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振动时效应力消除可靠性探讨 下载:64 浏览:236

徐练光 吴本兴 杨涛 高源 传崎 刘川 梁多铭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19年10期

摘要:
通过分析热处理与振动时效消除应力的原理,开展了对同一试验件在初始状态、振动时效后和热处理后三种状态下的对比试验,检测了三种应力消除方式试验后具体应力值,得出三种消除应力方式的应力消除率,验证了振动消除应力在零件加工中的消除应力和控制零件变形的有效性。

去应力退火对焊接结构件残余应力与力学性能的影响与分析 下载:54 浏览:297

王小博 张旭东 李昊丞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19年10期

摘要:
针对5A06铝合金圆筒形焊接结构件,对其去应力退火热处理,分别研究了去应力退火对其焊缝及焊缝附近表面横向残余应力、5A06铝合金抗拉强度和焊缝抗拉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20℃去应力退火和180℃去应力退火对焊缝及焊缝附近的表面横向残余应力和5A06铝合金抗拉强度有降低效果,但对焊缝的抗拉强度却基本没有影响。

改性蒙脱土/PVA/淀粉复合膜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 下载:36 浏览:409

余明 龙涛 张仁波 董增 曹稳根 陈红玲 张磊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0年11期

摘要:
采用高温灼烧法制备纳米氧化铜蒙脱土(MMT-CuO),然后用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1427)进行蒙脱土的阳离子改性。以聚乙烯醇(PVA)、红薯淀粉为基材,甘油为塑化剂,蒙脱土为抑菌剂和强化剂,制备改性蒙脱土/PVA/淀粉复合膜。结果表明,随着未改性蒙脱土的含量增加,复合膜的抗拉强度也逐渐增加,添加量为8%时,膜的抗拉强度为(7.132±0.201)MPa,断裂伸长率为(145.747±5.039)%;季铵盐改性MMT-CuO的添加量的增大,膜的拉伸强度变化不显著,但是断裂伸长率、水溶性和水蒸气透过性均降低,改善了膜的水溶性和水蒸气透过性;改性蒙脱土可以提高膜的抗菌性,尤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这种复合改性蒙脱土在抗菌包装上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中厚板矫直机的压下规程对矫直精度的影响模拟分析 下载:50 浏览:328

宋怀朋1,2 董博超3 陈富强1.2 任振彪1,2 陈建4 《中国机械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针对实践需求及存在问题,在大变形矫直原理的基础上,对某公司改进设计后的九辊中厚板辊式矫直机,建立了矫直辊压下量的数学模型。并采用LS-DYNA软件对40 mm厚度的Q345中厚板模拟矫直过程,通过分析矫后板材残余应力及板形平直度的变化情况,研究矫直辊的压下规程对中厚板矫直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矫后中厚板纵向上的残余应力最大、厚度方向上的残余应力最小;合理地矫直辊的压下规程,不仅可以使矫后板材的残余应力最小,还能明显地改善板材的平直度。

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中铁的时空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 下载:71 浏览:501

刘畅1 余香英1 郜志云2 罗育池1 《中国环境保护》 2020年2期

摘要:
为掌握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中铁的时空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了375组地下水样品。结果表明:区内地下水铁含量范围0~68.60 mg/L,平均值1.64 mg/L,总体上,深层地下水铁平均值高于浅层,丰水期地下水铁平均值高于枯水期,2013~2016年地下水铁平均值较2005~2006年略有升高。采用空间趋势分析和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本区地下水铁含量受氧化还原环境和人类活动影响相对较大,氧化还原电位越低,铁含量越高,且铁含量较高点相对集中于人口集中的河网密集区,受水质较差河流补给及农业面源三氮淋溶作用等影响。补给径流条件、pH值和海水入侵对区内地下水铁含量影响相对较小。

显齿蛇葡萄中黄酮类化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研究 下载:75 浏览:467

焦思棋1 廖利2 冯淳1 余正文1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19年4期

摘要:
目的:研究显齿蛇葡萄醇提物及8种主要黄酮化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方法:用75%无水乙醇回流提取制备显齿蛇葡萄提取物,对其进行α-葡萄糖苷酶抑制实验。之后选取显齿蛇葡萄中8种主要黄酮化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效果进行分析。结果:醇提物在(0.1~1.0)mg/mL之间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半抑制浓度(IC50)为0.338mg/mL。8种黄酮化合物均对α-葡萄糖苷酶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槲皮素的抑制效果最强,半抑制浓度为0.083 mg/mL,是醇提物的1/4。结论:显齿蛇葡萄醇提物与主要黄酮化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为显齿蛇葡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电站锅炉矩形烟道三维有限元分析 下载:0 浏览:490

石振峰 余友华 《中国电气工程》 年6期

摘要:
锅炉烟道是火力发电厂中烟气的重要通道。本文运用STAAD/PRO有限元软件对某电厂脱硝出口烟道前段进行了三维整体有限元分析,得到了烟道的支座反力、整体应力水平、变形情况。计算结果可为烟道支撑体系以及薄弱环节的设计提供依据。

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发动机空中停车故障分析 下载:51 浏览:336

郭政波 杨雄 姚尚宏 《中国机械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针对无人机用发动机空中停车故障,基于试飞故障数据,深入分析了停车前发动机油气比和余气系数的变化,研究了发动机燃烧稳定性,探寻了故障机理,确定了其故障原因。研究表明,空中停车的原因为发动机在较低转速状态下,快推油门至高位加大了供油量,副油路压力急增,油气比过大,燃烧室油气不匹配,导致发动机富油熄火停车。结合实际试飞提出解决措施,有效的解决了该发动机空中停车的故障,也为系统优化提供了参考。

乳酸和醋酸对冷却牛肉喷雾减菌效果的研究 下载:47 浏览:372

牛淑慧 王艺伦 徐晔 杨壹芳 余沁芯 肖子涵 刘书亮 杨勇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0年8期

摘要:
为了抑制冷却牛肉贮藏(0~4℃)过程中微生物的生长,延缓肉品腐败变质,分别采用2%乳酸、2%醋酸、1%乳酸+1%醋酸以及无菌蒸馏水(对照组)喷洒处理冷却牛肉,用聚乙烯袋包装后4℃贮藏,测定0、1、3、5、7、10 d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嗜冷菌、假单胞菌、pH值和色泽。结果表明:2%乳酸、2%醋酸、1%乳酸+1%醋酸均可有效减少冷却牛肉中微生物,2%乳酸减菌效果最为显著,与对照组相比,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嗜冷菌、假单胞菌最高分别减少3、2、3、5个数量级,且对牛肉pH值和色泽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2%乳酸喷雾处理明显抑制了冷却牛肉中微生物的生长,延长冷鲜牛肉保质期,与传统冷藏相比可延长5~7 d。

心血管疾病相关的沙门氏菌的检测新方法建立 下载:73 浏览:503

鞠传静1 卜胜君2 万家余1,2 《生物技术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建立对沙门氏菌的新型快速可视化检测方法。[方法]显色纳米花作为沙门氏菌的感受器及换能器,免疫磁珠作为富集和分离手段,最终与靶标沙门氏菌形成三明治夹心结构,检测信号以纳米花显色方式输出。[结果]检测沙门氏菌的线性范围在10~104CFU/m L,检测限10 CFU/m L,实际样品回收率可达117.5%,且特异性良好。[结论]成功建立了基于新型显色纳米花的沙门氏菌定性定量的检测方法,灵敏性可达10 CFU/m L,与传统临床检测方法相比,具有快速、简便、灵敏、无需大型仪器的优点。

技术治官下的剩余信息生产权博弈——以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为例 下载:33 浏览:378

孙雨1 邓燕华2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19年5期

摘要:
本文试图从信息控制权的视角探讨技术治官的实践。借鉴"控制权"的分析框架,我们将信息控制权分为信息激励权、信息解释权和信息生产权三个维度。随着统计、文档、制图、信息通讯等技术的发展和集成使用,中央政府在一些重要的任务环境中,基本掌握了信息的激励权和解释权,并极大地提高了信息生产的能力。但信息生产权一方面受制于技术,另一方面容易为地方政府的行动所影响。因而,尽管中央政府采取技术压缩地方政府在信息生产上的空间,地方政府依然可以争取"剩余信息生产权"。本文以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为例,指出在强激励、不可解释的任务情境下,地方政府会采取各种策略,与中央政府就剩余信息生产权展开或明或暗的博弈。本文认为,"技术治官"的效果不仅有赖技术本身,还取决于作为"行动者"的地方政府的回应。

枯草芽孢杆菌凝乳酶发酵生产条件及其酶学性质的研究 下载:60 浏览:390

郑喆1 李柳1 赵笑1 曹永强2 余志坚2 陈超2 杨贞耐1,2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18年11期

摘要:
为了提高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所产凝乳酶的活力,利用响应面实验法对该菌株的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其最佳发酵产酶条件为发酵时间26.76 h、发酵温度31.98℃、p H6.82、装液量40%(v/v)、接种量4%(v/v),在该条件下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生产的凝乳酶活性为456.72 SU/m L,接近理论预测值461.54 SU/m L。利用乙醇沉淀法对最佳发酵条件下生产的凝乳酶进行提取,加入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中沉淀的凝乳酶活性最高。进一步对提取的凝乳酶进行酶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该酶的最适温度为60℃,且有较强的低温热稳定性,在(40~55)℃范围内保持1 h酶活无显著损失,在60℃保持60 min后完全失活,最适p H为6.5,Ca2+能显著提高其凝乳活性,最大值为1.01×10~6 SU/g,Na+和K+的存在完全抑制其凝乳。

用于文本分类的均值原型网络 下载:34 浏览:362

线岩团1 相艳2 余正涛1 文永华1王红斌2 张亚飞1 《当代中文学刊》 2020年10期

摘要:
文本分类是自然语言处理的基本任务之一。该文在原型网络基础上,提出了按时序移动平均方式集成历史原型向量的均值原型网络,并将均值原型网络与循环神经网络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文本分类模型。该模型利用单层循环神经网络学习文本的向量表示,通过均值原型网络学习文本类别的向量表示,并利用文本向量与原型向量的距离训练模型并预测文本类别。与己有的神经网络文本分类方法相比,模型在训练和预测过程中有效利用了样本间的特征相似关系,并具有网络深度浅、参数少的特点。该方法在多个公开的文本分类数据集上取得了最好的分类准确率。

余热发电机组轴承故障原因分析及解决 下载:53 浏览:363

杨玉峰 《中国设备》 2019年8期

摘要:
分析昌冶炼厂余热发电机组轴承损坏的原因,从技术改进和生产管控2个方面入手,解决轴承故障,保障余热发电机组连续稳定运行。

基于案件要素指导的涉案舆情新闻文本摘要方法 下载:34 浏览:314

韩鹏宇1 高盛祥2 余正涛1 黄于欣2 郭军军1 《当代中文学刊》 2020年8期

摘要:
涉案舆情新闻文本摘要任务是从涉及特定案件的舆情新闻文本中,获取重要信息作为其简短摘要,因此对于相关人员快速掌控舆情态势具有重要作用。涉案舆情新闻文本摘要相比开放域文本摘要任务,通常涉及特定的案件要素,这些要素对摘要生成过程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该文结合深度学习框架,提出了一种融入案件要素的涉案舆情新闻文本摘要方法。首先构建涉案舆情新闻摘要数据集并定义相关案件要素,然后通过注意力机制将案件要素信息融入新闻文本的词、句子双层编码过程中,生成带有案件要素信息的新闻文本表征,最后利用多特征分类层对句子进行分类。为了验证算法有效性,在构造的涉案舆情新闻摘要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相比基准模型取得了更好的效果,具有有效性和先进性。

体外模拟消化对萌发红小豆的抗氧化活性的分析 下载:86 浏览:493

唐琦 胡广林 刘金芳 余赛西 李凯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18年3期

摘要:
通过体外模拟消化不同萌发时间的红小豆测定其萌发前后总多酚、总黄酮含量的变化规律以及抗氧化能力的变化,并通过体外模拟消化模型探讨萌发对红小豆活性物质生物有效性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未经体外模拟消化的萌发红小豆中总多酚、总黄酮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羟基自由基(·OH)清除率和总抗氧化能力(FRAP)也降低。体外模拟消化后,活性物质含量和抗氧化能力比有机溶剂提取物中活性物质含量和总抗氧化活性降低,比未经消化提取物中偏高,生物有效性增加。模拟胃消化后总多酚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呈现先降低后增加趋势,总黄酮含量变化不大,模拟肠消化后总多酚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呈逐渐增加趋势,总黄酮含量先降低后增加,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变化较大。萌发能增加红小豆中总多酚、总黄酮的生物有效性,增大抗氧化活性,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能促进萌发的红小豆中活性物质的释放。

基于非对称孪生网络的新闻与案件相关性分析 下载:32 浏览:327

赵承鼎1 郭军军2 余正涛2 黄于欣2 刘权1 宋燃2 《当代中文学刊》 2020年5期

摘要:
新闻与案件的相关性分析是法律领域新闻舆情分析的重要环节,可转化为新闻文本与案件文本的相似度计算任务。借助孪生网络计算文本相似度是一种有效途径,其对平衡样本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但在新闻与案件的相关性计算中面临文本不平衡和新闻文本冗余的问题,因此,该文提出了基于非对称孪生网络的新闻与案件相关性计算方法。通过计算文本中句子与标题的相似度选取与新闻标题最相关的句子表征文档,去除新闻文本中的冗余句子,利用非对称孪生网络建模,考虑到案件要素蕴含案件的关键语义信息,将案件要素作为监督信息融入到非对称孪生网络中对新闻文档和案件描述进行编码,解决新闻和案件在结构和语义上不平衡的问题,最终实现新闻与案件的相关性判断。实验表明该模型相比基线模型准确率提升了2.52%。

大型空分设备设计及安装质量控制 下载:43 浏览:264

余剑锋 《中国石油工业》 2018年8期

摘要:
中国石化某石油化工工程大型空分设备由数套空分单元组成,每套单元为一个独立的空分系统。结合该空分设备的建设,介绍了空分设备采用的空分技术、工作原理、节能降耗、主要设备设计、安装质量控制和试车。该空分设备投入使用后,为石油化工装置生产出了合格的氧气、氮气等产品,降低了冷箱系统和压缩机机组能耗。

蜂窝分区扫描参数对SLM成形GH4169残余应力的影响 下载:61 浏览:314

刘全福1 赵冬冬2 宋国华3 代栓师3 钱远宏3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19年6期

摘要:
为降低高温合金在SLM成形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以GH4169合金为研究对象,采用蜂窝分区扫描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激光功率、扫描速度、蜂窝边长等主要工艺参数对样件残余应力的影响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加,残余应力呈线性增加;随着扫描速度的增加残余应力先增加后减小;蜂窝边长存在一个最佳取值范围,过大或过小均会产生较大的残余应力。

冷却水循环利用及智能化控制改造 下载:83 浏览:446

凌幸福 袁敏 李威华 王斌 《中国设备》 2018年7期

摘要:
基于公司检测中心"熔渣高温特性综合测试仪"冷却用水直排的现状,研究了改变这一现状的可行性方案,应用成熟的循环水实践及现代应用电子技术的成果,将直排冷却系统改造为闭路循环系统,并制作了一套智能型控制仪,对上水箱的水位进行智能化控制,确保了设备用水的安全性,总结了闭路循环系统及智能化控制的设计思路、制作、调试应用的方法。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