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地区社会保障水平及其适度性实证研究——以湖南省为例 下载:85 浏览:465

武永超 姚俊伊 《老龄研究进展》 2018年5期

摘要:
保证社会保障适度性,是建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原则之一。其对于促进社会保障制度合理运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非凡意义。以湖南省这一中部社会保障支出大省作为研究对象,借助推拉理论、CSS系数以及适度模型等,对其现有社会保障水平及其适度状况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以小见大,为今后我国地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健全提供有益参考。

公共政策执行视域下养老服务产业与经济发展协同分析——基于四川省的实证研究 下载:92 浏览:514

易婧1 卢东2 张博坚3 屈锡华1 田野4 《老龄研究进展》 2018年2期

摘要:
面对全球性人口老龄化和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养老服务产业作为全新的产业部门,在我国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养老服务产业从雏形初现到未来的规模化运营,都离不开公共政策的全方位支持。公共政策的执行过程和效果,不仅影响着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也影响着地区经济的发展。从系统协同视角出发,以四川省为例,构建了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协同模型。研究显示,四川省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协同关系。从公共政策执行过程角度,为相关政策制定提出了若干建议。

老龄产业供给侧改革的政策演进路径研究——基于福利多元主义理论视角 下载:93 浏览:523

李燕1 伍梦2 《老龄研究进展》 2018年2期

摘要:
自2013年老龄产业元年以来,各种围绕资金、土地、运营管理及人才等方面供给侧改革的老龄产业政策不断推出,其演进方向与应对人口老龄化和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目标是一致的。但老龄产业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在实际操作中制约其发展的福利化与市场化瓶颈问题尚未得到完全破解,政策体系尚需完善。福利多元主义理论将福利供给的部分领域转移到市场和社会,为老龄产业供给侧改革的政策顶层设计和演化路径提供了思路及分析框架,对于推动和促进老龄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候鸟式养老”视角下民营养老机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以海南省为例 下载:99 浏览:512

张豫南 李芬 2018年1期

摘要:
"候鸟式养老"的日渐兴起,为旅游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传统民营养老机构相比,接待"候鸟式养老"群体的养老机构的发展运营有其特殊性。行业发展周期性强、员工紧缺、专业性弱、服务理念落后等问题的存在,以及政府对于是否发展"候鸟式养老"产业的顾虑,影响了民营养老机构的发展。以海南省为例,就如何解决民营养老机构现存问题展开调研。旨在为给"候鸟式养老"群体提供服务的民营养老机构提供发展建议,为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候鸟式养老"产业发展提供思路。

数字赋能:中国海洋综合执法创新面临的挑战与优化路径 下载:36 浏览:436

王琪 景丽丽 《中国海洋学报》 2023年1期

摘要:
数字赋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为中国海洋综合执法创新提供了重要契机。数字赋能海洋综合执法,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有效突破地域、科层、部门相对分化障碍,聚焦智慧化、科学化海洋综合执法决策,助力海洋综合执法迈向高层次协同阶段。2018年以来,中国海洋综合执法在体制、机制和数字赋能方面进行创新实验。但总体而言,上述体制机制创新仍是传统意义上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的综合,具有一定的物理空间局限性。海洋综合执法的理想化效能遭遇阻滞,亟需借助数字赋能超越当前局限。然而,数字时代的中国海洋综合执法创新仍面临传统路径依赖、数字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数据壁垒、数据安全等挑战,尚需数字赋能的体制机制路径优化。

中日韩三国北极事务公共外交比较研究 下载:30 浏览:402

孙凯 李文君 《中国海洋学报》 2022年6期

摘要:
在北极治理日益全球化、多元化的背景之下,同为近北极国家以及北极利益攸关方的中日韩三国,对北极事务都保持着积极的关注和参与。北极公共外交作为三国参与北极事务的重要方式,有利于扩大三国在北极治理议题中的“朋友圈”,提升北极事务中的国际话语权。鉴于此,文章采用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从国家层面、科技合作、人文交流三个层面对中日韩三个国家的北极事务公共外交的现状进行分析,比较三国北极公共外交中的共性与差异,从中借鉴日韩北极公共外交的成功经验,以期为进一步推动中国的北极事务公共外交,拓展北极活动的参与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深海治理概念与主题研究进展—基于我国深海政治与政策研究文献的解读 下载:37 浏览:395

王书明 杨国蕾 《中国海洋学报》 2022年5期

摘要:
深海作为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的战略新高地,拥有巨大的利用价值和开发潜力,深海资源开发与治理已成为21世纪的时代特征,深海战略已经成为众多国家核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海的战略特殊性决定了其具备鲜明的政治性与社会性,因此加强深海政治和政策研究是实现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对研究文献梳理发现,深海地缘政治、深海权益与战略以及深海治理机制是目前深海政治与政策研究的三大主题。未来研究需要从国家深海政策与全球深海治理机制的协调适应关系、区域间深海合作、全球深海制度建设等方向展开。

“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意义与任务”笔谈 下载:39 浏览:400

金永明1 赵昕2 韩立民3 《中国海洋学报》 2022年5期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时的重要讲话,尤其是针对“建设海洋强国”“发展海洋科技”“确保能源安全”等方面的重要指示,极大地凝聚和提升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意义和地位,进一步拓展和固化了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对于加快提升学术研究水平、突破关键技术、认识海洋作用、海洋学科建设等带来新的动能,为推进海洋强国建设作出了重要的历史性和战略性贡献,并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及环境带来创新性发展和成就,为提升海洋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海上执法建设的新近态势与未来进路—基于2018年海上执法改革的考察 下载:54 浏览:406

崔野 《中国海洋学报》 2022年3期

摘要:
2018年的海上执法改革开启了中国海上执法建设的新阶段,推动海上执法在依据、协作、职责、力度、过程等维度取得长足的进展。然而,此次改革也遗留或诱发了一些问题有待解决,海上执法依旧面临着地方执法机构设置方式多样、综合执法改革进度缓慢、法律体系不尽健全等困境。为消除这些困境,可以将渐次推进海上综合执法、健全海上执法法律体系、探索设立海洋管理机构、构建较高层次的综合协作机制等作为发展进路,以提升海上执法效能,助推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

“中国海洋安全的现状与前景展望”笔谈 下载:66 浏览:411

胡波1 张良福2 吴士存3 朱锋4 李卫海5 金永明6 《中国海洋学报》 2022年2期

摘要:
在中国的和平发展进程中,中美两国间的战略竞争是必然的产物,但中美战略竞争主要在海空竞技场、能力和利益的非对称、博弈环境的透明化、战略文化差异和科技发展的不确定性等方面具有特殊性。中美在安全领域的竞争场域之一为南海区域的南海问题,美国不仅改变了先前针对南海问题的中立政策,已由有限介入转为积极介入甚至干预,并采用多种手段包括政治外交、安全机制等予以遏制,南海问题呈现国际化、军事化、集团化和规则化、法律化等特点。为维护中国海洋权益包括南海权益,我国通过正常立法程序,制定和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警法》,以规范涉外维权执法机构中国海警局的职权,确保国家的海洋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海洋生态环境公益诉讼中惩罚性赔偿适用问题研究 下载:40 浏览:344

曹金容 《中国海洋学报》 2022年1期

摘要:
海洋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以实践为驱动力,以制度为凭借,契合了海洋治理的时代需求。推动该制度的制定,既面临环境公益诉讼本身的定位之异、惩罚性赔偿的适用冲突,又涉及海洋案件调查举证之难、评估鉴定之困。从法益内涵、制度规定、诉讼主体深层次剖析惩罚性赔偿与公益诉讼的恰适性、与传统民法理论建构的逻辑承接性,以及运用在海洋环境保护的可践性,可奠定海洋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同时,运用制度性思维明晰赔偿权利人的主体结构、赔偿的程序规则及配套规则,方能以"公益"之吴钩和"惩罚性赔偿"之利剑,维护海洋生态环境之健康。

双层博弈视角下丹麦政府的北极政策 下载:35 浏览:395

孙凯 张现栋 《中国海洋学报》 2021年5期

摘要:
丹麦作为北极八国之一,近年来北极政策日益呈现以下动向:增强在北极地区的军事存在;重视格陵兰人的发展权益;强化作为重要北极国家的身份定位;注重在北极地区的军事合作。双层博弈理论提供了理解丹麦政府北极政策的新视角,即丹麦政府北极政策的形成是其国内层面和国际层面博弈的结果。在国内层面,丹麦政府面临格陵兰经济社会发展和格陵兰"独立化"等问题;在国际层面,域内外大国对格陵兰的重视引发了丹麦政府的担忧。国内层面博弈与国际层面博弈的互动塑造了丹麦政府的北极政策,也将决定丹麦政府北极政策的未来走向。

BBNJ协定谈判的焦点与中国的路径选择 下载:32 浏览:389

姜秀敏1 陈坚2 《中国海洋学报》 2021年4期

摘要:
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遇到新的挑战时,以养护和可持续利用国家管辖范围外海域的海洋生物多样性为目标的国际协定(即BBNJ)成为全球海洋秩序调整和利益整合的新方案,其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海洋遗传资源、海洋保护区、环境影响评估与能力建设和海洋技术转让四个实质性领域。对此,欧盟、美俄和77国集团均根据各自的目标和利益诉求展开博弈。中国作为负责任的海洋大国,在美国不愿继续承担全球海洋治理大国责任的情况下,需积极参与、主动引领BBNJ国际协定谈判。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和全球海洋治理秩序深刻调整的时代背景下,中国需抓住机遇,以联合国为核心,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价值理念指导,积极推进国际软法新秩序的建设,掌握国际规则创制、议程设置及话语主动权,为全球海洋治理贡献独特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论海洋命运共同体理论体系 下载:33 浏览:372

金永明 《中国海洋学报》 2021年1期

摘要:
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法理基础是共同体原理。它不仅是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体系两大原理(传统自由原理和主权原理)的补充,并已在以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海底区域制度内得到固化和发展。和谐海洋理念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所蕴含的原则和精神,与海洋命运共同体倡导的价值取向和目标愿景一致。因为它们不仅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而且符合维系海洋秩序规则的本质和特征,所以,应完整地用于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过程中。要实现这些价值和目标,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一样,需要分步骤、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才能实现海洋命运共同体目标愿景,特别需要合理处理影响海洋命运共同体进程的重大问题,为此,既要遵守已经达成的共识和协议,并应创造条件为最终解决海洋权益争议做出努力,也要运用已有的多种平台和新设的平台,共同为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和完善海洋命运共同体理论体系做出贡献。

海洋环境治理的注意力变迁:基于政策内容与社会网络的分析 下载:46 浏览:379

王刚 毛杨 《中国海洋学报》 2019年6期

摘要:
海洋环境治理中的政府注意力体现了政府对海洋环境治理的重视程度,其变迁反映了我国海洋环境治理的内在规律和特性。本文基于1983-2016年间国务院及其各部委颁布的318项海洋环境政策文本,运用内容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探讨海洋环境治理中政府注意力的变迁。研究发现:海洋环境治理中的政府注意力水平整体较高,呈现出一种波动式的缓慢上升的变迁趋向,且近期显现出持续增强的发展态势;海洋环境治理中的政府注意力呈现出明显的层次性和同步性特征,且政府在各类海洋环境事务中注意力水平的不稳定性愈加凸显;海洋环境治理中政府注意力的供给源呈现多元化,各政府主体在不同决策模式中的注意力水平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冰上丝绸之路”背景下的中俄北极能源合作——以亚马尔LNG项目为例 下载:42 浏览:375

孙凯 马艳红 《中国海洋学报》 2019年5期

摘要:
中俄北极能源合作是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亚马尔LNG项目是其中的旗舰项目。目前,受油气供需市场及国际形势的影响,中俄两国在北极能源合作方面一拍即合,前景广阔。但受美日因素制约、合作质疑、技术水平制约等影响,中俄北极能源合作尚面临一些困境。因此,在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背景下,中国应以亚马尔LNG项目的成功推进为突破口,与俄方加强战略互信与战略互需,深化北极能源合作。

中美在南海-北极立场的对比研究 下载:38 浏览:391

郭培 清邹琪 《中国海洋学报》 2019年4期

摘要:
中国反对美国在南海以维护"航行自由"为名义开展抵近军事调查活动,并介入南海领土争端。同时中国作为域外国家则积极开展北极航行,这一"反差"被美国政界和学界指责为"双重标准"。本文总结了两国政界、学界在南海-北极问题上关于航行自由、渔业、专属经济区科学调查、投资以及"南海仲裁案"认识上的差异,认为美国在南海和北极实施双重标准,插手南海主权争端缺乏法理依据,南海北极在地理环境、国际法、地缘政治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南海无法复制北极治理模式而成立"南海理事会"。

象思维与五脏命名 下载:88 浏览:500

姚春鹏1 邢玉瑞2 《当代中医药》 2018年4期

摘要:
五脏特别是作为形声字的肝、脾、肺、肾四脏命名并不是随意的,而是由象思维决定的。肝、脾、肺、肾四脏的声旁干、卑、巿、臤并非仅仅表示读音,而是四脏意义的主要来源。古人根据解剖学的结构观察与当时认为的五脏功能根据象思维,运用取象比类的方法,以生活中的"干""市"的具体器物之象和"卑""臤"之具体功用之象来命名其脏。明乎此,才能对象思维与中医学建立的紧密关系有深刻把握。

会支持理论在改善随迁老人社会支持问题中的运用——以随迁老人A案例为例 下载:67 浏览:779

吴勇滢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5年4期

摘要:
随着现代化发展,随迁老人面临新环境时出现的一系列融入适应问题也引起关注。本文以随迁老人A为研究对象,从社会支持理论视角出发,主要从社会支持的种类即情感支持、社交支持、实际支持对随迁老人A的社会支持网络进行分析,通过对其生活困境及原因进行探讨,提出实际社会工作服务方案。

社会支持网络视角下个案工作介入农村空巢独居老人生活困境的研究 下载:66 浏览:777

杨九英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5年4期

摘要:
受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农村地区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和“独居老人”群体。本文以社会支持网络理论作为实务的理论基础,通过访谈的方法收集案主的相关资料,分析案主的生活困境现状以及需求,采用个案工作的方法进行干预,协助其解决当前面临的困境与难题,并尝试为其建构社区互助支持网络,增强其应对生活困境的能力,为其提供情感支持缓解案主独居的孤独感与无力感,使案主能够安享晚年生活。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