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服务设计视角下挪威石油博物馆用户体验创新研究 下载:24 浏览:219

王海智 彭心 《中国设计》 2020年4期

摘要:
本文以用户体验为中心,针对挪威石油博物馆的沉浸叙事设计和互动展示设计进行服务创新探究,以提升博物馆的服务质量。运用服务设计理论及研究方法分析挪威石油博物馆的展项和空间设计。最终提出基于用户体验的博物馆服务创新方法,加强博物馆作为"服务提供方"与用户作为"服务接受者"的联系,增加体验中的高光点,调动用户参与的积极性,达到了博物馆文化传播的目的。

基于原型网络的细粒度实体分类方法 下载:48 浏览:349

任权 《中文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细粒度实体分类任务作为命名实体识别任务的扩展,其目的是根据指称及其上下文,发掘实体更细粒度的类别含义。由于细粒度实体语料的标注代价较大,标注错误率较高,因此该文研究了在少量样本情况下的细粒度实体分类方法。该文首先提出了一种特征提取模型,能够分别从单词层面以及字符层面提取实体信息,随后结合原型网络将多标签分类任务转化为单标签分类任务,通过缩小空间中同类样本与原型的距离实现分类。该文使用少样本学习以及零样本学习两种设置在公开数据集FIGER(GOLD)上进行了实验,在少样本学习的设置下,较基线模型在三个指标中均有提升,其中macro-F1的提升最大,为2.4%。

异质信息网络中基于元路径的社团发现算法研究 下载:58 浏览:385

郑玉艳1 王明省2 石川1 王锐1 《中文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实际的网络化数据往往包含多种类型的对象和关系,采用异质信息网络可以更好地对其建模,因此异质信息网络分析逐渐成为数据挖掘的研究热点。虽然同质信息网络中的社团发现已经被深入研究,但是异质信息网络中的社团发现还很少被研究。该文研究异质信息网络中的社团发现问题,提出了一个新的社团发现算法框架HCD(heterogeneous community detection)。该框架由两部分组成:基于单条元路径的社团发现算法HCDsgl和融合多条元路径的社团发现算法HCDall。HCDsgl首先确定在给定元路径下所有节点的初始标签,再利用改进的标签传递算法进行最终的社团发现;HCDall是在HCDsgl的基础上将基于多条元路径的社团发现结果进行融合。通过在真实数据集和人工数据集上的实验验证了HCD算法的有效性。

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转移研究的演进与展望——从工业经济到数字经济视角 下载:59 浏览:404

王文倩 金永生 崔航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9年7期

摘要:
摘要:从移动互联网、价值转移演进路径、价值转移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等层面,对产业价值转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的梳理,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已经为企业创造和传递价值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载体;工业经济和数字经济背景下,产业价值转移的共同驱动因素是客户需求、商业模式和技术创新;数字经济条件下,数据资源、共享平台和跨界融合成为产业价值转移的独特诱因。在此基础上,对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转移未来的研究视角和重心提出展望。

《科学史教篇》蓝本考略 下载:48 浏览:376

宋声泉 《中国文学》 2019年3期

摘要:
《科学史教篇》是鲁迅对木村骏吉1890年出版的《科学之原理》绪言"科学历史之大观"的编译;其五分之四以上是据蓝本译出,但鲁迅改译为作的努力十分显豁。《科学史教篇》的布局谋篇也由日文蓝本而来,但鲁迅以文章之法对原作的讲义体例做了新的统合。蓝本的发现可以纠正现有对《科学史教篇》词句的诸多误解。鲁迅从仙台医专物理教员六波罗杢太郎处接受了木村著述的影响。鲁迅编译《科学史教篇》的用意是探求由科学到文学的内在关联。

数字赋能与用户需求双重驱动的产业价值转移研究——以海尔集团为案例 下载:48 浏览:231

王文倩1 肖朔晨2 丁焰1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20年7期

摘要:
基于"用户需求"和"数字赋能"的视角审视传统企业向数字化企业转型的机理和模式。依据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阶段性特征,从价值共创与价值转移作为研究切入点,通过案例分析,将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策略划分为用户需求驱动的双赢模式、员工赋能和用户赋双重驱动模式和基于用户需求的全面化数字赋能模式的三个阶段。通过对海尔集团案例的归纳总结可知,传统产业价值转移演化进程中的驱动因素主要体现在移动互联化、数字化、融合化、信息化和生态化等方面。基于此,对于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路径具有较高的实践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

数字赋能与用户需求双重驱动的产业价值转移研究——以海尔集团为案例 下载:47 浏览:236

王文倩1 肖朔晨2 丁焰1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20年7期

摘要:
基于"用户需求"和"数字赋能"的视角审视传统企业向数字化企业转型的机理和模式。依据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阶段性特征,从价值共创与价值转移作为研究切入点,通过案例分析,将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策略划分为用户需求驱动的双赢模式、员工赋能和用户赋双重驱动模式和基于用户需求的全面化数字赋能模式的三个阶段。通过对海尔集团案例的归纳总结可知,传统产业价值转移演化进程中的驱动因素主要体现在移动互联化、数字化、融合化、信息化和生态化等方面。基于此,对于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路径具有较高的实践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

智慧农业发展的双向驱动机制与实现路径 下载:51 浏览:235

唐浩1,2 周一3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20年6期

摘要:
从智慧农业发展的驱动因素方面阐述了智慧农业在中国发展的内外驱动力,进而研究了中国智慧农业双向驱动系统的模型构建,随后从其发展路径上进行了机制等方面的探究,最后从智慧农业双向驱动机制方面总结出政府及市场互相联动的双向机制会助力中国智慧农业发展的结论。智慧农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农业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加速融合,很可能促进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业生产力,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提升综合国力。

自动构建基于电视剧字幕和剧本的日常会话基础标注库 下载:44 浏览:366

梁宇海1 周强2 《当代中文学刊》 2020年2期

摘要:
真实对话数据量不足已经成为限制数据驱动的对话生成系统性能提升的主要因素,尤其是汉语语料。为了获得丰富的日常会话语料,可以利用字幕时间戳信息把英语电视剧的英文字幕及其对应的中文字幕进行同步,从而生成大量的汉英双语同步字幕。然后通过信息检索的方法把双语同步字幕的英文句子跟英语剧本的演员台词进行自动对齐,从而将剧本中的场景和说话者信息映射到双语字幕中,最后得到含有场景及说话者标注的汉英双语日常会话库。该文利用这种方法,自动构建了包含978 109对双语话语消息的接近人类日常会话的多轮会话数据库CEDAC。经过抽样分析,场景边界的标注准确率达到97.0%,而说话者的标注准确率也达到91.57%。该标注库为后续进行影视剧字幕说话者自动标注和多轮会话自动生成研究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5G背景下我国物流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与演化研究 下载:58 浏览:325

张焱1 苑春荟1 吴江2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20年3期

摘要:
构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是推动产业转型的有效途径,针对5G时代物流产业创新的需求,以系统动力学为工具,构建5G背景下物流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不同情景模拟分析未来十年的演化趋势。仿真分析结果表明:5G对于物流产业效率提升和社会物流总费用降低的影响非常显著,尤其是在5G商用4~5年后社会物流总费用显著降低;通信运营商在5G时代一定要改变传统的依靠流量收入的方式,才能分享5G对全社会全面重构的经济收益;政府科研投入政策对产业创新起到重要的牵引作用,但到中长期,产业内部自身的运行机制起的作用更为突出。

基于古汉语语料的新词发现方法 下载:46 浏览:256

刘昱彤 吴斌 谢韬 王柏 《当代中文学刊》 2019年3期

摘要:
新词发现,作为自然语言处理的基本任务,是用计算方法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必不可少的一步。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古汉语料的新词识别方法,称为AP-LSTM-CRF算法。该算法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基于Apache Spark分布式并行计算框架实现的并行化的Apriori改进算法,能够高效地从大规模原始语料中产生候选词集。第二步,用结合循环神经网络和条件随机场的切分概率模型对测试集文档的句子进行切分,产生切分概率的序列。第三步,用结合切分概率的过滤规则从候选词集里过滤掉噪声词,从而筛选出真正的新词。实验结果表明,该新词发现方法能够有效地从大规模古汉语语料中发现新词,在宋词和宋史数据集上分别进行实验,F1值分别达到了89.68%和81.13%,与现有方法相比,F1值分别提高了8.66%和2.21%。

基于雾计算的智能工厂实时任务调度架构 下载:38 浏览:242

曾鹏1 鲍士兼2 赵成林1 许方敏1 《无线电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针对传统的基于云的任务调度架构中没有充分利用智能工厂的资源,以及远距离传输导致高传输时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雾计算的实时任务调度架构。设计了一种基于雾计算的智能工厂网络架构;考虑到工厂任务的时延敏感性和优先级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优先级的任务调度模型,该模型被雾节点用来调度和执行等待队列中的任务;基于提出的网络架构和任务调度模型,提出了一种任务卸载策略,该策略可以被用于解决智能工厂中的资源利用问题。仿真结果证明了提出的实时任务调度架构在智能工厂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基于知识图谱的无线电监测及盲信号识别 下载:42 浏览:255

张育瑜1,2 赵磊1 郭文彬1,2 彭涛1 王文博1 《无线电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针对无线电监测数据未规范化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知识图谱的海量无线电监测数据的分析思路,利用盲信号识别等方式,构建了结构化无线电监测数据知识库。可以去除无线电监测所产生的冗余信息,使无线电监测数据的存储更高效,并进一步实现智能可视化的无线电监测平台。实验结果表明,在完备的无线电监测知识库下,基于知识图谱构建的无线电监测平台能够实现盲信号的准确识别。

基于卡尔曼滤波改进的MTCNN网络人脸检测算法 下载:40 浏览:251

魏荣耀1 鲍士兼2 赵成林1 许方敏1 《无线电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针对真实视频流中的噪点、不可控的光照、人脸角度的偏转和面部遮挡及连续的人脸移动对人脸检测算法的准确性和实时性有很大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卡尔曼滤波器与三级级联多任务级联卷积网络(MTCNN)深度学习网络的改进算法。该算法假设视频中人脸的运动是线性运动,通过卡尔曼滤波器预测下一帧中人脸中心点的位置,根据预测中心点位置向MTCNN网络提供下一帧推荐的检测区域,在下一帧中输入推荐区域,利用MTCNN的R-net和O-net进行再检测。通过实验验证,该算法相比原算法和其他算法在加噪情况下,保持准确率的同时提高了检测速率。

白鸟衔花——论日本动画中的“幽玄”美 下载:38 浏览:407

万柳 《当代艺术》 2018年3期

摘要:
日本当代动画作品选择性地继承了日本文化中古老高雅的"幽玄"美。日本动画的幽玄之美主要从四个角度得到呈现:幽玄美学强调适度表达真诚充沛的感情,这形成了自然简约的艺术风貌;幽玄美学强调主体体物的深邃,这导致对角色心灵世界的精细刻画;幽玄是一种高度关注超越性、精神性的美学,所以向死而生的死亡描写成为日本动画一大特色;幽玄美学中的贵族崇拜也为当代动画所继承,但融入了时代的新变,产生了一种外表高贵而内心稚嫩的新形象。

低复杂度频域迭代均衡技术 下载:44 浏览:285

王晓春1 陈佳怡2 董超3 《无线电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迭代均衡技术是一种利用信道译码反馈提高接收机性能的关键技术,信道译码器输出译码软信息,通过译码反馈能够重建发送信号,并根据反馈信号的可靠性更新前端信道均衡器的系数。通过频域实现均衡器系数的计算,具有较低的计算复杂度。随着总体迭代次数的增加,最终迭代均衡器能够收敛,从而消除多径信道引入的符号间干扰的影响,提高接收机的可靠性。

定位导航空投救援无人机的设计 下载:63 浏览:357

马国梁1,2 卢浩东1 舒强1 雷国伟1,3 《无线电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基于空投救援活动的需求,设计一台能平稳飞行的户外微型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无人机以APM飞控芯片(Ardu Pilot Mega,APM)作为核心,能够提供一个适应能力强、抗干扰能力稳定的飞行控制平台。飞行器芯片内部采用了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如气压传感器协同控制来实现空中稳定飞行。同时,飞行器采用了单片机构建的空投救援模块,来实现空投救援任务。其中,空投救援模块采用热释电传感器捕捉人的信号,从而实现空投外设电机触发转动,释放空投物资。试验结果表明,飞行器现阶段可以完成垂直起降、直航、左右偏转、空投以及GPS返航等功能。

数字孪生与协同制造——基于B2B价值共创视角 下载:17 浏览:207

杨学成 杨德东 《信息通信与技术》 2020年6期

摘要: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制造企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数字孪生技术的提出,加速推动制造企业的转型与升级的同时,也极大提高了企业间协同制造的效率,满足顾客不断变化的个性化定制的需求。基于制造企业之间价值共创的视角,以数字孪生与协同制造为背景,利用文献整理、定性分析等方法,通过构建企业间协同制造模型、数字孪生体驱动下的制造企业价值共创模型,对模型进行对比分析,最终得出数字孪生体通过参与企业间的协同制造对制造企业间(B2B)的价值共创的意义,这一结果对未来研究数字孪生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有着重要的价值。

数字经济下的运营商数字化转型路径探析:基于画布模型的案例研究 下载:20 浏览:285

丁焰1,2 金永生1 《信息通信与技术》 2020年2期

摘要:
当前,数字经济驱动产业价值发生转移,以运营商为代表的电信运营企业迫切需要转变发展方式,实现新的发展路径。文章在梳理5G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的基础上,基于Osterwalder构成要素理论,以两家国际电信运营领军企业为例,用探索性的案例分析方法研究了案例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路径选择和创新实践,构建了电信运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画布模型,并提出了传统电信运营企业可能的数字化转型路径及未来展望。

基于数据全生命周期的电信运营商数据安全管理体系 下载:17 浏览:271

寇金锋1,2 张云勇3 陶冶3 刘镝3 闫硕1,2 《信息通信与技术》 2019年12期

摘要:
互联网应用的普及极大地推进了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与此同时用户数据的泄露问题愈加严重,整个社会对数据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相较于普通的互联网应用系统,电信运营商的业务系统更加复杂庞大,其数据安全保障工作难度更大。同时,电信运营商作为国家形象的代表,具有维护用户利益、社会稳定的使命,因此亟需建立行之有效的数据保护体系。文章通过对电信运营商数据特点的分析,梳理了电信运营商数据安全的实际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全生命周期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为电信运营商开展数据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有效参考。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