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淮河流域水环境治理路径的整体性研究 下载:82 浏览:497

杨阳 《环境科学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无论是从流域水环境治理的语义变迁还是治理模式的路径变迁来看,其变迁的本质都是为了解决水环境治理过程中产生的低效化和碎片化问题。在如今公共管理转型和水环境治理严峻形势的双重压力下,文章基于整体性治理的理论溯源及适用性分析,结合治淮二十载的实践探索,提出了实现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和整体运作的创新路径。可行的方案是:通过结构的创新和制度的规约,最大限度激发出市场与社会组织的治理效能,通过重新评价水环境治理过程以夯实整体性治理的制度基础,以整体精神和技术支撑塑造出整体政府。

国外基于低影响开发的雨洪管理对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启示 下载:95 浏览:498

吴园园1 操家顺2 薛朝霞1,2 赵昌爽3 《环境科学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通过对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核心理念和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的梳理,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方面探究国外基于低影响开发的雨洪管理中的成功经验,目的在于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借鉴国外雨洪管理先进经验,创建有中国特色的海绵城市。研究结果表明国外基于低影响开发的的雨洪管理措施都因地制宜地促使城市排水系统可持续发展,我国海绵城市的建设与低影响开发下的雨洪管理紧密相关。可见由于我国海绵城市的建设还处于初期阶段,这些成功经验对建设海绵城市理论、方向和技术有很深远影响的启示,包括海绵城市的系统性规划、加快"海绵体"建设和将海绵城市建设与基础设施和自然循环的有机结合等,同时对目前我国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也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含时滞的忆阻耦合HR神经元的复杂放电行为 下载:73 浏览:466

王松 茅晓晨 《动力技术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本文研究具有忆阻的两耦合Hindmarsh-Rose神经元系统,考虑了神经元间信号传输过程中的时滞效应.借助平衡点的稳定性分析,获得与时滞相关的稳定条件.通过数值算例验证理论结果,揭示各类丰富而有趣的动力学现象,如多种簇放电行为等.搭建相应的耦合神经元电路实验平台,取得与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相吻合的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时滞是影响系统稳定性和放电模式的重要因素.

时滞诱发的忆阻型Hopfield神经网络的复杂动力学 下载:93 浏览:490

乔磊 茅晓晨 《动力技术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本文研究含时滞的忆阻型环状Hopfield神经网络的稳定性、Hopf分岔以及复杂振荡模式.根据特征方程根分布情况,获得了系统全时滞稳定条件和与时滞相关的稳定条件.通过数值计算揭示了丰富的动力学现象,如多种周期运动和混沌吸引子等,并给出了Poincaré截面上的分岔图.设计了电路实验平台,取得了与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高度吻合的实验结果.

时滞耦合van der Pol-Duffing振子环的动力学分析 下载:70 浏览:438

施添添 茅晓晨 《动力技术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研究含时滞的大规模van der Pol-Duffing耦合振子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通过讨论特征方程根分布情况确定系统的稳定性,并在耦合时滞和强度平面上给出振幅死亡区域.结合数值算例,揭示同步和异步周期振荡、概周期运动以及混沌吸引子等现象.基于非线性振子电路和时滞电路,构建电路实验平台,有效验证理论和数值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时滞可以显著影响系统动力学特性,如诱发振幅死亡、稳定性切换以及复杂振荡等.

保障舒适度的城市建筑电力节能优化 下载:79 浏览:442

王晓晶1 陈星莺2,3 余昆2,3 彭堃2 《电力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提高城市建筑用电系统集控的智能化水平是低碳建筑、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而舒适是城市建筑的重要功能之一,将舒适与节能相结合研究城市建筑的电力节能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分析城市建筑空调、照明和电梯三类用电系统的能耗组成,建立相应的能耗指标。研究城市建筑舒适度的内涵,并分析舒适度随季节、天气、温度、人流量等因素变化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在此基础上,建立热舒适度、光舒适度和乘梯舒适度指标。分析城市建筑节能优化是具有不确定性因素的优化问题,提出节能不以降低用户舒适满意度为代价,建立以用电系统总能耗最小为目标函数,以舒适度为满足给定置信度水平的机会约束条件的优化模型。采用改进PSO算法对优化模型进行求解。通过算例分析,验证本文建立的保障舒适度的城市建筑节能优化模型及优化算法的有效性。

不可溶漂浮性液态污染物向下层水体释放研究 下载:60 浏览:394

韩龙喜1 王杰1 王晨芳1 蒋安祺1 张奕2 《海洋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漂浮于水面的不可溶液态污染物的物理性质是影响其向下层水体释放强度的重要因素.根据有机污染物物理性质及相关参数的分布范围,筛选出8种代表性不可溶漂浮性液态污染物,按不同比例配制32种混合样品,共计40种样品.其中39种典型研究样品的密度、运动黏度、表面张力范围分别为0.621~0.995 g/cm3、1.81×10-6~1.00×105 mm2/s、0.024~36.200 mN/m.在39种典型样品中选择34种进行实验室动水环境物理试验,分别研究了污染物密度、运动黏度、表面张力对释放强度的影响.采用偏相关分析方法识别了影响释放强度的关键物理因素,结果表明密度、运动黏度是影响释放强度的决定性因素,表面张力对释放强度无显著影响.采用回归分析方法构建释放强度与密度、运动黏度间的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R2=0.987).用39种典型样品中余下5种样品独立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的验证表明平均相对误差为14.9%.

陆地垂向运动对沿海相对海平面变化的影响 下载:76 浏览:418

谢书谊1 陈美香2 张建立2 肖凯2 《海洋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沿岸陆地垂向运动是沿海相对海平面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GPS直接观测或者联合验潮站和高度计资料进行推算,前者较为精确但目前欠发达国家和地区沿岸数据缺乏,后者资料相对丰富但准确性有待验证.本研究利用全球191个验潮站数据及同步的高度计资料和GPS监测数据,对两种方法得到的陆地垂向运动速率进行了比较,发现对于陆地垂向运动明显的站位,两种方法计算的趋势相同比例为74%;陆地垂向运动速率的空间分布表现为高纬度沿岸陆地抬升和中低纬度不同程度的陆地沉降,这与冰川均衡调整(GIA)模型结果和近期GRACE重力卫星观测较为符合,说明了基于验潮站和高度计联合推算沿岸陆地垂向运动的方法具有较高可行性.将此方法应用于中国沿岸,基于29个长期验潮站数据计算了中国沿海1993—2016年陆地垂向运动速率,发现存在以长江口为分界北升南降的空间特征;南部沿岸陆地沉降会加剧沿海相对海平面上升,给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风险.

潮滩含水量的临界光谱特性及反演模型研究 下载:57 浏览:336

张孝严 李欢 陈丽吉 李志远 《海洋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以江苏川东港东南侧潮滩为研究区,通过土样采集 、粒径分析 、光谱测量等手段,分析了土壤含水量与光谱的关系,针对潮滩土壤含水量与光谱的二维散点形态呈"V"型分布的特点,讨论了含水量临界值的求解方法.以临界值为界,建立了高 、低含水量状态的反演模型,进一步建立了兼具高 、低含水量状态的综合模型.结果表明:1)潮滩土壤含水量与光谱的二维散点形态呈"V"型分布,当含水量值小于临界值,含水量与光谱呈负相关关系;当含水量值大于临界值,含水量与光谱呈正相关关系,随着波长的增加,"V"型的凹度和深度逐渐增加.2)经求导计算,临界值为32%.3)以临界含水量为界,分为低含水量段与高含水量段,分别建立含水量反演模型,预测误差分别为3.396和2.410.4)以4个波段作为参量进行逐步分析可得到与含水量具有较好单一趋势关系的波段组合形式.所建模型可以用于获取潮滩土壤含水量的空间分布,能够为研究潮滩土壤含水量与潮滩地形地貌之间的关系提供数据支持.

双曲余弦海脊上海啸俘获波的解析与数值研究 下载:74 浏览:449

王岗1,2 胡见2 王培涛3 张振伟4 《海洋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海啸能被大洋海脊引导以俘获波的形式沿其传播上万千米,且因其特殊的运动方式,携带巨大能量影响远场地区的港口,严重威胁海岸安全。本文首先基于线性浅水方程,推导了双曲余弦平方海脊上俘获波的波面解,其为μ阶ν次的连带勒让德函数的第一类解和第二类解的组合。进一步推导出其对应的频散关系,其中对于确定的频率ω,存在无穷多个波数ky与之对应。采用MIKE21-BW模型,模拟了产生于海脊脊顶处的海啸在理想双曲余弦平方海脊上的传播变形过程。结果表明,小部分能量以自由先驱波进行传播,海啸波的波能大部分被海脊俘获。海脊俘获波沿着海脊方向为行进波,随着海啸波传播时间的增加,波浪在沿着海脊方向的延展范围也逐渐增大,波高逐渐减小、波的个数逐渐增加。俘获波能量主要由不同频率以相同速度传播的具有孤立波特性的波浪成分和能量主要集中在特定频率范围内的波浪成分组成。

我国土壤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 下载:136 浏览:1283

林俊宪 白海洋 《中国土壤》 2023年12期

摘要:
耕地作为土地资源的精华,是一种稀缺的自然资源,最重要农业生产资料,在供给人类生活必需的粮食和其他生物产品的同时,还具有净化与美化环境,调节空气中物质成分、涵养水源、维持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研究耕地保护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首先从课题研究的相关背景入手,然后阐述了加强耕地保护的现实意义,接着详细的分析了社会经济发展中我国耕地保护出现的问题,最后重点的提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耕地保护措施。文章分析了我国耕地资源的现状,指出我国耕地面积不断缩小,而污染面积不断扩大,有2/3的耕地仍属中低产田;认为今后我国耕地高强度利用的特点不会改变;阐述了各区域土壤退化的主要机制;介绍了耕地资源保护和地力提升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含双馈型风力发电机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下载:34 浏览:819

王艺蓉 《中国电力技术》 2025年2期

摘要:
在把双馈型风力发电机为主的风电场接入电网之后,因为在异构电源形态方面其和同步发电机存在差异,使得选择传统电力系统的潮流算法计算时会出现明显误差。鉴于此,此次研究中将对双馈型风力发电机的电磁特征以及管控方式进行研究,详细介绍风电场输出特征,并选择通过优化后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最后发现,此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探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中国化 下载:179 浏览:2178

钟子辰 《哲学研究进展》 2021年12期

摘要:
马克思先生对于人类思想,政治以及哲学领域的贡献是极为巨大的,尤其是其穷尽一生所形成的思想理论从诞生开始就影响着无数的国家及地区,在马克思思想的引领下,无数优秀的政治思想家在人类政治的进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痕迹。在马克思的众多思想主张中,占据最为主要地位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这一原理中包含了马克思先生对于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的见解。在发展中国经济与政治的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我国的实际情况还有相关的实践事物等结合在一起是极为必要的,对于推进我国的整体发展有着极大的帮助。基于此,文中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中国化进行了研究探析。

安徽省和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探析 下载:368 浏览:2411

张泽天 曲能明 侬文莲 《农业学报》 2022年7期

摘要: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是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新时代农业现代化的需要。本文从和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现状出发,分析总结其改革背景、基本原则、保障措施和改革目标等主要内容,对和县后续推进改革工作、巩固改革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