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血糖平衡的调节”一节教学设计 下载:72 浏览:487

张浩1 霍峰2 《生物学报》 2020年3期

摘要:
在"血糖平衡的调节"一节教学中,对教材资源进行了取舍、加工、整合,通过情境创设、活动设计、模型构建等过程,学生完成本节课的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并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

市场化改革背景下推进大用户用气直供的思考——以陕西省为例 下载:67 浏览:450

李洁玉 张科 《天然气进展》 2019年5期

摘要:
大用户用气直供已成为国家层面打破现有制度壁垒、推进天然气市场化的重要举措,但在实际执行中还面临诸多障碍。为此,对大用户用气直供、国家和地方支持政策做了概述,并以资源配置和管网建设均较为发达的气源大省陕西作为范例,探究大用户用气直供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如何推进大用户用气直供给出建议。研究总结具体推进办法包括:①统一规划并独家建设和经营输气管网;②加强顶层设计,从规范性法律文件层面,放开工业供气、加气站加气等非公用性质管道燃气经营的市场准入,解决终端交叉补贴和特许经营权补偿问题,出台具有实操性的经营许可实施细则,并进一步落实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③地方应区分天然气商品属性,因地制宜的实施分层级直供,并做好配套服务支持;④上游资源企业应根据行业特性,制定促销政策,鼓励大用户用气;⑤中游管输企业应贯彻落实管网设施向大用户公平开放,降低输送费用;⑥特许经营燃气企业应转变发展理念,允许区域内已接气/拟接气大用户自行联系上游气源,做好代输服务,减少或免除管道接驳费,降低输配费用,吸引大用户用气;⑦大用户应选择适合的供气商、供气模式和供气路径,并在项目选址时,尽量靠近主干管道。

致密气水平井固井技术——以延安气田东部上古生界气藏开发实践为例 下载:55 浏览:354

王涛 《天然气进展》 2019年3期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延安气田东部蕴藏着丰富的致密气资源,采用水平井多级缝网压裂技术进行开发试验,对固井工程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挑战。以地层和钻井特点为基础,分析了区域内水平井固井难点,针对性地开展了漂浮套管优化、粉煤灰低密水泥浆、增弹水泥浆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研究,认为:(1)漂浮下套管存在最优化漂浮长度,摩擦系数的确定是关键;(2)采用低成本的粉煤灰可配置出性能优越的1.40g/cm3水泥浆;(3)增弹水泥浆可以满足该区域致密气水平井分段压裂施工的需求。现场应用证明采用的一系列关键技术效果良好,固井质量提高及压后密封性成效显著。应用结果认为:(1)研发的较低成本的粉煤灰低密水泥浆和增弹水泥浆性能优越,能够满足该区域致密气水平井的固井需求;(2)研制的相关固井工具附件及设计的漂浮优化方法,通过应用表明可以解决相对应的固井技术难点,具有一定的现场适用性;(3)为进一步提高延安气田东部致密气水平井固井质量,应在设计更低密度的低成本水泥浆、加强套管居中的低磨阻扶正器技术和优化浆柱结构及注替参数等方面加强研究。

测绘工程专业“遥感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探讨 下载:71 浏览:476

竞霞1 任志远2 鲍艳3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9年7期

摘要:
为了满足社会对遥感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遥感原理与应用"课程。如何依据专业特点及其培养目标组织"遥感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教学是教师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针对测绘工程专业特点,结合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从教学内容的取舍与补充、教学模式及实践教学等方面探讨了测绘工程专业"遥感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所阐述的内容对测绘工程专业遥感课程的实际教学工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对其他学科专业的"遥感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教学也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城市燃气安装收费相关问题的探讨 下载:56 浏览:469

刘国柱 《天然气进展》 2018年9期

摘要:
随着国家各项事业的改革深入,城市燃气的各项收费改革也逐步开展,城市燃气安装收费问题一直受到各界关注。在回顾我国燃气安装费的形成,称谓和内涵及其外延和应用现状的基础上,指出现行燃气安装费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外城市燃气安装及其收费方式、国内电信和配售电行业安装及其收取情况,提出解决我国城市燃气安装收费问题的建议。

西安市不同功能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及生态健康风险评价 下载:41 浏览:261

刘梦梅 王利军 王丽 张文娟 史兴民 卢新卫 李小平 李霄云 《土壤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在西安市三环内采集62个表层土壤样品,涵盖了工业区、交通区、商业交通混合区、住宅区、文教区和公园。利用PW2403型X-Ray荧光光谱仪分析了土壤中As、Co、Cr、Cu、Mn、Ni、Pb和Zn的含量。采用修正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了土壤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应用美国环境保护部(US EPA)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估了人群暴露土壤重金属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土壤中As、Co、Cr、Cu、Mn、Ni、Pb和Zn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2.15、24.96、69.74、32.52、662.59、30.67、37.11和101.73 mg kg-1,高于陕西省土壤元素背景值,特别是Co、Pb、Cu和Zn。土壤中Pb、Cu、Ni、Cr、Zn和Mn的生态风险较轻,As和Co生态风险为中等水平。重金属总的生态风险属于中等水平,不同功能区土壤重金属的生态风险有一定差异。人群暴露土壤重金属的主要途径是手-口直接摄入和皮肤吸收,且儿童的暴露剂量高于成人。儿童和成人暴露土壤重金属均不会产生明显非致癌风险。人群暴露土壤中As、Cr和Ni的致癌风险在人们可接受的范围10-610-4,但高于下限值10-6。不同功能区人群暴露土壤重金属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压配电网的网格化规划方法 下载:51 浏览:321

张少鹏 《电路系统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在电力系统中,配电网规划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了其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传统"自上而下"的电网规划中,存在诸多的问题,制约了供电质量。而以用电需求为导向、以区域控规作为基础的"网格化"的电网规划,提高了配电网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其服务水平。通过以中压配电网网格化的规划为研究切入点,对电网的"网格化"规划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叶面喷施亚硒酸钠对葡萄果实品质及叶片衰老的影响 下载:72 浏览:351

薛竟一1 王瑞雪1 魏蓉1,2 张朝红1 《土壤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以3年生露地栽培葡萄户太8号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不同时期叶面喷施亚硒酸钠的方法,探究提高葡萄果实硒含量方法及其延缓叶片衰老的效应。结果表明,喷硒后新抽生出副梢新叶中的硒含量与老叶中硒含量呈高度正相关(r=0. 99),硒在葡萄植株内具有移动性,可重复利用。不同浓度处理以50 mg/L亚硒酸钠处理后的果实品质最好;不同时期处理下始着色期处理后的果实品质最好。50 mg/L亚硒酸钠处理后延缓叶片衰老效果最明显。叶面喷施亚硒酸钠可有效提高葡萄果实含硒量从而提高果实品质,有效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从而增加叶片光合量进一步延缓叶片衰老。

牛粪和秸秆好氧发酵堆肥的初始条件研究 下载:82 浏览:473

田智辉 王亚妮 邹超 卢军党 《土壤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为了研究堆肥混合物料不同初始含水率、C/N值和秸秆粉碎尺寸等因素对牛粪好氧堆肥的影响,找出各因素的最佳配比参数,以期能够科学有效地指导畜禽养殖场或有机肥生产厂家开展牛粪、秸秆的资源化再利用。提出了以新鲜牛粪和小麦秸秆为堆肥原料和辅料,在添加微生物发酵菌剂的基础上,对上述3因素进行人工调控,并设计分组对比试验,依据相关标准从堆体温度、全养分(N、P2O5、K2O)等指标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试验过程中,各组发酵温度≥45℃以上的时间均大于14 d,满足NY/T 1168—2006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的安全卫生要求;在牛粪好氧发酵堆肥时,添加粉碎后的小麦秸秆不仅能够良好的调节水分、C/N,还能作为结构调理剂,增加混合堆体的粒度和孔隙率。试验结果表明,堆体初始含水率在60%左右,C/N在30∶1左右,小麦秸秆粉碎尺寸≤1 cm的条件下堆肥效果最佳。

农村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与经济性研究 下载:55 浏览:360

郑英 《建筑技术学报》 2020年9期

摘要:
通过调研官道镇居住建筑平立面设计相关数据,建筑构造做法,找出基本规律。用典型建筑形式计算出建筑能耗,依据相关规范,给出符合当地情况且满足农村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的改造方案,并采用经济学投资回报期的方式,对本方案的经济性给予评估,期望给予官道镇及类似的既有农村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提供理论指导,以便于提高当地居住建筑的热舒适性,减少能耗。

苏里格气田循环补能排水采气工艺研究 下载:84 浏览:460

邵帅1 梁璇玑2 刘鹏超3 《石油科学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针对苏里格气田低产气井井筒积液的难题,采用同步回转排水采气装置,开展了循环补能排水采气工艺研究。该工艺以干管气回注、抽吸生产两个流程为一个循环,设计了流程切换点的气井生产参数值。分析了气井应用循环补能工艺的生产数据,从增产效果、经济性、操作性三个方面进行了工艺评价。研究结果对苏里格气田单井排水采气工艺的改进提供了有效思路。

嵌入环境管理的油气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研究 下载:77 浏览:372

杨林 张丽俊 余晓钟 《天然气进展》 2018年1期

摘要:
油气工程项目具有经济、政治、技术、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多重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特点,从油气工程项目生命周期、管理知识体系、复杂程度以及环境管理4个维度出发,构建适用于油气工程项目的管理成熟度模型。研究认为,应将环境管理作为一个维度来评价油气工程项目成熟度,纳入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

软岩巷道底臌机理分析及防治技术探讨 下载:53 浏览:366

王晓东 汪海平 张红卫 《煤炭技术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软岩巷道底臌防治技术是软岩巷道支护中的一项技术难题。陕西彬长矿区大佛寺矿在对矿井大巷底臌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底角锚杆+底板注浆+底板锚索耦合支护技术方案,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为软岩巷道底臌防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割孔注浆技术在大海则煤矿水害治理中的应用 下载:55 浏览:367

牛青河 《煤炭技术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立井井筒冻结施工后由于种种原因,可能出现个别孔解冻后孔壁和冻结管之间的环形空间因封闭不彻底成为上下各含水层间的联系通道。当钻孔穿越装载硐室、马头门等井筒相关硐室时,这个环形空间也就成为矿井的导水通道。大海则煤矿对二号回风立井冻结孔进行割孔注浆,取得了良好的注浆效果。

采煤工作面瓦斯综合抽采技术及应用 下载:57 浏览:366

王广森 《煤炭技术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逐渐加深,瓦斯含量随之增加,严重威胁井下工作人员的安全。基于此,本文通过真实的工程案例,深入探究瓦斯综合抽采技术以及该技术在煤矿中的应用,旨在全面提高瓦斯抽采的质量,保障煤矿开采的安全性。

GPS控制网的建立在土地确权中的应用分析 下载:91 浏览:496

李燕敏1 魏瑶1 潘兰兰2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2期

摘要:
为了缩短工期,提高效率,加快土地确权工作的推进,以泸州市土地确权为例,结合本地区情况,应用GPS技术,通过对该项目中92个待测点、18个三等GPS点和GYM(观音庙)二等三角点所在区域布设四等GPS控制网的数据采集及数据处理等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数据的各项精度指标符合《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CH 2001—1992)和《泸州市土地确权四等GPS控制网技术设计书》要求,满足该项目首级控制需要。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使GPS技术的优势性在土地确权中得到较好体现,为其他类似工作提供参考。

论成品油销售企业实物资产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下载:60 浏览:436

姜文 《财会研究杂志》 2020年10期

摘要: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而国有资产又是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物质基础,特别是国有成品油销售企业处于油品销售终端,是最能体现效益的环节,资产管理水平的好与坏,影响着国有资产能否实现保值增值。针对目前国有成品油销售企业在实物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管理对策,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考虑多周期协调的新能源电力系统全景运行模拟方法与评估指标体系 下载:86 浏览:498

元一平1 王建学1 张耀1 周磊1 王学斌2 卢国强2 《电网技术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为实现复杂环境下电力系统运行计划的技术经济性量化与评估分析,提出考虑多周期协调的全景运行模拟方法与评估指标体系。首先,结合我国调度实际,论述基于多周期协调思路开展电力系统运行模拟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考虑多周期协调的新能源电力系统全景运行模拟技术理论框架;其次,结合多周期条件下电力运行的核心任务,给出长期/中期/短期的具体模拟方案与数学模型;所提全景运行模拟方案借助长期/中期/短期运行计划的时序嵌套与滚动修正,可以有效实现电力系统多周期、多时间尺度的协调优化与精细化时序运行模拟。最后,对现有规划方案评估的技术经济性指标集进行提炼,给出更为完整的经济性指标评价体系与计算方法。最后通过实际算例论证了全景运行模拟方案的有效性与先进性。

胶乳水泥微观研究 下载:76 浏览:271

张颖1,2 李俊莉1,2 徐杰3 任海晶1,2 陈大钧4 《石油科学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针对胶乳水泥在水平井中稳定性较差、胶乳水泥微观理论不够充分,为多层面研究胶乳水泥的微观结构,利用X-射线衍射、差重分析、红外光谱、能谱、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现代仪器分析手段,对常规水泥和最具代表性的3种胶乳水泥即1号、2号、3号行对比研究,分析其微观结构和组分。结果表明:胶乳的加入能明显降低水泥中Ca(OH)2的含量,促进钙矾石的生长。3种胶乳水泥所含元素以及各元素含量无较大差别,组分相差不大。1号胶乳水泥膜结构分布均匀且结构完整,针状或纤维状物质较多,纹路清晰,定向排列整齐,水化物结晶较为密实,毛细管空隙较少; 3号胶乳水泥膜结构分布分散,均以小块膜结构为主,含针状或纤维状物质较多,有少许絮状物质存在; 2号胶乳水泥膜结构少,气泡较多,水泥石中有较多未水化的大颗粒,且絮状物质较多,针状物质较少。各分析手段相符佐证,分析结果与宏观上的性能表现是一致。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陕西省城市生态系统健康动态评价 下载:49 浏览:392

马行天 曹涵 《环境科学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针对城市快速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问题,对陕西省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进行了相关研究。根据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及数据的可获得性,从活力、组织力、恢复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人类健康状况方面构建了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健康评价标准。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进而对该省2013-2017年省域层面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动态评价。研究表明,活力与组织结构两要素对生态系统健康有较大贡献,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随着时间推移在不断提高,自然结构和垃圾处理能力是当前胁迫生态系统健康的主要因素。总体而言陕西省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水平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未来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提升空间。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