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海洋生态环境公益诉讼中惩罚性赔偿适用问题研究 下载:40 浏览:414
摘要:
海洋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以实践为驱动力,以制度为凭借,契合了海洋治理的时代需求。推动该制度的制定,既面临环境公益诉讼本身的定位之异、惩罚性赔偿的适用冲突,又涉及海洋案件调查举证之难、评估鉴定之困。从法益内涵、制度规定、诉讼主体深层次剖析惩罚性赔偿与公益诉讼的恰适性、与传统民法理论建构的逻辑承接性,以及运用在海洋环境保护的可践性,可奠定海洋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同时,运用制度性思维明晰赔偿权利人的主体结构、赔偿的程序规则及配套规则,方能以"公益"之吴钩和"惩罚性赔偿"之利剑,维护海洋生态环境之健康。
《民法典》视域下个人信息法律保护路径研究 下载:97 浏览:1420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越发重视个人信息保护。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信息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个人信息很容易泄露等问题。生活各方面都涉及个人信息,信息泄露很容易引发纠纷,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成为了社会关注的重点。《民法典》作为独立部门,其目的是保护群众的个人信息。下文中,将主要针对《民法典》视域下个人信息法律保护路径进行深入分析,以此来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试析《民法典》中居住权法律适用问题 下载:108 浏览:1337
摘要:
在《民法典》当中,居住权的制度属于我国物权编制当中的一项对人们生活居住需求进行满足的制度,可以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实际居住需求的同时,利用房屋的形式来实现了多元化路径的拓宽。但是,法律主要在于实施的过程,居住权制度在我国的制度体系当中属于全新的制度体系,开始阶段主要在与法律层面的设定。在设定的规范制度当中,《民法典》比较偏向于居住权制度方面的原则性规则指导,但是实际的法律应用方面仍然处于比较笼统的状态当中,因此需要补充完善居住权制度的具体规则,以此来实现法律方面的精确指引。
《民法典》视域下个人信息侵权的法律规制 下载:562 浏览:2070
摘要:
个人信息安全一直是我国十分重视的问题。在《民法典》视域下,个人信息保护方面制定了相关规定,但个人信息侵权与传统侵权案件不同,目前仍存在侵权主体不明、举证难、损害赔偿不足等现实问题需要解决,可以从侵权主体、举证责任、责任承担方式三方面予以改善个人信息侵权现象。
[1/1]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