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某电镀厂含铬废水处理设施的调试与运行研究 下载:57 浏览:375

米天龙 《冶金技术》 2018年1期

摘要:
主要对电镀含铬污水处理设施的调试运行等进行研究。调试前期采用离子树脂法治理含铬废水,后期采用周期循环活性污泥法(CASS)主体工艺综合处理后,同时经过几个月的调试期,含铬电镀废水已经基本稳定,最终出水,水质可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国家标准。

基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视角下的乡村复兴 下载:74 浏览:411

李云1,2 刘毓锦1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19年5期

摘要:
近年来中国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乡村地区在城乡二元结构下经历着长期的生产要素流出过程,乡村衰落日益明显。2017年中共"十九大"会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但乡村复兴的前景仍不明朗,城市化背景下乡村内生动力探索的道路依然漫长。本文基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视角,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总结,推导出基础设施对于修复乡村生态、巩固乡村传统文化及发掘乡村内生动力的重要意义,并为乡村基础设施及配置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乡村复兴理论提供新思路。

深圳地铁8号线一期工程中水土流失危害及防治对策 下载:54 浏览:421

储召蒙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18年2期

摘要:
地铁建设项目具有占地面积大、土石方施工作业量多、开发周期长、环境影响范围广等特点,施工期极易造成水土流失。本文以深圳市地铁8号线一期工程为例,分析地铁施工期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并提出防治对策,以供参考。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改善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水平吗? 下载:68 浏览:357

黄亮雄1 钱馨蓓2 隋广军1 《当代管理》 2018年7期

摘要:
基础设施建设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领域,也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本文以中国影响世界的视角,采用2003-2013年64个沿线国家的非平衡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分析中国向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对沿线国家基础设施水平的影响效应。本文首先定义了五维度的基础设施水平指数,衡量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状况,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水平逐渐完善,区域差异不断缩小。其后,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发现中国向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增长1%,约能显著促进沿线国家基础设施水平提高0.006%。在样本期的2003-2013年,中国投资对沿线国家基础设施水平改善的贡献率约为12%。该促进效应在经济"顺梯度"的投资中有所减弱,但政治"顺梯度"并不影响该促进效应。

连作年限对设施百合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下载:53 浏览:91

李晶晶1 续勇波2 《土壤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为探究不同年限连续栽培百合的设施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采用Mi 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连作4年(C4)、连作5年(C5)和连作7年(C7)设施百合红壤中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所有样品测序后获得细菌和真菌有效序列分别是249003和451044个,细菌和真菌OTUs总数分别是906和298个。Alpha多样性分析显示,随连作年限延长设施百合红壤中细菌香农指数和辛普森指数显著升高,真菌香农指数和辛普森指数显著下降。在物种组成分析中,属于细菌优势菌种的有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mycetes)、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且C4、C5和C7处理土壤中优势菌种占细菌总数比例分别是85.17%、81.04%和81.64%;而真菌菌门中,只有子囊菌门(Ascomycota)一个优势菌种,并且C4、C5和C7处理土壤中优势菌种占真菌总数比例分别93.69%、92.20%、84.31%。不同连作年限土壤中,子囊菌门镰刀菌属(Fusarium)丰度比例达44.02%~58.83%。相关性分析显示,p H值、有机碳、总氮与变形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丰度显著相关;p H与青霉属(Penicillium)显著正相关,与镰刀菌属显著负相关。由此可以认为,连作后土壤细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显著上升,真菌微生物多样性显著下降,同时土壤中细菌的优势菌种有变形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绿弯菌门,在真菌群落组成中子囊菌门占主导,连作后子囊菌门中占主导地位的镰刀菌属数量的增长可能是引起设施百合红壤连作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水土保持设施验收中第三方机构工作探讨 下载:88 浏览:506

姜德文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8年7期

摘要: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改革为项目法人自主验收,由生产建设单位组织第三方机构编制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报告。第三方机构应是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能力且具有相应水土保持技术条件的机构,并独立、实事求是、尽职尽责地开展工作,保证客观、公正性,对报告的真实性、结论负法律责任。第三方机构应全面了解项目设计与建设情况、全面查勘工程现场、全面查验相关数据及成果的来源与依据、全面分析评价水土保持情况、全面做出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结论。第三方机构应根据水利部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报告示范文本编制报告,特别要做好弃渣场的设置及风险评价、防治措施体系建成及运行评价、水土流失防治成效综合评价、隐患及风险排查与评价,并对生产建设项目存在的水土保持问题进行全面调查,提出整改和处理意见。验收报告应有必备的支撑材料及图件。

疫情下的GIS发展趋势分析 下载:60 浏览:466

张春泉1 张光伟2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20年8期

摘要:
随着电子地图服务在社会各个方面的广泛应用,专业领域已经不再是地图服务的主要应用领域,大家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GIS综合应用。在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互联网中被大家熟知的"疫情实时跟踪地图""疫情动态地图"已经成为大众了解疫情实时发展的最佳信息获取入口,此处将围绕GIS应用为疫情防控提供技术支撑的现状,谈一下GIS未来发展的趋势。精准大数据背景下的地图服务将变得更加动态化、智能化,通过在线聚合数据服务,开发者在短时间就能搭建一个更加高效、便捷、直观、符合用户应用场景的GIS应用服务,GIS应用在百姓生活中将变得愈发不可或缺。

小城镇道路交通整治要点探讨 下载:72 浏览:415

刘拥辉1 汤红艳2 丰凯亮3 张科1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18年4期

摘要:
本文从规划设计引领、改善道路状况、提升停车设施、优化慢行系统、完善交通设施、加强道路管理等方面对小城镇道路(包括穿镇公路和镇区道路,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交通整治要点进行了探讨,着力解决小城镇交通规划设计不合理、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管理薄弱等问题,进一步补齐小城镇道路交通短板,规范小城镇道路交通秩序,改善小城镇道路交通环境,提升小城镇道路交通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以期为小城镇道路交通整治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日光温室黄瓜叶片功能性状对施氮量的响应 下载:37 浏览:328

蔡树美1,2,3;诸海焘1,2,3;徐四新1,2,3;张德闪1,2,3;杨业凤4;付子轼1,2,3 《土壤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随着现代生态学的内涵延伸,植物个体功能性状在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尺度上,都已成为明确植物个体和生态系统与环境协同变化规律的可靠途径。通过透射电镜法观察了黄瓜叶片的组织形态,并测定了黄瓜叶片化学组成和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结果表明:黄瓜叶片的组织形态与化学组成之间具有协变关系。无氮和高氮胁迫条件下,黄瓜叶片中N, P, K含量较低,相对应的是叶绿体中片层结构混乱,脂质小球数量多,并且高氮条件下,叶肉细胞中淀粉粒数量显著增加(P <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黄瓜叶片生理性状、养分组成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均存在关联。黄瓜叶片酶活性与土壤碱解氮和pH相关性较强。CAT, NR和GS活性均与土壤碱解氮含量显著正相关,MDA活性与土壤碱解氮含量显著负相关(P <0.05),CAT和GS活性与土壤pH值显著负相关。研究以个体生态学特征为依据,明确了日光温室黄瓜叶片功能性状对不同施肥策略的响应规律,弥补了传统群体生态学应用方面的不足,对于提升日光温室农业生态服务功能具有指导意义。

基于需求导向的村镇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优化——以黄山市歙县为例 下载:78 浏览:446

卓佳1 冯新刚2 张文成2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18年4期

摘要:
村镇公共服务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更与广大村镇居民的生产生活需求息息相关。本文通过总结我国已有的村镇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模式与问题,提出了基于公众参与需求导向下的村镇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技术路线,并实际运用到安徽省黄山市歙县的村镇建设规划实践中,提出了我国村镇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优化模式:加强村镇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法规和标准的修订,建立城乡统筹的村镇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技术路线,强化政府主导的村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优化村镇公共服务设施空间规划体系,建立村镇公共服务规划实施评价与修订体系等,以期为我国村镇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优化提供借鉴。

安徽省五河县医疗设施配置评价研究——响应民众诉求,推进实质性的“均等化” 下载:74 浏览:477

王越1 张捷2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18年1期

摘要:
针对传统的县域医疗设施配置评价一般只考虑"千人指标"及"服务半径"等问题,本文尝试提出更全面和贴近实际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评价方法。首先对目前主流的四种可达性模型适用领域、所需数据及限制条件做介绍;然后基于县域医疗设施相关信息、人口分布数据、道路网络格局等资料,使用四种可达性模型对县域范围的医疗设施配置状况做客观评价;再后结合居民问卷、访谈等主观资料对前述评价做校核。本文研究发现:(1)县域医疗设施供给区际差异较明显;(2)路网布局对于医疗设施配置起到关键作用;(3)医疗设施供给的空间规模及可达性存在着向高收入地区集聚的特征;(4)基层医疗建设环节薄弱。最后就如何响应全县民众的实际诉求、实现医疗设施配置的实质性均等化做探讨。

生物质炭对设施连作土壤性质及黄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下载:65 浏览:292

张功臣1 陈建美1,2 赵征宇1,2 李磊1 秦玉红1 王波1 张守才1 《土壤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以设施黄瓜连作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分别研究了低量施用花生壳炭和小麦秸秆炭处理对土壤理化性状和黄瓜生长的影响。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别设0.25%(w/w)(PB1)、0.50%(PB2)和1.00%(PB3)的花生壳炭以及0.25%(WB1)、0.50%(WB2)和1.00%(WB3)的小麦秸秆炭6个施炭处理,以不添加生物质炭处理(B0)为对照。春秋两季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生物质炭处理可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酶活性,增加黄瓜产量。生物质炭处理后连作土壤中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及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升高,而蔗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生物质炭处理可显著增加黄瓜主茎最大叶叶面积、茎粗、地上部生物量和产量。其中WB1处理条件下黄瓜增产效果最好,春季商品瓜前期产量和总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26.11%和14.87%,秋季商品瓜前期产量和总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20.62%和25.38%,显著高于其它处理。此外,生物质炭处理还可以显著提高盛瓜期黄瓜的粗蛋白、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因此,适量施用生物质炭可改善设施土壤微生态环境,增加土壤肥力和酶活性,提高黄瓜产量。实验中以0.25%小麦秸秆炭(折合5.63 t hm-2)处理条件下黄瓜增产效果最好。

有机氮与无机氮不同配比对设施菜地次生盐渍化土壤改良效果 下载:50 浏览:355

吴荣 刘善 江孙昊 田野 陈益山 杜颖 马良 《土壤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通过设施菜地小区试验,研究有机氮与无机氮不同比例配合施用对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改良效果以及对番茄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氮与无机氮配合施用可以明显降低土壤中全盐含量与电导率,显著降低了土壤中硝态氮的过量积累,尤其有机氮与无机氮比例为2∶1时,效果最好;同时有机氮与无机氮配合施用,达到改善土壤有机质平衡及调控的作用,有机质从16. 8 g/kg增加到21. 7 g/kg;有机氮、无机氮2∶1配施可以明显降低番茄中硝酸盐的含量,显著提高番茄中可溶性总糖和还原型Vc的含量,达到提高番茄产量和提升果实品质的效果。从改良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和优质施肥管理两方面综合考虑,建议设施大棚采用有机氮与无机氮配合施用,土壤全盐含量3. 54 g/kg条件下以有机氮与无机氮2∶1配施有机肥与化肥效果最佳。

设施栽培黄瓜临界氮浓度和氮营养指数模拟 下载:45 浏览:286

赵敏华1 王爱花1 赵薇1 张治平1 江解增1 方松林2 缪旻珉1 《土壤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以黄瓜津春5号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2016和2017年分别设置了5个氮浓度梯度,构建了黄瓜地上部生物量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氮素吸收模型和氮营养指数模型。结果表明,黄瓜地上部临界氮浓度与地上部最大生物量之间符合幂指数关系,%Nc=4. 539 7x-0. 06,相关系数为R2=0. 749 6。基于临界氮浓度建立的设施栽培黄瓜氮素吸收(Nupt)模型、氮素营养指数(NNI)模型,可作为设施栽培黄瓜氮素营养状况的判别指标,本试验条件下295. 7~305. 5 kg/hm2为黄瓜最佳施氮量。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钢结构施工部署 下载:65 浏览:407

王艺超 邓强 葛亮 吴小婉 李岩岩 祖建 《建筑技术学报》 2020年12期

摘要: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B标段钢结构施工中,针对工程量大,场地狭小,工期紧张等难点,通过分析讨论解决了单构件重量大、场地受限造成的构件水平运输问题,根据不同阶段重点协调主次工序交接,合理设置流水段,仅用81 d完成了3.9万t钢结构的高难度安装工作。

LNG接收站装船管道压力安全泄放设施的动态模拟 下载:76 浏览:346

李庆华 许燕 《石油科学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应用HYSYS动态模拟软件建立某LNG接收站装船系统动态模型,研究下游切断阀关闭时装船系统不同位置操作压力、质量流量等主要操作参数的动态响应趋势,并定量计算不同安全阀喉径面积对装船系统超压保护效果的影响。分析表明:动态模拟方法能够准确模拟切断阀故障关闭状态下装船系统工艺参数随其他扰动因素的变化特性,并可用于安全阀喉径面积的准确选型。

具有压力流量同步控制功能的高压水射流去污装置设计 下载:58 浏览:269

滕磊 王帅 王小兵 《核工业与技术》 2020年10期

摘要:
在核动力装置检修或者退役过程中,常常会应用高压水射流对现场的放射性污染进行去除。在常规高压水射流去污装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比例-积分-微分(PID)的电动调节控制,研究压力与流量单独控制在高压水射流去污中的应用。经过理论分析结合去污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流量与压力同步控制方法,在高压水射流去污过程中,在其他影响因素相同的情况下,采用较大的水流量,去污因子反而较小,但是这种变化趋势是趋于平缓的。因此,采用改进后的高压水射流去污装置在相同压力下达到相同的去污效果,可以明显减少二次放射性废液产生量,具有较高的市场应用价值。

铀加工与燃料制造设施核临界事故所致瞬发剂量计算研究 下载:76 浏览:439

沈海波 刘爱华 胡伟 肖洪文 黄丹 《核工业与技术》 2019年12期

摘要:
建立了基于蒙特卡罗(MCNP)程序建模的铀加工与燃料制造设施核临界事故工况下瞬发剂量的计算方法,并将该计算方法与EJ/T 988—96规定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我国某核燃料元件研发厂址为例,采用MCNP程序建模计算了该厂址核临界事故对厂界公众所致的瞬发剂量。结果表明,EJ/T 988—96的计算方法过于保守的估计了核临界事故工况下的瞬发剂量;基于MCNP程序建模的计算方法,因其求解算法的科学性和模型对屏蔽介质的准确描述,以及结果误差的可控性,使得计算结果更准确。因此,建议采用基于MCNP程序建模的方法计算铀加工与燃料制造设施核临界事故下的瞬发剂量。

基础设施BOT项目投标联盟形成过程及稳定性研究 下载:76 浏览:419

范云翠1 郝刚2 《建筑技术学报》 2019年6期

摘要:
从纵向视角界定基础设施BOT项目投标联盟,分析投标联盟的特征及形成动因,指出投标联盟的形成是核心企业与伙伴企业竞争协同、重复博弈的过程,这一过程产生协同效应和声誉效应。应用项目管理成本、时间、质量三要素思想分析,促进联盟稳定性的关键因素是联盟合作伙伴选择、惩罚成本、合作周期、伙伴实力及其均衡性。

一种支持先进抄表设施AMI的智能化电能计量方案 下载:83 浏览:461

张民山 马东东 《电路系统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电子计量芯片为电表市场提供一流的技术和产品,包括RF收发器、电能计量芯片组、RF放大器、隔离产品和电力线控制产品。高性能全集成收发器适用于具有通信功能或支持AMI的电表,为全球电表制造商提供了紧凑、可靠和低成本的解决方案。AMI和智能电网被视为是提高能效的关键潜在技术,将最终帮助实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目标。电子计量芯片的扩展应用包括RF模块和HAN网络。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