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东北黑土区不同耕作措施保水保土效应研究 下载:83 浏览:494

史彦林 陈生永 刘建新 樊华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9年1期

摘要:
采用标准径流小区试验方法对东北黑土区顺坡垄作和横坡垄作两种耕作措施在天然降雨下的径流量、土壤侵蚀量及蓄水保土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5°坡按径流量大小排序为顺坡垄作+种植大豆小区>裸地小区>横坡垄作+种植大豆小区,3°坡按土壤侵蚀量大小排序为裸地小区>顺坡垄作+种植大豆小区>横坡垄作+种植大豆小区,5°坡按土壤侵蚀量大小排序为顺坡垄作+种植大豆小区>裸地小区>横坡垄作+种植大豆小区。可见,横坡垄作是东北黑土区适宜的水土保持耕作措施。

东北黑土区演化历程及范围界定研究 下载:18 浏览:431

赵玉明 程立平 梁亚红 耿鹏旭 王卓理 《土壤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东北黑土区是目前关注较多的话题,但其界定非常混乱。因此,有必要理清东北黑土区的界定及其分类体系。通过对比各种黑土和黑土区数据,对文献中存在的黑土及典型黑土、东北黑土区及东北典型黑土区等概念进行了归纳,并将东北黑土区研究分为黑土演化历程、广义东北黑土区演化历程和狭义东北黑土区演化历程3方面。其中,黑土演化历程包括黑土演化与确立(1978年前)和典型黑土界定(1979年至今)2个阶段,形成了第一次全国土壤普查黑土数据、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和全国数字化土壤图的典型黑土数据等3套数据。广义东北黑土区演化历程包括暂时数据界定阶段(2002年~2003年)和正式数据界定阶段(2004年~2008年),分别形成广义东北黑土区暂时数据和正式数据。东北典型黑土区演化历程包括2个阶段:东北典型黑土分布区界定阶段(1978年~2006年)和东北典型黑土区(狭义东北黑土区)界定阶段(1992年至今)。前者存在4套代表性数据:松嫩典型黑土(专指黑土)分布区数据、松嫩典型黑土(黑土和黑钙土)分布区数据、黑吉2省农业区划的东北典型黑土(黑土、黑钙土和草甸土)分布区数据和WRB(1994)估算的东北典型黑土(厚度≥25 cm的黑土和草甸土)分布区数据;典型黑土区界定阶段,以松辽委1992数据、黑龙江水保所数据、松辽委2004数据和北师大数据4套数据为代表,它们依次界定了松嫩东部典型黑土区,松嫩典型黑土区,松嫩和呼伦贝尔典型黑土区,松嫩、呼伦贝尔和三江典型黑土区。研究有助于学者根据需要选用恰当的东北黑土区范围和面积数据,对于深化东北黑土区研究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东北黑土区农田土壤水分剖面分布与大气降水关系的研究 下载:85 浏览:320

邹文秀 陆欣春 陈旭 严君 郝翔翔 张志明 韩晓增 《土壤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东北黑土区属于雨养农业,大气降水是土壤水分的主要来源,大气降水的强度和频率是影响水分在剖面分布的重要因素。以中国科学院海伦农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内水分平衡观测场的自然降水条件下的0~170 cm土体为研究对象(三次重复),2011~2016年的每年5月25日~9月10日利用中子仪测定0~17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其中0~10 cm、10~20 cm和160~170 cm土层深度间隔10 cm,40~160 cm间隔为20 cm。研究结果表明:观测期内64.35%以上的降水发生在7月5日~8月20日,0~170 cm不同土层的平均含水量在24.71%~37.23%之间(体积含水量),随着剖面深度的增加不同深度土层间土壤含水量差异逐渐减弱;受降水、地面蒸发和作物耗水的影响,土壤含水量变化最大的层次为0~10 cm土层。当单次降水量达到178.20 mm时,0~170 cm各层土壤含水量均增加,但49.30%的降水储存在0~40 cm土层;而在作物生长季节持续15 d无降水时,0~170 cm各层次土壤水分均呈亏缺状态,其中消耗水量的47.38%~58.80%来自0~40 cm土层。因此,东北黑土区农田0~40 cm土层对于容纳大气降水、满足作物需水具有重要作用,应通过耕作和有机物料还田等措施进一步改善这一土层土壤物理性质以增强其蓄水、保水和供水的能力。

东北黑土区农业面源污染特征及防治对策 下载:65 浏览:492

阎百兴 欧洋祝惠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19年12期

摘要: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季节性农业面源污染不容忽视。本文系统总结了东北黑土区农业面源污染物的输出特征,梳理了农业面源污染负荷估算与源解析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归纳了区域面源污染防治的实用新技术,提出今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方面的建议。

谈我国东北黑土区水资源现状及其水土保持对策 下载:183 浏览:2552

孙文平 邓力尹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1年1期

摘要:
我国地大物博,拥有广阔的土地面积,丰富的土地资源,但是土地资源却存在不均匀分布的情况,比如黑土地资源只有在我国的东北地区才存在。而且黑土地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土地资源,我们必须要保护好它,这是促进我国农业能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保护黑土地资源也是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手段,这对于促进我国经济转型来说有着重要意义。但是近些年来,随着我们对黑土地的不断开发,使得黑土地的资源受到了一定影响,很多因素和人为的破坏都导致黑土地的水土保持效果不断下降,当前我国东北地区的水资源也出现了一定问题,污染黑土地的土质,使水土流失问题越发严重。因此本文将主要针对我国东北黑土地水资源现状进行研究,并提出提升水土保持效率的措施,仅供参考。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