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特殊儿童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下载:187 浏览:1367

焦志彬 郑贵萍 《心理学研究》 2022年5期

摘要:
在特殊儿童的教育中,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对儿童的身心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父母的言行以及家庭环境,影响着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观,采取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等措施,有助于提高特殊儿童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浅析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及其在高校中的运用 下载:165 浏览:1880

李丽仪 郑凌 《心理学研究》 2022年4期

摘要: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栋梁,是国家的未来的希望,而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才能消除他们内心困惑,帮助他们解除思想上的枷锁,卸下心理负担,帮助他们树立起新的目标,并助其成才,使他们能在学成以后,能报效国家,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气质有目标的有为青年。本文主要论述短期心理咨询的理论指导及其方法,同时也旨在思考如何将该理论运用到当代高校辅导之中,分析当前高校开展短期心理咨询的优势及短处,以推动高校心理咨询的进步与发展,为更好开展心理咨询指导提供更多理论上的支持。

高校心理咨询师自我照顾策略的质性研究 下载:157 浏览:1600

赖永欣 《心理学研究》 2022年4期

摘要:
目的:主要研究当前高校心理咨询师自我照顾策略,旨在为了解当前心理咨询师的心理总体状况,为高校心理咨询师自我照顾进行指导。方法:主要采用质性方式进行研究,主要选取上海市四位高校心理咨询师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进行面谈,采用的则是解释现象学方式进行分析。最终结果:高校心理咨询师目前心理状况整体良好,而其的认知会随着环境等变化而产生变化,认知能力也随之提高。结论:加强研究心理咨询师是十分有必要的,通过研究心理咨询师能对我们制定相关策略能带来一定的帮助。

基于大学生心理问题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路径研究 下载:195 浏览:2009

杭寒皎 《心理学研究》 2022年4期

摘要:
立足于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下,我国大学生群体的身心健康正处于快速成长时期,高校学生接受文化理论教育的必要前提是健康而稳定的心理。然而高校学生不断出现诸多的成长问题,主要是因为家庭、社会和网络的综合交叉影响。在心理健康层面体现的尤为明显,顺应性、干扰性、聚积性是我国学生心理拥有的特征,对基本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以及理智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笔者在查阅大量权威资料的基础再根据当代大学生心理所存在的问题特点,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所存在的的诸多问题,从而针对性找出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解决策略。

基于色彩的高校心理咨询室设计方法分析 下载:154 浏览:1872

高燕 《心理学研究》 2022年4期

摘要:
色彩可以对人产生心理效应,这些心理效应有着明显的个体差别,在大学生这种特定的群体中,心理健康和心理异常人员对于色彩的好感体现出了显著的区别,对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场所来说,高校的心理健康咨询色彩搭配要开展科学的设计,工作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的用到色彩的感觉特点,有针对性的根据学生对于不同色彩的喜爱情况以及色彩对人的心理效果开展个性化的设计。

文化心理学视野下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本土化 下载:123 浏览:1449

董毅萍 《心理学研究》 2022年4期

摘要:
心理咨询在欧美国家是一门独立学科,是基于西方人生活、行为方式所研究出来的一种理论,是基于西方人心理行为研究基础上所产生的一种学科。与欧美国家有所不同的就是,我国心理咨询学科是基于我国劳动人民思想、生活方式,所研究出来的一种理论,更符合我国国情、社会需要,始终都蕴含着丰富文化内涵与东方哲学智慧,而到了今天依旧具有十分重要的医学临床指导作用,仍然能够知道我国心理咨询师开展心理咨询工作,仍然能够发挥出其所具有的作用,因此,是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的。

短程心理咨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 下载:154 浏览:1811

彭保华 《心理学研究》 2022年3期

摘要:
本文主要对大学生生存心理进行调查,重在分析心理影响因素,及就在当前高校开展短程心理教学几种方法进行研究,同时就当前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所存在的困扰进行调查,拟论证短程心理咨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以及所起到的作用。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才更有助于我们开展多方面研究工作,并帮助有需要的大学生解决心理、情感困惑等,帮助他们走出内心的恐惧与不安,这也研究的意义所在,其次,也为日后更好推动短程心理咨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提供更多理论依据,为我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有目标有理想与志气的大学生而做好准备。

存在决定意识抑或物质决定意识——试论中国咨询心理学的发展道路 下载:182 浏览:1885

胡淑菁 《心理学研究》 2022年3期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但是,人们的精神危机、困惑却也随着而来。但是由于我国心理咨询学被错误定位,而无法更好对公众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工作。从咨询心理学学科属性来分析可见,其所涉及的范围是比较广泛,其中就包括:社会公共学、医学、人类学等,若仅仅将心理咨询学划入医学范畴则就会导致人们误解,无法更好的理解这一学科,误解这一学科,给日后心理咨询工作带来很大阻碍。由此,我们必须反思当前工作上的疏忽,以及帮助更多人们消除心理咨询,推进我国咨询心理学的发展与进步。为广大的人们精神问题及心理困惑,促进社会经济改革与进步。

高校精准资助工作中的心理育人研究 下载:164 浏览:1728

陈晨 闫锦波 《心理学研究》 2022年3期

摘要: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是教育扶贫工作的关键内容,体现着党和国家对贫困大学生的关怀。教育部提出要求务必“保护学生个人信息和隐私”,让资助工作更合规、更有爱、更有温度。精准资助过程中注重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关照、引领学生成长和服务学生成才是资助育人工作应有之义。本研究旨在通过探讨学校资助的整个过程中的合理、规范的心理伦理态度,让资助既能做到“精准”,又不失尊重、有爱。

增权理论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妇女受家庭暴力问题的研究 下载:195 浏览:1831

杨帆 《交叉科学研究》 2024年3期

摘要:
增权理论是社会工作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理论,本文是基于增权理论的视角分析妇女受家暴的原因,了解妇女家暴受害者的需求,尝试从社会工作的角度提出行动方案,从而提升妇女家暴受害者的自我认同感,提升其在家庭、社会中的地位,摆脱处于“家暴”的不幸婚姻生活。在种种的行动分析中,给妇女增权是使她们摆脱家庭暴力的有效途径。

航空业数字化转型与业财融合实践研究——以DF航空公司为例 下载:82 浏览:1134

蒋妍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4年10期

摘要: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纷纷开启了数字化进程。而在“数据+算法+算力”的支撑下,企业数据分析能力的飞跃式提升,也为企业业财融合的实践创造了条件。本文以三大航空公司之一的DF航空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业财融合的实践”这一主题开展研究,以此来补充相关领域理论研究,并为企业推进业财融合的方案与思路提供参考。

共轭聚合物分子BODIPY光电性能理论研究 下载:413 浏览:3446

李珊1 张美娜1 李源作2 《光电子进展》 2022年10期

摘要:
利用密度泛函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多聚物分子k2作为太阳能电池供体材料的光电性能随着n值增大的变化趋势(n=1、2、3),对其基态几何结构进行优化,在基态结构优化的基础上,计算模拟了能级、能隙、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等参数。结果表明,k2-2和k2-3分子的能隙减小,吸收光谱红移,荧光能量增大,表现出更好的光电性能。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下载:191 浏览:1907

孟祥慧 《交叉科学研究》 2024年1期

摘要: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人们对于心理健康的关注和需求日益增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立与优化成了重要议题。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个体与社会互动、影响个体行为的科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本文将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探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构建的意义和策略。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未成年人犯罪原因探究 下载:213 浏览:2327

曾泉泉 《交叉科学研究》 2023年12期

摘要:
探究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对于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社会心理学视角对未成年人犯罪原因进行了剖析,具体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社会化不足,二是群体的相互作用,三是移情能力的缺失,四是沟通障碍。

社会心理学原理在质量监督中的应用 下载:216 浏览:2438

唐婷婷 《交叉科学研究》 2023年12期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社会心理学原理在质量监督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对提升质量监督效果的作用。通过对社会认知理论、社会影响理论、自我与身份等社会心理学原理的解析和案例分析,揭示了这些原理如何帮助质量监督者提高准确度、工作满意度和监督对象遵守规范行为的能力。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将为改进质量监督实践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大学生网贷行为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下载:211 浏览:2185

张小梅 《交叉科学研究》 2023年12期

摘要:
为了运用社会心理学研究大学生网贷行为,探讨了社会心理学知识:社会心理学基本概念,社会心理学涵盖的领域。分析了社会心理学与大学生网贷行为:大学生网贷现状,大学生网贷的利与弊,运用社会心理学分析大学生网贷原因。总结了大学生网贷行为的干预建议:教育和信息传递,增强金融意识,提供支持和建议,社群支持以及寻求专业帮助。

丧文化现象的社会心理学思考 下载:204 浏览:2090

王丽新 《交叉科学研究》 2023年12期

摘要:
随着社会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一种被称为“丧文化”的现象在青少年中流行起来,这种文化以消极、颓废、厌世为主要特征,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对于这种现象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其社会影响,而对其背后的心理机制,尤其是社会心理学视角的探讨却相对匮乏。因此,理解丧文化现象背后的社会心理机制,对于研究这一现象及其对青少年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分析了丧文化现象以及应对策略。

中国思想对日本文学的影响 下载:421 浏览:3139

​张彬 《文学研究》 2021年5期

摘要:
在中国文学的发展过程中,儒、道、佛三家思想对创作理论起过深刻影响。在唐朝,三家思想并用,但是对文学创作中的艺术现象、审美认识、审美现象影响都很深远。为此,中国文学中蕴藏着浓厚的儒家和道教思想。由于日本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极为深远,中国思想对日本文学也产生了深刻而全面的影响。

管理心理学视角下创新型企业员工激励研究 下载:285 浏览:2675

任媛媛 曹书民 李洪丽 《心理学研究》 2021年9期

摘要:
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创新型企业对员工激励愈加重视。研究表明,相比于物质激励,创新型企业员工更重视精神层次的需求;领导对员工的鼓励与关心更能让他们体会到尊重与重视,激励效果更佳;对员工的基本情况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有针对性的进行激励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激励效果。该研究对创新型企业提高员工激励效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浅析艺术设计心理学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下载:267 浏览:2224

东翼扬 谷慧婷 沈姝君 刘丹 《中国艺术研究》 2022年8期

摘要:
现代数字广告产品设计,得益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文章基于设计心理学与数字广告产品的关系,以及数字广告设计要素对客户消费行为的驱动性;针对个性化消费需求的消费者提出了不同的数字化设计方法,以满足客户的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