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连作年限对设施百合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下载:53 浏览:62

李晶晶1 续勇波2 2020年12期

摘要:
为探究不同年限连续栽培百合的设施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采用Mi 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连作4年(C4)、连作5年(C5)和连作7年(C7)设施百合红壤中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所有样品测序后获得细菌和真菌有效序列分别是249003和451044个,细菌和真菌OTUs总数分别是906和298个。Alpha多样性分析显示,随连作年限延长设施百合红壤中细菌香农指数和辛普森指数显著升高,真菌香农指数和辛普森指数显著下降。在物种组成分析中,属于细菌优势菌种的有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mycetes)、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且C4、C5和C7处理土壤中优势菌种占细菌总数比例分别是85.17%、81.04%和81.64%;而真菌菌门中,只有子囊菌门(Ascomycota)一个优势菌种,并且C4、C5和C7处理土壤中优势菌种占真菌总数比例分别93.69%、92.20%、84.31%。不同连作年限土壤中,子囊菌门镰刀菌属(Fusarium)丰度比例达44.02%~58.83%。相关性分析显示,p H值、有机碳、总氮与变形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丰度显著相关;p H与青霉属(Penicillium)显著正相关,与镰刀菌属显著负相关。由此可以认为,连作后土壤细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显著上升,真菌微生物多样性显著下降,同时土壤中细菌的优势菌种有变形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绿弯菌门,在真菌群落组成中子囊菌门占主导,连作后子囊菌门中占主导地位的镰刀菌属数量的增长可能是引起设施百合红壤连作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特色小城镇考评指标体系优化——基于云南实践 下载:84 浏览:442

赵芳兰1 尹稚2,3,4 2019年1期

摘要:
特色小城镇考评指标体系是特色小城镇培育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它不仅是评估工作成果的主要依据,而且对小城镇的规划策划、培育建设和运营管理起到引导性作用。本文针对云南省特色小城镇建设现状和考评指标体系的特点,借鉴英国规划质量评估模型和部分指标内容,最终提出指标体系优化方法,以求增强考评体系的全面性和引导作用。

水土保持耕作措施与预防控制地下水污染的综合研究初探 下载:93 浏览:477

吴昊 刘冬黎 2018年5期

摘要:
水土保持耕作措施(以下简称"保土耕作措施")以保土、保水、保肥为主要目的,是我国普遍采用的水土保持农业措施之一。笔者结合多年实践经验,在考虑保土耕作措施对控制耕地土壤侵蚀的积极作用的同时,对保土耕作措施可能对地下水造成的负面影响进行了综合分析,建议严格控制保土耕作区农作物化肥使用量,提高化肥使用效率,开展区域性水质动态监测,提升保土耕作区地下水环境监管能力,开展宣传教育,科学开展保土耕作等。

滇东南农田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污染风险评价 下载:49 浏览:269

张丽1,2 张乃明3,2 包立3,2 李洋3,2 张敏3,2 杨浩瑜3,2 陆红斌3 2020年8期

摘要:
为了解滇东南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环境风险状况,测定分析了该区域农田土壤8种重金属含量,并使用相关统计方法对其重金属进行了来源解析及污染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Cd、Zn、Ni、Cr和Hg的平均含量均超过了云南省土壤重金属背景值,其中Cd的点位超标率最高、达77.78%。As、Hg主要来源于人类活动,Cu、Zn来源可能受自然和人为叠加影响,Pb、Cd主要来源于工业活动。污染评价结果表明,6.5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及实施出现的问题 下载:85 浏览:495

吴昊 2018年4期

摘要:
水土保持方案作为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技术指导文件,对控制生产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水土流失和项目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有重要指导作用。结合多年的实践,分析了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及其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和原因,并给出一些合理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方案的编制、实施及设施验收提供参考。

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弃渣场选址及水土保持措施设计 下载:94 浏览:477

连振龙1 郭艳波2,3 2018年4期

摘要:
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是滇中调水近、中期重点工程,重点向滇池补充生态水量,改善滇池水环境。工程建设中动用土石方量较大,在分析工程建设特点、项目区自然条件的基础上,针对弃渣场的弃渣堆放特点、环境特点、安全稳定要求及水土流失防治等,探讨引水工程弃渣场选址及水土保持措施设计。

华坪县中心镇山洪灾害预警指标检验及复核分析 下载:96 浏览:505

卢晓鹏 2018年1期

摘要:
云南省华坪县山洪灾害频繁,本文利用该县发生的较大洪水资料,分析山洪灾害预警指标检验复核的方法与流程,为山洪灾害预警指标检验复核提供科学依据。分析结果表明:运用实际发生的较大洪水对预警指标进行检验复核、验证分析预警指标的合理性、提高预警指标精准度,对山洪的御防、人口的安全转移具有积极的作用。

建筑电气设备安装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下载:71 浏览:354

赵家敏 2019年4期

摘要:
建筑电气设备安装施工过程复杂,专业性强,直接关乎建筑工程整体性能、质量及居住体验。施工单位要结合建筑工程实际情况,明确电气设备安装要求及方法,严格控制安装过程,以免因操作不当,影响整体工程性能及安装效果。文章简要论述建筑电气设备安装规范,分析建筑电气设备安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具体解决方法和建议。

不同土壤管理与施肥模式对茶园土壤环境及茶叶产量的影响 下载:44 浏览:302

金桂梅1 李昱航2 郑向群3 梁涛4 毛妍婷1 陈安强1 续勇波2 玉总5 平凤超2 雷宝坤1 2020年3期

摘要:
茶园大量施用化肥产生的土壤酸化及水环境污染等环境问题,严重限制着茶产业的绿色生态发展。设置化肥减量、秸秆地表覆盖、活覆盖(以草控草)、以生物炭为主的土壤调理剂、有机肥等6种处理措施,研究了不同土壤管理与施肥模式对茶叶产量和茶园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以生物炭为主的土壤调理剂使茶叶产量增加,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基本肥力状况改善,同时使硝态氮(NN)、铵态氮(AN)土-水界面迁移数量减少,茶园径流中氮磷元素流失减轻,环境效益较好;氮肥的使用使土壤的pH值下降,引起茶园土壤酸化;免耕覆盖(秸秆地表覆盖、活覆盖)、施用有机肥和生物炭土壤调理剂均能提高土壤pH值,抑制土壤酸化;免耕覆盖在控制杂草方面效果比较明显,减少人工除草成本效益显著。另外,研究发现试验茶园径流水中磷素形态以可溶性总磷(DTP)为主,可溶性磷占总磷(TP)的70%~92%;土壤pH值随季节发生变化,7月升高,9月降低,11月再回升。因此,施用有机肥、免耕覆盖、以生物炭为主的土壤调理剂种植技术模式可以在不施用化肥的情况下提高茶叶产量、改善茶园土壤环境质量、减少环境污染,可以替代传统的种植模式。

局部放电信号中白噪声干扰抑制方法研究 下载:61 浏览:259

闫江宝1,2 张长胜1 谭向宇2 张少泉2 2018年12期

摘要:
针对局部放电高频信号中干扰信号抑制策略进行研究,因真实原始的局部放电无法确定,故采用MATLAB仿真模拟信号进行模拟放电,并通过4个评估标准来评价白噪声干扰抑制方法中奇异值分解、小波变换和EEMD等干扰抑制方法的优劣性,另外提出一种基于EEMD分解的频率切片小波抑制白噪声干扰的离线数据处理方法。

手写体数字的识别方法研究 下载:41 浏览:446

闫江宝1,2 张长胜1 周雷2,3 2018年11期

摘要:
手写体数字识别是一个传统和典型的模式识别问题,本文采用最小距离法、K近邻法和BP神经网络三种方法。使用MATLAB软件对数字特征提取并进行编程,对手写体数字训练并且对训练结果进行测试;最后对手写体的程序进行数字识别并显示结果。通过以上这些方法试验,得到每一种方法所对应的特征的分类结果和分类的正确率,并对分类结果和正确率做了对比和分析,最终得出分类结论。

云南省健康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 下载:87 浏览:487

廉超1 陆凤娟1 黄洛曦2 2018年3期

摘要:
云南省作为我国的贫困帮扶大省,在健康扶贫道路上存在交通不便、药品供给不及时、资金投入不足,医疗人才流失、医疗服务观念落后、医疗服务技能提升平台缺失等现实问题。可以通过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政策引领"模式和"创新机制"模式等推进健康扶贫方式和模式的构建,并通过成立医疗事务部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资金管理,提高村民健康意识,搭建学习平台等方式推进云南省健康扶贫工作,防止居民因病返贫和致贫,决胜脱贫攻坚战

澜沧江糯扎渡电站库区泥沙淤积分析 下载:32 浏览:320

王丽媛1,2 傅开道1 段必辉2 2020年11期

摘要:
糯扎渡电站是澜沧江流域最大的电站、同时也是澜沧江中下游梯级开发的核心工程,研究其库区的泥沙淤积对研究整个流域的泥沙淤积情况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采用历史水文数据,结合水文比拟法和Brune模型,计算出糯扎渡电站库区泥沙淤积量。结果显示:糯扎渡电站库区的泥沙淤积量分别为2016年7 800×10~4 t、2017年9 534×10~4 t、2018年6 982×10~4 t、2019年6 178×10~4 t,年平均淤积量为7 623×10~4 t。

环洱海滨湖坝区乡村景观生态廊道构建 下载:27 浏览:305

高彬嫔 吴映梅 2020年12期

摘要:
环洱海滨湖坝区是典型高原湖泊生态脆弱地区和少数民族村落聚集区,综合运用位序—规模、自然断点及GIS空间分析方法体系,识别生态源地和传统村落、划分生态阻力面等级,构建乡村景观生态廊道。结果表明:"西北—东南"为主导的生态源地空间分布方向与生态景观格局基本一致,生态源地聚集程度较高;16个传统村落识别为人文节点,介入生态廊道的构建,丰富了生态廊道构建内容;城镇化发展较快的区域生态阻力等级较高,人类活动对生态景观影响显著;构建的38条乡村景观生态廊道中,76%分布在生态斑块破碎特征明显的区域,有利于提升研究区生态景观与传统村落整体性保护。

云南丙中洛地貌特征及其演化过程分析 下载:29 浏览:317

寇佳伟 2020年12期

摘要:
基于现场地质调查和对成果、数据地质分析,总结了丙中洛台地地貌特征,认为丙中洛主体为洪积扇阶地(Ⅳ级),前缘缓坡分布着不连续的Ⅰ~Ⅲ级阶地。提出著名的怒江第一湾景观为一处变形深切河曲。以上下游河段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特征及河曲发育规律为基础,分析了丙中洛地貌的形成演化过程。结合前人测年成果、附近梅里雪山第四纪冰川发育史,推测丙中洛主体的形成年代为150~200 kaBP,处在倒数第二次冰期中后期,并认为丙中洛主体规模巨大的沉积物源于支流内冰期形成的冰碛物,同时支流迫使怒江不断向左岸偏移,使丙中洛地貌得以完整保存。

边境安全对边境农村边民迁居意愿的影响研究——基于怒江州片马村入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下载:30 浏览:327

李金晶 李君 2020年11期

摘要:
认识村域尺度上边境安全满意度与边民迁居意愿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边境多民族共生区126份入户调查数据,采用两阶段IV Probit估计方法,分析了边境农村边民迁居意愿与边境安全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1)边境安全满意度能显著地降低边民的迁居意愿,且降低力度为23%;(2)边境安全满意度具有内生性。用边境毒品疾病等的控制度作为工具变量,得到边境安全满意度对边民迁居意愿的降低力度提高到75%。

昆明臭氧浓度变化与气象要素关系拟合 下载:32 浏览:330

孙俊奎1 杨建斌2 康道俊1 2020年11期

摘要:
收集整理2017~2019年昆明臭氧浓度数据和气象观测资料,研究昆明臭氧污染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统计逐时和逐日臭氧浓度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普查并拟合臭氧浓度的气象要素因子。用多元线性回归、Shepard插值,建立臭氧浓度逐时拟合模型。基于Hougen-Watson模型拟合逐日臭氧浓度,进一步验证臭氧浓度变化与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1)逐时臭氧浓度与气温、相对湿度呈现高度相关,经显著水平0.05检验,均表现为显著相关。逐日臭氧浓度与相对湿度相关性较高,气温和总云量次之;(2)逐时拟合臭氧浓度效果良好,多元线性回归的相对误差非常小,Shepard插值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比较接近,且准确率较高。

基于词性软模板注意力机制的短文本自动摘要方法 下载:47 浏览:322

张亚飞1 左一溪2 余正涛1,2 郭军军1,2 高盛祥1,2 2020年11期

摘要:
任务中,带有直观主谓宾结构的摘要句语义完整性较强,但词性组合对该结构具有约束作用.为此文中提出基于词性软模板注意力机制的短文本自动摘要方法.首先对文本进行词性标记,将标记的词性序列视为文本的词性软模板,指导方法构造摘要句的结构规范,在编码端实现词性软模板的表征.再引入词性软模板注意力机制,增强对文中核心词性(如名词、动词等)的关注.最后在解码端联合词性软模板注意力与传统注意力,产生摘要句.在短文本摘要数据集上的实验验证文中方法的有效性.

秸秆覆盖对坡耕地土壤侵蚀及烤烟经济性状的影响 下载:55 浏览:442

吕凯 吴伯志 2019年8期

摘要:
2015年和2016年连续2年通过田间径流小区观测的方式,研究秸秆覆盖对坡耕地土壤侵蚀及烤烟经济性状的影响。试验设置4个不同秸秆用量处理:T1(秸秆用量0 kg hm2)、T2(秸秆用量3750 kg hm2)、T3(秸秆用量7500 kg hm2)、T4(秸秆用量15000 kg hm2)。结果表明:与未覆盖秸秆相比,秸秆覆盖能有效降低坡耕地径流量和产沙量,降幅分别为32.33%~78.61%和56.88%~89.01%。随着秸秆覆盖量的增加,产沙量呈逐渐下降趋势,而不同年份间径流量的变化趋势则表现不一致;秸秆覆盖还可增加烟叶产量、产值和上等烟比例,其中产量和产值增幅分别达到7.43%~43.92%和5.14%~50.42%,上等烟比例则提升了2.21~7.99个百分点。当秸秆覆盖量为0~7500 kg hm2时,烟叶产量和产值随秸秆量增加而上升,当秸秆量达到15000 kg hm2时,烟叶产量和产值呈下降趋势;产沙量与烟叶产量、产值和上等烟比例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研究结果可为坡耕地土壤侵蚀防治和烤烟生产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应用型模拟电子技术的发展分析 下载:36 浏览:361

黄昕 2020年3期

摘要:
针对应用型模拟电子技术的应用展开探讨分析,并立足于其概念的基础上对该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以此希望找到推动应用型模拟电子技术应用的方法。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