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山东武河人工湿地对磷净化的长效性及其内源磷分布与释放 下载:76 浏览:504

李肖正 李宝 屈杰 林政全 李凯旋 王凤良 《中国土壤》 2019年9期

摘要:
人工湿地运行的长效性值得关注,以山东省武河人工湿地为例,2017年10月选取10个和4个代表性采样点分别采集原位水样和柱状沉积物样,对该湿地正常运行10年后,其对水体磷的净化效果和沉积物磷的分布特征及其内源释放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武河人工湿地运行10年后,对水体磷仍具有较好的净化效果,净化效率在50%左右,出水口总磷(TP)浓度为0.29 mg L-1,符合地表水Ⅳ类水质标准。4个沉积物柱样均显示,沉积物各磷形态含量大小顺序为:无机磷(IP)>钙磷(Ca-P)>铁铝结合态磷(Fe/(Al-P)>不稳定态磷(LP)>有机磷(OP),IP含量最高,约占总磷的69%~95%,OP含量极低,与湿地来水息息相关;在IP中,沉积物Ca-P含量最高,表现为较为稳定的特性;空间分布上,不同点位各磷形态含量差异显著,进水口较近区域含量较高,垂向上,除Ca-P外,其他磷形态含量总体呈现随深度增加而减少的趋势,湿地来水影响明显。静态释放实验表明,湿地不同点位沉积物磷的内源释放速率差异明显,4个点位总磷的沉积物-水界面释放速率分别为-1.98、-9.32、-11.99和-8.65 mg m-2d-1,均以吸附为主,距离进水口较近区域,沉积物对磷的吸附能力有所降低,这对人工湿地的长期运行具有指导意义。相关性分析表明,除Ca-P外,沉积物其他磷形态同有机质(LOI)表现出较好相关性,沉积物磷形态和LOI来源相对一致,主要为临沂城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尾水,受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较小。

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动态预控系统研究 下载:94 浏览:504

尹凯1 张玉岩1 王海龙2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4期

摘要:
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相比其他阶段更富于变化,更需要动态预控方法。在造价动态预控流程中,数据整理分析是基础,测算是关键,偏差分析与优化调整是途径。以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动态测算为目标,应用灰色模型对具体项目进行工程造价实时测算,并将实际造价预测值与计划值相对比,分析偏差及产生偏差的原因,针对不同因素导致的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变化归纳出重点调整措施,为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动态控制提供借鉴。

基于ISO 37120分析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以4个一线城市为例 下载:42 浏览:359

张桂林 张雁 闫辉 李弘扬 王幼松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4期

摘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而城市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ISO 37120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自2014年颁布以来,在国外逐步得到认可。采用全排列综合图示法分析4个一线城市2013~2016年的基础数据。发现上海和深圳将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北京在缩短与上海和深圳的差距,广州与其他3个城市差距较大,但广州发展趋势很好。针对梳理的数据,对4个城市给出相应的建议:上海应加强创新引领,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深圳应加强公共卫生事业建设和高等教育资源引进;北京应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尤其是空气污染治理;广州应大幅度提高一般公共预算,积极扩大对外开放,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抽水蓄能电站上库填筑分期分区优化研究 下载:50 浏览:430

王仁超1 苏贝1 徐跃明2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3期

摘要:
抽水蓄能电站上库填筑工程量较大,为了合理划分填筑阶段、规划各阶段填筑工程量及填筑面貌,需要对上库填筑进行分期分区优化研究。上库填筑由坝体填筑与库底填筑两部分组成,填筑过程受多种影响因素和控制条件的制约,各部分对填筑料物的需求量与质量要求不同,各种材料的施工作业面面积随高程的变化规律也不一致。考虑施工作业的阶段特性,使用填筑区期望强度系数对各时段填筑区的填筑强度进行协调,通过建立上库填筑分期分区优化模型,利用异质粒子群算法优化求解得到最优的分期分区填筑方案。将该方法应用于华东地区某抽水蓄能电站上库填筑工程中,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钝化剂对酸性高镉土壤钝化效果及水稻镉吸收的影响 下载:76 浏览:500

吴迪1 魏小娜2 彭湃1 王恩彪1 王远1 李婷婷1 《中国土壤》 2019年8期

摘要:
以海泡石、磷酸二氢钾、钙镁磷肥、钢渣、生石灰及生物炭为重金属镉钝化材料,研究钝化剂对湖南省酸性高镉(Cd)稻田土壤及水稻中Cd含量的影响。以土壤pH值和有效态镉作为评价指标,筛选出三种效果较优的钝化剂,通过正交试验进行复配,选择最优的钝化剂配方进行田间验证。结果表明,海泡石、钙镁磷肥、钢渣在施用比例为1%时均可显著提高土壤pH,pH的提升效果排序为钢渣>钙镁磷肥>海泡石;除钢渣外,其余钝化剂在施用比例为1%时均可不同程度降低土壤有效态Cd含量,钝化效果排序为磷酸二氢钾>钙镁磷肥>生物炭>海泡石>生石灰。选取海泡石、钙镁磷肥和磷酸二氢钾复配钝化剂,依据正交试验结果并综合考虑钝化效果、成本及材料易得性,确定钝化剂的最优施用量组合为海泡石500 mg kg-1、钙镁磷肥500 mg kg-1、磷酸二氢钾170 mg kg-1。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钝化剂后,土壤pH值提高0.5个单位,土壤有效Cd含量降低34.00%,糙米中Cd含量降低19.44%,水稻各器官Cd的富集与迁移系数明显降低,水稻产量明显升高。

全媒体环境下提高播音主持专业化水平的策略 下载:68 浏览:406

郭昊 《新闻传播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文章以全媒体环境与主持传播的专业化为研究对象,对全媒体内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讨论了全媒体环境下对播音主持人员提出的新能力要求,提出了全媒体环境下提高播音主持专业化能力的策略。

不同品种水稻对砷的吸收转运及其健康风险研究 下载:76 浏览:491

李仁英1,2 张婍1 谢晓金1 李霖1 徐向华1 《中国土壤》 2019年8期

摘要:
为了比较不同品种水稻砷的积累特点,筛选可食用部分低砷积累水稻品种,研究通过盆栽试验,分析了江苏省常见的11个水稻品种根、茎、叶、谷壳和籽粒中的砷含量、砷的转运系数和根表铁膜厚度及其对砷固持的影响,并预估了不同品种水稻籽粒砷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水稻各部位的砷含量差异显著(P <0.05),泰瑞丰5号籽粒中的砷含量最高,而镇稻16号籽粒中的砷含量最低,后者大约是前者的一半。砷在水稻相邻部位的转运系数存在品种间差异(P <0.05),砷在水稻叶与籽粒间的转运系数最大的水稻品种是泰瑞丰5号,最小的是镇稻16号。根表铁膜量在不同品种间差异显著(P <0.05),其中淮稻6号的铁膜量是武运粳23的2.17倍。根表铁膜量与铁膜中的砷含量及水稻根叶中的砷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 <0.05)。不同水稻品种间的目标风险指数(THQ)也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泰瑞丰5号的THQ值最高,而镇稻16号的THQ值最低,两者相差0.99倍。研究表明,镇稻16号由于较低的砷吸收和转运能力,在中低砷污染土壤上种植风险较小,而泰瑞丰5号风险最大。

历史时期宁绍平原稻作环境与现代水耕人为土的形成 下载:76 浏览:486

章明奎 邱志腾 杨良觎 《中国土壤》 2019年8期

摘要:
通过分析宁绍平原形成、水利建设、人口变化及古代粮食种植业与农业技术发展等的历史,探讨了该平原水耕人为土形成过程。分析认为,宁绍平原地区水稻种植虽然已有7000 a以上的历史,但现代水耕人为土大约起于西汉之后,形成时间不足2000 a,在唐宋、明清和20世纪50~70年代有较快速的发展;水耕人为土形成大概可划分为5个时期。最早的水稻种植区为平原与丘陵山地过渡区的洪积扇上,水网平原区大规模水稻种植主要在唐宋之后,多数成土时间约1000 a左右;滨海平原区种植水稻时间较短,多数在500 a之内。研究认为,水分环境改善、农作技术发展和人口增加是宁绍平原水耕人为土形成、发展和演变的主要动力。

中国海外水电项目建设期内跨界风险博弈分析 下载:58 浏览:417

许俊丽 舒欢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2期

摘要:
以密松工程为例,通过分析建设期内中资企业存在的跨界风险及其危害,避免项目所在国政府中途违约,助力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构建了信息不对称性的两人博弈模型。根据博弈均衡结果分析,当政府守信效率低于某一值时,中资企业必然遭受跨界风险;当高于该值时,中资企业以一定概率发生跨界风险。并提出降低跨界风险发生概率的措施:加大惩处力度,提高违约金额度;强化公关意识,提高履约效率;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减小履约成本;善用媒体营销,宣传跨界风险危害。

体操运动员的临场不良心理——以平衡木项目为例 下载:36 浏览:251

孙毅 肖宁宁 《体育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进行心理训练对于竞技体操比赛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方法。能否将自身高超的技术水平发挥的淋漓尽致,这在体操高水平选手势均力敌的比赛中,可以说是胜负的关键因素,这也可以看作是心理训练水平高低的体现。在进行比赛时,技术比拼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而实际上心理素质的强弱才是取胜的关键。

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闻传播与教育探析 下载:77 浏览:384

杨洪伦 《新闻传播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本文主要讨论了新闻传播与教育在媒介融合前景下的发展,分析了当下新闻传播与教育的现状,分析了其中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从开展平台化教学应用,灵活方便的学分制度,并通过实践教学对该模式进行探索与研究,有利于推动我国新闻业向着更高层次发展的目标。对于该模式下的新闻传播与教育,有利于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提高全社会的新闻传播水平,发展我国的新闻业。

全年淹水种植茭白对水田土壤性态的影响 下载:75 浏览:483

徐颖菲 姚玉才 章明奎 《中国土壤》 2019年8期

摘要:
水田全年淹水种植茭白是南方地区一种特色的土地利用方式,为了解其对土壤性状的影响,多点分别采集了全年淹水种植茭白(5 a以上)与长期种植水稻的水田耕层土壤样品,比较了它们之间在土壤理化性状上的差异;同时以长期种植水稻的水田为对照,选择种植茭白4、12、19 a的3块同类型土壤的水田,观察分析了土壤剖面的物理、化学和形态学性状,探讨水田长期种植茭白后土壤性态的演变趋势。结果表明,水田全年淹水种植茭白后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磷和速效钾均呈现明显的增加,但土壤结构逐渐退化,土壤分散性增强,并容易出现黏闭、起浆、僵硬和水气矛盾等问题。全年淹水种植茭白后,水田土壤犁底层逐渐变薄最终消失,上部软糊土层加厚,种植茭白19 a时软糊土层厚度已达40 cm;全年淹水种植茭白20~4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明显地增加,0~40 cm土层土壤氧化还原电位下降,土色变暗,无定形氧化铁和铁的活化度显著地增加;相应地土壤类型也逐渐由水耕人为土向滞水潜育土演变。

中国古代山水画范式文本中的《芥子园画传》研究 下载:29 浏览:323

徐韵 《中国艺术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芥子园画传》中的山水卷是中国古代山水画范式中绕不开的范式文本。从绘画角度来看,其独特的"画理—画法—画技—画谱"的结构范式标准自清朝至今都具有较高的学习价值范本。从山水画"理论范式"和"可视性范式"的视角来看,《芥子园画传》除阐明了按传统山水画史"理论范式"中"求真"的第一要义之外,更解决了服务于山水画创作实践中"求解"的第二重任务——作为山水画实践的范式标准,同时更进一步体现了"可视性范式"中"致用"的实践目标。我们今天研究它,或能增益于当代中国特色山水画范式文本的建构,有益于范式文本建构的方法论拓展。

画中有诗:中国水墨动画的诗意美学特征 下载:30 浏览:325

赵贵胜 《中国艺术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水墨动画延续并拓展了其形式母体——水墨画作为文人画"画中有诗"的美学追求,在文人水墨画和诗的"形象""编码""情感"三个交汇点上,它注重融入诗性。通过心物合一的角色意象、虚实相生的场景意象、借物喻情的古典意象等意象创造,和画面意象韵律、叙事结构韵律、声音韵律的韵律追求,以及弱事重情、含蓄蕴藉的情感表达,散发出诗意的美,凸显出诗意美学特征。其让具象的水墨画和充满想象空间的诗虚实相生、时空互补,两种艺术形式相映生辉,在相互取长补短的过程中开拓了意境,激发了观众更丰富的想象力,并带给他们更强烈的美感。

蚯蚓粪覆盖对降雨后黄土区土壤水分影响的室内模拟研究 下载:84 浏览:492

李彦霈1 邵明安2,1,3 王娇2 《中国土壤》 2019年6期

摘要: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蚯蚓粪覆盖对降雨后黄土区土壤水分的影响,以蚯蚓粪覆盖厚度和雨强为试验变量,试验处理设置如下:降雨强度设置为大雨、中雨、小雨;蚯蚓粪覆盖厚度分别为1 cm、2.5 cm、4 cm,覆盖面积为土柱表面积的90%,以裸土作为对照。分别测定降雨完成后10 h内的湿润锋迁移过程和48 h内0~5 cm(上层),5~10 cm(中层)和10~15 cm(下层)的土壤含水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蚯蚓粪覆盖对降雨后黄土区土壤水分分布具有一定影响,降雨入渗结束后,覆盖蚯蚓粪处理的土壤含水率在较短时间内低于裸土,但5~15 cm土层含水率不断增加,并逐渐高于裸土,表明蚯蚓粪覆盖能够延缓降雨入渗,并影响黄土区土壤水分再分配过程,对降雨后表层以下的水分增加具有促进作用,有利于提高黄土区降水的利用率。

粉防己碱通过NF-κB通路抑制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分泌IL-8阻断肺腺癌细胞的侵袭转移 下载:25 浏览:327

万海军 邱水玮 陈霖 于进江 吕定量 《肿瘤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目的]研究粉防己碱(tetrandrine,Tet)通过调控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旁分泌因子的表达抑制肺腺癌细胞侵袭转移的作用效应,探讨NF-κB通路在Tet抑制CAF分泌IL-8促进肺腺癌细胞侵袭转移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采用条件培养基(CM)刺激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建立CAF模型,Western blot实验分析Tet作用前后NF-κB通路蛋白IKK、IκB和p65表达和磷酸化水平,ELISA实验检测Tet作用前后CAF分泌IL-8情况,以及Tet对CAF诱导肺腺癌细胞H1975侵袭转移的影响。抗体封闭培养基中游离的IL-8,分析CAF诱导H1975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变化,验证IL-8是否Tet调控CAF旁分泌因子的表达抑制H1975细胞侵袭转移的关键因子。[结果] Tet作用24h,CAF中NF-κB通路蛋白IKK、IκB和p65蛋白的磷酸化水平显著性下降;Tet组培养基上清液中IL-8含量为(151.7±24.8)pg/ml,显著性低于模型组的(384.7±39.5)pg/ml(P<0.001);模型组诱导H1975细胞迁移的数量为141.7±21.5,Tet组为41.3±11.9(P<0.01);模型组诱导H1975细胞侵袭的数量为129.7±25.1,Tet组为56.7±14.5(P<0.05)。模型组诱导H1975细胞迁移的数量为152.3±25.5,IL-8封闭(aIL-8)组为61.7±15.5(P<0.01);模型组诱导H1975细胞侵袭的数量为136.3±14.5,aIL-8组为73.3±12.7(P<0.01)。[结论] Tet具有抑制CAF诱导肺腺癌细胞侵袭转移的作用效应,其机制与抑制NF-κB通路的活性和CAF分泌IL-8有关。

共焦显微镜观察睑缘蠕形螨形态及感染相关分析 下载:58 浏览:412

谢翠娟 李兆瑞 于广委 李韵秋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10期

摘要:
目的通过共焦显微镜检查,探讨活体组织上睑缘蠕形螨成虫及虫卵的形态以及感染率相关统计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观察研究。共焦显微镜通过对2018年10月1日至2019年3月1日于济南市明水眼科医院379例干眼症状患者睑缘蠕形螨观察,眼睑睫毛囊行共焦显微镜检查,观察虫体及虫卵形态。采用的阳性标准为4个眼睑中,任一个眼睑蠕形螨计数达到3条/3根睫毛,包括蠕形螨或虫卵,即为睑缘蠕形螨检查阳性。结果379例干眼症状患者中发现蠕形螨感染者330例,阳性率为87. 1%。其中男性感染率为86. 6%,女性感染率为87. 4%,不同性别间整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年龄的增加,睑缘蠕形螨感染率增加,≥60岁组感染率最高。各年龄组间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共焦显微镜可以清晰观察到虫卵及成虫在睫毛囊内的形态以及分布情况,它具有无创、便捷、全面等特点,弥补了睫毛拔出显微镜下观察的缺点,且共焦显微镜检出率明显高于睫毛拔出检出率。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房水和血浆β-内啡肽的研究 下载:51 浏览:419

冯旭1 孙红2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8期

摘要:
目的研究正常人眼内各组织β-内啡肽含量的变化,并比较分析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高眼压状态时房水和血浆β-内啡肽含量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是否有区别,从而探讨人眼房水、血浆β-内啡肽含量与PACG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技术测定16只正常新鲜离体人眼球的虹膜、睫状体、脉络膜、玻璃体、视网膜中β-内啡肽的含量。同时测定了10例(10只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0例PACG急性发作期患者房水及血浆中β-内啡肽的含量,房水β-内啡肽含量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β-内啡肽含量采用酶联免疫技术测定。结果 (1)正常新鲜离体人眼的虹膜、睫状体、脉络膜、玻璃体、视网膜中β-内啡肽的含量分别为(143.33±21.12)、(81.37±13.05)、(84.36±12.64)、(36.67±6.42)、(87.35±16.34)pg/ml。(2)房水β-内啡肽含量:白内障组为(173.20±21.31)pg/ml,PACG组为(106.69±14.07)pg/ml,PACG组明显低于白内障组(t=2.254,P<0.05);血浆中β-内啡肽的含量:白内障组为(14.98±4.02)ng/ml,PACG组为(10.22±3.20)ng/ml,白内障组明显高于PACG组(t=-2.271,P<0.05)。结论正常人眼内葡萄膜、玻璃体及视网膜组织中均含有β-内啡肽。高眼压状态下PACG患者血浆和房水β-内啡肽浓度较正常人、白内障人群低,说明β-内啡肽可能是青光眼发病机制和眼压调控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高度近视人群不同前房深度下水平睫状沟直径与角膜直径及前房角直径的相关性研究 下载:59 浏览:398

徐婷 王静 陶黎明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7期

摘要:
目的探究高度近视眼在不同前房深度下水平睫状沟直径与角膜直径及前房角直径的相关性,从而分析能否通过外部测量方式来决定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的型号。方法收集2017年7~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前检查的高度近视患者,分别测量受试眼的角膜水平直径(WTW)、前房深度(ACD)、前房角水平直径(ATA)以及睫状沟水平直径(STS)。根据ACD将所有受检眼球分成浅前房(2.8 mm≤ACD<3.2 mm)、中前房(3.2 mm≤ACD≤3.4 mm)、深前房(ACD>3.4 mm)3个组进行分析,对3组内WTW、ATA、STS之间分别进行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方程分析。结果浅前房组,WTW与ATA及ATA与STS之间均存在显著性线性相关(P<0.01),WTW与STS之间具有的较弱相关性(P<0.05)。中前房组,WTW与ATA的相关性分析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WTW与STS及WTW与ATA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无明显统计学意义。深前房组,WTW与ATA及ATA与STS之间均存在显著性线性相关(P<0.01),WTW与STS之间具有的较弱相关性(P<0.05)。结论用外部测量数据预测眼球内部解剖数据从而选择晶状体型号并不准确,将会增加因晶状体型号不适而带来的并发症发生率。

转向过程中插秧机车轮与水田土耦合分析 下载:76 浏览:486

赵吉坤1,2 丁启朔1 张文毅2 余山山2 《中国土壤》 2019年2期

摘要:
轮胎-土壤相互作用是地面力学重要的研究内容,水稻插秧机车轮和水田土壤交互作用是非常复杂的研究课题。研究插秧机转弯过程中流变土壤非线性运动过程,是揭示其复杂力学机理的重要研究方向。搭建多体动力学ADAMS与离散元EDEM双向耦合平台,基于双向耦合方法,模拟研究插秧机转弯过程中车轮与水田土壤相互作用运动机理;对比分析试验软泥层深度、承载力和黏附力,进行耦合模拟结果的可行性分析;模拟分析土壤颗粒力和位移时程变化,进而分析双向耦合微观机理。随着转弯角度的不断加大,车身外侧车轮较内侧车轮运动过程中水稻田土壤产生明显的运动;运动过程中水稻田泥土向两侧明显分离,且在车轮的表面有一定的黏附,并随着车轮的滚动逐渐脱落,但仍有少部分黏附在车轮侧壁。插秧机转向过程中车轮与土壤破碎颗粒均发生复杂的非线性动态运动,车辙的产生与水稻田颗粒内部受力状态及变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