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透明物体的多光源实时光照 下载:76 浏览:461

余瀚游1 苟成秋2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 2018年4期

摘要:
实时渲染是游戏领域中的必然要求,而延迟光照管线是大部分游戏引擎中的选择。但是延迟光照不能渲染透明物体。因此针对这个问题,通过建立光源链表的方式来统一计算不透明物体和透明物体的光照,而没必要使用额外的渲染过程来处理透明物体。实验结果证明光源链表算法可以同时渲染透明和不透明物体的光照效果和提高渲染效率。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监控场景下行人属性识别 下载:77 浏览:488

胡诚1,2 陈亮1,2 张勋1,2 孙韶媛1,2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 2018年3期

摘要:
在真实监控场景下的视觉行人属性,如性别、衣着类型,对行人检索和行人重识别非常重要。传统的行人属性识别算法,采取人工提取特征,而且忽视行人属性特征之间的关联。受到卷积神经网络在传统计算机视觉任务中出色表现的启发,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行人属性识别方法在监控场景下识别行人属性。卷积神经网络在训练过程中可以自动提取行人特征。重新定义的损失函数,可以同时考虑所有行人属性特征之间的联系。相比于传统方法,该算法实施简单且识别精度更高。

基于亮度评价指标下的天然采光舒适度评价研究 下载:68 浏览:472

王嘉维 《中国建筑》 2020年7期

摘要:
传统采光评价指标主要有静态和动态两类评价体系组成,静态体系以采光系数为代表,动态体系则以全自然采光百分比和有效天然采光照度百分比为代表,这两个评价体系基于以水平面为主传统办公模式可以进行采光性能测试评价,然而现代办公模式下大量使用计算机以后,使用者对于天然采光的要求也将发生了很大改变,该文试图从人眼视觉角度出发,对办公人员基于大量使用计算机屏幕这一背景下进行充分调研及数据搜集,探索出了一套以亮度指标为基准的新型采光舒适度评价方法。

基于“散点透视”的高速铁路沿线动态景观设计研究 下载:81 浏览:483

戴一正1 戚广平2 姚涵1 《中国建筑》 2019年7期

摘要:
该文提出了具有中国自身文化属性的高铁沿线动态景观设计策略,根据高速运动下人的视觉特点,通过借鉴中国传统山水画中"散点透视"的空间组织方式,将高速铁路沿线的景观基底包括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以核心景物和非核心景物的原则进行视域特征的建构,以"山、水、村、绿、田"为线索进行场景单元的提取,以渐变渗透为手段进行时空特征的叙事,使得中国传统绘画中山水长卷的空间和景物的组织特点,与高铁沿途景观相结合,为沿途的城市宣传提供新平台、新视角,为高铁乘客提供更好的观赏体验。

实时超声视觉反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下载:38 浏览:339

李永祥1 杨俊2 《现代康复医学》 2020年6期

摘要: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视觉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脑卒中偏瘫伴上肢功能障碍患者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作业治疗、物理治疗及物理因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肌肉骨骼超声作为视觉反馈仪,予实时超声影像进行干预训练,两组患者上述治疗方法每日一次,每周6天,连续8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末,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及Wolf运动功能量表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MA(上肢)评分、Wolf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FMA(上肢)评分、Wolf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时超声视觉反馈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能障碍的临床效果较好。

针刺联合中药药熨对肩周炎患者镇痛效应研究及护理体会 下载:51 浏览:366

柯碧芝 欧素琼 朱燕花 刘娟 《现代康复医学》 2019年8期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中药药熨对肩周炎患者的镇痛效果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9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康复科门诊肩周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组在对照组针刺基础上联用中药药熨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现有疼痛程度(PPI)评分及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PP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VAS、PP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中药药熨能够显著改善肩周炎患者肩痛及活动不利,其镇痛效果及临床疗效均优于单纯常规针刺。

中药熨敷治疗骨质疏松疼痛的临床研究 下载:67 浏览:455

邓锦辉 邓荣庆 苏丽萍 《现代康复医学》 2018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鲑鱼降钙素及阿法骨化醇结合中药熨敷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老年骨质疏松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鲑鱼降钙素及阿法骨化醇治疗,观察组则联合中药熨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VAS评分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VAS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3%(P<0.05)。结论:鲑鱼降钙素及阿法骨化醇结合中药熨敷治疗能有效提高老年骨质疏松疼痛的临床疗效,缓解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基于人工智能的电梯门系统视频分析方法研究 下载:52 浏览:394

王启洲1 朱俊超1 王陆嘉1 褚晓敏2 《人工智能研究》 2025年1期

摘要:
电梯门控系统是电梯控制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子系统。相对于整个电梯控制系统来说。由于它的动作最频繁并且直接面对乘客,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一个运行安全可靠、性能稳定的电梯门监测系统来为保障安全。针对视频监控中人工监督的低效率、传感器在轿厢内安装困难等问题,结合电梯轿厢内场景的特征,设计了一套基于深度学习的电梯轿厢门智能识别监控系统。电梯轿厢门状态智能识别系统是以数字图像处理为基础,为满足轿厢内监控设备的小型化、安装便利等需求,采用基于 Hough 线变换算法来实现开关门状态监测。实验表明,该系统能对轿厢门状态进行准确识别,在检测识别和安防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腕部夹板联合口服药物对轻中度腕管综合征的疗效研究 下载:79 浏览:497

​孙成梅 戴月 杨林丽 蒋瑞 《神经科学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探讨口服药物联合腕部夹板治疗对轻中度腕管综合征(CTS)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轻中度CTS患者70例,随机分成夜间腕部夹板组、口服药物组、夹板及口服药物联合治疗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12周时对各组患者进行包含症状严重程度评分(SSS)和功能状态评分(FSS)的波士顿腕管量表(BCTQ)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包括正中神经末端运动潜伏期(DML)、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感觉神经波幅(SNAP)在内的电生理检测。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在4周时BCTQ评分、VAS评分及DML、SCV、SNAP指标改善,12周时较4周SSS及VAS评分及DML、SCV值进一步好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在4周时的BCTQ评分、VAS评分及电生理指标均明显优于夹板组和(或)口服药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夜间腕部夹板及口服药物联合治疗能在短期内缓解CTS患者病情,并能长期持续改善患者的症状及功能,可应用于临床CTS患者。

基于通道非降维与空间协调注意力的改进YOLOv8养殖鱼群检测 下载:48 浏览:287

涂万1,2 于红1,2 张鹏1,2 韦思学1,2 张鑫1,2 杨宗轶1,2 吴俊峰1,2 林远山1,2 胡泽元1,2 《中国水产学报》 2023年4期

摘要:
为解决真实养殖环境中因鱼群模糊、遮挡造成的鱼类目标检测困难等问题,采用基于通道非降维与空间协调注意力ECAM(efficient coordination attention module)的改进YOLOv8养殖鱼群检测方法YOLOv8-Head-ECAM以提高检测精度。首先在FPN(feature pyramid network)中增加大尺寸检测头,更好地捕捉水下鱼类个体的细节信息,以加强对鱼群特征的提取能力,然后使用ECAM注意力机制减少模糊背景的干扰,聚焦鱼类个体的关键特征,以加强对模糊鱼群的识别能力,并设计了消融试验和模型对比试验以验证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相比于YOLOv8,YOLOv8-Head-ECAM模型的准确率、召回率和平均精度均值分别提高了2.3%、1.7%和1.6%;与目前检测准确率较高的养殖鱼群检测模型KAYOLO、DCM-ATM-YOLOv5、SK-YOLOv5和ESB-YOLO相比,平均精度均值分别提高了0.7%、1.0%、2.4%和2.0%。研究表明,本文中提出的YOLOv8-Head-ECAM模型能够较好地适应水下鱼群模糊、遮挡的情况,提高了鱼群检测的有效性。

融合SKNet与YOLOv5深度学习的养殖鱼群检测 下载:54 浏览:324

赵梦1,2 于红1,2 李海清1,2 胥婧雯1,2 程思奇1,2 谷立帅1,2 张鹏1,2 韦思学1,2 郑国伟1,2 《中国水产学报》 2022年3期

摘要:
为解决真实养殖环境下,水下成像模糊、失真等导致鱼群检测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视觉注意力机制SKNet (selective kernel networks)与YOLOv5(you only look once)的养殖鱼群检测方法(SK-YOLOv5模型),该方法首先采用UNet(convolutional networks for biomedical image segmentation)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得到清晰的鱼群图像,然后将SKNet融合到YOLOv5的Backbone端构成关注像素级信息的特征提取网络,加强对模糊鱼体的识别能力,并在水下模糊鱼群图像数据集上进行了消融试验和模型对比试验,以验证SK-YOLOv5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鱼群检测任务上,SK-YOLOv5的识别精确率和召回率分别达到了98.86%和96.64%,检测效果比YOLOv5分别提升了2.14%和2.29%,与目前检测准确率较高的水下目标检测模型XFishHmMp和FERNet相比,SK-YOLOv5取得了较好的检测效果,与XFishHmMp模型相比,识别精确率和召回率分别提升了5.39%和5.66%,与FERNet模型相比,识别精确率和召回率分别提升了3.59%和3.77%,实现了真实养殖环境下鱼群的准确检测。研究表明,融合SKNet与YOLOv5的养殖鱼群检测方法,有效地解决了水下模糊图像鱼群检测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升了养殖鱼群检测和识别的整体效果。

鳜视觉转变期视网膜感光细胞层的发育 下载:60 浏览:386

张瑞祺1,2,3 张炎4 赵金良1,2,3 《中国水产学报》 2021年1期

摘要:
为研究鳜Siniperca chuatsi视觉转变期视网膜感光细胞层结构变化,利用组织切片、免疫荧光技术与几何构型分析对鳜视觉转变期3个阶段(出膜后第28、42、63天,记为D28、D42和D63)视网膜中感光细胞数量增长方式和视锥细胞排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鳜视觉转变期视网膜各区域视杆细胞数量显著增加,D63时期已达4 500~6 000 cells/100μm2;单锥细胞(SC)数量上升缓慢,D28时期为20~40 cells/100μm2,而D63时为5~8 cells/100μm2,同时双锥细胞(DC)数量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单锥细胞,D28时期为70~100 cells/100μm2,而D63时期为100~150 cells/100μm2,视锥细胞中双锥细胞比例显著上升,D63时期DC/SC已接近50;视锥细胞在视网膜腹侧的增长均快于背侧,而增长的视杆细胞未影响视锥细胞排布的构建。研究表明,鳜视觉转变期视网膜感光细胞层在结构上发生了剧烈变化,视杆细胞在视网膜各区域均匀增长,视锥细胞腹侧增长速度明显快于背侧,鳜感光细胞发育特点为其底栖暗光生活的视觉转变提供了结构基础。

舒肝解郁通络汤对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视力、眼血流动力学及PVEP的影响 下载:49 浏览:386

岳军 吴媛媛 李勤英 宋志刚 赵宪孟 《中医研究杂志》 2020年7期

摘要:
目的:探讨舒肝解郁通络汤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ION)的疗效及对患者视力、眼血流动力学及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AION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氨基酸注射液治疗,500 mL/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舒肝解郁通络汤治疗,每日1剂,2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疗程结束后,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视力、眼血流动力学及PVEP的差异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视力指数0.1~0.3的患者占比降低,视力指数0.7~0.9与≥1.0的患者占比升高,且观察组视力指数0.7~0.9与≥1.0的患者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振幅(AP100)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潜伏期(LP100)缩短,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MD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9%(4/4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8%(3/4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肝解郁通络汤可明显改善AION患者血液流变学与PVEP,提高患者视力水平,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机器视觉在农业机械导航技术上的应用研究 下载:138 浏览:1369

陈腾腾 《农业研究进展》 2023年12期

摘要:
本文首先讨论了机器视觉在农业机械导航技术中的关键技术和方法,包括图像处理和分析技术、目标检测和识别算法、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方法以及传感器技术和数据融合方法。接着,探讨了机器视觉在农业机械导航中的应用,包括土壤质量检测与分析、作物生长监测与管理、农田病虫害检测与防治以及农作物收获与采摘。通过本文的研究,以期为农业机械导航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书籍包装设计的人性化视觉艺术美 下载:36 浏览:1489

谭磊 《当代艺术》 2024年4期

摘要: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书籍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因为通过阅读书籍,人们不仅可以获得各方面知识,还能收获心灵上的抚慰。而书籍的包装作为整本书的门面担当,其不仅承载了书籍的主要内容,还蕴含着丰富的艺术和文化价值,并且书籍包装的人性化设计,更是视觉艺术美的直接体现。尤其是在如今的时代下,书籍的类型日益丰富多样,所以对于读者来说,书籍包装的视觉体验有着别样的魅力,而人性化的设计,又能使这种魅力更好的散发出来,从而使读者更好的沉浸其中。基于此,本文以书籍包装设计的视觉人性化为切入点,进而在此基础上,更深层次的分析书籍包装设计的视觉艺术,希望通过更深层次的研究和探讨,来找寻书籍包装不同的设计美感和艺术体现。

浅谈视觉传达下的插图艺术 下载:104 浏览:2241

张翰林 《当代艺术》 2024年2期

摘要:
插图是一种以文本为基础,以传达信息为目的,以印刷或其它媒介传播的图像艺术。插图在文本基础上进行再创作,这种创作是对文本的解释,而不是再现。艺术从复制演变为诠释,在“重新诠释一切”的口号下,艺术成为观念的视觉表达方式。从某种角度看,观念就是一种解释。在解释过程中,信息可以更准确、有效地传达,非凡是一些文字之外的意义或文 字无法说明的意义可以用视觉的方式表达。插图可以应用比喻、联想、对比、综合等表达方式,有效地传达文字之外的意义,其中比喻中的明喻、暗喻、隐喻被大量使用。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比喻在画面中就可以用一条书铺成的路来表达;或当人说“车开得像蜗牛一样慢”时,我们可以通过把汽车变成许多蜗牛拥挤在路上的画面来表达;或表现“心中布满希望”时,阳光就是希望的隐喻,我们可以用乌云滚滚中的人怀抱一轮红日 来表达这种意境。

基于数字媒体环境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综合实验课程改革思路探索 下载:38 浏览:453

孙利敏 《中国设计》 2025年4期

摘要:
数字媒体发展下,视觉传达设计这一专业已然成为高等教育阶段的热门专业之一,但受众多因素影响,该专业中的综合实验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而这一系列问题将会对整体教学效果产生极大影响,同时对该专业学生群体的实践能力提升也有严重限制。基于此,为改善此问题,本文主要立足于数字媒体环境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综合实验课程改革展开综合性分析。

探究音乐与视觉艺术的关系 下载:256 浏览:2761

林木子 《当代艺术》 2022年12期

摘要:
音乐与听觉和声音息息相关,音乐是通过听觉感知的具有一定内在组织规律的声音,它可以传递信息,帮助人调动情绪,丰富情感。视觉艺术通过形状、色彩等视觉直观的内容给人以直接的视觉刺激,与音乐相比是两个不同的途径传播,但都属于对感官的刺激。二者概念、传播途径、影响虽不同,但在本质上都作用于受众者的感官,因此其中也有一定的关联。本文对音乐与视觉艺术的关系进行研究,音乐通过视觉艺术传达能够更加显示出音乐的特征与艺术价值,音乐与视觉艺术的融合越来越成为流行的趋势。

舞蹈艺术表演实践探析 下载:225 浏览:2319

侯静 《中国艺术研究》 2023年6期

摘要:
舞蹈在我国有悠远的发展历程,近年来,由于社会文明的进步,舞蹈艺术也有了新的改革。再加上舞蹈表演能够带给人们丰富的视觉体验,舞蹈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而舞蹈表演艺术的教育更是受到了社会的关注。本文主要对舞蹈艺术表演实践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传统美学在现代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中的融合 下载:236 浏览:2328

武驰昀 《中国艺术研究》 2023年5期

摘要:
我国传统美学由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累积演变而来,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审美取向与文化精神,也是当下中国乃至世界艺术传达与美术设计中创作灵感的无尽源泉。在现代传达艺术设计中,对传统美学艺术元素的开掘利用,已成为体现中国艺术精神必不可缺的重要部分。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