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肝细胞肝癌复发前后CD3高表达T淋巴细胞的变化 下载:87 浏览:530

金方方 金子铮 刘宁 娄金丽 《国际检验医学》 2020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HCC)复发前后CD3高表达(CD3bright)T细胞的变化特点。方法选取有完整住院病历资料的HCC患者69例(17例5年内未复发,52例复发),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外周血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及CD3bright T细胞占总T细胞的百分比(CD3%、CD4%、CD8%、CD3bright%),计算CD4/CD8比值,同时检测甲胎蛋白(AFP)。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CD3bright%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各项指标对HCC复发的提示作用。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项指标判断HCC复发的价值。结果复发组AFP、CD4%、CD8%高于未复发组(P<0.01),CD3bright%低于未复发组(P<0.01)。CD3%和CD4/CD8比值2个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比较,HCC患者复发后血清AFP水平明显升高(P<0.01)、CD3bright%降低(P=0.04),其他指标2个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FP、CD3bright%与HCC复发独立相关[比值比(OR)分别为1.012、0.841,95%可信区间(CI)分别为1.001~1.023、0.783~0.902]。结论较低的CD3bright T细胞水平与HCC较差的预后及较高的复发率有关。

肝病患者细菌性阴道病检出相关情况分析 下载:91 浏览:485

代芳芳 娄金丽 王文静 《国际检验医学》 2020年6期

摘要:
目的分析肝病患者细菌性阴道病(BV)及阴道清洁度、霉菌、滴虫、人乳头瘤病毒(HPV)检出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1—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病患者1564例,采用唾液酸酶法检测BV,用湿片镜检法检测其阴道清洁度、霉菌、滴虫情况,其中550例患者行HPV检测,分析BV和HPV联合检出情况。结果1564例患者中阴道清洁度为Ⅲ~Ⅳ者1196例,占76.47%;BV阳性者71例,阳性率为4.54%。BV阳性且阴道清洁度为Ⅲ~Ⅳ者67例,占BV阳性者的94.37%;无BV阳性且霉菌、滴虫检出阳性者;检出霉菌者17例,阳性检出率为1.09%,霉菌阳性且阴道清洁度为Ⅲ~Ⅳ者15例;检出滴虫者5例,阳性检出率为0.32%,且其阴道清洁度全部为Ⅲ~Ⅳ;BV及HPV同时阳性者8例,且HPV均为单一高致病型,阴道清洁度均为Ⅲ,霉菌及滴虫均未检出。结论肝病患者阴道清洁度大部分为Ⅲ~Ⅳ度,阴道清洁度异常为BV高风险因素,霉菌、滴虫与BV无明显相关性,单一高致病型HPV感染与BV有显著相关性,阴道清洁度异常与霉菌、滴虫、HPV感染明显相关。

肝病患者细菌性阴道病检出相关情况分析 下载:88 浏览:511

代芳芳 娄金丽 王文静 《国际检验医学》 2020年6期

摘要:
目的分析肝病患者细菌性阴道病(BV)及阴道清洁度、霉菌、滴虫、人乳头瘤病毒(HPV)检出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1—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病患者1564例,采用唾液酸酶法检测BV,用湿片镜检法检测其阴道清洁度、霉菌、滴虫情况,其中550例患者行HPV检测,分析BV和HPV联合检出情况。结果1564例患者中阴道清洁度为Ⅲ~Ⅳ者1196例,占76.47%;BV阳性者71例,阳性率为4.54%。BV阳性且阴道清洁度为Ⅲ~Ⅳ者67例,占BV阳性者的94.37%;无BV阳性且霉菌、滴虫检出阳性者;检出霉菌者17例,阳性检出率为1.09%,霉菌阳性且阴道清洁度为Ⅲ~Ⅳ者15例;检出滴虫者5例,阳性检出率为0.32%,且其阴道清洁度全部为Ⅲ~Ⅳ;BV及HPV同时阳性者8例,且HPV均为单一高致病型,阴道清洁度均为Ⅲ,霉菌及滴虫均未检出。结论肝病患者阴道清洁度大部分为Ⅲ~Ⅳ度,阴道清洁度异常为BV高风险因素,霉菌、滴虫与BV无明显相关性,单一高致病型HPV感染与BV有显著相关性,阴道清洁度异常与霉菌、滴虫、HPV感染明显相关。

203例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研究 下载:78 浏览:508

​鲁雁秋1 黄晓婕2 吴玉珊1 刘敏1 吴昊2 卢洪洲3 陈耀凯1 《神经科学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探讨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隐脑)患者的病死率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自2010年12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203例艾滋病合并隐脑患者临床资料,并通过电话回访方式,记录其出院后不同时间段的状态(生存或死亡)。计算患者总体病死率,绘制生存曲线并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92.6%的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100个/μL,50.3%的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TV)RNA>5 lg拷贝/mL,64.5%的患者颅内压≥250mmH2O。艾滋病合并隐脑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为9.9%(20/203),随访期间病死率为16.2%(24/148),总体病死率为26.1%。生存率在起病后2周内下降最快,10周累计病死率接近25.0%,而后趋于平稳。18~44岁患者死亡风险明显低于其他年龄组,年龄为独立保护因素(AOR=0.228,P=0.036,95%CI:0.057~0.910);意识障碍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AOR=7.001,P=0.035,95%CI:1.143~42.882)。结论艾滋病合并隐脑患者病死率较高,死亡多发生于起病后3个月内;年轻患者预后相对较好;意识障碍是死亡风险因素。

互联网环境下的医疗数据安全交换技术研究 下载:139 浏览:1574

王峥 《医学研究前沿》 2022年11期

摘要:
本研究对于网络安全隔离相关技术进行了广泛性应用,借助SSL以及VPN等技术,打造内外网联动的医疗信息交换类安全性通道,旨在有效阻截来自互联网环境之中的诸多威胁,并借助非对称加密以及XML等数据签名技术,确保医疗文档具备较强的完整性特征,预防敏感信息遭到泄露。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