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价格与决策驱动对消费者产品评价的影响研究 下载:32 浏览:228

吴宪1 赛娜2 《中国经济》 2020年11期

摘要:
在消费过程中,价格对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具有重要影响,会影响消费者的决策驱动和其对产品的评价,运用"整钱效应"来进行价格设置是零售商常用的手段。零钱和整钱标价会给消费者留下不同的印象,进而影响消费者的决策和对产品的评价。本文即从"整钱效应"的视角对价格与决策驱动对消费者产品评价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了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整钱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对价格与决策驱动对消费者的评价影响进行分析,最后讨论了价格与决策驱动在企业营销中的应用。

晶状体悬韧带长度对高度近视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下载:54 浏览:390

李飞1,2 陈力1 郝晓军1 陶雁亭1 曹怡1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7期

摘要:
目的通过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观察高度近视患者晶状体悬韧带长度,研究晶状体悬韧带的长度对高度近视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择高度轴性近视眼组和正视眼组各30例,均接受透明角膜隧道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植入同一类型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OL),用UBM测量两组晶状体悬韧带长度、前房深度、IOL偏心量、IOL倾斜度。结果两组内12点位、3点位、6点位、9点位悬韧带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4个钟点位悬韧带长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轴性近视眼组眼轴长度及平均悬韧带长度长于正视眼组(P<0.05)。经直线相关分析显示,眼轴长度与平均悬韧带长度呈正相关(r=0.897,P<0.05)。正视眼组及高度轴性近视眼组术后3个月前房深度较术后1个月上升,组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视眼组及高度轴性近视眼组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IOL偏心量、IOL倾斜度比较,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晶状体悬韧带的长度随着眼轴长度的增加而相应增加,且悬韧带长度的增长可表现为IOL不稳定性增加。

生物炭添加对宁夏中部旱区土壤水分入渗及持水性的影响 下载:79 浏览:474

包维斌1,2 白一茹1,2 赵云鹏1,2 张兴1,2 王幼奇1,2 钟艳霞2,3 《中国土壤》 2019年2期

摘要:
为探讨生物炭含量对宁夏中部旱区土壤水分入渗及持水性的影响,采用室内一维垂直入渗法与张力计法,对生物炭添加量为0%(CK)、1%(B1)、2%(B2)、3%(B3)和4%(B4)的土壤入渗速率、湿润锋、累积入渗量及持水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生物炭含量增加,初始入渗速率、稳定入渗速率和平均入渗速率逐渐减小;120 min时,与对照相比,B1、B2、B3和B4的湿润锋分别减少15%、21%、24%和26%,累积入渗量分别减少5.32%、10.95%、13.47%和19.11%,即生物炭含量增加湿润锋进程减缓和累积入渗量减小;利用Kostiakov、Philip、通用经验和Horton模型对土壤水分入渗过程进行模拟,发现Kostiakov模型最适合描述研究区不同含量生物炭的土壤水分入渗过程。van Genuchten模型较好的拟合了生物炭添加后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当土壤含水量为25%时,B1、B2、B3和B4的土壤水吸力比CK增加了42%、75%、100%和163%。研究表明生物炭添加可以明显提高旱区土壤持水和保水性能,对旱作农业的发展有积极作用。

不同自生固氮菌对盐碱地玉米生长与土壤养分特性的影响 下载:73 浏览:484

王慧桥 陈为峰 宋付朋 董元杰 《中国土壤》 2019年2期

摘要:
为探讨4种自生固氮菌,包括菌c:争论贪噬菌(Variovorax paradoxus),菌d:玉米固氮螺菌(Azospirillum zeae),菌f:苜蓿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meliloti)和菌j2: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对盐碱地玉米生长和土壤养分特性的影响,在田间微区试验条件下,研究了土施4种固氮菌对玉米大口期和成熟期不同器官氮素积累量及成熟期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并探讨了4种菌对土壤有效氮含量和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菌剂处理可以增加大口期与成熟期玉米根、茎与叶的干物质质量,提高大口期玉米根冠比;增加玉米籽粒中氮素积累量,其中f与j2处理较CK差异显著;各菌剂处理玉米产量较CK分别增加了18.09%、77.91%、157.0%和108.1%,菌f和j2差异显著。不同菌剂处理均提高了土壤有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在成熟期,d处理较CK土壤有效氮含量显著增加了24.32%。在大口期与成熟期,各菌剂处理均提高了土壤脲酶活性。综上,各菌剂处理能提高土壤有效氮含量,提高玉米产量。本研究可为研制滨海盐渍土专用微生物菌肥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撑。

网络环境下对网络流行语的依赖研究 下载:68 浏览:381

李慧颖 《新闻传播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与发展,网络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与网络打交道,我们也越来越离不开网络,逐渐对网络产生了一种依赖性。在网络中流行的语言也在第一时间于网民之中迅速传播开来,并日渐成为网民之间交流沟通的一种常用语言。相比传统的语言,网络流行语更加活泼、有趣,为人们的聊天空间创造了一片新的天地,为人们的聊天语言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网络这个大环境下,网民对网络流行语的依赖性越来越强。

不同恢复方式煤矸石山植物群落差异及影响因子 下载:72 浏览:479

李侠1,2 邵洋3 王润梅1 叶诚诚2 甄莉娜1 苏世鸣4 《中国土壤》 2019年1期

摘要:
为探究不同恢复方式下煤矸石山植被恢复情况,选取大同市晋华宫人工修复煤矸石山和自然恢复煤矸石山以及忻州窑自然恢复煤矸石山为研究对象,对三座煤矸石山的植物群落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并探讨其土壤方面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晋华宫人工修复煤矸石山分布有4科4属4种植物;晋华宫自然恢复煤矸石山分布有6科10属10种植物;忻州窑自然恢复煤矸石山分布有5科7属8种植物;由置换多元方差分析和非度量多维度分析结果可知,忻州窑自然恢复煤矸石山的植物群落与晋华宫人工修复、晋华宫自然恢复煤矸石山植物群落差异显著,而晋华宫人工修复和自然恢复煤矸石山间植物群落差异不显著,晋华宫人工修复和自然恢复煤矸石山优势植物均为中华草沙蚕,忻州窑自然恢复煤矸石山的优势植物为菊叶香藜,表明地理位置显著影响煤矸石山的植物群落构建;人工修复10~20年的植物群落可达到与自然恢复50~60年较一致的效果,即人工修复可以缩短煤矸石山植物群落恢复的时间;土壤全氮、有效磷和丛枝菌根真菌孢子密度是影响植物群落差异的重要因素。

基于生物质裂解活性有机物的有机-无机水溶肥对空心菜产量、品质及养分的影响 下载:74 浏览:479

王盼 郑庭茜 卞荣军 李恋卿 潘根兴 《中国土壤》 2019年1期

摘要:
市售商品水溶肥(D)对比,分析对空心菜产量、叶绿素、品质、常量及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炭基水溶肥对空心菜产量、品质及养分的影响与肥料施用的稀释倍数密切相关。同D4x相比,S10x、S8x和S5x显著提高空心菜产量达22.60%~38.98%,S10x和S8x显著提高维生素C含量7.68%和8.78%,S12x、S10x和S8x显著提高全N含量达4.76%~8.70%,S8x和S5x显著提高全K含量均约24%。炭基水溶肥与市售水溶肥都显著降低硝酸盐含量,同CK相比,S12x、S10x和D4x的降幅为15.69%~22.41%。炭基水溶肥还显著提高空心菜Fe、Mn和Zn等微量元素含量,以S10x和S8x处理效果尤为显著。施用炭基水溶肥具有空心菜增产优质的综合作用效果,且以8x~10x稀释处理效果最佳,且大部分指标明显优于供试的市售水溶肥。因此,生物质热裂解产品在开发有机-无机水溶肥方面具有一定的市场潜力。

长期施肥与地下水位对红壤性水稻土微团聚体及其分形特征的影响 下载:76 浏览:479

林清美 廖超 林戴齐 唐茹 孙钰翔 谢丽华 黎丽娜 《中国土壤》 2019年1期

摘要:
以1982年开始的长期定位试验红壤性水稻土为材料,采用野外采样与室内分析的方法,对耕层土壤微团聚体组成进行分析,以探究长期施肥(高量有机肥+化肥(2/3 OM)、常量有机肥+化肥(1/3 OM)、单施化肥(NPK))和地下水位(20 cm、80cm)对红壤性水稻土微团聚体分布、分形维数及特征微团聚体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肥土壤2~0.25 mm团聚体含量表现为2/3 OM> 1/3 OM> NPK,而微团聚体含量均表现为2/3 OM <1/3 OM

传媒应用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及影响 下载:64 浏览:388

柳婷 《新闻传播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传媒应用作为21世纪主要的传播方式,有着即时、互动、共享、自由等特征,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拓宽了信息的内容,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公共管理是政府的重要职能,传媒应用大大提高了公共管理的效率,有利于公共管理职能的更好发挥。本文就传媒应用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及影响做了相关分析。

城市偏向对农产品流通业的影响分析 下载:58 浏览:289

梁静 《中国经济》 2020年9期

摘要:
本文结合收入分配、财政支农、投资三组数据,分析了我国城市偏向政策导向的客观存在性,从四个方面解释了城市偏向对农产品流通产业发展的影响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城市偏向政策导向总体上抑制了我国农产品流通产业的发展,同时,这种政策导向也能够借城乡收入分配和工业化等渠道,间接地对农产品流通业发展产生抑制性的传导效应。最后,文章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性建议。

术前视网膜光凝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手术患者术中及术后的影响 下载:56 浏览:391

俞华 刘强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6期

摘要:
目的分析术前视网膜光凝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行玻璃体手术患者术中及术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住院手术的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32例(35只眼)。根据术前是否行视网膜光凝分为非光凝组20例(22只眼)与光凝组12例(13只眼),术后随访3~6个月,比较手术时间、术中玻璃体腔介质填充情况、术后出血、术后视力提高情况等。结果本研究32例(35只眼)均顺利完成玻璃体视网膜手术。非光凝组中有1只眼发生术后出血,光凝组无术后出血情况发生。非光凝组中有13只眼可见新生血管膜,光凝组有3只眼可见新生血管膜。非光凝组中发现有牵拉性视网膜脱离5只眼,形成视网膜裂孔3只眼,光凝组中发现有牵拉性视网膜脱离1只眼,形成视网膜裂孔1只眼。非光凝组行硅油填充5只眼,光凝组行硅油填充1只眼,两组间介质填充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光凝组手术时间为(47.41±7.58)min,光凝组手术时间为(37.31±5.25)min,光凝组时间较非光凝组明显缩短,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视力两组患者均较术前有提高,非光凝组视力提高率为54.5%,光凝组视力提高率为76.9%,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R手术前行视网膜激光光凝对患者的预后有积极地影响,可降低玻璃体手术后出血的发生,减少手术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对视力的提高有帮助。

媒介融合环境移动直播对传统新闻业的影响 下载:69 浏览:384

董佳欢 《新闻传播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在互联网媒介融合时代,移动互联设备的更新重新定义了新闻现有的传播模式和生产方式。新闻直播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电视媒体,移动终端的兴起打破了传统新闻直播的固有模式,进一步颠覆了新闻直播的概念。在2016年这一"中国网络直播元年",移动直播以破竹之势席卷互联网,引起了新闻媒体尤其是一些老牌传统新闻媒体的极大重视。央视新闻、新华社等专业新闻机构主动进行创新转型,适应传播生态的变革,将新闻的权威性和主流地位拓展到移动新闻领域。同时,传统新闻媒体发展网络直播作为一个媒介融合的过程,对新闻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文主要从移动新闻直播的定义、传播模式和生产方式以及它的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来分析媒介融合环境移动直播对传统新闻业的影响。

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下载:48 浏览:221

唐国斌 赵婉婷 《中国经济》 2020年9期

摘要:
当前我国正处在乡村振兴、科技兴农发展背景下,应如何以科学发展经济,促进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有所提升成为发展的关键。影响我国农村的农产品流通因素以及我国农产品在流动过程当中会产生怎样的波动性特点成为研究的重点。如何通过有力的手段提升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成为需要思考的核心,本文将结合以上问题具体通过数据分析来对其进行阐述。

斜视手术中不同切口对患者泪膜功能与预后疗效的影响 下载:54 浏览:386

代书英 王亚楠 徐红佳 孙卫锋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斜视手术中不同切口对患者泪膜功能与预后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手术治疗的109例斜视患者(2017年7月至2019年2月)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51例,观察组58例,对照组术中作角膜缘梯形结膜瓣切口,观察组术中作改良Parks切口,比较两组的干眼症状评分、临床疗效、泪液分泌量、角膜荧光染色评分、泪膜破裂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满意度。结果 (1)组间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治疗后的角膜荧光染色评分、干眼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的泪液分泌量均较治疗前增多(P<0.05),两组治疗后的泪膜破裂时间均较治疗前延长(P<0.05),而在治疗后,观察组的干眼症状评分、角膜荧光染色评分都低于对照组(P<0.05),其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多于对照组(均P<0.05)。(3)组间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4)组间手术满意度比较,观察组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斜视矫正手术中作改良Parks切口,可有效缓解患者的干眼症状,改善泪膜功能,还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手术满意度。

Pannexin1通道对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增殖和侵袭迁移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下载:51 浏览:258

宋炬东1 丁云贞1 张超1 孙远远2 刘号峰3 《肿瘤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目的]探究Pannexin1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侵袭迁移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MTT法检测0、12.5、25、50、100、200μmol/L甘珀酸(CBX)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能力的影响;集落克隆检测CBX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法检测细胞间荧光传递能力;化学发光法检测细胞外ATP浓度。使用100μmol/LCBX处理乳腺癌细胞MCF-7后,Transwell法检测MCF-7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Western印迹法检测乳腺癌细胞中相关蛋白p-ERK1/2、ERK1/2、Vimentin、MMP-9蛋白的表达。[结果] MTT实验结果表明,200μmol/L CBX可显著性抑制MCF-7细胞增殖能力(P<0.05),而100μmol/L CBX对MCF-7细胞增殖能力无显著性抑制作用(P>0.05)。集落克隆实验结果表明,200μmol/L CBX可显著性抑制MCF-7细胞增殖能力(P<0.05)。实时荧光法和化学发光法实验结果表明,100μmol/L和200μmol/L CBX显著性抑制Pannexin1通道功能(P<0.05);Transwell实验和划痕实验结果表明,100μmol/L CBX显著性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侵袭迁移能力(P<0.05);Western印迹法结果表明,CBX抑制Pannexin1后,乳腺癌细胞MCF-7中ERK1/2、p-ERK1/2、MMP-9和Vimentin蛋白表达量下降(P<0.05)。[结论] 200μmol/L CBX抑制Pannexin1通道后,乳腺癌MCF-7细胞活性和增殖能力减弱,而100μmol/L CBX可降低乳腺癌MCF-7细胞侵袭迁移能力,其机制可能与ERK1/2表达量下降有关。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影响因素及对策建议 下载:41 浏览:234

万媛媛1 苏海洋2 刘娟3 《中国经济》 2020年9期

摘要:
"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我国欠发达地区创造了发展机遇。对此,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助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基于577份贫困县的农户数据,利用SWOTAHP定性与定量测度模型,研究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农村电商产业发展提出有益建议。

两种植物组织浸提液对重金属Mn污染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下载:71 浏览:494

徐昕昕 吕阳 张浩 王友保 《中国土壤》 2018年12期

摘要:
伴随金属材料行业的不断发展,电解金属锰因为高纯度、低杂质的特点,仍然是众多合金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原料之一,生产中带来的土壤污染问题也受到重视。作为覆盖于地球表面的疏松物质,土壤中时刻发生着复杂的生化反应,同时土壤酶是一类重要的生化催化剂,如土壤中的过氧化氢酶可以防止过氧化氢对生物体的毒害,并且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微生物数量均有关系,而脲酶、磷酸酶直接影响土壤的养分状况,对反应的进行有重要意义。土壤上的众多植物会在生长过程中分泌有机、无机物质影响这些反应。回顾并简要概括当前国内外Mn污染土壤修复研究现状,并通过对两种景观植物三色堇和羽衣甘蓝的研究,制备不同浓度的组织浸提液,加入至不同程度的锰污染土壤中,探究其对Mn污染土壤中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植物的组织浸提液对土壤过氧化氢酶及酸性磷酸酶的活性均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对脲酶活性有显著抑制作用,为污染土壤修复过程中的精准施肥提供指导,并通过该现象的发现,证明两种植物均对锰污染土壤具有一定修复效应。

低分子有机酸对贵州黄壤中镉释放及形态的影响 下载:74 浏览:479

刘桂 华敖明 柴冠群 任婧 秦松 范成五 《中国土壤》 2018年12期

摘要:
以贵州典型黄壤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浓度的柠檬酸、苹果酸及酒石酸作为浸提剂,通过振荡浸提法及BCR连续提取法,研究了低分子有机酸对黄壤中Cd的浸提作用及黄壤中Cd的形态变化。同时,分析了低分子有机酸对黄壤中Cd活化的环境风险。结果表明:3种低分子有机酸均可促进土壤Cd的浸出,且随有机酸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浸提效果大小为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苹果酸、酒石酸分别与柠檬酸复合添加的浸提率,均高于单一添加苹果酸、酒石酸,小于单一柠檬酸。在有机酸作用下,土壤中弱酸可溶态Cd比例增加,增幅在21.11%~64.25%之间;可还原态Cd减少,降幅为7.88%~24.03%之间。可氧化态和残渣态Cd变化不大。有机酸的复合添加后,可进一步增加土壤中弱酸可溶态Cd,降低可还原态Cd,其中复合方式N5+P5效果最明显,但会增加土壤中Cd活化的环境风险。环境风险分析表明,柠檬酸对土壤中Cd活化的环境风险要远大于苹果酸和酒石酸,且随有机酸浓度的增加有增加趋势。

寒地黑土典型县域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海伦市为例 下载:76 浏览:477

宋恒飞1 吴克宁1,2 李婷1 史雯雅1 刘浩然1 《中国土壤》 2018年11期

摘要:
农田土壤重金属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备受各界关注,科学揭示重金属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成为新常态下耕地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海伦市耕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反距离权重插值法得到整个研究区8种重金属元素空间分布特征,利用地理探测器模型诊断自然因素、区位因素、生产生活因素对8种重金属空间分异的解释力。结果表明,Cr、Cu、Ni、Pb、Zn变异程度强,As、Hg、Cd变异程度较弱。8种重金属空间分异显著,不同重金属元素含量空间分布也存在差异,空间分布呈现西北向东南方向阶梯变化。不同影响因素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对不同重金属元素空间分异的影响具有差异性,Hg、Cd、Pb、Zn的主要因素是区位因素与自然因素,As、Cr、Cu、Ni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区位因素和生活生产活动因素,总体上区位因素的影响力大于生产生活因素,生产生活因素的影响力大于自然因素,土壤重金属在原本固有含量的基础上受到类人为因素的强烈扰动进行了新的空间排列,逐渐改变了原有的空间分布特征形成新的分布格局。

垄膜集雨种植对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下载:80 浏览:484

张剑1,2,3 高宇2,3,4 任永峰2,3,4 赵沛义2,3,4 任冬生5 刁生鹏1,2,3,4 聂晶2,3,4 骆洪2,3,4 《中国土壤》 2018年9期

摘要:
本研究采用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究全覆膜垄膜沟播、半覆膜垄膜沟播和不覆膜平作三种不同种植方式对旱作向日葵农田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进一步补充完善垄膜集雨和旱作农业丰产栽培理论。结果表明:全覆膜垄膜沟播有效提高了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微生物数量,表现为全覆膜垄膜沟播>半覆膜垄膜沟播>不覆膜平作,其数量各处理均表现为细菌>放线菌>真菌。各处理土壤酶活性、微生物数量随着土层的加深呈降低趋势。试验认为全覆膜垄膜沟播可增加向日葵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微生物数量,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并提升土壤养分,可以为植株根系生长及养分吸收创造良好微环境。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