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空间信息网络时间同步技术研究 下载:80 浏览:435

杨辉1 蔚保国2 王正勇2 于奥1 白巍1 张杰1 《无线电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随着5G网络服务带宽需求的快速增长,网络对超高精度时间同步的需求不断增加。在5G网络中,基站需要实现准确的时间同步,保证通信质量。为了保持5G网络的准确时间,提出了一种基于光载无线网络的卫星地面基站与软件定义光网络控制器的时间同步系统,优点是大幅度提高地面基站时间同步的准确性。介绍了基于软件定义的光载无线网络,给出了基于上述架构的时间同步方案。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时间同步方案,所提出的时间同步系统具有更小的偏置误差,可以提供更高的时钟同步精度。

卫星导航模拟器星座轨道外推方法研究 下载:86 浏览:472

叶红军1 潘峰2 李笛1 《无线电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针对卫星导航长时间模拟测试中的星座轨道与实际卫星偏差逐渐变大的问题,分析并评估了已有的几种关于星座轨道外推的算法,研究了影响轨道外推的几个要素,提出了基于高精度积分器的星座轨道外推方法并进行了仿真分析。基于北斗多轨道混合星座模拟器的需要,给出了适用于混合星座的轨道外推设计,通过仿真确立了针对混合星座轨道的积分方法,开展了外推验证并与成熟商业星座仿真软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保证长时间连续仿真的前提下实现了针对卫星导航模拟器的高精度混合星座轨道外推,精度与STK软件仿真结果相当。

北斗全球位置报告和搜救应用思考 下载:87 浏览:484

楚恒林 张天桥 《无线电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在国外三大卫星导航系统均已配置全球搜救载荷的时代背景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我国第一个实现全球连续覆盖的卫星系统,其全球位置报告功能实现搜救应用是必然选择。通过综述,比较分析了北斗全球位置报告与国际第二搜救体制MEOSAR在定位精度、响应时延和服务容量等方面的性能差异,指出了北斗全球位置报告功能的优越性。同时,展望了北斗全球搜救在业务流程和服务性能方面的设计思考。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AUV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89 浏览:529

王永鼎 李华南 钱莹娟 《天线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分析了自主式水下无人潜水器(AUV)在工作时应用的不同导航定位技术的特点与优势,介绍了北斗导航系统以及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AUV基本定位原理。对应用北斗导航系统的AUV机械结构模块化设计的四个模块进行了较详尽的阐述,对AUV导航控制段的控制流程逻辑以及基于此逻辑的硬件系统进行了设计与搭建。通过应用北斗导航系统的AUV平台验证,从自主定向巡航和自主定速巡航来看,运行平稳,与期望值基本一致。

基于北斗系统的物联网室内检测研究 下载:47 浏览:414

胡庆松 王鹏 姜波 《天线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北斗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定位导航系统,以其优异的特性而得到广泛使用。物联网是继互联网之后,信息技术的又一重大革命,其中室内检测技术已发展到一个相对成熟的高度。本文从物联网体系结构出发,分析探讨北斗系统在物联网室内检测中应用的可行性,以求北斗系统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物联网室内检测,独具创新,用本土研发的技术来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物联网室内检测技术。

基于北斗通信的海洋多要素观测系统设计 下载:46 浏览:432

张茜 张少永 高超 吕九红 《海洋研究》 2021年2期

摘要:
以低功耗、多参数、安全可靠为设计目标,提出一种基于北斗卫星通信的海洋多要素观测系统设计。设计以嵌入式微控制器STM32F103RET6为核心,实现以漂流浮标为载体的海洋环境噪声测量,同时实现对海洋气温、气压、风速、风向及表层海温的多要素观测;以可充电锂电池组和太阳能电池板组合方式供电,同时进行必要的电源管理,有效提高漂流浮标的工作寿命;采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系统进行定位及双向通信,安全性高。实验表明,基于北斗通信的海洋多要素观测系统设计具有可行性,满足低功耗、多参数、安全可靠的设计要求,为以表面漂流浮标为载体的海洋多要素数据采集控制提供新的硬件设计方法。

测绘工程中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的实践与探讨 下载:39 浏览:482

巩川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25年1期

摘要:
测绘工程是国民经济建设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产业,测绘成果在土地管理、城市建设、交通运输、灾害防治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测绘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其中北斗地基增强系统作为一种新兴的测绘技术,已经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北斗地基增强系统通过提供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定位服务,为测绘工程带来了诸多便利,提高了测绘工作的效率和精度。

中国近海捕捞机动渔船航次特征数据挖掘 下载:50 浏览:326

高明远1,2 张胜茂2 汤先峰2 樊伟2 范秀梅2 伍玉梅2 朱文斌3 《中国水产学报》 2021年1期

摘要:
为加强渔船进出港管理和捕捞渔获物监管,解决信息上报中主观性大,报告信息错误、虚假报告等问题,利用北斗船位数据记录渔船出海作业的时间、位置、航速、航向等信息,通过航次特征数据挖掘,分析了港口格网、岸线点与北斗船位终端记录轨迹的空间关系,提取到2.5万余艘渔船的39.98万个航次数据,并利用船位点球面距离累加计算航程,利用船位点到岸线点距离计算平均离岸距离,分析了中国近海渔船的航次特征。结果表明:渔船出港时间集中在每日8:00—17:59,进港时间集中在每日5:00—10:59和13:00—18:59;航次特征数据受大小潮、朔望日等影响较大,可划分为1~10d、11~15d、16~21d和22~30d等航次时长段;渔船的航次时长、航程和平均离岸距离均由江苏省向北、向南降低。研究表明,利用北斗船位数据提取航次具有速度快、实时性强的特点,是渔船管理的重要信息源之一,可为渔船进出港管理提供参考。

基于北斗的应急通信指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载:51 浏览:450

惠大勇 赵华 姚剑 《天线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研究基于北斗短报文通信与无线自组网技术相融合的应急通信指挥系统。针对在自然灾害发生或者野外无公网信号等特殊情况下的无线通信的特点,结合北斗短报文通信技术、无线自组网技术、WIFI技术的优势,提出北斗定位、北斗短报文通信、无线自组网、多媒体信息传输的信息化解决方案,为应急事件发生时提供快速的无线传输通道,为抢险救灾提供救援信息通道,为人民的生命财产提供必要保障,提高灾害应急救援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决策能力的准确性与时效性。

北斗系统3个频段信号反演潮位高度技术研究 下载:73 浏览:481

张云 李彬彬 杨树瑚 洪中华 韩彦岭 徐申远 《海洋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全球性海平面的上升可能会对沿海地区的社会活动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监测和了解海平面变化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依据信号的信噪比(SNR)测高原理,通过分析2014年9月5—31日,在中国浙江省舟山市的大洋山岛上所收集的北斗3个频段的卫星信号,成功地实现潮位高度反演。其中,B1频段反演结果的标准差(STD)为33.82cm,相关系数为95.98%;B2频段反演结果的STD为38.48cm,相关系数为94.68%;B3频段的反演结果的STD为34.56cm,相关系数为96.08%。这是首次关于北斗3个频段信号的SNR测高研究。本次实验论证了该方法在北斗系统上的可行性,同时对北斗B1、B2、B3频段的信号在SNR测高中的性能作了对比分析。

​天线相位中心测量在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对比分析 下载:118 浏览:555

魏巍 《天线研究》 2025年2期

摘要:
在天线相位中心校准中,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两种定位系统进行数据解算。通过对同一个拓普康天线(CR-G3A)进行46组的相位中心校准,由GPS数据和BDS数据引入的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1.2mm和 1.0mm;45组相位中心均值分别为1.6mm和1.4mm(拓普康天线相位中心参考值为0.5mm)。所以在测量准确度和测量精密度上,采用BDS数据均稍微优于GPS数据。

基于北斗的海上舰船监控系统研究 下载:131 浏览:1315

隋丙辉1 李志国2 《中国海洋学报》 2023年6期

摘要:
卫星导航技术在军事领域当中应用的优化效果显然十分明显,不仅可以提高现代武器的使用率,还能够保障军队指挥能力提升,近几年已经逐渐发展成为现代战争的主要支撑系统。武器装备信息化的发展作为军事变革工作的基本内容,属于军事领域工作向信息化方向发展的主要措施。本文基于此种背景,研究了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海上船舰监控系统方案设计和相应的技术,又分析了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基础上的海上船舰监控系统优化方案,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的落实提供合理参考。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增强服务中陆基无线电导航站点的布局优化 下载:53 浏览:851

陈明权 《信号处理与图像分析》 2024年8期

摘要:
本文探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增强服务中陆基无线电导航站点的布局优化。分析北斗系统的架构与性能,以及陆基导航站点的基本原理与功能,强调站点布局对覆盖范围和定位精度的影响。提出布局优化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包括传统与现代优化算法,并探讨站点布局优化的具体策略,如覆盖范围优化和定位精度提升。研究表明,通过科学合理的站点布局,可显著提升北斗系统的导航服务质量,满足复杂环境下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定位需求,为导航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陆基无线电导航在增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靠性中的应用 下载:86 浏览:805

黄伟 《信号处理与图像分析》 2024年7期

摘要:
本文探讨了陆基无线电导航系统在增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靠性中的应用。首先概述了北斗系统的技术特点、功能和局限性,特别是信号干扰与遮挡及系统单一性问题。接着介绍了陆基无线电导航系统的技术特点、优势及其抗干扰能力和系统冗余性。重点分析了陆基无线电导航系统如何通过信号融合技术、协同工作机制及动态切换与备援策略来提升北斗系统的可靠性。研究表明,陆基无线电导航系统与北斗系统的集成与协同工作显著提升了导航的精度与稳定性,提供了更为可靠的导航服务,为复杂环境下的导航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持。

北斗卫星信号结构及其特性 下载:165 浏览:1682

葛子昭 蒋海彤 杨慧乔 杨頔 《信号处理与图像分析》 2023年10期

摘要:
北斗卫星信号结构及其特性对导航系统的精确性起到决定作用,因此改善北斗卫星信号结构及性能可以推动导航系统的性能升级。中国正在使用的北斗三号卫星在结构和特性上进行了更新,提高其兼容性和承载性,能满足当前导航系统需要的各项指标,助力导航系统的精确度提升。

无人机飞行中北斗导航的应用及技术挑战 下载:118 浏览:1402

单恩忠 陈海龙 刘强 王鑫财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2年10期

摘要:
本文系统分析了北斗导航系统在无人机飞行中的应用现状及关键技术。研究表明,北斗导航为无人机提供了精确的位置、速度和时间信息,在飞行导航、路径规划、姿态控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信号遮挡、多路径效应、抗干扰能力等技术挑战。文章重点探讨了导航信号增强技术、组合导航方法、抗干扰技术等解决方案,并对提升北斗导航在无人机应用中的可靠性和精度提出建议。研究结果对推进无人机导航技术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的煤矿井架自动化在线监测技术研究 下载:260 浏览:2338

闫勇 李彪 周行 岳光波 张鹏 《煤炭技术研究》 2021年8期

摘要:
北斗差分数据通讯标准是在我国建立北斗二代导航系统后RTCM32增加的标准。RTCM3.2格式是利用北斗卫星进行差分,实现RTK厘米乃至毫米定位精度的基础。为了研究改格式解码,在研读相关标准和数据说明的基础上,按照数据格式读取原则进行了实时解码,程序为C++编写的相关解码程序,实现了解码流程。实验证明,该方法的可用性和正确性。

追寻红色记忆 ,厚植国家情怀——探寻红色文化与高中语文教学有机融合的途径 下载:150 浏览:1861

郑柳薇 《哲学研究进展》 2022年7期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应适应国家红色记忆教育的需要。因此,我国高中的教育活动需要与教材相结合,帮助学生将红色文化融入教育,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基础知识,完成对红色文化的丰富学习和掌握。在高中阶段,红色文化教育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必须采用有趣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继续展示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这不仅有助于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文化自信。本文旨在通过挖掘探寻红色文化,提高学生学习红色文化的热情,确保语文课堂的教育质量。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数据链通信的联合抗干扰架构设计 下载:41 浏览:681

项勇跃 《信息通信与技术》 2025年3期

摘要:
本文探讨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数据链通信系统的联合抗干扰架构设计,旨在增强系统在复杂环境下的抗干扰能力。首先介绍了北斗系统的架构、功能及其抗干扰技术,包括频谱扩展和自适应滤波等。接着,分析了数据链通信系统的架构和抗干扰技术,如频率跳变和干扰抑制。随后,提出了联合抗干扰架构设计,包括系统集成和协同工作机制。具体技术实现包括多频段协同抗干扰、联合滤波、数据融合及实时监控与响应。研究结果表明,联合抗干扰架构能够显著提升系统的可靠性和抗干扰性能,为各种复杂应用场景提供更加稳定的服务。

北斗卫星导航与数据链通信的协同抗干扰方法研究 下载:42 浏览:675

董树鹏 《信息通信与技术》 2025年3期

摘要: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数据链通信的协同抗干扰方法在现代通信与导航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北斗导航系统的抗干扰技术,包括其结构与功能、信号调制和加密技术等。然后,探讨了数据链通信系统的抗干扰技术,涵盖系统架构、信号调制、编码及干扰避让技术。接着,重点研究了两者的协同抗干扰方法,详细分析了协同抗干扰架构设计和实现方法,包括系统集成与协调、联合信号处理、协同滤波技术以及实时干扰检测与响应等方面。本文的研究表明,通过优化协同工作机制和算法设计,可以显著提升北斗导航与数据链通信的抗干扰能力,为未来导航与通信系统的发展提供新的技术路径和思路。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