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儿童细支气管炎的解剖生理与病理基础研究 下载:486 浏览:4175

郭丹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2期

摘要:
细支气管炎是儿童尤其是婴儿常见的呼吸道疾患,可由各种致病原因引起,并导致细支气管的损伤,引起反应性炎症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性改变。文章从儿童细支气管的生理功能入手,分析了细支气管常发生病变的的病理机制,为儿童细支气管炎的治疗提供依据。

阶梯式康复护理干预对超声内镜治疗胰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下载:295 浏览:3022

李霞清 彭美红 《肿瘤研究》 2021年6期

摘要:
目的:探讨阶梯式康复护理干预对超声内镜治疗胰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某市医院消化科经过超声内镜治疗后的胰腺癌患者共85例,以分组的形式进行比较。其中实施常规护理的设定为Cg组,患者人数为42例。采用阶梯式康复护理干预的设定为Kf组。患者人数为43例。在治疗过程中对比患者的总体满意度,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以及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结果:通过两组之间的比较,采用阶梯式康复护理干预的患者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采用阶梯式康复护理干预的患者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阶梯式康复护理干预对超声内镜治疗胰腺癌患者的预后效果显著,通过此种护理方式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

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研究 下载:86 浏览:932

陈玉雯 《国际护理学》 2024年9期

摘要:
护理专业学生在面对学业与职业压力时,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关键。通过现状分析、挑战识别与对策提出,以及实证研究方法,全面探讨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研究表明,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情绪管理与人际交往能力,进而增强职业适应性。面对实施过程中的资源不足、教学方法单一等挑战,本文提出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教学方法、整合社会资源和建立长效机制等对策。实证研究进一步验证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效果,为护理教育实践提供了科学依据。展望未来,心理健康教育的持续优化与创新将为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提供坚实支撑,对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早期疼痛中西医康复治疗的临床探析 下载:209 浏览:2690

​王军君 李传金 《现代康复医学》 2021年7期

摘要:
目的:对中西医康复治疗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治疗中的具体效果进行分析,探究治疗改善方向。方法:分析结果在对比上具备有效性,本次参与研究的患者人数为58位,这58位患者收治时间在2019.01月~2020.06月之间,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中西医康复治疗。为确定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患者关节活动情况以及水肿情况,探究中西医康复治疗的临床治疗价值。结果:对比分析整理后发现,对患者采取中西医康复治疗后,患者的水肿情况有所好转,疼痛情况明显得到缓解,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较大,p<0.05从统计学角度上来看,具有实际对比价值。结论:中西医康复治疗在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治疗中,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康复训练结合经筋刺法治疗中风后足下垂的临床观察 下载:264 浏览:3231

​李传金 姜波 王军君 《现代康复医学》 2021年7期

摘要:
目的:在中风后足下垂康复治疗中,对患者使用康复训练结合经筋刺法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为得到有效结果,本次截选的68名患者,所选患者治疗时间在2018.9月~2020.5月中,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模式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采取康复训练结合经筋刺法治疗。将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患者各对比项的差异性。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方式不同,会直接影响患者踝关节恢复效果,各项对比数据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对比意义。结论:在足下垂康复治疗中,康复训练结合经筋刺法效果优异,疗效较为明显。

本体感觉强化训练用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康复治疗的临床研究 下载:260 浏览:2786

王军君 李传金 《现代康复医学》 2021年6期

摘要:
目的:对本体感觉强化训练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具体效果进行分析,探究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分析结果在对比上具备有效性,本次参与研究的患者人数为74位,这74位患者收治时间在2018.01月~2020.12月之间,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本体感觉强化训练。为确定治疗疗效,对比两组患者下肢力量恢复情况以及HSS评分等数据,探究本体感觉强化训练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对比分析整理后发现,对患者采取本体感觉强化训练后,患者的下肢力量明显得到恢复,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较大,p<0.05从统计学角度上来看,具有实际对比价值。结论: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中,通过本体感觉强化训练可以使患者的下肢力量得到恢复,对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进行改善。

神经酸的测定方法综述 下载:254 浏览:3278

段丹丹 胡引亭 陈倩 胡悦 侯永环 张宇洁 《神经科学研究》 2021年3期

摘要:
神经酸是神经组织中生物膜的重要组成,维持大脑发育及其正常功能。最早在哺乳动物的神经组织中发现,故命名为神经酸。神经酸可作为脑健康保健品和药品,为预防和治疗脑部疾病提供了途径,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现结合近年文献,对神经酸的测定方法进行综述。

脊髓损伤早期康复治疗介入时机与疗效关系探讨 下载:273 浏览:2900

​李传金 姜波 王军君 《现代康复医学》 2021年5期

摘要:
目的:对脊髓损伤患者治疗时间的影响进行分析,优化治疗方案。方法:分析结果在对比上具备有效性,本次参与研究的患者人数为58位,这58位患者截选的治疗时间在2019.01月~2020.06月之间,对照组晚期康复治疗,观察组早期康复治疗。为确定治疗疗效,对比两组患者Bathel指数以及功能恢复指标等,探究不同的治疗接入时机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分析整理后发现,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治疗治疗后,患者的MBI以及FIM等指数明显提高,而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较大,p<0.05从统计学角度上来看,具有实际对比价值。结论: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治疗时,在患者治疗两个礼拜后就可以对患者进行介入治疗,使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得到改善,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下载:277 浏览:3054

李霞清 彭美红 《现代康复医学》 2021年5期

摘要:
目的:探索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所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20例,以分组的形式进行治疗比较,其中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组患者人数为60例,组成为Z组。以传统护理模式治疗组为D组,患者人数为60例,通过6个月的护理治疗后,观察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恢复情况。结果: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护理方法比传统护理模式效果要好。讨论:本文通过两组之间的护理治疗得出,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神经功能,相对于传统护理工作来说,早期康复护理模式更具有研究意义。

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护理 下载:293 浏览:2720

​彭美红 李霞清 《现代康复医学》 2021年5期

摘要:
目的:此次研究中,针对临床期间与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病患自身肢体功能方面的康复护理,是否能达到预期状态进行分析以期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选取院内收治时间范围在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两年时间内,于我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病患共计81名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其分作两组后,分别应用不同的护理模式,最终对比FMA和NIHSS评分,两项临床指标数据。结果:两组病患接受差异性护理干预后的指标数据比对见正文表格处,通过表格数据比对可以看出,均是应用了肢体功能康复护理展开护理干预的观察组病患数据占优势,两组比对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结论:通过此次研究数据比对可以看出,临床期间对于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病患而言,通过应用肢体功能康复护理干预可达到理想的状态,值得相关领域的应用和推广。

激励机制在康复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下载:265 浏览:2834

​王军君 李传金 《现代康复医学》 2021年5期

摘要:
目的:探究激励机制在康复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的具体方法和效果。方法:研究人员以其所在医院康复科2020年1月开始实施护理管理激励机制为时间节点,分别对时间节点前、后6个月内的传统护理管理机制、激励护理管理机制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时间节点前后护理工作的三方(医生、护理人员、患者)满意度以及相同时间段内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数量。结果:实施激励机制后6个月内康复科医生和患者对于护理人员和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更高,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的总满意度更高。结论:在康复科护理管理中实施激励机制能够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提高护理的质量,维系医护之间、医患之间的良好关系。

人本原理在康复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294 浏览:2969

王军君 李传金 《现代康复医学》 2021年4期

摘要:
目的:结合康复科管理实践,探究人本原理的现实意义。方法:自2018年1月起,我院康复科率先开展弹性工作制度,坚持以人为本推动工作体制改革,根据护士日常工作量,合理调整作息时间及护士待遇问题。同时积极将人本管理理念运用到患者护理中来。对管理改革前后我院康复科收治的184名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将全部患者划分为实验组、对照组两组,样本容量均为92例。对比人本管理模式实施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7.8%,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为85.9%,经统计学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本原理侧重于加强对医患双方的人文关怀,有助于提高护士工作的积极性,改善科室护理服务质量。

对康复科护理人员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效果分析 下载:288 浏览:2825

李传金 姜波 王军君 《现代康复医学》 2021年2期

摘要:
目的:将精细化管理在康复科护理人员管理中的影响作为探究方向,分析管理改善措施。方法:为得到有效结果,本次于医院2018~2019年进行试验,分为两组,2018年将常规管理模式为主,2019年作为观察组使用精细化管理。为进一步的得到用于分析的数据,对两组康复科护理人员的管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将不同管理方案效果进行对比,以数据指标作为衡量标准,分析管理结果改善情况,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较大,从统计学角度上来看,p<0.05,具有实际对比价值。结论:在施加精细化管理管理后,可以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更加满意,使意外事故发生情况有所降低。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预防误吸的集束化康复护理 下载:125 浏览:1540

徐红 张瑞源 《国际护理学》 2023年2期

摘要:
目的:采用集束化康复护理手段来预防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误吸行为的发生,并对其所产生的效果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方法:以100例符合本次调查研究各项指标的患者作为此次试验调查的研究对象,共同进行相应数据样本提供。这100例被观察研究者均患有脑卒中吞咽障碍,其中50例患者会使用普通的护理干预手段来进行误吸行为的预防,另外50例使用集束化的护理管理手段来帮助患者进行误吸发生概率的控制。这100例患者均选择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这一时间段内。结果:使用普通护理干预手段来进行误吸行为预防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其所能达到的预防效果并不理想,总预防率只达有68%。而使用集束化康复护理手段的患者,总预防率达到了98%。结论:相比较普通护理干预手段而言,集束化康复护理手段的运用能够取得更为良好的效果,因此这一类康复护理手段值得进行更为全面的运用。

观察新形势下精细化管理在提升门诊药房药学服务中的应用 下载:177 浏览:2065

朱伟霞 杨静 《预防医学杂志》 2022年11期

摘要:
探讨新形势下医院药学服务精细化管理的成效。方法:2020年1月我院在新形势下精细化管理模式下门诊药房管理纳入到实施后,将2019年11月—12月常规模式下门诊药房管理纳入到实施前,将2020年1月—2月新形势下精细化管理模式下门诊药房管理纳入到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门诊药房医务人员工作效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后,门诊药房工作人员的单方调剂和平均等候时间比执行前的缩短,且人均每日调剂的用量高于执行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施后,病人对药店的整体评价,药师服务态度,排队叫号的过程;用药指导和等待时间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新的情况下,实行“精细化”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医院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医院内部差件数和电子处方差错的发生率,从而使病人对医院的工作更加满意

预警性护理干预对减少胃肠外科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探讨 下载:140 浏览:1544

周春霞 彭美红 《护理研究杂志》 2023年2期

摘要:
目的 探究预警性护理干预对减少胃肠外科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我院抽取2020年3月-2021年7月接受胃肠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组中用预警性护理干预,对照组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指标对比两组胃肠外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的胃肠外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68%)低于对照组(26.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中预警性护理干预有效降低胃肠外科术后并发症的产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在临床推广中具有显著价值。

中职体育“学练赛用”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下载:154 浏览:1424

高鸣阳 《中国体育科学》 2023年11期

摘要:
“学练赛用”四位一体教学模式强调学习、训练和比赛的有机结合,以及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促进。通过将课堂教学、实践训练和竞技比赛相互融合,该模式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实践能力和竞技水平。然而,尽管该教学模式在理论上被广泛认可,但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对植物识别软件的测评与建议 下载:136 浏览:2337

张昕仪 孙艳 王玉兰 李春琪 康欣怡 何洁 南洋 《软件工程研究》 2023年6期

摘要:
通过总结对市面上以有的植物识别软件进行分析,总结经验,并对之后新软件的研发提供建议

“品管圈”活动在提升门诊西药房药学服务质量中的应用 下载:181 浏览:2538

谌全松 《预防医学杂志》 2021年6期

摘要:
目的 本文旨在观察提升门诊西药房药学服务质量中“品管圈”活动发挥的效果。方法 随机入选三台中医骨科医院就诊于2019年2月~2020年2月500例门诊西药房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不同个分组,对照组(“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半年250例)、品管圈组(“品管圈”活动实施后半年250例),观察两组患者服务满意度、取药时间、不合格处方率。结果 品管圈组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品管圈组取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品管圈组不合格处方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品管圈”活动应用在门诊西药房药学服务中,可以提高药学服务质量,缩短患者取药时间,可推广应用。

临床药学学科与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下载:260 浏览:2644

李进杰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22年10期

摘要:
临床药学学科是一门非常具有活力和创新性的新学科领域,同时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应用型技术学科。发展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对现有的药学学科体系进行完善,也可以扩展药学学科的基本范畴,可以有效的促进药学学科的整体发展。相关人员应该仔细研究临床药学学科的持续性发展,针对临床药学的基本概念和特色进行研究,实现持续性的发展策略,全面提高整体的学科管理水平。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