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土壤质量与功能:从科学到实践——2019年荷兰瓦赫宁根土壤会议综述 下载:68 浏览:415

吴克宁1,2 杨淇钧1 陈家赢3 吴金凤4 《土壤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第4届瓦赫宁根土壤会议于2019年8月27日至30日在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及研究中心召开,有来自世界各国的300余名科研工作者参加。此次会议在"认识土壤功能"主题框架下,按土壤质量研究的基本逻辑,设置了土壤功能与社会、衡量土壤功能的创新方法、跨尺度的土壤功能建模与制图、土壤功能协同与权衡等4个议题,从土壤功能的视角,展示了以欧洲研究团队成果为主的土壤质量研究最新进展。本文对其内容与组织进行了介绍和评述,得到了以下思考与启示:(1)土壤功能分解与表达已成为土壤质量研究的热点问题;(2)应重视模型与专家系统在土壤质量评价中的综合运用;(3)工作坊、大师课等新型学术会议办会形式值得借鉴与发展。

基于土壤图的农用地分等因素解译与校核 下载:58 浏览:327

刘嘉慧1 单阿丽1 吴克宁1,2 赵瑞1 《土壤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要求完善耕地分等调查评价基础数据,满足该要求的技术关键在于校核农用地分等因素准确性。本文在明确农用地分等因素内涵及归纳数据来源的基础上,以温县为例,在县域尺度上探讨分等因素选择的合理性,解译各土种质地和剖面构型指标值,参照农用地分等数据库实地布设55个采样点对分等因素开展校核,结果表明:质地解译校核结果不一致的样点有9个,剖面构型解译校核结果中褐土化淤土、褐土化两合土、小两合土构型存在差异;分等数据库中黏土区域及黄庄镇、武德镇、北冷乡接壤处砂土区域表层土壤质地与调查结果不符。因此,建议在合理选择农用地分等因素的前提下校正农用地分等数据库并细化质地与构型的分等标准;建议进行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为耕地分等调查评价工作提供更准确的基础数据。

土地整治项目区耕地质量评价方法比较研究——以德惠市为例 下载:45 浏览:411

吴冠华1 吴克宁1,2 于兵1 杨淇钧1 《土壤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土地整治是保护耕地资源的重要抓手,为更好的指导土地整治项目的开展与进行,拟探索土地整治项目区耕地质量评价的方法与思路。本文以德惠市土地整治项目区为例,分别运用农用地分等评价法、定级指标修正法、耕地质量调查监测评价法对项目区整治前后耕地质量进行评价,对比三种方法的等别提升效果与适用性,提出方法改进建议。结果显示:运用三种方法评价该项目区整治后耕地质量等别均有所提升,提等效果由大到小依次为定级指标修正法、耕地质量调查监测评价法、农用地分等评价法;定级指标修正法与农用地分等成果衔接性更强,但可能会放大对修正因素的影响,耕地质量调查监测评价法等别区分度较小。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方法均可用于整治项目区耕地质量评价,另两种方法较农用地分等更易凸显土地整治工程的效果,针对各自方法不同的特点有不同的适用范围,研究可为土地整治项目区耕地质量评价方法提供借鉴。

新型城镇化建设期农户耕地功能认知与变化研究——以湖南省沅江市为例 下载:19 浏览:48

陈畅龙1 吴克宁1,2 段建南3 刘霈珈4 冯喆1 《土壤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研究目的: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分析农户耕地功能认知水平及变化情况,探寻影响农户认知主要因素,以期为中国耕地合理利用与优化配置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实地调查与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农户对耕地功能的认知趋于多元,但对基本生活保障、粮食安全保障、家庭经济贡献功能认可度最高,其认知水平主要受年龄、文化水平、家庭年收入和承包耕地数量影响。(2)景观文化功能、旅游观光休闲功能认可度上升明显,就业保障功能、生态环境保护功能认可度明显下降,影响其认知变化的主要因素为政策影响。研究结论:农户对耕地最直观的感受依然是种植粮食庄稼维持家庭周转,但开始意识到耕地景观文化功能与旅游观光休闲功能的重要性,同时认为就业保障功能与生态环境保护功能在逐步弱化。

耕地占补平衡约束下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土地资源管理 下载:50 浏览:436

李晓亮1 吴克宁1,2 《土壤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是要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目标,土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耕地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要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协调好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两条路径,耕地占补平衡是必不可少的手段。文章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阐述了乡村地区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产业用地和生态用地存在的问题,探索在耕地占补平衡约束下满足各类用地需求的路径,强调耕地占补平衡要由数量、质量平衡向产能、生态占补平衡转变,达到为乡村振兴助力同时保护耕地的目的,明确提出新时期土地资源管理要以第三次国土调查为契机,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指导,以县域为各约束性指标的控制,根据区域资源禀赋和未来发展情况合理安排各类用地,对新时期耕地占补平衡方式的改进,完善土地资源管理,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澳大利亚海岸带综合管理及其对中国的借鉴 下载:47 浏览:519

黄惠冰1 胡业翠1 张宇龙2 王威1 《海洋研究》 2023年4期

摘要:
"陆海统筹"已上升为国家战略高度,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国外的海岸带综合管理与我国"陆海统筹"具有相似性,在实施"陆海统筹"战略时,澳大利亚海岸带综合管理有许多成功经验可以借鉴。文章系统梳理了澳大利亚海岸带综合管理的特征与趋势,继而结合我国海岸带管理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对策。包括开展基于海岸带生态系统的海岸带综合规划;健全和完善海岸带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海岸带综合管理委员会和海岸带管理非政府组织;加强海岸带保护区建设,发展海岸带生态产业;强化公众的参与意识,引导利益相关者的参与等推进海岸带管理建设。希望对中国政府部门进行海岸带管理决策有所参考。

我国中南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空间分布研究 下载:78 浏览:493

徐启胜 李雨晴 陈燕 马秀花 《农业学报》 2018年5期

摘要:
根据《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我国土壤污染类型以无机污染为主,无机污染物的点位超标率占全部点位超标率的82.8%。摸清土地环境质量状况,是加强土地质量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基础。目前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缺少区域尺度的分析,为此该研究检索了2010—2016年的有关中南地区土壤重金属的文献,收集到有关土壤Pb、Zn、Cu、Cd、As、Hg、Cr和Ni 8种重金属的含量数据,剔除异常值后进行克里金插值,绘制中南地区各金属含量的等值图,以此分析中南地区的重金属分布状况及其污染源;通过所得数据与各省背景值对比分析污染程度。结果表明:中南地区重金属含量较高,重金属污染较多在矿区以及工业发达地区。Pb、Zn主要集中在湖北省西北部,Cu集中在湖南省,Cd、As集中在中南地区中部,Ni集中在湖北省与湖南省行政界线处,Cr集中在河南省东北部,Hg在中南地区普遍较高;Pb、Zn、Cu超出背景值最高的均为湖南,分别为26.23,7.89,7.63倍;Cd和Ni超出背景值最高的为河南,分别为94.44,2.45倍。Cr超出背景值最高的为广东,为1.49倍。重金属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超标最严重的为Cd,湖南省在各金属超标的贡献率均较大。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