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声触诊组织量化成像技术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鉴别诊断价值 下载:25 浏览:232

那子悦 邵华 荆慧 周明岩 程文 《肿瘤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成像(VTIQ)技术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转移中的检出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7年9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诊的经病理证实的52例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的图像资料。记录淋巴结的长轴及短轴长度、淋巴结最大皮质厚度、淋巴结长短径之比二维超声声像图特征及VTIQ测量的剪切波横向速度(SWV)平均值。[结果]对52例患者的55枚淋巴结进行了检测,术后病理显示前哨淋巴结53枚(除外2例非前哨淋巴结),其中转移性淋巴结19枚(35.8%),反应性增生淋巴结34枚(64.2%)。淋巴结的长轴及短轴长度、淋巴结长短径之比诊断SLN是否转移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最大皮质厚度(良性与转移3.24±1.34mm与5.95±3.35mm)和SWV平均值(2.10±0.35mm与2.55±0.55m/s)诊断SLN是否转移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最大皮质厚度、SWV平均值及两者联合的ROC曲线,诊断前哨淋巴结转移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1、0.749和0.830;诊断转移的准确率分别为83.0%、69.8%和84.9%;敏感度分别为63.2%、68.4%和63.2%;特异性分别为94.1%、70.6%和97.1%;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5.7%、56.5%和92.3%;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1%、80.0%和82.5%。[结论] VTIQ技术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性癌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结合常规超声应用可提高对前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

纳米炭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下载:50 浏览:280

史曼曼 陈创 李娟娟 宋俊龙 孙圣荣 《肿瘤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随着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在临床的广泛开展,纳米炭因在前哨淋巴结示踪方面展现了特异性淋巴结染色、显影迅速、检出率高等独特优势而在乳腺癌临床治疗方面广泛应用。研究表明纳米炭可吸附化疗药物进行靶向化疗,提高化疗疗效同时减少全身副反应,展现了其在药物治疗方面的应用前景。全文就纳米炭在乳腺癌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情况予以综述。

磁共振成像在乳腺癌腋窝前哨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 下载:341 浏览:3403

陈唐欣汐 《中国医学研究》 2021年1期

摘要:
分析磁共振成像在乳腺癌腋窝前哨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广东省人民医院2019年7月到12月就诊的经手术病例确诊的乳腺癌患者20例作为样本,这些患者均接受磁共振呈现扫描检查,对非转移、转移淋巴结的情况进行观察。
结果:转移淋巴结组的数目、短径、最大径、长径及最大截面积等和非转移淋巴结比较(P﹤0.05),说明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磁共振成像扫描技术可为临床诊断乳腺癌腋窝前哨淋巴结转移病情提供参照,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