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链烷烃类白杨素衍生物的合成及其脂溶性 下载:43 浏览:444

彭德乾1 白丽丽1 陈训1 王颖1 付艳1 王灿红2 林连波3 李娟1 刘辰鹏1 《化学研究前沿》 2019年12期

摘要:
白杨素为一种常见的黄酮类化合物,其药理作用广泛,但其溶解性和生物利用度低,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因此,为了提高白杨素的溶解性,本文通过酯化反应,在白杨素骨架上引入链烷烃,合成了链烷烃类白杨素衍生物,通过1H NMR、13C NMR和MS-EI进行结构表征和测定,得到乙酸-7-O-白杨素酯(1)、正丁酸-7-O-白杨素酯(2)、正己酸-7-O-白杨素酯(3)、正辛酸-7-O-白杨素酯(4)和正癸酸-7-O-白杨素酯(5)。通过观察白杨素及其衍生物在氯仿中的溶解情况,检测它们的脂溶性,实验结果发现,白杨素衍生物的脂溶性明显大于白杨素本身。

粮食作物机收减损问题及应对措施浅析 下载:31 浏览:1884

付艳 《农业学报》 2025年1期

摘要: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粮食作物机收已成为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然而,机收过程中粮食作物的损失问题日益凸显,不仅影响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也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深入分析粮食作物机收减损成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对于确保粮食安全、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艾滋病定点诊疗模式下症状管理的质性研究 下载:10 浏览:430

朱政1 胡雁1 赵蕊1 韩舒羽1 付艳芬2 赵霞3 鲍美娟4 张林4 韦彩云5 栾玉泉2 刘庆芬6 杨炼7 赵东宁8 2019年11期

摘要:
了解我国艾滋病定点诊疗模式下,艾滋病症状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方法选取2017年4月—7月在上海市、湖南省衡阳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云南省昆明市4所艾滋病定点诊疗机构艾滋病门诊及病房的医护人员36名。采用半结构化访谈的方法收集资料,对访谈资料进行转录、编码、类属分析、描述和组织。结果提炼出定点诊疗模式下症状管理的实践内容、定点诊疗模式下症状管理的优势和实践难点、定点诊疗模式下症状管理的问题分析和完善定点诊疗模式下症状管理服务体系的建议4个部分,共13个一级主题。结论目前定点诊疗模式下症状管理服务形式多样但专业化程度低;虽然保障了患者社会性需求,但也加大了症状管理中专业照护的难度;构建综合性医院与艾滋病定点诊疗机构间的医联体,明晰护士及个案管理师的自身定位和实现随访工作信息化是未来艾滋病定点诊疗模式下症状管理发展的方向。

浅谈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 下载:123 浏览:1504

徐甜甜 闫妮 付艳娟 《国际护理学》 2023年3期

摘要:
目的:探究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10月来我院呼吸内科治疗的重症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临床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的方法。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情况及护理前后患者血氧指数和心率情况对比分析,得出研究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护理后血氧指数和心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方法,可以较为明显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情况,保障患者血氧指数和心率情况的明显改善,应用效果较为良好。

呼吸内科发热病人运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 下载:127 浏览:1536

付艳娟 高芳芳 李娜 《国际护理学》 2023年3期

摘要: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呼吸内科发热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4月本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00例发热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发生率和焦虑程度,并对比护理总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经心理护理干预后焦虑评分显着低于未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焦虑总发生率同样低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差异显着(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着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差异显着(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应用在呼吸内科发热患者可改善患者心理焦虑情绪,护理满意度较高,临床可持续推广。

大容量100G OTN关键技术及其在电力通信中的应用 下载:522 浏览:1963

付艳芳 《无线电研究》 2021年4期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宽带业务量急剧上升,以及人们对骨干网数据传输的更高需求,对通讯网络的发展形成了巨大的挑战。而大容量100G OTN技术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电力通信系统的发展需求。本文主要介绍大容量100G OTN的关键技术,以及其在电力通信中的应用。

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课堂教学改革策略思考 下载:17 浏览:232

付艳波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 2024年12期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及,计算机应用技术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作为培养技术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其教学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与竞争力。对此,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入手,阐述如何利用有效的策略推动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课堂教学的有效改革,以此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人工智能在电子信息技术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209 浏览:3545

付艳红 《人工智能研究》 2021年10期

摘要:
目前,社会呈现出明显的智能化特征,主要体现在智能手机、智能电视和物联网系统上。在人工智能的推广应用中,人工智能与电子信息技术的结合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科学技术水平,对电子信息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有很大的帮助。而人工智能作为尖端技术之一,能够帮助电子信息技术提升其工作效率,尤其是加强数据信息处理的能力,因此人工智能与电子信息技术的结合具有较强的发展前景。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