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太阳能集热在清洁能源供热的应用 下载:82 浏览:419

刘威1 刘春雷2 《能源学报》 2018年7期

摘要:
随着人们对于环境保护和能源开发呼声的不断高涨,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其开发和利用也成为了人类寻求新能源的热点,具备广泛的发展前景。文中先对太阳能集热的工作原理及清洁能源供热基本内容进行分析,再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其在实际项目当中的应用情况,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可以成为今后太阳能碟式供热系统的推广应用基础。

变电站一次设备运行维护与检修技术 下载:54 浏览:319

石静 《电路系统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保证变电设备的运行安全与可靠是确保整个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分析维护与检修技术促进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特别针对变电站一次设备的运行维护与检修技术。

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土壤呼吸及其对施肥的响应 下载:36 浏览:419

红梅1 赵巴音那木拉1 包乌云1 德海山1 常国军2 《土壤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2011~2014年,在内蒙古短花针茅荒漠草原设置了氮、磷和氮磷配施等3种施肥处理以及单施氮肥的3个不同添加梯度处理,并以未施肥为对照,采用LI-8100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测定了各处理样地土壤呼吸速率季节变化,结合土壤养分、地下生物量和环境因子,分析了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呼吸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各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土壤呼吸季节变化规律不受施肥的影响,呈单峰型,最高值出现在每年8月。2)土壤呼吸与气温和降雨量呈指数相关关系,其年际变化受降雨量的影响较大。3)单施N肥、单施P肥和NP配施均促进生长季土壤呼吸,但其作用程度受降雨量多少而不同,降雨量越高对土壤呼吸的影响越明显。4)随着N肥添加量的增加,土壤呼吸速率呈增强趋势,但土壤呼吸与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减弱;单施P处理生长季平均土壤呼吸速率最高,NP配施处理稍低,二者随气温和降雨量的变化幅度大于单施N肥处理。

菌肥对混播牧草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的影响 下载:63 浏览:467

徐忠山 杨彦明 陈晓晶 张博文 张兴隆 刘景辉 《土壤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为研究菌肥与混播对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本试验以苜蓿和饲用高粱为研究对象,设8个处理,分别为苜蓿单播(N1)、饲用高粱单播(N2)、苜蓿与饲用高粱同行混播(N3)、苜蓿与饲用高粱间行混播(N4)以及分别施入微生物菌肥(T1、T2、T3与T4)。在饲草生长的苗期、旺盛期与收获期分别取0~20、20~40和40~60 cm土样并测定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结果表明:菌肥及混播各处理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生物量均显著高于未施菌肥及饲草单播各处理,且混播配施菌肥效果更优。土壤酶活性随土层深入逐渐降低,随生育期推进,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呈现先降低后升高趋势;土壤脲酶活性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规律与脲酶相同。混播配施菌肥有利于增加有益酶活性,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增强土壤生产力的可持续性,从而达到保护和改善土壤环境的效果,为内蒙古地区马铃薯提供倒茬作物,提供充足饲草,对农业与畜牧业发展意义重大。

玉米间作种植对黑土区农田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 下载:52 浏览:340

刘鹏飞1 红梅1,2 平翠枝3 美丽1 王文东1 赵乌英嘎1 《土壤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中小型土壤动物对环境变化反应敏感,不同种植方式导致农田土壤空间格局改变将影响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和功能。本文通过玉米单作和间作种植,在玉米生长季的不同月份调查取样,研究玉米单作和间作种植对土壤动物的个体数量、类群数、多样性和不同功能群的影响。结果表明:从试验样地共捕获中小型土壤动物1 473只,隶属于40个类群;玉米间作种植显著降低中小型土壤动物的个体数(P <0. 05),玉米间作种植降低中小型土壤动物类群数,未达到显著水平(P> 0. 05),这种降低趋势在不同月份和土层中均表现出来;玉米单作和间作种植下中小型土壤动物总体趋势为腐食性>杂食性>捕食性+植食性的个体数(P <0. 05);玉米间作种植增加了优势度指数,降低了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P> 0. 05);玉米间作种植改变了不同食性中小型土壤动物的个体数和类群数,腐食性、杂食性和捕食性+植食性土壤动物数量降低,杂食性和捕食性+植食性的土壤动物类群数增加,腐食性土壤动物类群数降低,但个体数和类群数的变化未达到显著水平(P> 0. 05)。

西北地区煤矿充填开采防治底板突水的可行性研究 下载:53 浏览:361

王宜泰1 孙明2 《煤炭技术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以西北地区天誉四矿9号煤层为例,研究了奥灰含水层的富水性能和底板隔水层的分布规律,并以突水系数等值线图对安全开采可行性进行了评估,通过采用矸石充填开采技术,有效地预防了底板突水的危险,大大降低了开采成本,具有很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基于一维导热的高炉测温传感器热传输规律分析 下载:399 浏览:426

董大明1 孙一博1 潘刚2 黄森2 鞠向明1 李丽荣1 孙采鹰3 《传感器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在高炉冶炼生产过程中,炉身、炉腹部位的炉料由于高温作用存在固液两相流动的复杂过程。该位置的炉衬负荷较大,直接威胁到安全生产。因此,提出一种基于一维导热的炉温在线检测传感器模型,用于检测炉衬内表面的温度。采用控温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建立传感器测杆的物理模型和非稳态导热过程的数学模型。通过控制测杆热端温变幅度50、80、100、150、200、300 K6个典型温变工况,分析不同稳态变化过程中测杆上温度分布规律,得到测杆上不同位置稳态温度之间对应的回归方程。从而由远离高温区测温点温度推测炉衬内表面的温度,对测温设备形成保护。传感器能够在第一时间给出炉况信息,为高炉测温提供新的方法。

内蒙古十八顷壕金矿矿体特征研究与开采价值分析 下载:77 浏览:402

王元魁 《矿山工程与技术》 2019年7期

摘要:
通过查阅地质资料、现场考察、地质取样、地质填图等工作,查明了内蒙古十八顷壕金矿的区域地质特征、区域构造特征、岩浆岩和资源储量情况、主要矿体产状、厚度、矿体的空间延伸以及品位变化情况等,了解矿区的工程、水文和环境地质条件。对开采利用价值进行分析,为以后的找矿前景和进一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复合地层条件下矩形顶管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研究 下载:78 浏览:469

丁亚会1 王雅建2 许有俊3 《建筑技术学报》 2020年2期

摘要:
依托广西省南宁市轨道交通1号线某过街通道土压平衡矩形顶管工程,基于现场实测数据,分析了复合地层条件下顶管施工地面横纵向变形规律,提出了Peck公式在预测该地区典型复合地层中顶管隧道地面沉降的关键参数建议值。

大断面矩形顶管施工引起的管线沉降特性研究 下载:67 浏览:385

曾员 银英姿 《建筑技术学报》 2019年12期

摘要:
包头市阿尔丁大街地下过街通道工程采用三维有限软件FLAC3D模拟矩形顶管施工过程,对照监测数据,得到数值模拟的各管道最大竖向位移,分析监测数据得到各管线的最大位移值。从给水管、煤气管的沉降曲线分析可知轴线正上方三测点发生沉降变形,两边监测点发生隆起变形,管线横向变形曲线与正态分布曲线基本相符,在此基础上制订了包头地区煤气管的变形控制值。

基于某高铁软土路基固结分层填筑的新思考 下载:58 浏览:338

鲍先凯1 黄春辉1 赵泽蔚1 武晋文2 《建筑技术学报》 2019年11期

摘要:
以贵州地区某高速铁路软土路基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并结合实测数据,提出常规观测方法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沉降观测改进方案,分析路堤填筑过程的沉降变形规律。结果表明,数值模拟可对填筑过程中的沉降量进行预测,与常规检测方案结合后可对分步填土厚度和观测时间安排提供指导,在此基础上对施工进度进行合理调整,最终达到缩短工期的目的;土体内部超孔隙水压力的变化,从另一角度对土体固结快慢进行了论述,并发现沉降速率与超孔隙水压之间的相关性。

新型圆钢管混凝土组合柱轴压受力性能研究 下载:65 浏览:390

闻洋 孟春才 《建筑技术学报》 2019年10期

摘要:
设计一种新型圆钢管混凝土组合柱,通过试验研究其破坏形式和特征。以核心区混凝土和套箍系数为设计参数制作8根组合柱并对其进行轴压受力试验,对其破坏形式和特征、荷载–应变关系曲线、荷载–泊松比关系曲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组合柱均为强度破坏。当组合柱混凝土由C30提高到C50时,其后期承载力提高约25%,当荷载大于0.8极限荷载时,钢材的泊松比明显增大。可知提高混凝土强度能明显提高组合柱的极限承载力,但试件塑性变形能力明显降低,且由于混凝土、钢骨、钢管的协同工作,组合柱具有较好的延性和承载力。

地、空协同时频域电磁法在露天矿地下水勘察中的应用 下载:69 浏览:321

李世平1 郭一娜1,2 《矿山工程与技术》 2019年4期

摘要:
介绍采用地、空协同时频域电磁法对采场地下水进行物探工作,对其渗水通道展布方向及空间赋存形态进行分析,为地下水渗漏治理提供依据,实现地下水的趋利避害,保护边坡安全,稳定采场生产。同时也充分证实了地、空协同时频域电磁法在露天矿地下水勘察应用中为有效的技术手段,为同类矿山提供参考。

对类似双排桩桩间土土体主动土压力计算的建议 下载:59 浏览:351

杨永新 杨旭光 李佳骏 王英浩 汪俊 《建筑技术学报》 2019年8期

摘要:
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及查阅相关规范的基础上,通过自制的模型箱试验,研究不同宽度下类似双排桩桩间土土体的土压力分布,给出经典的朗肯土压力理论的适用范围及土体宽深比b/h在不同条件下主动土压力计算的参考公式。

两级物流服务商参与的供应链质量激励机制研究 下载:47 浏览:405

张建军1,2 赵启兰1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20年8期

摘要:
两级物流服务商参与的供应链存在围绕产品质量以及物流服务质量控制的挑战。基于两级物流服务商参与的供应链质量特殊性设计了零售商主导下静态激励与动态激励相结合、个体单独激励与团队激励相结合的质量激励机制。研究表明:零售商对LSI的物流服务质量激励强度将影响LSI对FLSP的物流服务质量激励强度;相比个体单独激励而言,零售商对制造商以及LSI的团队激励降低了整个供应链的质量努力水平以及零售商的期望收益,且采用个体单独激励与团队激励相结合的质量激励机制并未使得制造商与LSI提高质量努力水平,因此,零售商缺乏提供团队激励的积极性;相比静态激励而言,当激励强度调节系数满足一定条件时,动态激励可以提高制造商的质量努力水平和零售商的期望收益;同时,零售商可通过改变激励强度调节系数来有效激发声誉效应、弱化棘轮效应,从而平衡自身期望收益最大化与整个供应链质量努力水平最大化的目标,也即相比静态激励而言,动态激励机制更具优势。

椭圆弧长的级数表达式及其近似计算 下载:64 浏览:369

冯有宽 《数学应用》 2018年8期

摘要:
导出了以椭圆参数方程离心角为变量的椭圆弧长级数表达式,可以计算任意离心角对应的椭圆弧长;在级数表达式基础上归纳了椭圆弧长近似计算公式,为解决实际应用问题提供了方便.

江苏徐州地区农村住宅节能型墙材应用研究 下载:82 浏览:430

马明 程二华 张杰 《建筑技术学报》 2019年2期

摘要:
通过实地调研与软件模拟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在对徐州地区农村住宅室内热环境和能耗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当地农村住宅墙材应用现状,研究适宜在该地区应用的节能环保型墙材及构造形式,得出单一改变墙材及构造形式时,与既有实心粘土砖墙体相比节能30%以上,为该地区农村住宅墙材革新与应用提供参考。

内蒙古地区居住建筑围护结构优化研究 下载:69 浏览:407

金国辉 姬晨辉 《建筑技术学报》 2019年2期

摘要:
在内蒙古地区,窗墙比和窗户的热工性能对围护结构外墙平均传热系数有着重要影响。根据围护结构等效传热系数限值,计算外墙平均传热系数,并将朝向、窗墙比、窗户的热工性能等因素考虑在外墙保温中,建立外墙外保温厚度计算模型和居住建筑围护结构优化模型。结合呼和浩特市某居住建筑,确定围护结构的优化方案,证明优化方案有实用性。

稠密气固两相流凸台绕流的声发射测试 下载:12 浏览:426

李海广1 李帅1 郑坤灿1 吴晅1 武文斐2 《传感器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近几年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磨损较为严重,虽然采用防磨凸台可以有效减缓壁面磨损,然而基于凸台优化设计的文献还鲜见报道,因此文中使用声发射设备研究凸台绕流过程中稠密气固两相流颗粒与壁面接触程度问题,在一冷态实验台密相区,采用声发射对相同尺寸不同截面形状凸台下方颗粒与壁面接触程度进行测量,并用小波包分解处理信号。实验结果表明,0~10.5 k Hz低频段信号可以反应颗粒与壁面接触程度,重点分析该特征频段能量百分比,提出方形凸台为理论优化凸台,对进一步改进循环流化床防磨技术提供指导意见。

基于BIM协同设计的住宅方案节能优化研究 下载:73 浏览:400

徐伟 刘元东 金国辉 《建筑技术学报》 2019年1期

摘要:
BIM技术为解决建筑业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以住宅楼设计为例介绍基于BIM协同设计的节能优化具体应用流程。通过方案节能优化前后的能耗分析和成本分析,体现BIM技术较传统模式节能优化在协同性、模型准确性、效率等方面的优势和应用价值。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