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一体论与周期论:早期中国的循环思维 下载:54 浏览:445

李巍 《哲学研究进展》 2020年7期

摘要:
把循环当成解释世界的认知图式,这是早期中国的说理思维之一,并能被视为中国古人缔造世界观的基本策略,内容包括:(1)循环图式提供了一种将世界整体化的策略,即设想某种一元复始的循环,可以消弭差异,视万物为一体;(2)循环图式也提供了一种将世界规律化的策略,即设想某种多元更替的循环,可以预判周期,视变化为重演。因此用循环解释世界,这种说理思维支撑了中国古代以一体论与周期论为基本主张的世界观。

“狂人”之“早愈”与鲁迅走出“S会馆”时的世界观 下载:59 浏览:345

张晓峰 《中国文学》 2019年6期

摘要:
《狂人日记》显然是鲁迅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写下的作品,其中在他为"狂人"安排的"早愈"并"赴某地候补"的情节中,隐含着鲁迅本人"答应"走出"S会馆"、为新时代的勇士前往"呐喊"时的复杂心态:"黑暗"带给他的"痛苦"使他并不能确信"希望"的存在,他源于"听将令"的出征,包含着"与黑暗捣乱""玩玩""闹他一下"的心理认知。这些矛盾而沉痛的思索在他酝酿《狂人日记》、准备进入新文化阵地的前沿时就已经很明确地存在于心了。但由于鲁迅非常复杂的世界观以及他独特的人格与性情,使他在付诸行动时常常发生着改变,他也到底成为与他所设想的"早愈"后的"狂人""孤独者"们所相反的样子,并为人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与文化财富。

马克思的工艺学研究以及对其世界观形成的影响——基于对《布鲁塞尔笔记》的文本解读 下载:59 浏览:371

张福公 《哲学研究进展》 2019年5期

摘要:
马克思在《布鲁塞尔笔记》中的工艺学研究对其科学世界观的形成产生了潜在的重要影响。这既体现在工艺学视域中,机器大工业所标志的巨大生产力发展与生产方式变革激发了马克思从现实物质生产出发对生产力的社会历史内涵和人类解放意义的思考,也体现在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双重社会效应为马克思初步建构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矛盾观和探寻无产阶级革命的现实路径提供了重要理论资源。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既在方法论和世界观上超越了工艺学视域,又由于自身思想发展水平和工艺史知识的局限,而对工艺学的科学内涵有所遮蔽。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 下载:113 浏览:1586

丁瑞 《信号处理与图像分析》 2023年7期

摘要:
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是当前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任务。只有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认识和把握,才能更好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综述 下载:245 浏览:2390

庞家康 《交叉科学研究》 2023年7期

摘要:
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研究,学术界主要围绕思想来源、主要内涵、原创性贡献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尤其是部分学者从哲学视角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纵观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学理不深、研究方法单一等方面,导致整体性把握存在一定难度。在下一步研究中,学术界应从学理角度厘清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本质联系;扩展研究视角,突出整体性逻辑;注意转化为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推动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 下载:92 浏览:1789

丁瑞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7期

摘要:
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是当前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任务。只有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认识和把握,才能更好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