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私募股权投资、制度环境与股价崩盘风险 下载:53 浏览:331

王晶晶 刘沛 《当代管理》 2020年7期

摘要:
本文选取2010-2016年我国深圳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私募股权投资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制度环境对两者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私募股权投资参与的企业其股价崩盘风险明显低于无私募股权投资参与的企业,且随着私募股权投资持股比例的增加,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下降;从私募股权投资背景来看,外资或国有背景的私募股权投资更能显著降低被投资企业的股价崩盘风险。进一步探究发现,在降低股价崩盘风险方面,私募股权投资与制度环境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因此,文章补充了私募股权投资公司治理作用的研究文献,对企业与政策制定者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中国传统村落研究的热点动向与文献计量学分析 下载:80 浏览:483

李伯华1,2,3 刘敏1 刘沛林1,2,3 《地理研究进展》 2019年3期

摘要:
将CNKI数据库1992~2017年中CSSCI、核心期刊、CSCD作为数据基础,借助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中国传统村落研究的知识图谱结构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在期刊发文量方面,建筑学和规划学期刊暂时领先,地理期刊紧随其后,地理核心期刊中《经济地理》发文量最多;(2)发文作者方面,团队相互之间合作紧密度不强,团队影响力也有待提升;(3)核心关键词方面,以传统村落为基础上向保护、发展、影响因素等方面继续拓展延伸;(4)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社会文化、生态环境是主要研究内容,3者之间呈现不断递进又相互交融的关系;(5)传统村落研究方法是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评价为辅。传统村落在地理学领域的研究已经形成基础,今后需要更多的理论借鉴和技术支撑。

酸性肿瘤微环境对胶质瘤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下载:82 浏览:500

​解杨 童鹿青 易立 刘沛东 李佳博 张亮 王旭亚 白宇 杨学军 《神经科学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探讨酸性肿瘤微环境对胶质瘤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1)采用酸碱滴定法调节培养基pH值,分别用pH值为6.4、7.4的培养基(酸性组、正常组)培养人胶质瘤细胞U87、U251,培养3 d后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缺氧诱导因子-2α(HIF-2α)、CD44蛋白的表达。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CD44的表达。(2)分别取U87、U251细胞,分为小干扰RNA(siRNA)无义序列组、siRNA-CD44-1组,分别经Lipofectin-3000介导转染siRNA无义序列、siRNA-CD44-1干扰片段,转染后3 d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2组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3)取U87、U251细胞,分为酸性组(用pH值为6.4的培养基培养)、空白对照组、siRNA无义序列组、siRNA-CD44-1组、siRNA-CD44-2组,后4组细胞均用pH值为7.4的培养基培养。培养4 d后,siRNA无义序列组、siRNA-CD44-1组、siRNA-CD44-2组细胞分别转染siRNA无义序列、siRNA-CD44-1干扰片段、siRNA-CD44-2干扰片段。转染后3 d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5组细胞CD44、N型钙黏素(N-Ca)、波形蛋白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蛋白的表达。结果 (1)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与正常组比较,酸性组U87、U251细胞HIF-2α、CD44蛋白的表达量明显增高。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均显示酸性组穿膜细胞数明显多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染色显示,酸性组细胞CD44的表达明显多于正常组。(2)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均显示siRNA-CD44-1组穿膜细胞数明显少于siRNA无义序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与酸性组比较,空白对照组、siRNA无义序列组、siRNA-CD44-1组、siRNA-CD44-2组U87、U251细胞CD44、N-Ca、波形蛋白、MMP-2的表达量降低。与siRNA无义序列组相比,siRNA-CD44-1组、siRNA-CD44-2组U87、U251细胞CD44、N-Ca、波形蛋白、MMP-2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降低。结论 酸性肿瘤微环境可通过提高CD44的表达来提高胶质瘤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

农田地质灾害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 下载:24 浏览:466

刘沛杰 《管理与科学》 2025年3期

摘要:
农田地质灾害是因地质因素或人为活动导致农田破坏的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滑坡、泥石流和土地塌陷。本文综述了农田地质灾害的分类与特征、现状与挑战、发生规律以及防治技术。重点探讨了复杂地质环境、技术手段不足、高成本和管理难度等防治挑战,以及监测预警、工程治理、生物工程和土地利用规划等防治技术。通过深入分析这些因素,为有效防治农田地质灾害提供了科学依据与实际策略。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