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家园共育提升幼儿园幼小衔接水平的思考 下载:247 浏览:2101

叶丰伟 《国际教育论坛》 2022年4期

摘要:
在小升初时期,幼儿园的幼小衔接水平对孩子们的学习和全面发展都具有显著的意义,目前,我国幼儿园在幼小衔接方面面临多种困难,包括家长和教师之间沟通不足以及孩子们的学习方法不合适等现象。本文探讨了家园共育对于提升幼儿园幼小衔接水平的关键作用。

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中思政育人融合路径探究 下载:273 浏览:2065

廖志华 《国际教育论坛》 2022年4期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美术鉴赏课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育人功能日益凸显。美术鉴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其艺术素养,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而思政教育则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道德观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因此,将思政教育与美术鉴赏课相融合,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有效融合美术鉴赏与思政教育,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章对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中思政育人融合路径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自贸区建设背景下赣粤区域物流竞争力测评研究 下载:279 浏览:2560

梅巧萍 《国际教育论坛》 2022年3期

摘要:
本研究旨在评估自贸区建设背景下赣粤区域的物流竞争力。通过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本文构建了一个包括物流基础设施、服务能力、技术创新、成本效率和客户满意度等多个维度的评估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赣粤两省的物流竞争力进行了全面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在物流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方面表现优异,而江西省则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基于这些发现,本文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旨在促进赣粤区域物流业的整体发展。

基于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与实践研究 下载:514 浏览:2563

周琴 《国际教育论坛》 2021年12期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与实践,通过深入分析背景、目的、方法和结论,提出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并进行实践研究。首先,文章阐述了当前初中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性。其次,研究目的是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提高他们的化学学习水平。方法上,采用实地调查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手段,结合教学实践进行深入探讨。最后,通过实践研究得出结论,验证了基于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的有效性,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阅读有效性教学的策略 下载:522 浏览:2565

陈海权 《国际教育论坛》 2021年2期

摘要:
在当前教育背景下,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环节,其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发展的质量。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教学策略,包括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分析与评价、培养学生的质疑与探究能力、实施小组合作阅读与讨论、鼓励学生分享阅读体验与见解等。最后,本文强调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转变,即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主题阅读的实践研究 下载:229 浏览:1052

张祖红 《国际教育论坛》 2024年6期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小学中高年级是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主题阅读作为一种创新的阅读教学模式,为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提供了新的途径,主题阅读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现在,我根据我个人的一些浅薄的实践经验谈谈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主题阅读中的一些做法,希望能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小场地混龄生体育教学的实践研究 下载:236 浏览:1070

肖群 《国际教育论坛》 2024年9期

摘要:
在小场地混龄生体育教学环节,教师应当基于学生的思维特征,引进丰富的体育项目,通过多样化活动设计,充分利用有限空间,创造无限的可能。同时,教师也应当引进自主活动方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并且注重对器材一物多用,提升教学效果。

论高中田径体育特长生的体能训练策略 下载:224 浏览:1067

胡鹏 《国际教育论坛》 2024年3期

摘要:
所谓体能训练是集合了速度训练、力量训练、爆发力训练等专项训练的一种综合训练方式。高中体育特长生与一般的学生有所区别,此类学生本身就是具备特定素质以及专项运动能力的学生,因此需要接受相应的体能训练,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一个更为牢固的基础。为此,本文尝试分析了高中田径体育特长生体能训练的相关内容,仅供参考。

智慧医疗发展路径探索研究——以赣州地区老年群体为对象 下载:125 浏览:1246

张海金 柯丹丹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5期

摘要:
随着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不断加强,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迅速,先进的科学技术与强大的经济实力也逐渐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一方面表现在现代化的先进技术与互联网的巧妙结合,使得国人的健康医疗得到了巨大的提高,就医的服务质量以及相关的感受体验都有了巨大的优化提高与升级;另一方面,我们国家越来越重视国民的生活质量与身体健康,当前随着老龄社会的加速到来,政府开始逐渐重视并不断的加强国家的智慧医疗建设。本文通过分析智慧医疗在我国的实施情况,以及智慧医疗的宣传效果等现状,以老龄人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针对人口老龄化,注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原则,老人看病难,行动不便等问题,提出了区域医疗信息的提升模式、家庭医生实施方案,以及通过公众号、小视频促进信息扩散的规划策略,并以赣州市为例,给出了政策参考,为提高区域医疗信息化,促进国家的智慧医疗建设等方面做出贡献。

基于一种新的提取方法的竹黄活性成分对TNF-α介导的炎症反应的影响 下载:129 浏览:1200

邱德稳 林蓉蓉 曾俊萍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1期

摘要:
目的:通过一种新的提取方法获得竹黄活性组分,并检测其对相关炎症因子及NF-κB 的表达,探索竹黄对TNF-α介导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称取干燥竹黄200g,使用微型植物粉碎机粉碎,过50目筛,获得竹黄粗粉,将其置于70℃纯水抽提2次,每次12小时。合并水提取液,减压回收至80ml,加乙醇至醇浓度为80%, 静置6小时,抽滤,得滤渣D,水提后药渣部分用80%乙醇回流提取2次(均为6倍量),合并醇提取液,减压回收溶剂得流浸膏,聚酰胺柱层析,分别以水、40%乙醇、95乙醇洗脱,减压回收溶剂,分别得水洗部分C、40%醇洗部分A和95%醇洗部分B。精确称量A、B、C、D各28mg,50%乙醇溶解并定容至14ml,22μm滤器过滤,配制成2mg/ml储存液,4℃保存。根据实验要求梯度稀释。再通过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利用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筛选出具有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组分并确定50%抑制率浓度(IC50),Hoehest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为模型,通过竹黄活性组分作用后,检测细胞内粘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E-选择素及IKK-α和NF-κB p65的表达。结果:相比于实验组,空白组和对照组的IC50值显著更高,且抑制率显著更低,P<0.05。表明竹黄提取物的细胞毒性较小,且对TNF-α诱导的L929细胞生长抑制具有显著作用。与正常培养组相比,TNF-α组和TNF-α+药物组的ICAM-1、VCAM-1、E选择素、NF-κB p65的表达水平均显著更高,而IKK-α和NF-κB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更低,P<0.05;但与TNF-α组相比,TNF-α+药物组的ICAM-1、VCAM-1、E选择素、NF-κB p65的表达水平则显著更低,而IKK-α和NF-κB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更高,P<0.05。表明竹黄提取物对TNF-α诱导炎症反应具有抑制作用。结论:竹黄活性成分对TNF-α介导的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可能的作用途径主要为降低NF-κB蛋白表达水平,阻断NF-κB通路,减少血清黏附分子产生,降低IKK活性等来减轻炎症反应。

动态增强MRI与CT对乙型肝炎肝硬化背景下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下载:51 浏览:663

刘咏梅 梁景红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1期

摘要:
分析在诊断乙型肝炎肝硬化背景下原发性肝癌时,应用动态增强MRI与动态增强CT诊断价值。方法:抽取2023年2月-202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患者39例,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了动态增强MRI检查和动态增强CT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对病灶包膜边缘强化表现、影像学表现及大小肝癌病灶检测出率。结果:(1)本次研究中的39例患者共检出52个病灶,其中有16例为小肝癌,检出19个病灶,23例为大肝癌,检出33个病灶。(2)动态增强MRI检查显示病灶包膜完整环状强化率高于动态增强CT检查(P<0.05);两种检查方式显著病灶包膜无明显变化和不完全环状强化率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3)动态增强MRI检查动脉期高信号率高于动态增强CT检查(P<0.05),两种检查方式门脉期和延迟期影像学表现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4)动态增强MRI对小肝癌病灶的检出率高于动态增强CT(P<0.05),两种检查方式对大肝癌病灶的检出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相比较而言,动态增强MRI诊断乙型肝炎肝硬化背景下原发性肝癌的价值优于动态增强CT,尤其在诊断小肝癌方面更具优势。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