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手写体数字的识别方法研究 下载:41 浏览:467

闫江宝1,2 张长胜1 周雷2,3 《数据与科学》 2018年11期

摘要:
手写体数字识别是一个传统和典型的模式识别问题,本文采用最小距离法、K近邻法和BP神经网络三种方法。使用MATLAB软件对数字特征提取并进行编程,对手写体数字训练并且对训练结果进行测试;最后对手写体的程序进行数字识别并显示结果。通过以上这些方法试验,得到每一种方法所对应的特征的分类结果和分类的正确率,并对分类结果和正确率做了对比和分析,最终得出分类结论。

小型无人机在大面积1∶1000数字化航测中的应用 下载:85 浏览:500

沈泉飞 潘九宝 王玮 孙长奎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20年4期

摘要:
无人机具有反应快速、机动灵活、经济高效等特点,在测绘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目前很少有小型无人机应用于大面积1∶1 000航测任务中。以海安市1∶1 000数字化航测项目为例,系统阐述了利用小型无人机进行大面积1∶1 000航测、正射影像制作和地形图测绘的工作流程。结合测区地形地貌、气候、交通、无人机性能、像控点布设与量测的合理性、无人机起降场预设等因素,将测区划分为59个航摄规则矩形分区,并讨论了大面积区域中无人机航摄、像控点布设、空三加密、正射影像制作及立体测图的方法。通过评价空三和成图精度,评价了所运用方法的有效性,验证了小型无人机应用于大面积1∶1 000数字化航测项目的可行性。

航测技术在油气管道全生命周期建设中的应用 下载:46 浏览:433

杨洋 万仕平 吕继书 郭杨 沈大勇 《天然气进展》 2018年12期

摘要:
为论述航测技术相比其他地理数据获取手段更适用于油气管道全生命周期建设中,结合油气管道全生命周期建设中的实际需求,并将航测技术与人工测量技术和卫星遥感技术手段进行分析比较,得出航测技术在分辨率、现势性和数据精确性方面更具优势。分别从油气管道设计、施工和运维三个阶段对航测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论述,在设计阶段可应用于选定线、规划、改线、土石方计算和构建三维设计模型等,在施工阶段可以应用于应急资源调查、实时监控施工过程、竣工数据采集、植被恢复和构建三维施工现场等,在运维阶段可应用于智能巡检和数字化应急指挥等。航测技术不仅能满足设计和施工的技术需求,可为设计和施工减少冗余工作量,改善设计与施工脱节,同时也可为油气管道运维降本增效。

数字采集传输技术在采油工程的应用 下载:21 浏览:289

苏建涛 《电路系统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把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以及 5G 运用到数字化采油用中,大大提高采油的效率。基于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分析油厂采油过程中的数字采集和传输技术应用,提高经济效益。

基于数字PID的双容水箱液位串级控制系统设计 下载:88 浏览:427

卢春华 王頔 谷瑞邦 《能源学报》 2019年1期

摘要:
液位测量与控制由于受到被测介质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工作条件的影响,目前仍然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文中设计是以双容水箱模拟工业现场高阶对象,以中水箱液位为主参数的液位串级控制系统。采用西门子S7-200作为控制器,控制规律采用经典的PID,电容式差压变送器检测水箱液位,对数电动调节阀为执行机构。通过组态王软件建立组态界面,完成系统的实时监控。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实现液位的无静差调节,且抗干扰能力较强,具有良好的动态和稳态性能。

中亚D线智能管道建设的探讨 下载:65 浏览:463

向熠星 程莹 杜通林 陈静 向波 杜毅 向玉琪 《天然气进展》 2018年11期

摘要: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部分长输管道实现了管道勘察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的数字化,基本实现了数字化管道建设的目标。随着全球物联网、新一代移动网络、云计算等新一轮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和深入应用,建设智能化管道已成为必然趋势。中国石油中亚D线输气管道是继中亚A、B、C线后新规划的1条进口中亚地区天然气管道,对于中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将其建成智能管道也成为各方共识。基于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在数字化管道和数字化气田建设的经验与案例,结合智能化建设领域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中亚D线智能管道建设的规划和有关建议。

基于知识图谱与循环注意力网络的视角级情感分析 下载:43 浏览:388

邓立明1,2,3 魏晶晶4 吴运兵1,2,3 余小燕1,2,3 廖祥文1,2,3 《人工智能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现有的视角级情感分析方法难以解决单词在不同语境下"一词多义"问题,因此性能受限.针对上述问题,文中提出基于知识图谱与循环注意力网络的视角级情感分析方法.首先,利用动态注意力机制,结合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的文本表示和知识图谱中的同义词信息,获得知识感知状态向量.再联合位置信息构造记忆内容,并输入多层门限循环单元,计算视角词情感特征,进行视角级文本情感分类.在3个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文中方法分类效果较优.

框幅式数码航摄仪影像质量检查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下载:98 浏览:521

蒋汪洋 陈荣波 柴永利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20年1期

摘要:
目前,数字航空摄影技术已经成为获取地表信息的主要途径,它因具有航摄面积大和应用范围广等特点,从而广泛应用在农业、林业、水利、军事、城市规划等各个领域。但现有的框幅式数字航空摄影质量检查方法效率很低。本项研究以Visua1 C++为集成开发工具,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计算机图形学技术,研究了框幅式数码航摄仪影像质量检查系统,从而实现程序软件自动质量检查,并输出检查报告。此项研究可以减少人工投入、提高效率、增加自动化程度,并实现全新的质量检查解决方案。

青海省表层土壤属性数字制图 下载:50 浏览:416

庞龙辉1,2 刘峰2 赵霞1 宋效东2 李德成2 张甘霖2,3 石平超1,4 王欣烨1 代子俊1 《土壤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对于土壤景观复杂的大区域,样点往往较为稀疏,如何准确地进行土壤预测制图仍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以青海省为研究区,基于近年采集205个土系调查点数据,采用随机森林模型,分别建立了表层(0~20 cm)土壤全氮、有机碳、粉粒含量和pH四个基本土壤属性与环境协同变量(海拔、坡度、地形湿度指数、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归一化植被指数、地表温度和地表反射率)之间的定量关系模型,对该地区进行了土壤多要素预测制图,分析了影响土壤空间变异的控制性因素。交叉验证结果显示,全氮、有机碳、粉粒含量和pH的R2分别是0.61、0.53、0.47和0.54,这说明随机森林模型可解释47%以上的土壤空间变异。表层土壤全氮和有机碳空间分布趋势东南高,西北低,pH呈现出相反的空间模式;粉粒含量东高西低,预测结果高值出现在柴达木盆地和南部玉树、果洛地区。环境变量的重要性分析表明,年降水量对表层土壤全氮、有机碳、pH空间分布模式具有控制性影响,夜间地表温度与表层土壤粉粒含量空间变异具有较强的协同关系。

智能电网技术的分析与探讨 下载:58 浏览:428

闫瑞刚 《能源学报》 2018年11期

摘要:
文章简要分析了智能电网研究背景情况,智能电网的概念、特性以及国内外发展现状。重点说明了智能数字变电站、分布式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接入相关技术。对智能电网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并总结了其技术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城市网格化管理在管线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55 浏览:406

刘西岭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9年12期

摘要:
城市管线测量与管理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目前城市进行的网格化管理,如何将网格化的理念及方法在管线管理中进行实践,则显得至关重要。对城市网格化管理在管线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针对管线建设中信息延后、漏报及流转不及时的问题,提出进行网格化管理管线的基本流程,当发生事件后,快速反馈至指挥中心,并流转到联动指挥中心进行处理,以管线数字化管理中心为纽带,联结给排水、强电、执法、测绘等多个部门的信息,最终完成对事件的协调处理。该方法在江宁区进行管理试点,实现了管线事件的快速、自动化上报及响应,对其他地区推广网格化管线管理具有借鉴意义。

基于规则格网DEM的水库库容快速计算 下载:62 浏览:447

施春荣1 袁伟2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9年9期

摘要:
水库库容是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和运营管理的重要参数,水库库容计算的成果要求必须具备较高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随着GIS技术的快速发展,DEM法计算水库库容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利用ArcGIS软件,采用规则格网DEM法能快速有效地计算水库库容,对作业原理及流程做了详细说明,并在此基础上,利用ArcGIS软件自带的图形化模型构建器Modelbuilder将此过程中使用的所有工具和数据通过流程化结合在一起,实现了数据处理的自动化,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人工计算可能产生的错误。同时,通过Modelbuilder构建的工具可以在不同库容计算工程中重复使用,在类似工作中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交叉验证对土壤制图模型的影响研究——以亳州市微量元素预测为例 下载:30 浏览:215

齐虹凌1 元野2 朱俊3 李莞晴4 程晓东5 程显明6 吴举6 白海7 《土壤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以亳州市谯城区农田土壤的有效铁与有效铜含量预测为例,探讨了基于10%、20%验证点的Holdout验证与留一交叉验证在数字土壤制图中的具体应用,旨在为现代土壤属性模拟提供更合理的验证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Holdout验证方式在执行一次的情况下,很难准确度量建立模型的质量,需要重复多次构建训练集并构建相应的预测模型,以提升模型的预测精度;2)模型在高值区的预测精度差异较大,这些区域应是补充采样的重点区域;3)预测模型在制图过程中的稳定性不尽相同,在使用过程中应对比分析。

野生杜鹃林土壤糖类和理化性质变化规律 下载:25 浏览:241

李朝婵1,2 钱沉鱼1 全文选1 陈雪鹃3 《土壤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为探明贵州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内杜鹃林凋落物层和土壤表层中的糖类物质和理化性质含量变化规律,揭示不同土壤层次物质的分布特点及差异。本研究采用常规方法测定土壤理化指标,通过衍生化处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土壤中5种糖类物质及含量。结果表明:在所鉴定的5种糖类物质中,质谱匹配度平均为92.6%,其中有4种化合物的匹配度超过90%,平均相对标准偏差为9.6%。糖类物质垂直分布表现为凋落物层>土壤表层>腐殖质层,其中d-葡萄糖和蔗糖是土壤糖类组成的主要组分。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及p H值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逐渐递减,杜鹃林土壤糖类物质与土壤理化因子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同轴电缆电容感测式水位传感器设计 下载:388 浏览:431

薛瑄1 王宇1 王东1 张红娟2 高妍2 靳宝全1 《传感器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针对传统水位传感器在恶劣水质条件下存在可靠性不高、测量精度低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同轴电缆电容式水位测量方法,以特殊构造同轴电缆作为传感敏感元件,研究其将水位转为电容参数的传感机理,采用PCAP01电容数字转换方案,运用拟合与水位标定算法,设计了同轴电缆电容感测式水位传感器。实验结果表明,传感器在0.1~1 m水位范围内的测量精度可达0.01 m,稳定性良好,可应用于恶劣水质环境下的水位测量。

出版新形态教材与数字课程助推信息技术与大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 下载:53 浏览:452

李晓鹏 《数学应用》 2019年12期

摘要:
随着以"慕课"为代表的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兴起,数学类在线开放课程持续建设,以翻转课堂为代表的混合式教学改革在大学数学教学中逐步应用,信息技术与大学数学教学的融合不断深入.文章结合大学数学的教学特点,介绍了高教社在新形态教材和数字课程出版方面所做的工作,在服务教师线上、线下教学实践,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助推信息技术与大学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

基于配煤掺烧的煤场数字化管理系统 下载:86 浏览:424

谷增义 《能源学报》 2018年6期

摘要:
燃煤的成本占火电厂运行成本的80%左右,燃料的合理使用直接关乎电厂的经济效益。为了在煤炭市场多变的环境下实现燃煤使用的经济性,国电宁夏石嘴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依托软件开发和大量实验,实现了对煤场的实时监控以及通过"最经济煤种"的计算得出合理的配煤掺混方案,建立了煤场的数字化管理系统。煤场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开发应用为国电宁夏石嘴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建立了科学的管理体系,节约了发电成本,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仿鼠脑海马结构认知地图构建方法 下载:62 浏览:368

于乃功1 魏雅乾3 王林2 《人工智能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针对融合视觉信息的仿鼠脑海马模型闭环检测精度较低、地图构建不准确的问题,文中提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仿鼠脑海马结构认知地图构建方法.利用改进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提取视觉输入特征,融合空间细胞计算模型得到位置信息,并构建认知地图.基于汉明距离计算视觉信息与视图库中图像的相似度,实现对复杂动态环境中熟悉场景的识别,完成机器人在环境中的定位及位置纠正.仿真与物理实验验证文中方法的有效性与鲁棒性.

界面管理任务复杂度对数字化核电厂操纵员作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下载:86 浏览:436

甘文娟1 张力2 《能源学报》 2018年5期

摘要:
核电厂主控室数字化后,操纵员需要完成大量的界面管理任务来实现对整个系统状态的监控。通过在核电厂模拟仿真平台上开展实验,研究界面管理任务复杂度对操纵员作业绩效的影响。界面管理任务的复杂度由完成主要监控任务所需执行的界面管理任务的次数来表征,作业绩效的评价指标由完成每一个监控任务所需要的平均执行时间和监控任务的失误率构成,探究在无时间压力水平下和低时间压力水平下界面管理任务复杂度对操纵员作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无时间压力和低时间压力水平下,完成不同复杂度的界面管理任务的平均执行时间具有显著差异,完成不同复杂度的界面管理任务的失误率虽有所不同,但并无显著性差异。

面向影像镶嵌的地理实体要素信息提取研究与实现 下载:96 浏览:502

王训霞 刘贵兵 董卫卫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9年3期

摘要:
影像镶嵌是DOM生产的重要数据处理环节,镶嵌线的选择往往花费大量人工。针对镶嵌线处理效率不高的现状,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已有地理国情数据成果资源加工提取出镶嵌线数据,再实施影像镶嵌的方法。通过实例论述了影像镶嵌的整套技术环节,从分析地理要素开始,直至DOM生产的流程改造,最后进行了效率评价,结果证明该方法技术可行,能大大节省生产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