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投运低压省煤器后汽轮机背压变化分析 下载:23 浏览:244

刘传玲1 柳明辉2 陈振江2 宋昂1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机组投运低压省煤器后,锅炉的烟气余热进入回热系统,排挤回热系统的抽汽返回低压缸,排汽量增加,从而引起汽轮机背压的变化。该文根据等效焓降理论,建立了背压变化的计算模型。通过某220MW机组的试验分析,验证了该模型在220MW工况下,汽轮机背压上升0.29 k Pa,背压变化修正后"等效焓降法"节能量减少0.19%,与"热力试验法"节能量更加接近。说明"等效焓降法"在分析投运低压省煤器节能效果中,还需要考虑背压变化对节能量的影响。

基于复转矩系数法研究并网双馈风电场引发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问题综述 下载:22 浏览:242

王一珺 杜文娟 陈晨 王海风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风能作为一种可持续的清洁能源,近年来在我国得到迅猛的发展。双馈感应型风力发电机(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具有灵活的控制特性,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并网双馈风电场容易引发次同步振荡问题。该文首先介绍了并网双馈风电场引发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sub-synchronous oscillation,SSO)的机制。其次,对基于复转矩系数法的3类SSO问题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系统性综述,并讨论了复转矩系数法的推广形式及其适用领域。最后,基于风力发电的前景和复转矩系数法的特性,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三端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的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策略及其在配电网中的应用 下载:31 浏览:328

邹丹1 艾欣1 王奥1 王坤宇1 黄仁乐2 陈乃仕3 蒲天骄3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探讨了一种在10 kV配电网中引入三端背靠背(back-to-back,BTB)柔性直流输电(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 HVDC,VSC-HVDC)系统的接线方案,通过VSC-HVDC的控制实现提高供电可靠性和抑制环流的目的。VSC-HVDC系统中换流站在传统控制模式下几乎没有转动惯量,难以有效地参与电网调节。为了提高电网受端系统频率的稳定性,改善系统发生故障后的运行特性,在中压(10 kV)交流配电网的背景下,提出了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控制策略在三端BTB VSC-HVDC系统中的应用。首先在10 kV系统中加入三端BTB VSC-HVDC互联装置建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建立换流站在传统控制和VSG控制下的数学模型,然后通过PSCAD/EMTDC平台进行仿真,在2种控制方式下得到系统在受到扰动和发生故障时的运行特性。结果表明,三端BTB VSC-HVDC系统受端换流器使用VSG控制能有效地参与电网调节,增加系统惯性,改善系统的暂态特性,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

火电厂螺杆式空压机余热利用方案及经济性分析 下载:24 浏览:255

孙飞1 刘烨2 魏高升2 由文江3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火电厂中的空气压缩机运行过程中,空气得到强烈压缩,这时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同时空气温度也骤然上升,通常压缩后的空气通过冷却系统冷却后送入储气罐备用。如果将这部分热量加以回收利用,企业能耗会明显下降,起到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应。针对清河电厂6台250k W空压机组压缩空气系统,开展了余热回收方案设计,回收的热量用于提供生活所需热水,同时进行了经济性分析。结果表明,该余热回收系统节能效果显著,项目投资回收期仅8个月左右,每年能够节约标准煤718t。

脱硝热解炉结晶的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 下载:12 浏览:131

杨明印 冯仁海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尿素热解制氨脱硝的方法由于其原料的安全性和技术的日渐成熟,在火电厂脱硝技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热解炉结晶的问题频繁发生,为了避免结晶和环保指标超标,结合运行中积累的经验介绍了热解炉结晶的判断依据和处理方法,从系统设计和运行调整的角度阐明了产生结晶的原因,给出了热解炉系统设计的优化方案和运行调整方法。工程实践表明及时准确的结晶判断,有效的运行调整方法和优化后的热解脱硝系统能够有效防止热解炉结晶,杜绝环保事件的发生。

1060 MW燃煤机组烟道流场性能诊断与优化 下载:12 浏览:130

马海彦1 周雷1 王庭文1 周静2 谭厚章2 金立梅3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燃煤机组烟道结构和布置形式不仅决定了烟风系统阻力的大小,而且影响相关设备的运行状态。某2′1060 MW机组引风机至脱硫塔之间的烟道设计不合理,使两台并联引风机中的一台振动严重,致机壳开裂,导致机组长期低负荷运行,影响机组的可靠性和经济性。该文采用流体动力学计算软件对该部分烟道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烟道设计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现场条件提出最优改造方案。改造实施后,该部分烟道的整体阻力降低为300 Pa,并联引风机出口静压偏差低于3%,将引风机振动由4.6 mm/s以上降为2.5 mm/s左右,控制在安全运行允许的范围内。该次优化解决了引风机振动问题并使烟道阻力大幅降低,为电厂创造了经济效益。

结合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液化天然气冷能发电利用 下载:31 浏览:323

王超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提出了结合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利用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LNG)冷能的朗肯循环发电系统,实现LNG冷能梯级利用。朗肯循环蒸发器和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凝汽器换热量匹配一致,循环水系统实现闭式且不受环境温度影响。对系统进行模拟并分析了影响系统的主要参数,结果显示:随着朗肯循环冷凝温度的降低,朗肯循环净输出功率和净效率均有提升;随着循环水温度的提高,朗肯循环的净输出功率和净效率都将提高,而蒸汽轮机输出功率减少,但二者总的输出功率降低幅度不大。

基于无人机图像的风力发电机叶片缺陷识别 下载:24 浏览:257

仇梓峰 王爽心 李蒙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针对风力发电机叶片人工检测低效,缺陷诊断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无人机与图像处理的风力发电机叶片缺陷识别方法。通过Halcon 12与Visual Studio 2015的联合开发,实现图像处理流程、检测结果输出以及缺陷回放等功能,包括相机标定、通过快速自适应加权中值滤波处理图像、动态阈值分割叶片图像缺陷特征,利用区域处理识别裂纹和砂眼等缺陷,并对缺陷进行分类与测量以及输出对叶片质量的分析报告等,实现风力发电机叶片表面缺陷的自动检测功能。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在风力发电机叶片表面缺陷检测中的较高精确性与算法稳定性。

多电压等级直流电力系统发展与挑战 下载:36 浏览:380

李英彪1 梁军2 吴广禄1 李根2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随着新能源发电规模越来越大,输送距离越来越远以及大规模分布式发电和直流负荷的接入,现有的交流电力系统越来越难以满足电力系统发展的需求。由于高压直流输电(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HVDC)的技术优势,交流电力系统面临的这些挑战,却给直流电力系统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介绍了欧美各国和我国在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压直流配电系统和低压直流供电系统等不同电压等级直流电力技术的发展现状,分别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中压直流配电技术和低压直流供电技术的应用场景进行了说明,并针对现有交流输电技术的不足,分析了直流电力技术在新能源远距离输电和分布式电源接入等方面的优越性。最后介绍了现有技术水平下直流电力系统发展在关键设备研发、控制保护和标准制定等方面所面临的挑战。

火力发电厂电能质量测试与评估分析 下载:32 浏览:335

李养俊 何子春 张强 涂伟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火力发电厂的特殊接线形式及其运行特点,使其电能质量实际运行指标不易实时监控。为了全面、准确地掌握火力发电厂运行中的电能质量指标状况,迫切需要对其电能质量进行专门测试与评估分析。而当前针对火力发电厂的电能质量测试工作较少且缺乏全面性。因此,在对多个火力发电厂的电能质量指标进行测试的基础上,计算并分析发电机出口、升压站母线、厂用电母线等关键监测点的电能质量数据,并将测试结果与相关国标限值进行比对,最后给出了评估结果和合理化建议。

潮流分析和鸟群优化在风水协同运行中的应用 下载:34 浏览:353

王玺 杨秀媛 范新桥 祁鲲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风力发电的随机性导致弃风。考虑在实际发电约束以及电网络约束条件下,运用水电的调峰调频特性,最大化平抑风电出力的波动性,使风电出力与水电出力之和按照计划输出,将风电处理成可供电力系统实施调度计划的稳定发电节点。为了提高风水协同发电总输出功率平稳性,提出了基于鸟群算法的风水协同运行控制方法。在控制系统寻优前进行系统潮流计算,在保证系统潮流安全条件下,有效地控制水轮机组出力,快速追踪期望输出功率。算例验证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并且分析了高弃风惩罚和高功率波动惩罚对风电水电协同运行的影响。

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脱硝方案研究 下载:67 浏览:388

张志强1 张庆2 王强3.4 《能源学报》 2019年5期

摘要:
随着国家环保政策对锅炉烟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提高,研究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脱硝技术非常必要。文中在系统分析循环流化床锅炉常见烟气脱硝技术的基础上,提出满足烟气超低排放标准的改造方案。文中研究可供循环流化床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借鉴。

不同太阳能热源下混合工质ORC系统性能分析 下载:23 浏览:242

顾煜炯 陈礼敏 耿直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工质性质是影响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ORC)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不同热源温度下,对采用R601、R245fa作为组分的9种不同质量配比工质的ORC系统热力性和经济性进行计算,然后采用灰色关联法对系统性能进行分析及综合评价,并与纯工质的性能进行对比。研究表明,混合工质系统的热力学指标与温度滑移大小近似成反比。当温度滑移大于5K时,纯工质性能更优,且经济性也优于混合工质系统。综合来看,热源温度一定时,灰色关联度随着蒸发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混合工质R601/R245fa(0.1/0.9)的温度滑移最小,其性能也最优。采用R601和R245fa混合作为工质的系统在热源温度为160℃时,灰色关联度最大,系统性能更优。

“十三五”燃煤发电设计技术发展方向分析 下载:23 浏览:245

龙辉 黄晶晶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通过对中国政策法规和《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的研究,对中国燃煤发电设计技术的未来发展走向进行分析,提出了洁净煤发电技术仍将是"十三五"燃煤发电机组技术发展的核心,同时应努力开展低碳燃煤发电技术的研发。结论是"十三五"期间更高参数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燃劣质煤"超低排放"改造技术、火电灵活性改造技术、节能改造技术、深度节水技术以及大型燃煤锅炉生物质混烧技术将有一定的发展空间,进而对相关技术研究重点提出了建议。

基于温度场变化的发电机定子端部绕组振动主动控制 下载:21 浏览:224

刘石1,2 万文军1,2 高庆水1,2 杨毅1,2 张征平1,2 夏鲜良3 甘超齐4 杨群发5 张楚1,2 黄正1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针对引进型大型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振动超标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温度场变化的定子绕组端部振动主动调频控制方法。采用两端固定-铰支直梁,研究温度场变化对结构固有频率的影响机制。据此设计试验方案,结果表明,通过调整定子冷却水、冷氢温度,达到定子绕组端部固有频率远离电磁激振频率的目的,避开了共振区,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定子绕组端部的振动。最后,开发了基于温度场热应力主动调频控制逻辑模块,为控制汽轮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的振动提供一种新方法。

600MW超临界锅炉煤质变化对锅炉效率的影响 下载:69 浏览:317

于婷俐1 李伟伟2 张立栋3 《能源学报》 2019年4期

摘要:
以某厂哈锅600 MW超临界锅炉为试验平台,根据反平衡锅炉效率计算方法分析不同煤质对锅炉效率指标的影响量。结果表明低位热值不变情况下,灰分每增加1%炉效降低0. 065%。灰分不变情况下,低位热值每变化0. 5 MJ/kg炉效变化0. 086%。

新型布雷登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 下载:22 浏览:235

布鲁斯·安德森1 黄湘2 孙海翔3 王福华4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太阳能热发电通常以水工质吸热作为第1代,以熔盐吸热作为第2代,以空气、超临界二氧化碳或固体粒子作为介质的布雷登循环系统称为第3代太阳能热发电系统。通过采用空气或陶瓷粒子作为吸热介质,采用干热存储介质(如耐火砖和陶瓷材料等)进行规模化储热,能提高系统效率和降低成本,系统的储热能力可保证电站在任何时候都按照电网调度要求发电。采用标准化模块设计,通过工厂化制作,使电站设计、设备生产、安装、调试和运行都大为简便,储存的热量可用于食品加工、干燥、农业应用等。根据美国能源部的研究,具有储热功能的模块配备小型燃气型透平可实现快速启停,改善电网电压和频率质量。

电动变桨距控制系统设计技术问题的探讨 下载:72 浏览:361

严刚峰 《能源学报》 2019年4期

摘要:
针对目前国内阻碍电动变桨距控制系统产品国产化的关键技术问题,从变桨距控制系统研制的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关键研究内容、系统设计规范与设计准则、电磁兼容性与防雷电设计技术规范与设计准则、模块化设计准则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措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基于VMD与不同包络阶次构造的风电机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下载:23 浏览:249

王建国1 林语桐1 田野2 杜鹏3 张培焱4 辛红伟1 武英杰1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针对风电机组变工况滚动轴承故障诊断问题,将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与计算阶比跟踪(computed order tracking,COT)、逆包络阶次谱(reversed sequence squared envelope spectrum,RE-SES)2种方法结合进行包络阶次分析;将非平稳的时间域信号转换成平稳的角度域信号,再经包络法找出滚动轴承故障特征信息。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VMD结合RE-SES包络阶次法可以更加有效地提取出调幅信号中的调制阶次,并且VMD滤波可以使得故障特征阶次更加凸显,易于故障识别,为风电机组变速工况下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提供参考。

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电量-电价动态仿真 下载:66 浏览:434

李仲1 孔令丞2 梁玲3 《管理与科学》 2018年5期

摘要:
针对售电商从发电商那里以不确定的批发价格购电,然后以相对稳定的电价出售给电力消费者,通过构建模型来描述发电商-售电商之间的Stackelberg关系,研究竞价上网和管制零售电的混合型电力市场中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投资决策。进而,借助随机仿真法拟合可再生能源电波动在时间上的自相关性和实时电价的均值回归性,重点研究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的可得性与最优产能组合,仿真模拟发电投资的最优容量决策;探讨实时价格波动性和供给不确定性对实时电价的影响,为可再生能源发电实践提高决策的效率。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