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植被恢复对红壤侵蚀区土壤氮组分的影响 下载:76 浏览:465

刘俊第1 刘骏2 胡亚林2 方熊1 易志刚1 《中国土壤》 2019年5期

摘要:
为了解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不同氮组分变化规律,以福建省长汀县典型红壤侵蚀区为研究对象,利用时空互代法,选取5个典型植被恢复阶段样地(裸地、恢复10、20、30年马尾松人工林和天然林)。土壤样品采集后,测定不同土壤氮组分,并探讨了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1)土壤全氮和有机氮组分(微生物量氮、溶解性有机氮、颗粒有机氮和粘粒有机氮)均为天然林>马尾松恢复20年人工林>裸地。天然林土壤铵态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恢复阶段样地,植被恢复10年后硝态氮含量显著升高;(2)天然林土壤微生物量氮和粘粒有机氮与全氮的比例分别是裸地的5.37倍和2.81倍,并且其两种矿质氮(铵态氮和硝态氮)与全氮的比例也分别是裸地的3.23倍和5.67倍。(3)土壤全氮、有机氮组分和矿质氮与土壤其他养分(全碳、全磷、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说明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肥力也逐渐改善。

智能电网建设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应用 下载:42 浏览:161

刘骏 《中国电气工程》 2025年2期

摘要:
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作为电力工作者应提高对自身工作的要求和标准,加强对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同时,电力工作者要保持创新思维与钻研精神,不断研究科学技术,探索并学习高科技技术,将其应用于电力网络技术创新,使智能电网工程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为广大用电企业与用户提供更好的技术保证与服务,促进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