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互联网时代下的思政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研究——以太原科技大学为例 下载:59 浏览:421

温鹏艳 《当代市场营销》 2019年1期

摘要:
当今,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课程设置与现实需要之间矛盾比较突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个体之间问题层出不群,毕业生所学的知识似乎难以真正发挥用处,很难与社会接轨。而且毕业生在学校期间,并没有太多的机会参与社会实践等种种因素导致毕业生一毕业就处于盲目的状态来选择自己的职业。该篇文章从各级政府,企业、高等院校、家庭以及大学生个人等方面分析出现就业不和谐的原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尽量为每个思政系研究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之路。

基于IPA的信息技术类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对策研究 下载:94 浏览:505

董本清 卫杲旻 《软件工程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信息技术产业是现代经济的重要引擎,信息技术类专业大学生作为信息技术产业的未来从业者,其就业能力必将对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层次和深度起到重要影响作用。本研究运用IPA(Importance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即"即重要性-表现程度分析法"对信息技术类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指标的重要性及满意度进行评价。本文构建了信息技术类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IPA四象限分析图,并且根据评价结果,从宏观政策机制层面、中观高校教育、社会管理层面以及微观个体成长层面提出针对性的提升策略。

基于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的网络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下载:83 浏览:510

薛文生 薛涛 王明明 王伟 《软件工程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为了改进网络工程专业教学方法,提高网络工程专业教学效果,加强网络工程专业课程建设,本文对网络工程专业建设展开了调查和探索。通过对西安工程大学网络工程专业2013—2017届毕业生工作经历的跟踪调查分析和网络工程专业就业市场的调查分析,明确网络工程专业方向的设置;通过分析网络工程专业毕业生应该掌握的专业知识及具备的专业技能,结合网络工程专业就业岗位需求,进一步整合优化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

基于卓越人才培养的软件工程专业多元化实践平台建设研究 下载:92 浏览:516

王佳乐 刘健 方刚 《软件工程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是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针对软件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现状及不足,本文构建了基于卓越人才培养的软件工程专业多元化实践平台,将学生岗位训练分步嵌入到多元化实践平台对应环节中,实现企业应用能力实践和科学研究创新能力培养的深度融合,提升了实践培养的针对性和系统性,凸显卓越软件人才的竞争力。

“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下载:95 浏览:504

高辉1 潘海为2 鹿泽光3 《软件工程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本文以"互联网+教育"为主线,研究的出发点在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引导的教学方式的改革。通过对慕课课程开发与应用意义的研究,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慕课课程的具体的建设流程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突出体现了在当今社会的教育环境下,慕课课程的引入与普及的必要性,对适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学习需求的慕课课程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具体实现方法。对"互联网+"背景下课堂教学的信息化教学改革方法进行了探讨,并针对高校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互联网资源的应用情况提出了几项改革建议,以期能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改善。

日本老龄化背景下的“冬期集住”实践——以北海道西神乐地区为例 下载:68 浏览:340

野村理惠1 裴妙思2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18年10期

摘要:
在老龄化特征显著的日本农村地区,如何对持续增加的空置房加以再利用,以及如何对地区内常住的高龄人口施以支援等,已经逐步成为了政策研究的热点课题。本研究针对北海道严寒地区,以"冬期集住"计划的具体实践为例,探讨相关的支援对策。根据案例分析得知,当地居民可共享冬季"集住"设施,且可根据实际需要分季节实行集合与分散居住。这种居住模式揭示了基于自然环境的集住住宅体系建立的可能性。研究同时也发现,集住与季节性居住在运作中亦存在着诸如运营和维护等方面的问题。

计算机网络背景下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探究 下载:91 浏览:508

刘佳 《当代市场营销》 2018年9期

摘要: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国的各项事业提供了诸多的便利。随着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成熟,企业对于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于物流企业。信息化应用程度的高低,对于提高物流企业的工作效率以及市场竞争力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基于此,文章对于计算机网络背景下的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基于大类教改的网络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研究 下载:97 浏览:518

张志刚 《软件工程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随着全球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工程在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中的战略地位显得更为重要,这就需要高校培养出更多的网络工程创新应用型人才,而大类招生和教改对传统的网络工程专业建设又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以西安财经学院为例,对在大类教改下当前网络工程的特色专业建设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从大类教改的本质、特色专业建设、强化实践教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对网络工程专业的定位、发展和大类培养的方案给出了建议和对策。

多维信息化手段在物流管理专业信息化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下载:91 浏览:503

赖振辉 《当代市场营销》 2018年7期

摘要:
信息化是当今社会的主旋律,尤其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普及,信息化在教学领域展现了独特的优势。物流管理专业作为当今社会新兴起的专业与互联网结合尤为紧密,如何利用现如今的信息化技术对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开发出适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是文章谈论的重点。

多效微生物制剂对甘肃干旱区马铃薯连作土壤生态及产量的影响 下载:47 浏览:361

刘锦霞1 李娜1 李晶1 丁品1 张建军1 杜文静1 武建荣1 李作良2 《土壤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连作障碍已成为严重威胁甘肃马铃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之一,而功能微生物在植物防病、促生、土壤修复等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通过多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多效微生物制剂对甘肃干旱区马铃薯连作土壤微生物、养分、酶活性等生态因子及其产品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应用多效微生物制剂对甘肃干旱区马铃薯连作土壤生态及其产量等影响显著,与对照相比,提高了细菌、放线菌的数量,降低了真菌的数量;提高了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使连作土壤矿质营养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提高;降低了连作马铃薯晚疫病、枯萎病和软腐病的发生率,与对照相比,病株率分别降低了66.34%、69.17%和67.24%,病薯率分别降低了74.85%、78.75%和60.31%;明显促进植株生长,提高块茎产量,增产率为14.45%。研究证明多效微生物制剂能够有效改良甘肃干旱区马铃薯连作障碍土壤生态环境、防控病害、促进马铃薯植株生长、提高产量。

测绘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下的持续改进机制思考 下载:80 浏览:467

张云鹏 吉文来 苍桂华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9年7期

摘要:
通过持续改进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水平是工程教育认证的初衷。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对测绘工程专业的持续改进建设机制进行探讨,从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以及社会评价机制等方面探讨了测绘工程专业持续改进机制的建设思路。建立校、院、系三级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从教学准备、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全面监控教学过程质量,科学设计测绘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质量评价模式,构建毕业生跟踪反馈与社会评价机制以及培养目标达成评价机制,推进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高。

测绘工程专业“遥感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探讨 下载:71 浏览:484

竞霞1 任志远2 鲍艳3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9年7期

摘要:
为了满足社会对遥感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遥感原理与应用"课程。如何依据专业特点及其培养目标组织"遥感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教学是教师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针对测绘工程专业特点,结合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从教学内容的取舍与补充、教学模式及实践教学等方面探讨了测绘工程专业"遥感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所阐述的内容对测绘工程专业遥感课程的实际教学工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对其他学科专业的"遥感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教学也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高等学校生物科学专业动物学野外实习实践与探索 下载:76 浏览:492

赵海鹏1,2 谷艳芳1 肖保林1 《生物学报》 2019年10期

摘要:
在生物科学专业动物学野外实习多年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总结出有益于实习顺利有效开展的经验,具体包括:1)充分利用周边资源,使学生体会到动物学研究对象就在身边;2)及时更新实习装备,网络平台学习与野外实习相结合,增强实习效果;3)制定合理可行的方案,降低工具损毁率;4)制定促使学生互相监督的考核方式,增强集体意识;5)邀请优秀的中学生物学教师、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与实习有关的知识,稳固学生专业思想,提升专业兴趣。

大类招生模式下学生成绩综合评价模型 下载:63 浏览:385

曹丽梅 郑志益 张志刚 《数学应用》 2019年11期

摘要:
学生成绩是评价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学生排名的依据.大类招生模式下,要做到公平合理的评定学生成绩是非常困难的.针对成绩标准化一般方法的局限,使用绝对分数、相对分数、排名正态分数构建了一种综合的成绩评价模型,实现专业分流中不同专业课程成绩的比较和加权排名,确保学生成绩的评定更加公平、客观.

高校二级学院的分配方案中的数学建模及思考——以同时承担公共课教学和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任务的二级学院为例 下载:70 浏览:409

梁海华 房亚兵 方刚 《数学应用》 2019年9期

摘要:
在当前国内各高校陆续开展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打破大锅饭工作模式的背景下,结合既有公共课教学部又有本科专业的二级学院的师资结构特点,根据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原则,建立教学基本工作量模型、排课优先顺序模型和酬金分配模型,并进行逻辑推理和理论分析,为决策者制定分配制度提供科学的依据.

校企协同全流程创新创业测绘工程专硕培养模式的实践 下载:66 浏览:469

焦明连 卢霞 周立 孙佳龙 谢宏全 董春来 蒋廷臣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9期

摘要:
测绘工程领域被定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项目"的一部分。淮海工学院测绘与海洋信息学院以此改革项目为契机,对全日制测绘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协同全流程创新创业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与实践,建立了双导师制、研究生实践基地或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修订了符合市场需求的培养方案、制定了完善的双创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实践结果证明:校企协同全流程创新创业测绘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实现了高校、企业和研究生的三方共赢,凸显了专业硕士在专业技能和创新创业精神的优势,有效提高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数学藏汉双语教师职前培养研究——基于四川藏区数学藏汉双语教师专业现状 下载:77 浏览:476

李昌吉 《数学应用》 2019年4期

摘要:
民族地区双语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一直是我国基础教育研究中的热点.结合四川藏区数学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提出数学藏汉双语教师职前培养路径:明确数学双语教师职前培养目标,在国家双语教育政策支持下,积极构建高校、地方政府和中小学校协同培养机制,构建数学双语教师专业标准,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搭建数学双语教师专业发展大数据平台,改善数学双语教师职前培养课程设置,促进数学藏汉双语教师专业发展.

本科数学专业课程中教学案例的创新探索 下载:74 浏览:413

李坤 《数学应用》 2018年10期

摘要:
本科数学专业课程教学要与科研相结合,教师要适当选取部分科研成果作为教学案例,锻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本科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我国特殊工程专业技术发展综述 下载:68 浏览:411

陈蕾1 任静2 蓝戊己3 王彦辉1 张军1 吴学军1 《建筑技术学报》 2018年11期

摘要:
加固改造技术、建筑物整体移动、膜结构和建筑遮阳等特殊工程专业性强,智能化程度高。特殊工程的技术进步提升了我国建筑业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独立董事交通便利性与盈余质量—异地会计专业独董的视角 下载:80 浏览:494

周军 郝玲玲 杨茗 《会计研究杂志》 2019年9期

摘要:
我国幅员辽阔并且异地独董众多,交通便利性可能是影响独董治理作用发挥的重要外部因素。本文研究独董交通便利性对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如果将独董居住地与上市公司办公地两地之间的动车运行时间小于1小时定义为交通便利,异地会计专业独董的交通便利性对企业盈余质量有着显著正向影响;相对于异地会计专业独董,本地会计专业独董更能抑制盈余管理,但是交通便利的异地会计专业独董与本地会计专业独董对企业盈余质量的影响并无显著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将独董居住地与上市公司办公地两地之间的地理距离小于200km或100km定义为交通便利,该结论依然成立。这表明,交通便利性有助于异地独董发挥治理作用,提高盈余质量。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