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铋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钢中磷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下载:79 浏览:479

袁辉 《冶金学报》 2018年6期

摘要:
铋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钢中磷的含量是一种经典的分析方法,其测定结果的不确定评定是实验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钢样中磷含量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对测量过程的重复性、标准曲线的建立、测量仪器、玻璃量器等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进行了全面评估,提出了合理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试论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亚硝酸盐氮的不确定度评定 下载:88 浏览:505

张茜 《冶金学报》 2018年1期

摘要:
不确定度主要是指在测量之后所得结果不确定程度,它是对误差分析最好的阐述和理解。在测定水中亚硝酸盐氮过程中,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是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对其不确定度进行分析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从校准曲线、玻璃器皿、分析仪器、显色时间、温度酸度等方面入手,详细的论述了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亚硝酸盐氮的不确定度评定。

便携式分光光度法现场快速测定水中余氯的方法研究 下载:53 浏览:402

彭雄1 代佼2 孙晋睿1 杨玖2 《环境科学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建立便携式分光光度法现场快速测定水中余氯的方法。采用高锰酸钾替代碘酸钾-碘化钾标准溶液在现场测定前进行工作曲线校准,运用色度浊度校正液扣除法排除色度浊度干扰,采用内置工作曲线直接读取样品结果。结果表明,高锰酸钾标准替代物质选择合适,排除色度浊度方法简单可靠,内置工作曲线法测定数据稳定,测定结果与国标法无显著差异。该法稳定性和准确度较好,可作为国标法的重要技术补充,适用于余氯现场快速监测及应急监测。

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油类新旧标准方法的比较 下载:57 浏览:412

唐兆军 何吉明 俸强 陈雨艳 《环境科学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针对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物质,国家先后制修订颁布了3个版本标准方法:即GB/T16488-1996、HJ 637–2012和HJ 637–2018。对HJ 637–2012、HJ 637–2018两个新旧版本标准方法之间的区别进行了全面系统分析比较。对标准方法中存在的样品前处理方法、萃取剂保存与检验、是否使用标准曲线对结果进行再次校正等易混淆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玫瑰精B褪色分光光度法测定氨曲南 下载:36 浏览:371

吴小燕 江虹 《化学研究前沿》 2019年5期

摘要:
在pH 5.48的Tris-盐酸介质中,玫瑰精B与氨曲南反应生成红色二元离子缔合物,出现褪色现象,光谱曲线上出现2个明显的负吸收峰,最大负吸收峰位于512 nm,另一负吸收峰位于574 nm,在此两波长处,氨曲南在0~10.9 mg·L-1范围内与缔合物的吸光度呈线性关系,并服从朗伯-比尔定律,它们的线性方程和相关系数分别为A512 =-0.00016-0.03447 ρ、r=0.9998和A574=0.00042-0.02006 ρ、r=0.9999,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κ)分别为1.51×10~4 L/(mol·cm)和8.70×10~3 L/(mol·cm),当用双波长叠加负吸收法测定时,线性方程方程为A512+574=0.00027-0.05453ρ,相关系数r=0.9999,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κ可达2.38×10~4 L/(mol·cm)。该法用于市售氨曲南药物中氨曲南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玫瑰精B褪色分光光度法测定氨曲南 下载:42 浏览:434

吴小燕 江虹 《化学研究前沿》 2019年5期

摘要:
在pH 5.48的Tris-盐酸介质中,玫瑰精B与氨曲南反应生成红色二元离子缔合物,出现褪色现象,光谱曲线上出现2个明显的负吸收峰,最大负吸收峰位于512 nm,另一负吸收峰位于574 nm,在此两波长处,氨曲南在0~10.9 mg·L-1范围内与缔合物的吸光度呈线性关系,并服从朗伯-比尔定律,它们的线性方程和相关系数分别为A512 =-0.00016-0.03447 ρ、r=0.9998和A574=0.00042-0.02006 ρ、r=0.9999,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κ)分别为1.51×10~4 L/(mol·cm)和8.70×10~3 L/(mol·cm),当用双波长叠加负吸收法测定时,线性方程方程为A512+574=0.00027-0.05453ρ,相关系数r=0.9999,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κ可达2.38×10~4 L/(mol·cm)。该法用于市售氨曲南药物中氨曲南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微波消解-非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聚乙烯包材中的锑 下载:25 浏览:260

裴志洋 黄泽义 孟卓尤 楠范 洪涛 《化学研究前沿》 2019年2期

摘要:
建立聚乙烯包材中锑含量的测定方法。微波消解法消解处理聚乙烯包材后,利用表面活性剂OP对5-Br-PADAP、碘化钾和锑的三元复合物的增溶作用,采用络合分光光度法测定锑的含量,筛选了分光光度法测定锑含量的显色条件。锑质量浓度(0.100~1.00 mg·L-1)与锑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标回收率为103.3~104.0%,精密度RSD小于2%,与标准物质和国标方法相比较,该方法的准确性得到了验证。本方法简单、准确性高,精密度好,可用于聚乙烯包材中锑含量的测定。

基于铁氰化钾选择性氧化间接光度法同时测定药剂中半胱氨酸和胱氨酸 下载:42 浏览:433

张爱菊 白莹 张小林 《化学研究前沿》 2018年4期

摘要:
K3[Fe(CN)6]作为一种高选择性的弱氧化剂,能氧化半胱氨酸而不能氧化胱氨酸。利用半胱氨酸分子中的巯基(-SH)可将K3[Fe(CN)6]还原为K4[Fe(CN)6],K4[Fe(CN)6]与Fe Cl3反应生成在730 nm处有最大吸收的可溶性蓝色物质KFe[Fe(CN)6],通过测定蓝色物质的吸光度,可间接测定半胱氨酸的含量,从而建立了准确、快速测定半胱氨酸和胱氨酸的新方法,对反应底物、显色剂和分析途径等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铁氰化钾作底物,三氯化铁作显色剂间接光度法效果更好,半胱氨酸质量浓度在0~80μmol·L-1范围内与A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A=0.0180+0.0084C(μmol·L-1),线性相关系数r=0.9999,表观摩尔吸收系数ε=0.84×104L/(mol·cm)。方法用于实际药品中半胱氨酸和胱氨酸含量测定,结果与标示量基本一致。

热挥发扩散-邻苯二甲醛显色快速测定白芷中二氧化硫残留的研究 下载:42 浏览:438

敬小丽1 鄢显明2 蔡竞春1 《化学研究前沿》 2018年2期

摘要:
采用盐酸介质中热挥发扩散-邻苯二甲醛显色反应-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白芷中二氧化硫残留量。样品中的亚硫酸盐被盐酸转化为二氧化硫,受热挥发,扩散至内反应管,与邻苯二甲醛、乙酸铵溶液反应生成的紫色物质。最佳测定条件下的紫色反应产物在420nm波长下具有较强的紫外-可见吸收,且吸光度与亚硫酸钠加入量成正比。据此建立吸光度与亚硫酸盐含量的标准曲线方程,方程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35,线性关系较好。该法简便、快速、试剂用量少、不受样品基质干扰,可为白芷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测定提供参考。

半夏3种不同炮制品中β-谷甾醇含量的比较 下载:478 浏览:27

张素清1 李敏2 虞立2 范红晶2 郑丽萍2 张宇燕2 《中国中医药》 2018年8期

摘要:
目的:建立半夏中β-谷甾醇的含量测定方法,比较半夏3种不同炮制品清半夏、法半夏、姜半夏中β-谷甾醇的含量差异。方法: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建立,优选测定波长、显色试剂用量、显色时间及显色温度,建立β-谷甾醇的含量测定方法;测定半夏3种不同炮制品中β-谷甾醇的含量。结果:确定了β-谷甾醇显色的条件为检测波长为420 nm,加浓H2SO41.0 mL,并于50℃水浴显色4 min,建立β-谷甾醇的含量测定方法,其线性回归方程为y=0.010 1x+0.026 1,R2=0.999 3,β-谷甾醇在10~70μg/mL浓度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清半夏、法半夏、姜半夏3种半夏炮制品中β-谷甾醇的含量分别为1.780、1.172、0.844 mg/g。结论:半夏3种炮制品中β-谷甾醇含量清半夏最高,法半夏其次,姜半夏最低。结果可为半夏炮制品的深入研究,尤其是临床上选用半夏组方提供了较好的实验参考依据。

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硫化矿物中的微量砷锑 下载:51 浏览:595

杨自波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5年4期

摘要:
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度法对铅锌原矿、铅锌精矿(以硫化矿为主)中的砷、锑元素进行测试。本文在测定可行性上加以论证,提出运用消解方法得到最佳测定条件之后形成干扰元素的分析结论。

对水质砷原子荧光光度法方法验证工作的探讨 下载:200 浏览:1923

陈晓莹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22年11期

摘要:
水质检测方面引入了先进的、精密的仪器仪表研究样本,仪器分析凭借迅速、持续、精准等特征在水质检测方面占有非常高的地位。经采用BAF-2000设备持续检测高含量样本于低含量样本内砷(As)的含量进行比较研究,测量As的标准曲线得出:无论大小含量样本,整体检测结果有效可靠,满足规定物质证书需求。结果显示,仪器具备良好的可靠性和精准性。

中药材理化鉴别中荧光反应的应用研究 下载:124 浏览:1571

邵立微 《中国中医药》 2024年4期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荧光反应在中药材理化鉴别中的应用及其效果。通过选取多种中药材样本,利用荧光分光光度法、紫外荧光法等技术手段,对中药材的荧光特性进行深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荧光反应在中药材的真伪鉴别、种类区分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旨在为中药材的鉴别与质量控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与荧光光度法检测中药材中黄曲霉毒素的效果对比 下载:165 浏览:1685

卢东 《中国中医药》 2024年4期

摘要:
本研究旨在对比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与荧光光度法(SFB)在检测中药材中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 AFTs)的效果。通过对中药材样本进行提取、净化、分离和检测,我们对比了两种方法的灵敏度、准确性、操作复杂性和检测效率。实验结果表明,HPLC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是检测中药材中黄曲霉毒素的更优选择。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