设计方法,以某型号球型气瓶为例,分别分析计算了球型气瓶的结构组成、缠绕线型、缠绕角度、缠绕方式和缠绕厚度,为产品后续的仿真与实验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持与参考依据,该方法可以推广至后续同类产品。

航天数字化生产线中的自动化仓储物流建设研究 下载:63 浏览:330

任秀丽 敖洪峰 何月杰 康景麟 佟岩 刘磊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0年1期

摘要:
介绍了自动化仓储物流技术在某航天制造企业的数字化集成制造生产线中建设及应用研究情况。重点分析了如何基于人、机、料、法、环的编码体系在制造执行系统MES中实现仓储、物流环节的产品实时追溯、高效化、有序化及智能化管理。一方面从工艺流程角度对生产线中的物流进行了定性分析比较,另一方面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表明自动化仓储物流技术在提高生产线空间利用率、减少人工配套失误、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实时追溯、加快生产节拍等方面效果显著。

微型电磁继电器铁芯组点焊工艺参数的仿真优化 下载:13 浏览:151

韦明彰 李北华 邓星权 程纲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0年1期

摘要:
针对某型号微型电磁继电器铁芯组在实际焊接生产过程存在点焊飞溅大的问题,运用有限元点焊仿真技术对铁芯组点焊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最终通过优化焊接工艺参数的方法,实现了铁芯组无飞溅点焊,极大地减少了因存在金属飞溅多余物而导致产品失效的质量隐患,提升了该微型电磁继电器的质量及可靠性。

数字社会形态视阈下社会治理的逻辑进路研究 下载:52 浏览:397

李智水1,2 邓伯军1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8期

摘要:
数字化发展推动了社会形态的演化,催生了社会治理领域新的时代课题。回应时代关切,从国家宏观政策和已有研究视界的双重维度,阐释数字社会形态下社会治理的出场逻辑。突破社会治理已有的研究范式,以数据本体治理作为逻辑展开,提出了国家主权、国家安全、共建共治共享等治理三原则,构建以技术层、数据层、应用层为一体的国家宏观社会治理架构,阐发了数智治理作为数字社会形态下社会治理逻辑归宿的基本概念、现实困境和实践路径。

环氧有机硅烧蚀涂料性能研究 下载:58 浏览:332

曹碧雯 杨杰 刘宁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19年12期

摘要:
针对有机硅涂料附着力差的问题,采用共缩聚冷混法在有机硅树脂中共混环氧改性有机硅树脂。研究了不同共混配比对基体树脂热稳定性及粘接性能的影响,并探究了不同配比基体树脂对涂层耐热性、烧蚀性能、粘接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环氧有机硅树脂含量增加,基体树脂失重越大,涂层粘接性能越好;确定添加环氧有机硅比例为30%时,烧蚀涂层800℃残重比为70.85%,粘接力可达1.47 MPa,并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

液体火箭发动机导管数字化制造技术分析 下载:54 浏览:428

王艳红 高亚飞 赵小青 刘涛 《中医研究杂志》 2019年10期

摘要:
针对液体火箭发动机传统弯管工艺成形精度、一致性难以保证的问题,研究了导管数字化制造技术,重点研究导管逆向建模技术、导管精确成形技术和导管数字化检测技术,实现了液体火箭发动机导管制造信息从设计图纸、制造过程及检测技术的全过程数字化传递。

基于LabVIEW的数据分析技术研究 下载:41 浏览:248

惠国娟 徐雷 吴从焰 江晨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19年12期

摘要:
针对数据分析的需求,基于LabVIEW的应用,提出了对数据进行处理、波形生成并应用于数据分析的实现方法。介绍了数据的直方图、正态分布曲线图、单批次数据散点图和多批次数据散点图的实现方法,并对以上方法产生的数据图像进行呈现。利用LabVIEW软件处理和分析数据,大批量数据的分析效率得到较大提升,此方法在导弹测试数据分析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形成的数据分析报告为产品质量评估提供了技术支撑,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电子束熔丝增材制造TC11钛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 下载:76 浏览:424

王宁宁 韩冬 吴军 高世凯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19年12期

摘要:
采用电子束熔丝增材制造技术以TC11钛合金丝材为原料打印实体试块,经双重热处理后,研究其组织特征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基材组织为等轴组织,在基材与增材金属结合处观察到魏氏组织,增材金属组织为α+β相重复交错的网篮组织。电子束增材金属的拉伸性能特点为高强低塑高韧,结合处强度低、塑/韧性差。

超低密度气凝胶的制备及应用 下载:35 浏览:362

李健1 张恩爽1 刘圆圆1 黄红岩1 苏岳锋2 李文静1 《应用化学学报》 2020年12期

摘要:
超低密度气凝胶是一类具有超轻质特性的多孔固体材料,较常规气凝胶具有更高的孔隙率与更为多样化的表面特性,其独特的物理与化学性质使其作为新型纳米多孔材料在诸多新兴领域得到了重要应用。在制备过程中保留超低密度气凝胶高度发达的三维孔隙结构,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发挥超低密度气凝胶独特的功能特性是气凝胶领域近年来的研究重点之一。本文按照超低密度气凝胶的主要类型综述了该材料制备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探讨了其在空间探测、阻燃隔热、储能、吸附、催化以及传感领域的应用方式;通过分析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如突破常压干燥制备技术、开展各类复合气凝胶或结构有序可控的超低密度气凝胶的制备、系统性地研究超轻质特性对气凝胶特定功能的影响规律等进行了展望。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