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天然气低温分离系统低温安全性分析及应用 下载:46 浏览:361

梁德炽1 符参2 汪建明1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8期

摘要:
低温分离技术是天然气处理工艺脱油脱重烃的核心,其安全可靠运行是天然气处理工艺平稳运行的关键。通过对低温分离系统运行流程、材料低温适用性、管道应力分析、工艺模拟计算等方面进行低温安全性评估,从而确保低温分离系统在低温条件下能够安全平稳运行,以保证安全生产。

环形气瓶缠绕参数的设计和分析 下载:77 浏览:303

姚金莉 石章靖 黎文欢 杨戈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0年6期

摘要:
利用蔡-吴准则分析了环形气瓶的初始缠绕角,再通过ANSYS有限元计算分析了气瓶金属内衬的整体强度和刚度,并对气瓶增强层的厚度进行了优化设计。最终确定的气瓶增强层的理论缠绕参数包括:增强层的缠绕初始角、缠绕层数、增强层质量和厚度等,为环形气瓶复合纤维增强层的加工提供了缠绕的理论工艺参数,也为类似产品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华苑煤业10号煤层回采巷道围岩支护稳定性研究 下载:83 浏览:450

李帅 《中国能源进展》 2020年10期

摘要:
为了解决因非对称力造成的巷道围岩大变形失稳,对原设计方案进行了改进,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验证改进方案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针对倾斜煤层,采用直墙半圆拱形巷道断面能够消除巷道顶板围岩中的应力集中现象,巷道顶板围岩破坏和下沉变形较原方案分别降低了42.85%和67.16%。

气田地面集输工艺优化研究 下载:30 浏览:280

刘鑫 柳胜虎 唐瑞志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8期

摘要:
气田地面集输工艺操作复杂,它的开发和利用情况与我国经济发展息息相关,要加强工作人员集输工艺技术的培训,不断提高其专业素养。主要从气田集输系统的工作内容、设备分类及存在的问题、现有气田集输技术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地面集输工艺系统的优化4个方面展开研究,旨在提高气田集输工艺的整体功能,为石油工业的发展提供助力。

苏南国际合作区C3集气站工程质量控制与分析 下载:52 浏览:479

赵鹏敏 柳胜虎 刘鑫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8期

摘要:
苏南国际合作区C3集气站是苏里格南国际合作区产建地面骨架工程最重要的环节之一,C3集气站的建成投运标志着苏南产建地面主体工程已经基本完成。分析了目前地面建设工程管理中存在的管理体系运行不畅、管理意识与重视程度不够、监理监管不到位和设备材料质量等方面存在的质量通病和问题,通过开工前的设计优化、承包商考核及建设过程中的人为因素、机械因素、材料因素、管理方法和环境因素的质量控制分析,得出了加强过程质量控制是工程质量合格的关键途径,为今后的气田站场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和控制提供经验和借鉴。

单井同步回转增压技术在苏里格南区块的应用 下载:220 浏览:441

乔炜顿 昊龙 蔡思敏 刘琳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8期

摘要:
随着苏里格南区块气井开采时间的延长,地层压力逐渐降低,单井产量递减,携液能力下降,部分气井逐渐出现了井筒积液的特征。为了排出井筒积液,提高单井产量,延长气井连续生产时间,利用单井同步回转增压技术降低井口压力从而增大地层与井口的压差将井筒积液排出。通过介绍一种同步回转增压装置在苏里格南区块的应用情况,分析该装置的使用效果,提出了气井增压生产技术的优化建议。

集气站气动球阀异常关断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案 下载:59 浏览:350

程旭明 王小宁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8期

摘要:
气动球阀是控制集气站天然气流通的重要设备,在集气站生产运行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目前苏里格南C1集气站在用的气动球阀存在异常关断故障问题,会造成所属集输管线流体截断,导致管线超压,形成生产隐患。针对此问题,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解决气动球阀异常关断故障的方案,对方案给予可行性讨论和风险估算,并在苏里格南C1集气站进行了方案成果检验,证明了方案的可行性。解决方案为集气站的正常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其他集气站在气动球阀领域的工艺优化提供了更安全、有效的建议。

浅谈Z集气站采出水工艺流程优化措施 下载:56 浏览:97

杨云鹏 雷宇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7期

摘要:
采出水外输系统是天然气集气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天然气在通过高效卧式分离器分离气液后,液相部分转运至闪蒸罐内沉降,然后通过螺杆泵外输至天然气处理厂。由于选取的螺杆泵型号差异及流程上的单一性,在大量天然气携液进站后造成站内液量过高无法及时外输,将液相排入应急地埋罐使用罐车进行拉运,容易带来装卸车风险、运输风险、经济风险等隐患。2019年在Z集气站的建设过程中,对采出水工艺流程进行了优化,为该集气站的采出水外输系统增加了多道工艺,此工艺技术的成功应用为苏南区块液相管理积累了宝贵经验。

特殊螺纹接头油管在苏里格南气田的应用 下载:39 浏览:282

董易凡 雷宇 杨圣方 刘媛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7期

摘要:
苏里格南气田自2011年开发以来,一直采用88.9 mm无油管完井方式。在此开发方式下88.9 mm管柱承担着完井油管和生产油管的双重功用,管材本身的承载能力以及接头处的密封性能显得格外重要。针对API螺纹连接强度和密封性能方面的缺陷,苏里格南气田采用了金属密封结构的特殊螺纹油管,在现场应用中,该扣型性能可靠、质量稳定、易于操作维护。通过近10年的应用,现场人员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油管下入质量管控措施,确保了后期压裂施工的顺利进行和气井生产过程的安全可靠。

苏里格南区块柱塞气举排水采气应用分析 下载:36 浏览:295

李泽亮 张华涛 彭清明 王博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7期

摘要:
柱塞气举排水采气工艺利用间歇开关井的方式积攒储层能量,进而通过推动油管内柱塞制造机械举升界面以减少液体滑脱达到排水采气的目的。通过对柱塞气举动力学模型进行研究,根据动力学模型分析结果,探讨了影响88.9 mm(31/2")无环空气井柱塞气举工艺效果的各项因素,确立了工艺应用条件;结合前期理论研究,阐明了88.9 mm(31/2")无环空气井柱塞气举工艺流程及配套装置的变更选型;利用单井两相计量测试,结合气井动态分析方法对区块柱塞先导试验井进行了应用效果评价,详细分析了先导试验井的工艺适用情况和工作制度。通过对苏南区块柱塞工艺的研究表明,柱塞气举排水采气工艺适用于88.9 mm(31/2")无环空气井,适合有一定储层能量和高气液比的产水气井,可根据研究成果对该工艺进一步推广应用。

苏南公司对外合作项目管理优化及其实践 下载:30 浏览:411

苗震 吴俞霏 杜颜 姜宛辰 马晓蓉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6期

摘要:
苏南项目对外合作以来,已历经10余载,产能建设和生产运营已有8年。本文主要采用访谈、案例分析、定性分析、经验总结等方法对合作方道达尔公司的对外合作管理进行了宏观研究,同时对近年来苏南公司经营管理情况和取得的成效进行了梳理。通过研究发现目前生产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从而不断优化和提升苏南公司持续高质量发展。

宜昌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研究 下载:46 浏览:432

陈安1 杨晓东2 余向勇3 熊善高3 《中国环境保护》 2019年6期

摘要:
在宜昌市环境总体规划与环境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与实施过程中,针对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应用实践存在的自然生态功能区分类指导不足、水及大气环境质量分区管控制度不够完备等主要问题,结合国家生态保护红线及"三线一单"制度,研究提出了完善生态环境管控地块类型、优化分区管控措施、注重法律法规与负面清单相结合、建立开发建设活动退出机制、健全信息共享制度5个方面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设计重点,作为今后优化宜昌市国土空间规划布局的重要依据。

旋风除尘器内气固流动特性的CFD研究 下载:34 浏览:257

郗元1苏舒玉1,2 王国际3 刘轩渤1 赵艺涵1 代岩1 《中国机械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针对旋风除尘器内颗粒流动不可见引起的盲目性优化设计问题,提出了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对其内部的尘粒和气流场进行气固两相数值计算的方法,并结合系统结构缺陷进行了优化提升。探究了旋风除尘器圆筒部分直径、圆筒长度及入风口截面积等结构尺寸的变化对除尘效率的影响,根据计算结构对原始结构进行了优化,优化后除尘效率由原来的70.15%提高到92.06%,且提高了系统作用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复合材料球型气瓶的缠绕层设计方法 下载:61 浏览:261

白文怡 廖英强 张宏亮 刘勇琼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0年1期

摘要:
介绍了一种复合材料球型气瓶的缠绕层设计方法,以某型号球型气瓶为例,分别分析计算了球型气瓶的结构组成、缠绕线型、缠绕角度、缠绕方式和缠绕厚度,为产品后续的仿真与实验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持与参考依据,该方法可以推广至后续同类产品。

沈阳市环境空气质量统计预报应用及效果评估 下载:58 浏览:354

于晓东1 纪欣彤1 王闯2 《中国环境保护》 2020年12期

摘要:
基于沈阳市统计预报中逐步回归及简易逐步回归模型,利用2017年环境空气主要污染物自动监测实况数据,采用相关系数、标准化平均偏差等指标检验2种模型的预报效果。结果显示:逐步回归及简易逐步回归模式均能够较好的表征污染变化趋势,2种预报模式预报对AQI均表现出春夏季优于秋冬季特点。逐步回归、简易逐步回归模式24 h预报效果优于48和72 h。其中简易逐步回归模式24 h级别准确率达到67%。

AERMOD和CALPUFF对静小风区域热电厂烟气扩散模拟的研究 下载:65 浏览:393

关勖 舒璐超 张玉麟 潘峰 《中国环境保护》 2019年6期

摘要:
使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推荐的环境空气质量模式AERMOD和CALPUFF对河谷盆地静小风区域热电厂的烟气扩散进行了对比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典型月日均浓度值方面,AERMOD模拟结果与实测值的IOA模拟指数为-0.29,模式模拟结果不理想;CALPUFF模拟结果与实测值的IOA模拟指数为0.35,模式模拟结果较理想。典型日小时浓度值方面,AERMOD模拟结果与实测值的IOA指数为0.37,模式模拟结果较为理想;CALPUFF模拟结果与实测值的IOA指数为0.74,模式模拟结果理想,且CALPUFF模拟浓度分布范围较AERMOD明显更广、整体浓度较AERMOD更高,高值区分布地点也不再单一。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在模拟静小风区域的大气扩散时,应使用CALPUFF模式模拟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大连市城区夏季环境空气VOCs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 下载:62 浏览:335

曹姗姗 《中国环境保护》 2020年12期

摘要:
利用Synspec GC955-611/811在线气相色谱仪对大连市城区2019年夏季(5~8月)大气中VOCs进行了连续监测,研究了VOCs组分浓度情况和月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烷烃是城区大气中最丰富的VOCs物种,其他依次是芳香烃、炔烃和烯烃。5~7月大连市城区VOCs浓度整体保持稳定,8月份浓度明显升高。利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MIR)计算了各类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OFP),各组分对臭氧生成潜势贡献排名分别为烷烃、芳香烃、烯烃和炔烃,分别占比45.8%、29.3%、19.8%和5.1%。关键VOCs活性物种甲苯、异戊烷和正丁烷分别占VOCs总体积浓度的5.6%、10.7%和13.0%。利用PMF受体模型对VOCs的来源进行解析研究,2019年夏季大连市VOCs主要来源来自涂料/溶剂使用(45.1%)、机动车排放(24.0%)、油气挥发(16.1%)、液化石油气(10.7%)、天然源(4.0%)。

碟簧加载装置在水电站中孔检修闸门中的应用 下载:77 浏览:516

朴洋1 蒋德成2 杨明松2 《中国电气工程》 2020年11期

摘要:
在水电工程中,为了减小高水头检修闸门的启闭力,通常闸门的主支承型式采用滑道和定轮相结合的设计理念[1]。对于检修闸门中定轮装置采用扭力轴预加载设计方案的不足,提出了采用碟簧代替扭力轴的预加载方法,该方案在埃塞俄比亚GIBEIII水电站中孔检修闸门中得到成功应用,为今后高水头检修闸门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堆内构件制造多项目管理探究 下载:21 浏览:263

刘洋1 胡卫兵2 《中国电气工程》 2020年12期

摘要:
鉴于各种核电技术路线同时在行业内发展,制造厂需要同时生产各种机型的堆内构件。在业主对交货期均有严格要求的背景下,堆内构件制造厂需要具备多项目、多技术路线同时进行生产的能力。本文通过对各种堆型堆内构件的结构、工艺和进度计划进行分析,首先从生产的角度提出按生产线进行生产组织的模式,给出了资源调配原则;然后从管理的角度,对堆内构件制造过程中的多项目管理方法提出了建议。

明代儒学气学传统的回归及走向——以“太虚”诠释为中心 下载:47 浏览:343

肖永明 王志华 《哲学研究进展》 2019年11期

摘要:
明代学者对"太虚"的诠释,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气学的风格取向。具体而言,在"后理学"视野下,明代儒者批判性地继承了"太虚"概念,对太虚进行了本体论建构,表现出回归气学的倾向。在此基础上,又将"太虚"与"心"并论,呈现出以气论心性的学术路径,并最终将"太虚"作为伦理价值的归宿。从中可以看出,"太虚"内涵是一个逐渐深化丰富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正反映了明代儒学演进历程中对以往气学传统的继承。梳理这一过程,不仅为理解明代学术变迁及宋明儒学转承的内在理路提供一个视角,也可为解读儒学内部的气学传统及儒学史的演进开辟新的面向。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