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 下载:32 浏览:173

赵静 《中国电气工程》 2025年3期

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在电气工程上的发展也越来越好,对于现如今我国的工业发展情况来说,还是存在着一些阻碍其发展的因素,因此,本文将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所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进行论述,希望能够起到参考性意义。

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研究 下载:35 浏览:164

许丽娜 《中国电气工程》 2025年3期

摘要:
电气工程是一项相对比较系统且繁琐的工程,提高电气工程自动化质量,就能提高整个电气系统运行的质量。所以,想要切实提升电气工程自动自动化技术化质量,就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实施技术优化。基于此,本文对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进行论述,希望能够对日后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性意义。

大规模风电并网下多区域互联系统热电综合调度模型 下载:76 浏览:463

张文韬 王秀丽 李言 钱涛 《电网技术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风电出力的随机性与波动性,进一步加剧了以燃煤发电机组为主的中国北方电网的运行调峰问题。我国北方地区同时存在着大规模的风电机组和高比例的热电联产机组,因而面对巨大的采暖需求和风电消纳问题,传统的调度运行方法难以应对。对此,提出大规模风电并网下多区域互联系统的热电综合调度模型。模型以最小化多区域互联系统期望总能耗为目标,考虑了风电的随机性,利用A R M A(auto-regressive and moving average)模型和Monte Carlo方法模拟生成大量风电场景,并基于场景削减技术得到具有较好代表性的有限场景集合。同时,模型打破"以热定电"的传统热电机组调度方法,并根据热能无法远距离传输,进行热电分区,将热能就地平衡,并考虑多区域互联的联络线约束,利用混合整数规划得到各场景下各类型机组及热电设备的日运行情况,由此分析热电综合调度模型对风电消纳做出的贡献。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模型与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可为我国多能互补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光伏-蓄电池联合供电水泵系统用集成式单管DC/DC变换器 下载:86 浏览:461

候虚虚1 秦岭1 熊俊峰2 王亚芳1 罗松1 钱科军3 《电网技术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提出了一种用于光伏-蓄电池联合供电水泵系统的Buck+开关电感Buck-Boost集成式单管DC/DC变换器,分析了该变换器在不同工作模式下的输出电压调节能力;探讨了前级电路采用脉冲频率调制(pulse-frequency-modulation,PFM)控制且工作在恒压充电模式下时太阳能电池的稳定工作区;提出了基于PFM控制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和蓄电池恒压充电双模式自由切换控制策略;给出了电感参数设计准则,以确保系统在整个光照、温度和负载变化范围内均正常工作;最后通过24 W样机进行了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集成式变换器具有结构简单、输出电压调节范围宽、效率和可靠性高等优点。

含高比例户用光伏的低压配电网电压控制研究综述 下载:77 浏览:473

蔡永翔 唐巍 徐鸥洋 张璐 《电网技术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户用光伏的并网和利用对缓解当前的能源和环境危机具有重要意义,高比例户用光伏并网所导致的电压问题成为制约网络消纳的关键因素。阐述了含高比例户用光伏低压配电网中的电压问题;介绍了基于电压灵敏度分析的电压控制原理;在此基础上,综述了低压配电网中基于有功调节、无功调节、分接头调节以及多设备协调的电压控制方法;评述了以上方法的适用场景、优势以及不足;总结了当前研究所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低压配电网电压控制新趋势。

基于分数阶微积分的机械臂滑模控制的研究 下载:62 浏览:464

张鑫 李嘉欣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0年10期

摘要:
针对机械臂这类非线性与不确定性的系统,将分数阶微积分理论与滑模控制策略的优点相互结合,提出一种有效的分数阶滑模控制方法。在控制器的设计过程中,分别以分数阶趋近律与分数阶滑模控制律两种手段将分数阶微积分引入到滑模控制中,并运用Lyapunov理论进行证明,从而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将提出的控制方法应用于二关节机械臂上,使用MATLAB仿真软件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可有效提高关节的跟踪速度与跟踪精度,控制器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电热联合系统最优潮流研究 下载:81 浏览:485

刘述欣1 戴赛2 胡林献1 丁强2 《电网技术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电热联合系统发展迅速,电热联合优化可取得更大经济效益。在分析实际热网结构特点基础上,结合热力系统的水力模型、热力模型,提出了计及热网回水管网热损失的热力系统潮流计算模型。建立了热力系统和热电机组、电锅炉等电热耦合设备的运行约束条件以及含多分支辐射状热网的电热联合系统最优潮流模型。研究了跟踪中心轨迹法求解该模型的计算方法与计算过程。算例计算以及与普通潮流对比分析表明,最优潮流可在热源参数上下限范围内优化选择热网运行控制参数,并优化发电机出力,故热电联合系统最优潮流运行时,具有更好的经济性。

基于元胞负荷特性分析的RBF神经网络空间负荷预测方法 下载:79 浏览:510

肖白1 刘庆永1 牛强2 綦雪松2 王皓1 《电网技术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针对元胞历史负荷数据的特点,结合RBF神经网络在非线性拟合方面的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元胞负荷特性分析的RBF神经网络空间负荷预测方法。该方法以元胞的历史负荷数据为基础,横向从元胞的年历史负荷特性入手,描述各元胞年负荷峰值段的发展趋势;纵向从元胞日最大负荷出现的时刻入手,刻画峰值时段的最大负荷数据群。在充分地考虑元胞负荷的季节特性、双峰特性和转移特性对空间负荷预测精度影响的基础上,构建出一种合理的峰值时段最大负荷数据群的双向选取模型。然后采用RBF神经网络对所选取的最大负荷数据群进行训练和预测,进而得到目标年各元胞的年最大负荷预测值。工程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基于改进FastICA及偏最小二乘法的系统谐波阻抗估计 下载:91 浏览:461

林顺富 李扬 汤波 符杨 李东东 《电网技术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系统谐波阻抗的精确估计可用于合理区分系统与用户的谐波污染责任。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快速独立成分分析(Fast ICA)及偏最小二乘法的系统谐波阻抗估计方法。基于公共连接点处的谐波电压和谐波电流数据,采用基于修正的三阶收敛牛顿迭代的Fast ICA算法实现混合信号的分离,相比传统二阶牛顿迭代提高了算法收敛速度;其次,基于解混出的变量,采用偏最小二乘法进行主成分分析求得混合系数,降低了解混变量之间的弱相关性带来的计算误差。最后依据系数间的线性关系计算系统谐波阻抗。仿真和实际案例分析表明,所提方法的系统谐波阻抗估计结果相比现有方法精度更高。

气象数据驱动的架空线路载流动态定值分析 下载:79 浏览:493

王艳玲1 严志杰1 梁立凯1 韩学山2 周晓峰3 《电网技术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架空线路传统的静态热定值采用固化的、苛刻的气象参数组合计算一成不变的线路最大热载流量,计算结果往往偏于保守。为此,采用气象数据驱动的统计分析方法,将全年恒定载流量转换为季节或月份载流量,缩短热定值的时间尺度。通过运行环境下实际气象数据的统计分析,实现气象数据驱动的架空线路载流的动态定值。基于CIGRE标准热平衡方程,采用控制变量法识别影响线路热定值结果的关键气象参数;进而对关键气象参数的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确定不同置信水平、不同时间尺度(按月、按季度和按年)气象数据子集内的气象参数阈值,通过各参数阈值计算相应时间尺度下的热定值;并利用当前运行年度的实际气象数据对各时间尺度定值结果进行运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根据电网允许的运行风险可方便地确定合适的气象参数置信水平和相应的热载流定值,基于气象数据驱动的架空线路热定值有效地挖掘了线路的热载流能力。

一种基于改进单相Y源逆变器的功率解耦方法 下载:72 浏览:466

冉岩 刘鸿鹏 刘宽 王卫 《电网技术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基于改进单相Y源逆变器,提出了一种新型功率解耦方法。由于二倍频功率纹波的存在,会在单相逆变器直流母线侧产生电压和电流纹波。通常情况下,会在全桥逆变器的直流侧并联大容量电解电容来实现前后级功率解耦。然而,电解电容体积大、寿命短,会影响光伏系统的可靠性和寿命。因此,利用改进Y源逆变器来实现功率解耦,该方法只需要分别在全桥中点和两个桥臂之间增加一个解耦电容。同时对应的控制策略确保在不影响负载电压的情况下,功率波动完全转移到两个解耦电容上。最终,搭建了一台基于TMS320F2812的200W的实验样机来验证所提功率解耦方法的有效性。

刍议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融合技术 下载:37 浏览:168

辛永生 《中国电气工程》 2025年3期

摘要:
在电气工程运行过程中,电气自动化的融合技术应用较为广泛,所谓电气自动化融合技术实际上就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相融合,从而提升电气工程运行水平。和传统的电气工程技术相比较而言,电气自动化统合技术能够更好地提高电气工程管理水平以及监控质量。因此,本文对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融合技术进行论述,希望能够对日后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性意义。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研究 下载:41 浏览:174

韦文广 《中国电气工程》 2025年3期

摘要:
现如今,我国的经济实力以及科技水平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从而促进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水平,但是在其实际应用过程中,还是存在着诸多的质量及安全管理问题,因此,本文将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对日后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性意义。

刍议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融合技术 下载:37 浏览:166

马兴隆 《中国电气工程》 2025年3期

摘要:
电气工程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保证电气工程的运行质量,需要使用电气自动化的融合技术,该项技术可以使用到电气工程的各个工作系统中,使得电气工程的系统运行更加稳定安全。

基于深度学习序贯检验的电源车故障诊断方法 下载:64 浏览:491

李炜1,2,3 周丙相1,2,3 蒋栋年1,2,3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0年8期

摘要:
针对电源车健康维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短时间记忆LSTM(LongShortTime Memory)网络与序贯概率比检验SPRT(SequentialProbabilityRatioTest)融合的电源车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基于LSTM网络建立电源车的多变量时间序列模型,并引入SPRT方法进行自适应多样本故障诊断。经在电源车仿真系统上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LSTM诊断模型有更强的学习和映射能力,LSTM-SPRT融合的故障诊断方法,显著提高了电源车故障诊断的准确率和可靠性。

自动化技术与电气工程的融合应用 下载:48 浏览:176

梁爽 《中国电气工程》 2025年3期

摘要:
长期以来,电气工程的发展都比较依赖于人工的操控,其对人工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但是在这种模式下电气工程的生产效率却无法得到明显的提升。在这种生产模式下,电气自动化技术应运而生。本文以当前电气工程生产环节的发展现状出发,针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具体内涵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提出了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融合运用的具体措施。

新时期人工智能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运用分析 下载:48 浏览:169

段山榕 《中国电气工程》 2025年3期

摘要: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电气工程技术实现了快速的发展,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人工智能的应用备受瞩目。许多技术性人才整合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提升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水平,全面转变传统的创新思维,充分凸显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作用和价值,工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对此,本文着眼于人工智能的具体概念,深入了解新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与电气工程自动化相结合的具体作用和相关对策,以期为推进我国电气工程的稳步建设及发展提供必要的参考。

干式变压器新型有载分接开关 下载:37 浏览:254

鲍鹏飞1 李晓明2 范文魁1 陈超1 《电气学报》 2020年1期

摘要:
现有的干式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存在体积较大、可靠性较差等缺点,需要改进。提出一种10 kV干式变压器新型有载分接开关。新型有载分接开关采用带闭锁的400 V低压交流接触器实现,两只交流接触器开关切换过程采用辅助晶闸管电路过渡,实现负荷电流实际过零点切换变压器分接头,切换过程无暂态,所有机械开关不产生电弧。交流接触器的可靠性较高,保证新型有载分接开关有较高的可靠性。

浅谈自动化控制在电气工程中的实际应用 下载:41 浏览:172

柳杨 马宝涛 《中国电气工程》 2025年3期

摘要:
自动化控制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电气工程的发展。电气工程涉及的范围很广,基本上包括电子技术、电气工程、计算机工程等,对相关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个人素质要求很高。现在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到越来越多的领域,包括工业、大型商场、大型铁路、客运站等等。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也日趋完善。本文对自动化控制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建筑电气工程安装技术工艺要点探析 下载:44 浏览:169

蒙卫军 《中国电气工程》 2025年2期

摘要:
机电工程主要是指在建筑安装中的关于电气、暖气和给排水以及通信等工程,稍不注意都会导致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出现隐患。而随着电气机电设备其各方面性能的完善,建筑安装施工对电气机电设备安装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由于建筑电气机电设备安装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加之建筑工程规模的增大,使得电气机电设备调试的工作量也不断增加,电气机电设备的体积较大,操作步骤较为繁琐,在安装精度把控方面存在一定难度,因此,需要改进技术措施,切实保障建筑电气机电设备的安装质量。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