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准东—皖南±11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受端电网的直流偏磁影响预测及治理 下载:73 浏览:487

杨娜1 陈煜1 潘卓洪2 文习山2 《电网技术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研究准东—皖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接入后对受端电网的直流偏磁影响,分析了直流偏磁影响的作用机理,建立变压器直流偏磁风险评估模型,提炼土壤电阻率、中性点运行方式等影响直流偏磁电流的关键因素,多方法实测并运用嵌入局部共轭梯度搜索的人工蜂群全局优化反演方法,开展大地电阻率水平多层分布的参数反演,进一步考虑淮南—溧阳地质廊带连续介质二维反演电性结构,建立适用于受端电网直流偏磁电流分布计算的大地等效模型,最后仿真对比电容隔直法、阻容结合法等多种抑制措施,提出直流偏磁综合治理策略,为安徽电网及其他±1100kV特高压直流落点后的电网直流偏磁影响研究及治理提供技术支撑,提升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锆英粉体制备及级配实验研究 下载:17 浏览:426

秦学政1 邱占疆1 秦学红1 苑少强2 杨跃辉2 《航空航天学报》 2019年8期

摘要:
利用光学显微技术、激光粒度分析仪等实验手段,对雷蒙磨加工的锆英砂粉体进行了粒度分析和形貌观察,同时,对捨英砂和粉体进行了不同比例的级配实验。结果表明:锆英砂呈鹅卵石形状,粒度曲线为正态分布;锆英粉为不规则形状,粒度分布曲线近似正态分布。当65%锆英砂+35%锆英粉的比例级配时,所得粉体密度最大。

水利水电工程鱼类栖息地保护模式及研究展望——基于文献综述的思考 下载:54 浏览:438

黄滨 傅菁菁 芮建良 赵爽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18年3期

摘要:
为降低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栖息地的影响,本文从鱼类栖息地生境保护的评估理论和保护实践两方面进行综述,并结合各电站所处开发河段河道特点、支流分布及开发等因素,凝练出现有鱼类栖息地保护的模式类型。最后,针对水电站栖息地保护工作,提出方法应用、验证以及相关技术的探索方案。

基于S7-200 PLC与组态王的三相异步电机变频调速控制 下载:43 浏览:333

唐明媚 《航空航天学报》 2019年6期

摘要:
本文设计了一套基于S7-200 PLC与组态王的三相异步电机变频调速控制系统,包含控制系统的硬件接线图,PLC梯形图及变频器的参数设定、组态的设计。系统可以实现电机的启动、停车、升速、降速以及按设定速度运行等功能,同时能够显示当前速度。通过调试,本方案达到了预期的运行效果。

车刀片在加工钛合金邻域的改进 下载:84 浏览:289

王丹1 何健2 王成龙1 《航空航天学报》 2019年6期

摘要:
钛合金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结构金属,钛合金具有强度高、耐腐蚀性好、耐高温的特点。被广泛应于航空航天、远洋深海类中军事领域。本文针对钛合金的合理加工做出刀片的选择方案。

高校学术管理体制与学风建设的多维思考 下载:66 浏览:242

李健1 郭立稳2 何春江3 郑亚维4 郑广花5 《航空航天学报》 2019年4期

摘要:
高校学术管理体制建设是高校管理工作的核心,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必要因素。学风的发展与建设需要完善的学术管理体制予以保障;而加强学风建设,创建良好的学术环境对高校学术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具有推动作用。多维思考高校学术管理体制建设与学风建设,以此为研究视角,分析学术发展现状,针对当前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蒸发冷却换流阀系统余热利用可行性研究 下载:21 浏览:196

徐永生1 罗兵1 张福增1 史一涛2 曹瑞2 《电气学报》 2020年6期

摘要:
针对换流阀的结构特点及发热功率的大小,采用电阻加热块模拟换流阀发热,建立换流阀蒸发冷却系统实验平台,对不同功率热负荷下的余热情况进行探索。研究表明:不同功率热负荷下,液盒出口温度稳定在55℃左右,具有较高的回收利用价值,并据此提出了采用溴化锂制冷机耦合蒸发冷却系统的余热回收技术方案,建立余热回收系统仿真计算模型。结果表明,系统综合利用效率为60%,年供冷量达430 GJ,并且具有巨大的节能减排效益,该技术应用前景广阔。

用“场-路”耦合方法分析多分裂式变压器的特性 下载:25 浏览:218

鲍锡阳1 李晓松1 刘小鹏2 李勇2 李亚男1 《电气学报》 2020年5期

摘要:
以一台四分裂式变压器为例,利用其对称性建立1/2"场-路"耦合分析的二维轴对称模型,分析了低压侧绕组空载、接不同性质负载运行以及单个低压绕组或运行或短路或发生匝间短路等多种工况的有关特性。从有关参数与额定值非常接近的分析结果表明,借助于结构上的对称性,建立1/2模型进行分析是可行的。同时也可以看出,"场-路"耦合分析法可较方便地模拟变压器的多种运行工况,是一种较有效的分析方法。

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实践与探索 下载:41 浏览:474

郑广花 王怀明 《航空航天学报》 2019年2期

摘要:
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一直是业界关注的问题。如何保证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能够作为创新实践型人才为企业所用,其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重中之重。本文基于对学校航天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实践能力培养调查研究结果,探讨目前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为提高全日制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质量提供参考,为专业硕士培养改革探索途径。

全过程育人视角下航天院校科技创新团队培养案例研究 下载:57 浏览:305

肖婷1 张艳丽2 《航空航天学报》 2019年1期

摘要:
高校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作为行业特色型院校,航天院校学生科研、创新有良好的专业基础和环境支持,研究航天院校科技创新培养模式,有积极的意义。基于对航天特色院校创新创业团队的案例研究,提出以全过程育人为视角,梳理全过程育人与高校创新教育的互动关系,分析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培养的意义并基于此提出全过程育人视角下航天院校科技创新团队培养的思路。

电力客户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50 浏览:521

李智慧1 吉杨2 《电力技术学报》 2020年12期

摘要:
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和能源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力客户的需求不断提升。为提高电力客户服务能力,建立主动需求预警机制与体系,需要掌握客户的需求特性以及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效果。对电力客户总体需求进行分类概述;然后进行各类影响因素与客户需求的相关性分析;最后对各类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效果做综合剖析,并为客户服务质量的提升提出建议。

电网电压不平衡情况下三相并联型PWM整流器的控制策略 下载:86 浏览:488

张学1 裴玮1 邓卫1 范士雄2 刘幸蔚2 孔力1 《电网技术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电网电压不平衡情况下的并联型PWM整流器控制策略是保证其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技术。传统控制算法存在坐标变换运算量大、控制结构复杂、直流母线电压波动以及电网电流畸变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静止坐标系下的并联型PWM整流器控制策略,建立了电网电压不平衡情况下的数学模型,给出了抑制正序、负序和零序环流的基本原理,提出了直流电压外环采用比例积分谐振控制器和网侧电流内环采用比例反馈谐振控制器来消除直流母线电压波动和网侧电流谐波的控制方法,给出了PWM整流器并联运行的整体控制框图,设计了比例反馈谐振控制器参数。最后,通过仿真软件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研究了所提出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退火温度对冷轧Ti-13V-3Al-0.5Cu形状记忆合金组织结构与马氏体相变的影响 下载:55 浏览:424

孙馗善1 李珺2 孟祥龙1 蔡伟1 《材料科学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使用XRD、TEM、DSC和室温拉伸等分析测试手段,对冷轧后经不同退火温度处理的Ti-13V-3Al-0.5Cu(%,原子分数)合金微观组织结构,马氏体相变行为,力学性能和形状记忆性能进行了研究。经冷轧、退火处理后,合金在室温下的组织主要为α"马氏体相,存在少量残余β母相、α相和Ti2Cu第二相。随着退火温度的增加,合金形状记忆性能先升高后降低;当退火温度为750℃时,在预应变量为6%的前提下可实现5.3%的可回复应变。其组织结构观察结果表明,经冷轧、退火处理后,合金中α"马氏体形貌由"V"字型自协作组态向择优取向的单一取向马氏体板条转化,界面可动性提升,马氏体临界再取向应力降低,形状记忆性能提高。

Al预沉积层对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在Si衬底上生长AlN缓冲层和GaN外延层的影响 下载:60 浏览:441

甄龙云1 彭鹏2 仇成功1 郑蓓蓉1 Antonios Armaou1,3 钟蓉1 《材料科学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采用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法(MOCVD)在硅(Si)衬底制备铝/氮化铝/氮化镓(Al/AlN/GaN)多层薄膜,使用光学显微镜(OM)、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表征AlN和GaN薄膜的微观结构和晶体质量,研究了TMAl流量对AlN薄膜和GaN薄膜的形核和生长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预沉积Al层能促进AlN的形核和生长,进而提高GaN外延层的薄膜质量。TMAl流量太低则预沉积Al层不充分,AlN缓冲层的质量取决于由形核长大的高结晶度AlN薄膜与在气氛中团聚长大并沉积的低结晶度AlN薄膜之间的竞争,AlN薄膜的质量随着TMAl流量的升高而提高,GaN薄膜的质量也随之提高。TMAl流量太高则预沉积Al层过厚,AlN缓冲层的质量取决于由形核长大的高结晶度AlN薄膜与Al-Si回融蚀刻之间的竞争,AlN薄膜的质量随着TMAl流量的升高而降低,GaN薄膜的质量也随之降低。

一种高度可配置的模块化仿真系统设计模式 下载:75 浏览:477

胡春生1 许承东2 张鹏飞3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0年8期

摘要:
计算机仿真为复杂系统设计、建设和应用优化提供了必要的验证手段。随着复杂度的增加,为了快速应对仿真需求的变化,对仿真系统的可配置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分析了仿真模型的可配置性和耦合因素的不利影响,提出了一种高度可配置的模块化仿真系统设计模式,通过实现仿真模型的可配置性来间接构造一个开放、易扩展的仿真系统。结果表明:可以在牺牲掉部分实时性的情况下实现仿真系统的高度可配置性以及仿真模型的共享和快速重用。

室外放射性污染区的环境治理方法研究 下载:73 浏览:500

姜星斗 华正韬 刘迎林 谢珍妮 《环境科学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核设施运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造成放射性物质向环境的释放。放射性废水、废气和废渣释放到环境中,将造成污染,如何选择污染区的治理技术以及环境治理项目的终态是在实际工作中最核心的问题。针对某室外污染区的环境治理项目,从辐射防护最优化和废物最小化的原则出发,对治理技术和方案进行了分析。

带有多未知性的无人车编队控制 下载:88 浏览:496

王晓森 曹国华 《动力技术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文中研究无人车领导者具有未知线速度、角速度及其未知上界等多种未知性的无人车编队控制问题.首先,通过变换将无人车编队控制问题转化为无人车一致性问题;其次,为补偿这些未知性,通过建立时变反馈控制方法,解决了无人车一致性控制问题,进而实现了无人车编队控制.该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在控制器中引入一个时间函数使得随着时间的增加,这些未知性能够得到补偿.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基于VR运动模拟器的体感模拟算法的研究 下载:64 浏览:498

李孝禄1 闫剑锋1 许沧粟2 吴宗明3 张远辉1 朱俊江1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0年4期

摘要:
针对VR(Virtual Reality)运动模拟器使用的经典体感模拟控制算法存在相位延迟、虚假暗示的缺点导致虚实运动一致性不够,引发VR晕动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体感模拟算法。改进体感模拟算法在经典模拟算法的基础上加入了前庭感知系统,对算法的输出误差进行反馈,采用模糊控制算法对输入加速度和角速度进行修正和预测,并且对虚拟现实中地形的起伏变化进行模拟。在MATLAB/Simulink中对改进体感模拟算法进行建模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改进体感模拟算法降低了相位延迟和虚假暗示,提高了虚实运动的一致性。

仪表着陆系统下滑宽度仿真系统研究 下载:53 浏览:439

姜春英1 康玉祥1 由晓峰2 张晓新3 叶长龙1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0年4期

摘要:
在分析仪表着陆系统ILS(InstrumentLandingSystem)下滑调制深度差DDM(Differentinthe Depth of Modulation)指标形成原理的基础上,找到了影响DDM的因素为纯边带SBO(Sideband Only)信号的幅值,采用控制变量法得出了在DDM线性变化范围内SBO信号的幅值与下滑宽度、半宽度的关系模型,并通过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基于数学模型并结合NM7000设备,搭建了仿真系统,可动态模拟下滑宽度的调整过程。测试结果表明,仿真系统精度相对误差小于1%。系统应用对指导校飞及设备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的燃烧特性分析优化 下载:64 浏览:472

吴敬兵 唐汉卿 胥军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0年2期

摘要:
针对传统方法难以分析掺烧生活垃圾后的水泥窑复杂燃烧特性的问题,引入数据挖掘技术,以国内某水泥厂为对象,采集相关参数数据,使用稳定性选择算法分析各参数对煤耗与NOx排量的影响系数,通过随机森林算法建立煤耗与NOx排量的数学模型,结合K-means聚类算法得出关键优化参数及其最优值。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建立精确的煤耗与NOx排量模型,挖掘出节能减排的关键优化参数及其最优目标值。通过改善关键优化参数至最优值,能够大大降低煤耗与NOx排量,可指导水泥厂优化窑内燃烧特性。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