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管理组织的重构 下载:59 浏览:504

韦汇余 《英语教学》 2019年7期

摘要:
高等教育国际化为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带来了机遇。文章从教育管理学的视角介绍了高校构建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二级学院管理组织的背景、动因,分析了相关成功案例,最后探讨了以教育语言为学科基础构建学院主体的大学英语教师管理组织机构的价值和启示。

初中道法教师如何打造生动高效课堂 下载:69 浏览:392

牛丙方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20年11期

摘要:
打造生动高效的课堂教学应加强对新课标的研究和学习;加强对新教材的研究和学习;重视知识横向拓展;"身教胜于言传";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理念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更新;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式;避免枯燥教学、打造生动高效课堂。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引领下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复习 下载:76 浏览:441

李志荪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20年8期

摘要:
通过对近几年的中考探究题进行分析,体会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引领下的科学探究类中考题将知识、能力、态度有机融合、合二为一的考查角度,进而找到开展以素养为本的中考化学复习的切入点。

我国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下载:75 浏览:428

阳德华 杨梦秋 《中国教育探索》 2020年7期

摘要:
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需求是学前教育改革与师资队伍建设的基础,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通过梳理2009—2018年我国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相关研究发现,文献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内涵、现状、影响因素和支持路径等四个方面。针对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未来研究应完善研究方法,不断深化研究内容,进一步拓宽研究视野。

中小学劳动活动课程化:内涵、意义与实施路径 下载:71 浏览:458

纪世元1 韩嵩2 《中国教育探索》 2020年7期

摘要:
劳动活动课程化是学校课程运行的一种特殊形式,劳动课程化的重点和难点是如何将家庭、学校、社会中碎片化的劳动活动资源整合为科学系统的学校课程,在学校教学中实现劳动教育的目标。中小学劳动活动课程化是实现劳动教育育人价值的必然要求,是保障劳动课程科学性和序列性的应然体现,是促进劳动课程常态化的实然路径。基于学校课程体系要素间的关系,可从理念目标、学习领域、课程模块、实施评价等四个层面对劳动课程体系进行建构,为劳动教育课程化的开发提供有力的支撑。中小学劳动活动课程化的实施路径包括:基于校训引领劳动特色课程体系建设,整合课程资源确定劳动课程教学内容,把握劳动教育内涵科学构建课程模块,开展劳动课程实施与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课堂空间:教育公平的微观透视——一种空间社会学的视角 下载:90 浏览:476

闻天阳 许波乐 《中国教育探索》 2020年6期

摘要:
从社会宏观角度看教育公平,主要是指教育资源的分布均衡;从学校中观层面来看教育公平,是指教育机会平等和教育参与平等。空间社会学则提供了微观层面的、观照学校内部教育公平的理论和实践视角。在空间社会学的视域下,教育的不公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缺乏对课堂空间的关注和理解,以教师为绝对主导地位的空间关系形成,不同学生对课堂空间的支配和使用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基于此,实现教育公平的课堂空间建构,应"树立空间意识,重视人的价值;正确认识师生关系,实现师生场域融合;建立心理归依,实现空间共享"。

支架为媒,助力写作——例谈支架式小学英语写作教学 下载:54 浏览:476

曹伟华 《英语教学》 2020年5期

摘要:
写作既是语言表达的方式,又是语言能力的重要表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提出了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搭建不同类型的支架,促进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高的若干策略:搭建导图支架,使写作"言之有物";搭建范例支架,使写作"言之有道";搭建评价支架,使写作"言之有法"。

互惠式教学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本土化实施 下载:79 浏览:489

何书利1 杨乐霞2 《英语教学》 2020年3期

摘要:
互惠式教学是一种依据文章结构在师生间以对话交流的方式构建文本意义的教学活动,旨在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其理念不仅符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理念,与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也有相同之处。基于互惠式教学理念,教师对学生的阅读过程指导分为预测、厘清、提问、总结四个阶段。笔者认为,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基于学情分析,本土化落实其中的理念,从而在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与合作学习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校EGP教师专业发展方向研究 下载:62 浏览:376

朱翠华 《英语教学》 2018年3期

摘要:
随着高校英语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EGP教学模式已经逐渐走向与ESP教学模式的融合和过渡,即基础英语向专业性应用型英语教学的过渡。教学模式的创新首先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专业基础,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EGP教师向ESP教师转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提出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具备的基础能力,并通过英语教师强化对各科专业知识的学习、加强与专业课教师的合作、优化自我转型途径三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旨在为促进高校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理论参考。

基于引领性问题探究主题意义,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题教学探索 下载:96 浏览:212

赵冉1 刘燕2 《英语教学》 2020年3期

摘要:
教师设计的引领性问题,即从理解到应用、从分析到评价等有层次的课堂提问,是组织学生探究主题意义的必要环节,也是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一则教学课例,展示了教师如何围绕主题意义进行教学探索,即如何通过引领性问题的设置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借助话语标记语,以听促说——以北师大版高中《英语》必修三Unit 9听说课为例 下载:81 浏览:441

乔月娟1,2 周志辉2,3 《英语教学》 2020年2期

摘要:
高中英语听说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忽略对听力文本的深层挖掘,忽略语篇的主题意义和语用价值,导致学生在听力活动中不能有效地进行意义建构,从而影响口语输出的效果。本文结合具体的听说教学实例,探寻话语标记语for example和such as在口语语篇主题意义探究中的语用功能,旨在实现以听促说,完成交际目的。

主位推进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的运用 下载:94 浏览:400

徐丽1 张强2 《英语教学》 2020年2期

摘要:
主位推进模式能清晰地呈现语篇的信息生成过程与文章结构脉络,有助于解决读后续写中存在的学生意思表达不清、文章结构松散等问题。本文介绍了主述位概念及常见的主位推进模式,通过一则记叙文实例说明合理清晰的主位推进程序对于语篇衔接与连贯性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尝试将主位推进模式应用到读后续写教学中。

例谈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师积极反馈语的认知支架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下载:72 浏览:423

项纸陆1 罗晓杰2 《英语教学》 2020年1期

摘要:
本研究采用会话分析的方式,以一节高中英语阅读公开课为例,描述性地分析了教师积极反馈语的认知支架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当学生回答参阅型和评估型问题时,教师积极反馈语具有认知支架的功能。笔者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引发性积极反馈语能够为学生降低任务难度、提供学习示范;额外输入积极反馈语能够为学生搭建表达支架,强调关键特征。基于上述分析,笔者建议教师在备课时,应根据活动所需认知支架,合理设计不同类型的积极反馈语;应根据阅读教学问题类型,合理运用不同类型的积极反馈语。

数字教科书在语文学科中应用的冷思考 下载:49 浏览:490

华乐菲 《中国教育探索》 2019年12期

摘要:
数字教科书是动态的纸质教科书,它依据课程标准设计但更具开放性,是一种新的复合型课程资源。在语文学科中,数字教科书是开展群文阅读的高效载体,是加强语文实践性的有效工具。它为语文教学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易脱离文本、忽视人际交往的不利影响。数字教科书的多媒体技术应用削弱了学生与文字的联结,忽略了语言应用的最近现场。

从现代、后现代到别现代主义:论语文教育范式转型 下载:57 浏览:494

魏江北 《中国教育探索》 2019年11期

摘要:
中国语文教育在经历了从现代到后现代转型的努力之后,形成了一种别现代的教育形态,语文考试评价与语文教学追求相脱离,不利于立德树人使命的真正完成。需要以别现代主义理论为指导,立足中国现实,辩证地看待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的语文教育思想,推动中国语文教育向真正的现代语文教育转型。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区域高校创新联动策略探究 下载:68 浏览:448

陈慧星 《中国教育探索》 2019年11期

摘要:
长三角高校的联动,面临行政壁垒难以破除、组织机构内部动力不足和人才资源效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通过对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的区域高校创新联动的制度建设、组织机构运行和人才资源供给的分析,高校创新联动应采取"完善制度建设,提供创新发展保障;协调组织运行,构建创新发展系统;激活智力资源,增强创新发展活力"等策略。

地方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的问题与对策——以云南省26所高校为例 下载:46 浏览:377

周琬謦1 段利华2 罗雁龙3 陈蔚4 《中国教育探索》 2019年10期

摘要:
以云南省26所高校为例,采用自编问卷开展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地方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存在中心建制不完备、专兼职队伍力量薄弱、中心资源配备不足、工作内容因循守旧、项目与活动的覆盖面狭窄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受教学文化影响、教育观念制约、学术能力不足、政策支持不力、互助合作低效等综合作用的结果。要以优化政策制度体系建设为保障,以完善中心组织机构建设为基础,以优化中心专业队伍建设为抓手,以夯实中心项目活动建设为载体,以加强中心互助合作交流促共赢,促进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优化建设。

产教融合中本科高校教师的实践逻辑 下载:57 浏览:401

张丽娜1 2 《中国教育探索》 2019年9期

摘要:
为应对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产生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不高、毕业生就业难等问题,加快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要推进产教融合。教师是产教融合中的重要纽带,运用布迪厄的实践理论对产教融合中本科高校教师的实践进行解读具有重要意义。产教融合引发了本科高校教师对自我的身份认同冲突、知识体系重构和教师队伍分化。为适应并融入产教融合场域,本科高校教师必须依托大学场域的分化与分融,利用并转化自身资本,调整并优化原有惯习,培养适应产教融合场域的实践感,开展知识与实践、理论与技能、研究与应用相结合的产教融合实践。

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与评价体系探究 下载:69 浏览:376

付沙 周航军 肖叶枝 相文杰 《中国教育探索》 2019年9期

摘要:
教师教学发展与评价体系是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对促进教师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应从建立健全教师教学能力与质量评价体系和教师教学能力培训体系、完善教师聘任和管理制度;健全教学激励机制,奖励教师教学投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教学改革建设和课程建设;推动课堂教学革命,建立多种形式的教学交流与展示平台等方面,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提升教学水平。

生活是取之不竭的海洋—初中作文教学的一点心得 下载:60 浏览:525

石晶 《海洋研究》 2024年4期

摘要:
新时期新变化,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在专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方面进一步的丰富。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准确把握专业特点,能够抓住新时期的专业发展的机遇,在学科专业发展,教师职业发展等方面大胆创新,能够结合个人特点,在专业发展方面体现出个人的优势。因此,立足当下的实际,分析国家以及学生对于语文作文教学的要求,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为学生呈现出高质量的课堂,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保驾护航。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