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CL-TOPSIS法的我国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下载:73 浏览:430

符峰华1 尹正江2 唐纯武2,3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8年6期

摘要:
基于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指标体系构建分析,针对传统TOPSIS模型运用概念格加权群决策方法进行有效改进,试图通过实证分析深入剖析和系统识别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旨在为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内在因素相关研究在方法论层面提供有益借鉴,对未来更深入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和准备。

我国石油炼制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变迁 下载:54 浏览:507

翁艺斌1 李兴春1 吴百春1 阎光绪2 郭绍辉2 《中国环境保护》 2018年10期

摘要:
随着我国不同时期面临的环境问题、环保政策的不同,排放标准的编制思路和内容也存在较大差异。在对各阶段石油炼制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订背景、环保政策及内容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石油炼制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新形势下我国炼化行业水污染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我国金融科技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与对策研究 下载:82 浏览:439

罗福周 陆邦柱 方永恒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8年4期

摘要:
运用高科技来促使金融服务更加富有效率的新模式。在阐述金融科技基本理念的基础上,分析国内外金融科技的发展现状,对我国的金融科技发展背景与潜在影响,进一步分析金融科技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金融科技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中美贸易摩擦对全球及我国汽车产业的影响 下载:55 浏览:322

赵世佳 左世全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20年3期

摘要:
2018年,特朗普政府已先后对价值340亿美元、160亿美元与2 0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加征25%及10%的关税。作为反制措施之一,我国也对部分自美进口商品加征了关税。汽车产业产业链长、覆盖面广,在中美互征关税清单中,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商品成了"主战场"之一,中美在汽车领域的贸易摩擦对全球多个国家都带来一定的影响。当前,我国正处于由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关键时期,系统分析中美贸易摩擦对汽车产业的影响并提出应对策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此,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竞争新优势;二是坚持优化产品结构,提升技术掌控能力;三是强化多边合作机制,提高抵御风险能力。

5G背景下我国物流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与演化研究 下载:58 浏览:332

张焱1 苑春荟1 吴江2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20年3期

摘要:
构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是推动产业转型的有效途径,针对5G时代物流产业创新的需求,以系统动力学为工具,构建5G背景下物流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不同情景模拟分析未来十年的演化趋势。仿真分析结果表明:5G对于物流产业效率提升和社会物流总费用降低的影响非常显著,尤其是在5G商用4~5年后社会物流总费用显著降低;通信运营商在5G时代一定要改变传统的依靠流量收入的方式,才能分享5G对全社会全面重构的经济收益;政府科研投入政策对产业创新起到重要的牵引作用,但到中长期,产业内部自身的运行机制起的作用更为突出。

风险投资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及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全国21个省市的实证研究 下载:82 浏览:498

张俊芳 郭永济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8年3期

摘要:
本文以中国21个省市地区为研究样本,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面板数据与联立方程模型,检验了风险投资与区域创新能力以及经济增长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经过多年持续快速发展,中国风险投资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作用较为明显,在当期及短期内均能产生显著的促进效应;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在一定时间后开始显现;但是,中国风险投资对企业投资的阶段性特征仍然较为明显,投资周期偏后,对当期的自主研发活动难以产生直接的促进效应。此外,风险投资对于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与经济增长的作用效果要好于企业研发投入效果。

我国智库全球传播的七大“短板” 下载:78 浏览:454

李刚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8年2期

摘要:
随着全球治理体系不断深化,作为谋划全球治理格局的重要环节,我国智库面临如何服务国家参与全球治理,提升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增强软实力和话语权的紧迫任务。目前,我国大多数智库在组织观念、研究平台、知识产权、人力资源与机构运营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影响了智库全球传播体系的建设。因此,在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过程中,要不断完善传播专家队伍建设,主动化挑战为机遇,迎接我国智库全球传播新时代。

企业家精神与我国企业创新主体建设研究 下载:57 浏览:335

王一鸣1 陈虎2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20年2期

摘要:
企业家精神尤其是企业家创新精神,对于企业创新主体的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国当前的企业家精神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了企业创新主体的建设,迫切需要打造服务于我国企业创新主体建设的企业家精神。

向农业4.0时代迈进中的我国精准农业发展制度供给研究 下载:62 浏览:330

李朋来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20年1期

摘要:
大力推进精准农业是我国向农业4.0迈进的重要切入点。将大范围推广精准农业的条件归纳为"国家收益与微观主体收益的一致性"、"持续、高效的技术能力供给与技术推广"、"精准农业金融与资本市场体系建立"、"实施效益科学评估体系设计"4个方面,认为当前存在着"技术使用激励"、"科技力量整合"、"农业科技金融供给"、"统计调查与评价"4个维度的制度供给不足,提出相应的制度供给方案。

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事后评估——基于我国商务部无条件通过的案例 下载:387 浏览:414

王燕1 臧旭恒2,3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18年8期

摘要:
我国《反垄断法》实施已十年,然国内关于事后评估研究鲜见,迫切需要对过去的执法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尤其是占比例最大的无条件通过案例因为缺乏对外公布的详细审查信息引发社会和学界诸多争论。采用事件研究法获得的事后评估结果显示,国情和经济发展的特殊阶段性使然,我国的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具有以下特点: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主要采用社会总福利标准,同时也非常注重消费者福利的保护,赋予消费者福利一个很大的权重;会受到产业政策的影响;无条件通过的经营者集中案例总体上不存在显著选择性执法问题。但由于《反垄断法》的实施尚处于初级阶段,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随着经验的逐渐积累,执法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并越来越注重对消费者福利和竞争的保护。及时就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进行事后评估,分析执法情况和执法标准,有利于引导企业的经营者集中行为,对完善反垄断执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学区划分的司法审查实践评析 下载:53 浏览:392

周慧蕾 《法学学报》 2020年12期

摘要:
学区划分是否为可诉的行政行为、非适龄儿童是否具有原告资格、入学要求具备房产证的规定是否合法、就近入学是否意味着最近入学等,是司法审查中的四大争点。各地法院对前两个争点有立场上的分歧,对后两个争点分别是共识性地肯定与否定。学区划分法律性质上的分歧,关键是未能区分教育行政部门在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中三个公法行为。条件确定行为因其对象的不确定性、反复适用性,属于制定规范性文件行为;学区划分和资格审定行为,则因其对象的确定性、效力的直接性,是可诉的行政行为。从学区划分的利害关系人来看,非适龄儿童不具有行政诉讼原告资格。在学区划分的基本条件户籍所在地之上增加条件,比如要求具有房产证等规定,既不合法亦不合理。学区划分的法定基准"就近入学"并不意味着最近入学,但应以相对意义上的最近入学为主。

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监测框架研究 下载:52 浏览:400

米晓文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20年12期

摘要:
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目前仍未得到有效解决。建立小微企业融资监测框架,可以及时了解小微企业融资状况,对国家制定小微企业金融支持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在对现有小微企业融资监测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比较借鉴国内外小微企业发展情况监测做法,从融资供需的双方和外部融资的环境三个方面提出完善中央银行小微企业融资监测框架的建议。

从泛滥到规制——我国真人秀节目的思辨性探讨 下载:47 浏览:337

滕芳1,2 《当代艺术》 2019年1期

摘要:
从电视真人秀的概念和本体性来看,真人秀节目起源于观察式纪录片,并在发展的过程中吸收了参与式纪录片、表演式纪录片的手法和技巧,逐渐形成了当代电视真人秀节目制作的各种风格类型。作为文化消费产品,电视真人秀节目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来自政策、经济、受众等的影响,与节目本身形成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的关系。

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的成效、问题与对策 下载:57 浏览:403

侯增艳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20年12期

摘要:
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是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积极探索和成功实践,建设十年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人才效益。但仍存在着园区规划布局有待完善、载体设施建设有待步拓展、缺乏行业基础支撑、管理体制机制尚未完全理顺、政策支持力度不足、社会认知度不高等问题。需从加快制定新一轮规划、加强机构培育、创新管理运营模式、提供优质服务项目、完善扶持政策、推进信息化建设、扩大对外宣传、推进国际化发展等多方面着力,充分发挥产业园集聚产业、拓展服务、创新示范、培育市场的作用,推进新时代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高质量发展。

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策略探究 下载:57 浏览:409

雷博雯 方建珍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20年10期

摘要:
绿色金融作为实现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近年来,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在绿色金融发展方面提出了许多政策,也取得了许多成绩,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绿色金融概念不够明确、环保认知缺乏深度、绿色金融体系不够完善、绿色金融产品服务种类单一以及金融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本文试图明晰绿色金融内涵,分析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并提出发展建议,拓宽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渠道,以期推动农村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

数字经济环境下我国农村消费结构变迁分析 下载:56 浏览:381

郝承尧 丁立会 郑盼文 《电子商务进展》 2020年10期

摘要:
近年来,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业已成为改善消费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同时,数字经济具有很强的网络效应,可以带动农村消费与传统农村产业实现转型升级。本文结合2005-2017年的网络购物与农村消费结构支出相关数据,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分析了农村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研究认为收入水平增加、商品价格变动、农村信息化水平等是影响农村消费的重要因素;最后给出实现农村消费结构升级的相关建议。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角下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下载:51 浏览:371

高笑歌1 司树桐2.3 《电子商务进展》 2020年10期

摘要:
电子商务的发展不但对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起到了改革和带动作用,而且对第一产业带来了巨大改变。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维度剖析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并对现阶段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特征进行反思和总结。

我国跨境电商平台网络营销综述 下载:55 浏览:379

张晨 王茹 《电子商务进展》 2020年9期

摘要:
文章在梳理跨境电商平台网络营销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出发展跨境电商网络营销有效做法,指出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通过保障产品质量,注重建设高质量服务,有效利用大数据等有效对策,以此跨境电商网络营销的发展,提高跨境电商平台的竞争能力。

当前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形势变化及2020年展望 下载:64 浏览:438

徐建伟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20年8期

摘要:
当前,我国汽车产业震荡调整是长短期变化叠加导致的,既关乎总量和速度变化,也关乎产品和技术结构调整。从长期来看,我国汽车产业已经进入从规模扩张的增量市场向品质提升的"增量+存量"市场转变的新阶段。从短期来看,汽车产业面临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大、产业政策大幅调整、经贸摩擦冲突加剧、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等新变化。长短结合来看,2019年和2020年汽车产业发展同处一个阶段变化,在趋势上具有很强的连贯性和接续性,一些趋势性变化仍将延续,一些苗头性变化可能更加清晰,一些隐忧问题将会进一步暴露。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需要深入研究的若干问题 下载:85 浏览:490

庞元正 《哲学研究进展》 2018年4期

摘要:
党的十九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变的重大论断,为推进相关问题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重大课题。主要矛盾的转变有根本性转变和阶段性转变两种性质不同的情况,而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属于后一种转变。判断社会主要矛盾是否发生转变,不仅要根据主要矛盾两个对立面的自身变化作出判断,而且要根据事物多种矛盾中哪一种矛盾居于支配和主导地位来判断。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它决定着我国社会发展的性质和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这一主要矛盾的转化提出了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再认识的任务,根据矛盾的个性和共性的关系,可以把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概括为:人民日益增长的对发展的需要同发展还不能在短时期内满足人民的需要之间的矛盾。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