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康德关于自由与必然的相容论是融贯的吗? 下载:42 浏览:240

朱会晖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0年11期

摘要:
康德的自由观认为,本体界行为的自由与现象界行为的必然性不矛盾,前一种行为可以构成后者的根据,这种诉诸本体的相容论为其实践哲学提供了重要前提,也引发了很多争议。学者们就他律行为的可能性、性格和准则改变的可能性、个体内自由选择之间的相容性、人与人之间自由的相容性、行为归因和道德评价等方面问题提出了尖锐批评。笔者就康德相容论的这些国际学界所争论的焦点和深度问题进行了进一步探讨,以说明渐趋成熟的康德思想很好地维持了自身的融贯性,可以有力应对以上的种种批评。

浅谈地市级党报实现媒体融合发展的路径探索 下载:78 浏览:392

李云峰 《新闻传播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探索媒体融合发展路径,建立媒体融合发展平台,使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实现优势叠加,发挥出嫁接集聚产生的效应,是新时期地市级党报实现更好发展、扩大媒体影响力传播力要做的功课之一。

传统零售行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下载:26 浏览:228

郝军荣 《中国经济》 2020年1期

摘要:
本文通过构建零售行业转型升级的概念模型,对传统零售行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论如下:市场环境对零售行业转型升级路径系数为0.445,对零售行业获取短期收益路径系数为0.451,对零售行业可持续发展路径系数为0.463;企业竞争力对零售行业转型升级路径系数为0.494,对零售行业获取短期收益路径系数为0.482,对零售行业可持续发展路径系数为0.442;企业精神对零售行业转型升级路径系数为0.501,对零售行业获取短期收益路径系数为0.507,对零售行业可持续发展路径系数为0.569;发展模式对零售行业转型升级路径系数为0.549,对零售行业获取短期收益路径系数为0.552,对零售行业可持续发展路径系数为0.445;消费者理念对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系数为0.453,对零售行业获取短期收益路径系数为0.461,对零售行业可持续发展路径系数为0.427。

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与传统超声乳化手术在不同眼轴长白内障患者中对眼高阶相差的对比研究 下载:52 浏览:331

袁媛 彭华琮 陈雅琼 《中国眼科杂志》 2019年12期

摘要:
目的研究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与传统超声乳化手术在不同眼轴长白内障患者中对眼高阶相差影响的差异。方法白内障手术患者按眼轴长不同分为22 mm≤AL<24 mm组、24 mm≤AL<26 mm组及AL≥26 mm组,各组内均100例(100只眼),组内患眼再随机均分为飞秒激光组及传统超声乳化组,每组各50例(50只眼)。所有患眼术前及术后3个月均行眼高阶相差检测并分析结果。结果眼轴≥22~<24 mm组,飞秒激光辅助下白内障手术患眼手术后全眼及眼内的三种高阶相差(眼总高阶相差、3阶像差及4阶像差)均比术前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角膜的三种高阶相差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传统超声乳化手术组,全眼及眼内的三种高阶相差均比术前明显减少,角膜的三种相差均有比术前不同程度的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轴≥24~<26 mm组中,无论是飞秒激光组还是传统超声乳化组,在眼总高阶相差及3阶像差这两项指标上,全眼及眼内相差均比术前有所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飞秒激光组及超声乳化组手术前后角膜相差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在4阶像差的各项数据比较中,所有差异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眼轴≥26 mm组中,传统超声乳化组患眼全眼及眼内三种高阶相差均比术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角膜相差的改变虽然有比术前增加趋势,但统计学数据显示差异不明显。飞秒激光手术组中仅眼内的眼总高阶相差和3阶像差改变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值的改变无统计学意义。三种眼轴长组中所有相差指标在飞秒激光组和传统超声乳化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无论是飞秒激光辅助还是传统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都能有效减少眼内高阶相差,而且两种手术方式对眼高阶相差的改变差异不明显。对于正常眼轴白内障患眼,飞秒激光辅助手术切口制作能减少角膜相差的产生。

城市的形与神及其书写传统 下载:56 浏览:335

张柠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0年10期

摘要:
城市是人为谋求良好生活而建造的场所,但它不能借助于高塔通向天堂,人类只能建造"无塔之城"这种世俗的城市。以中国城市为代表的东方型城市,是一种将城市的神圣功能和世俗功能合二为一的城市类型,但它也是典型的"规划城市"。城市学家所说的"有机生长城市"实际上并不存在,有的只是"半有机、半规划"城市,中国一线城市也都是这类城市。城市革命因农业革命而诞生,根源在于"剩余"。但"剩余"不仅仅是物质性的,更是观念性的和精神性的。文学对城市的表达,跟这种"剩余观念"有密切关系。中世纪末期的城市复兴,催生了现代文化,催生了现代文学和现代人,也催生了知识分子和作家。他们是观察家兼评论家,更是一群寻找家园的"流浪者"。

有关中国电影通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下载:67 浏览:405

丁亚平 《中国艺术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由电影史学实践出发,其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被彰显。概观全局,随之而来的问题更多。电影通史研究和电影史创新追求相联系。电影通史研究怎么才能创新,与思潮、文化、体制和观念有关,也与对电影历史进行普遍的概括及电影历史本身的复杂性有关。中国电影通史的写作,要走传承、创新的路径,重视电影研究的学理性、学科性建构和历史学的实证性,走向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在传承中坚守 在变迁中践行——第三届“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周”活动侧记 下载:68 浏览:405

龙婧 《中国艺术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第三届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周以"传承与变迁"为主题,以传承和发扬民族民间音乐,保护、品鉴、探讨最为鲜活的民族民间案例和音乐内容为主旨,为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变迁、发展与创新、坚守与实践中树立共同的理念和价值认同。该音乐周内容版块主要由学术展演、讲释坊和辨析场三个部分组成。学术展演使我们直观地感受到传统音乐在新时代音乐变迁过程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和冲击,音乐家们在将其搬上舞台后应平衡好传统与创新的关系;讲释坊为大家介绍了应该从社会中的不同角度看待民间音乐发展和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与创新的发展关系;辨析场为我们展现了各民族专家们在当代民族民间音乐教育以及当代民族民间音乐创作在当下的实践与创新。本次音乐周内容设计精密广泛,学术思潮高峰迭起,学术辨析前沿创新,为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交流与合作搭建了沟通的桥梁。

基于“新零售”的我国传统零售企业转型探讨 下载:21 浏览:202

闫宁宁1 李涛2 《中国经济》 2019年5期

摘要:
传统的零售企业如何应对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对新经济形势下的消费需求变化,如何利用多媒体、"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实现传统零售业的新突破,成为学界研究的新课题。本文从传统零售企业面临的经营困难分析入手,阐释我国传统零售企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概述"新零售"的定义、模式及运营流程,开展"新零售"模式下我国传统零售企业的转型性分析研究,并从我国传统零售企业未来转型路径选择分析方面探究了传统零售企业转型升级的目标,最后就如何实现新的商业运行模式作出总结,以期为"新零售"背景下我国传统零售企业转型升级提出解决方案。

再思中国民族音乐学的“本土化”问题 下载:91 浏览:501

赵书峰 《中国艺术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自从"南京会议"(1)以后,对西方民族音乐学理论的研究才真正规模化、系统化地进入中国音乐学界,其与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经历了从磨合——博弈到反思——融合阶段,但在学科的发展过程中却出现过于依赖西方人文社科理论表述体系的现象。鉴于此,为了保护和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我们的民族音乐学研究者纷纷提出构建具有中国母语化表达的民族音乐学研究理论,即"中国民族音乐学‘本土化’研究"(有学者称为民族音乐学"中国学派"),亦即运用中国传统音乐形态理论与思维作为表述手段开展对中国传统音乐与文化语境互动关系的研究。然而至今学界并没有系统化、条理化地形成对民族音乐学的"本土化"理论表述体系,其过程仍任重而道远,因为它不但正面临着强大的西方话语体系的冲击,而且对其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理论界定还缺乏准确性与合理性。我们务必在继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研究精髓的基础上,充分吸收与借鉴中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理念,不断摸索出一条真正具有中国"本土化"特色的民族音乐学研究发展之路。

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传统舞蹈的现代性编创》序 下载:95 浏览:510

吕艺生 《中国艺术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王玫是中国当代著名的舞蹈编导,她的作品很重要,但传统思维的评论、现成的理论模式都无法应对。王玫很孤独,因为她的意会思维超众,创作实践超前,教学方式"格路"。研究王玫编创实践与编导教学实践中的"后现代"特性,其富有个性且自成体系的编导教学,既是编创技法,也是教学方法,更是思维方法,是"渔法"。王玫对她这一编创的每一个步骤、每一种技法、每一类动作都创造出自己的词语概念,以使教学科学化、系统化、理性化。

都市生活的乡愁:现代性、感觉结构与传统舞蹈 下载:90 浏览:502

卿青 《中国艺术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现代性无论作为手段,还是结果或表征,都使得我们与传统封闭的有机的乡村生活模式和旧的社会关系发生了各种断裂。现代人作为现代主体,拥有的是迥异于传统社会的都市现代体验和现代感受力。传统对于我们的意义也就不再是我们的生活本身,而是我们现代都市人的精神乡愁,是我们都市人需要沟通和快乐的一种集体心理诉求。而"感觉结构"这一理论丰富了我们对现代性体验的认知,也启发了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和体会这种都市生活的乡愁。因此,传统舞蹈无论是学院派民间舞,还是学院派古典舞,在这个"感觉结构"的意义上,都获得了当代性、集体性以及文化延续性上的理论支撑。也因此,现当代舞蹈的技术理论在创作传统舞蹈的时候获得了其方法论的意义。

“球土化”背景下中国当代电视节目的中国情味 下载:92 浏览:504

刘婷 《中国艺术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球土化"背景下电视文化的构成复杂多元,既有来自西方文化的侵入,也包括大众文化娱乐泛化的影响,还有对传统文化重拾的强烈心声。我国的电视节目制作者们应主动选择自觉向中国传统文化靠拢,在博大精深的文化长河中寻找电视文化身份的核心内涵,开掘出区别于他者的中国情味,以此来对抗后现代文化对理性的消解和娱乐泛化的危机。

关于中国乐文化传统视域下的《牡丹亭》评价问题——兼与朱恒夫等商榷 下载:89 浏览:504

施旭升 《中国艺术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作为一部中国戏曲史上的经典作品,有关《牡丹亭》的思想及艺术审美的价值,其实历来是评判不一的。特别是20世纪以来,随着社会文化语境的变迁,对《牡丹亭》虽仍不免有着或贬或褒的评价,但是其经典的地位却从未被撼动过。朱恒夫教授等曾发表署名文章在肯定《牡丹亭》经典地位的同时,却以"现实主义"之名对《牡丹亭》提出所谓"真实性"要求,并以近代西方式戏剧观为尺度来批评《牡丹亭》的芜杂过长,这些显然都值得商榷的。因为,从根本上来看,《牡丹亭》还是深植于中国乐文化的传统当中,从而,《牡丹亭》之评价也就离不开中国乐文化的传统视域。

“现代”与立场:传统戏曲的转化与建构 下载:93 浏览:511

孙红侠 《中国艺术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中国戏剧呼唤时代精神,这是新世纪以来文艺发展中面临的历史性话题。其中,传统戏曲的现代转化与建构更是当下最亟待思索的理论问题。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理论方针的指导下,传统戏曲的转化和发展需要接续张庚先生有关"戏曲现代化"的思考。新编戏与现代戏要建立起全新的理论话语与评价体系,不能以"传统"为尺度来衡量现代戏。传统戏曲的现代转化需要以"传统"为逻辑起点,而戏曲的"现代"建构则需要完整地建立起一种现代化的戏曲形态。

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与传统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对眼高阶相差影响的对比研究 下载:52 浏览:368

袁媛 彭华琮 《中国眼科杂志》 2018年7期

摘要:
目的研究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与传统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对眼高阶相差的影响。方法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飞秒激光组和超声乳化组。其中,飞秒激光组60例(60只眼),男性28例(28只眼),女性32例(32只眼);超声乳化组53例(53只眼),男性20例(20只眼),女性33例(33只眼)。所有患眼术前及术后3个月检查眼高阶像差。结果 4 mm瞳孔直径下组内比较:两组患眼全眼和眼内的高阶相差各项指标均较术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角膜的高阶像差较术前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 mm瞳孔直径下组内比较:两组患眼全眼和眼内的高阶相差各项指标均较术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角膜的高阶像差较术前增加,除角膜的彗差(Coma)及次级散光(2ndAstig)指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外,余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4 mm瞳孔直径下组间比较:飞秒激光组与超声乳化组全眼、角膜及眼内各项高阶像差两组间变化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6 mm瞳孔直径下组间比较:飞秒激光组较超声乳化组矫正全眼及眼内高阶像差更显著,全眼及眼内各项高阶像差两组间变化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除眼内2ndAstig外)。但角膜的各项高阶像差变化组间差异不明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和传统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均能有效减少全眼及眼内高阶相差,从6 mm瞳孔直径下观察,飞秒激光组较超声乳化组矫正全眼及眼内高阶像差更显著,但对角膜的各项高阶像差改变,两组差异不明显。

2017年中国音乐热点现象述评 下载:97 浏览:509

张璐 周轶凡 《中国艺术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纵观刚刚过去的2017年,坚定文化自信的道路,聚焦社会艺术教育,推行以人为本的国民艺术素养教育,这些带有明显新时代标签的中国音乐现象显得格外令人关注。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快速成长,艺术教育普泛性推广;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与学科交流融合探索相互促进;跨学科构建知识体系对学科建构提出了更高要求;音乐产业依旧活跃,流媒体逐渐走出单一模式,通过开发新的数字音乐服务产品增加音乐产业附加值。

寻根传舞: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传统舞蹈学术史的回顾与评述 下载:90 浏览:504

罗婉红1,2 《中国艺术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传统舞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视角对传统舞蹈的学术史进行回顾,把握其动态特征,研判其发展趋势,可为当前的保护实践提供思想基础。以新中国成立为起点,以昆曲进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标志性事件,可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整体进程分为"申遗"前、中、后三个阶段,对传统舞蹈研究的学术成果进行系统梳理与归类分析。在国家文化政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施方案的推动下,传统舞蹈的学术成果体现出如下特点:研究定位从边缘走向中心;研究视野从单一学科走向综合学科;研究思路从采集体认走向田野实证;研究范式从国家话语走向乡土语境。未来传统舞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应加强对保护过程的关注,加强以舞蹈为核心物的扩展性研究;更需要关注的是作为舞蹈文化主体的人,他们的舞蹈行为以及背后的思维逻辑。增强传统舞蹈主体保护和传承它的文化自觉,才是舞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永续之源。

虽难尽人意,但我们做得越来越好:存档、“返回”与未来的挑战 下载:93 浏览:499

安东尼·西格尔1,2,3 邓晓彬4 《中国艺术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民族音乐学家发现让历史录音资料"归家"并非如他们想象般简单,但他们也在努力地确保这些录音资料能够以当地民众了解且运用自如的方式来进行归还。成功的"归家"离不开当地群体或个人的全程积极参与,这些录音不仅可以让当地的音乐传统重新焕发活力,也有利于人们对它们进行改造。如果接收社区的个人或者团体对于录音资料的归还(return)感兴趣的话,那么这样的早期录音归还是最成功的;若他们参与到策划以及归还的方法中,则这一过程最为奏效;当策划或者执行都是单方面的时候,归还就不会有那么成功。通过研究不同类型的"归家"项目,可帮助我们避免遭遇曾经遇到的困难,并且从中吸取成功经验。对于不同国家"归家"项目中运用的多种不同方式,民族音乐学家和其他学者需要从这些多样的试验中进行归纳和总结。

寻找、获取、运用:巴布亚新几内亚早期录音“归家”的经验 下载:96 浏览:502

顿·奈尔斯1,2 邓晓彬3 闫旭4 《中国艺术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对于巴布亚新几内亚在音乐和舞蹈方面具有代表性的研究集合而言,早期录音的"归家"意义重大。本文主要针对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早期录音"归家"的三个步骤——寻找、获取、运用——展开讨论。"寻找"录音,涉及如何定义"早期录音"等问题。虽然在英国学者的人类学探险中诞生了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首次民族志录音,但以霍恩伯斯特尔为代表的德国学者在此所做的录音,以及他们所带来的录音技术,对巴布亚新几内亚而言极为重要。实际上,巴布亚新几内亚早期录音的定义可以延伸到磁带录音机的使用,这与技术的发展以及国际听众的增加有着密切关系。找到录音之后,实际的录音"获取"和"归家"的过程是复杂且需要多方合作的,牵涉到以什么形式、归还到哪里等问题。如何"运用"珍贵的早期录音资料是第三步,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步。巴布亚新几内亚研究所的音乐档案馆通过翻译、编辑、注释和整理原收藏于维也纳音响档案馆中的三个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早期录音所获得的成果,不仅为这些音乐提供了更多相关的文档资料,同时还可能推动、刺激和影响新的表演和表演观念。

现代中国戏剧发展的两个基本问题 下载:92 浏览:499

吴戈1,2,3 《中国艺术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现代中国戏剧的发展处在"西学东渐"的客观历史背景下,也处在"寻找良方,求变图存"的主观意愿当中,所以一开始就站在文化发展关系节点上的"传统性与现代化""民族性与国际化"就成为现代中国戏剧发展的两个基本问题。传统性与现代化是一定时间维度上的文化发展问题,民族性与国际化是一个空间领域里的文化关系问题。时间维度上的中国戏剧发展有守成中的嬗变,空间关系上的中国戏剧与外国戏剧有交流中的自我意识觉醒和自我定位的要求,而这种嬗变、觉醒和要求又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语境下彰显的。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