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元网络视角下高新区建设项目组织演化中的知识传播研究 下载:61 浏览:369

何清华1 刘晓雪1 王歌2 耿达飞1 万静远1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9年7期

摘要:
在火炬计划的影响推动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项目密集涌现。随着PPP模式的广泛推广,高新区建设项目呈现出规模体量大、需求复杂性高、投资主体多元、政府主导性强等特征,对建设项目组织的知识传播提出了巨大挑战。通过引入元网络的分析视角,以济南高新区建设项目为例,探究项目组织演化过程中知识传播网络的密度、中心度、关键节点等问题。研究结论为研究组织知识传播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也为高新区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更好地理解组织的知识传播特征,实施知识管理战略提供了实践启示。

基于遥感影像和决策树算法的土壤制图 下载:76 浏览:482

韩浩武 许伟 黄魏 陈荣 周紫燕 《中国土壤》 2019年8期

摘要:
传统土壤信息获取方法已经无法完全满足当前各领域对土壤数据的需求,如何结合新的技术提高土壤普查效率,获取高精度土壤图成为了现阶段的研究重点。本研究综合利用高分二号遥感影像提取的遥感光谱指数以及DEM数据提取的地形因子,通过决策树算法进行数据挖掘,获取各土壤类型的土壤—环境规则,然后利用SoLIM结合土壤—环境规则进行推理制图,获得研究区的土壤类型分布图。结果表明,预测土壤图总体精度为88%,高于传统土壤图的精度72%,且在三种不同的采样方式(均匀采样、横截面采样和主观采样)下土壤预测精度分别为89%、88%、86%,均高于传统土壤图。这说明,预测土壤图比传统土壤图更能反映土壤类型空间差异,且预测土壤图在表达土壤类型整体空间分布信息的同时也可捕捉到土壤类型与地貌类型的耦合关系。

稻油轮作茬口土壤不同形态钾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研究 下载:67 浏览:491

朱丹丹 廖世鹏 丛日环 李小坤 《中国土壤》 2018年9期

摘要:
开展稻油轮作茬口土壤不同形态钾素动态变化研究,揭示茬口土壤的真实供钾能力,为钾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采用培养试验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在水稻收获后连续不定期取土壤样品,测定不同形态钾素含量。结果表明:培养试验中沙洋和武汉土壤醋酸铵-钾含量表现出上升的趋势,土壤沸硝酸-钾、冷硝酸-钾和四苯硼钠-钾含量变化不明显,表明水稻收获后土壤非交换性钾向交换性钾转化,但有效钾总量保持不变。田间试验条件下,沙洋和武汉土壤醋酸铵-钾含量显著增加,其他形态的钾素含量有增加的趋势,这可能与秸秆钾的释放等环境因素有关。两种试验条件下,武穴土壤不同形态的钾含量变化均不显著,说明茬口土壤有效钾含量的变化因土壤性质而异。可见,水稻-油菜茬口土壤有效钾含量在水稻收获后有升高的趋势,其增幅受土壤类型和秸秆还田量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不同土壤调理剂对土壤硒的活化效应研究 下载:76 浏览:503

王兆双1 王典2 李洪亮1 郭芳阳3 闫小毛3 吴照辉3 刘巧真3 韩会阁3 涂书新4 《中国土壤》 2018年4期

摘要:
促进土壤硒的活化,提高土壤硒肥力水平,对于富硒农产品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室内恒温恒湿土壤培养实验,研究了淹水和干旱两种土壤环境条件下石灰石粉、粉煤灰、EDTA、柠檬酸、猪粪、秸秆、聚丙烯酸钠等7种不同添加剂对湖北恩施、江西丰城2种不同富硒土壤硒释放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7种不同的添加剂在不同程度上均促进了土壤中硒的释放,提高了土壤硒的有效性。在旱地土壤上,猪粪的效果最好。而在淹水土壤上,秸秆的效果最好。施用猪粪和秸秆等措施均可促进农田土壤硒的活化,提高作物对土壤硒的吸收利用。

基于1998~2017年CSSCI文献计量的中国农业科技研究态势分析 下载:56 浏览:463

赖晓敏1,2 张俊飚1,2 张昭3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9年11期

摘要:
基于1998~2017年CSSCI收录文献,利用文献计量和Citespace引文可视化分析方法,围绕中国农业科技的社会科学研究,梳理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分布、高产研究主体,分析领域内的知识源流和研究热点,并探讨了未来的研究前沿。

认识的极限及其超越:认识论研究的一个重大前沿问题 下载:55 浏览:396

欧阳康1 姜权权2 《哲学研究进展》 2020年6期

摘要:
对于认识极限及其超越的探讨是人的自我认识的重要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认识论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长期以来,我们的认识论研究主要关注人们的常态认识活动,而缺少对于认识极限问题的专门和深入研究。本文系统梳理哲学史中对于认识极限的多重分析,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关于认识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相关论述,探讨认识极限与有限认识的关系。本文认为,认识极限在总体上指的是人类在认识活动一定阶段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就个体而言则指个体主体在一定时期的最高认识能力及其实现的最高水平。对认识极限可以从认识主体、认识客体和认识中介及其相关性中加以综合性探讨,并通过对认识极限的探讨寻求超越认识极限的必要条件与可能途径。

口腔加工对于不同含盐量干腌肉蛋白质组分及味觉特征变化的影响 下载:87 浏览:293

田星1,2 肖淑婷1,3 李宗军1,4 查杰1 徐子悟1 任锐1 王浩东1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0年7期

摘要:
为研究口腔加工对于不同含盐量干腌肉味觉指标变化的影响,通过分析咀嚼前后食团样本不同溶解性蛋白质质量浓度的变化并进行SDS-PAGE电泳检测,同时使用电子舌技术测定其味觉指标。结果表明,咀嚼前后SDS总可溶性蛋白质差异较小,水溶性蛋白随着食盐含量增高损失量增多,盐溶性蛋白在咀嚼前后的变化趋势一致,而口腔加工过程也导致不同溶解性蛋白质的SDSPAGE电泳蛋白条带发生一定变化。咀嚼前鲜味、丰富度、咸味是有效的味觉指标,而咀嚼后各味觉值接近于无味点。推测在口腔加工过程中,干腌肉制品风味变化与蛋白降解关系较小,干腌肉制品中蛋白质降解产物主要与苦味回味、涩味、涩味回味有关。

基于滤波片吸收特性的全自动单色光波长测量装置 下载:65 浏览:274

高贻钧 魏薇 《物理进展》 2019年9期

摘要:
光源波长是物理实验和工程中重要的测量对象。目前单色光源波长测量方法多是利用光的干涉性进行测量,如迈克耳孙干涉法的测光波波长等。干涉法测量波长测量原理复杂,测量调节时间长、效率低,且测量仪器体积大、重量大。本文基于带通滤波片透射率随波长的变化规律,采用两块不同中心波长的带通滤波片,通过对滤波片光谱特征的分析,划分有效测量区域,拟合波长—透射率函数,利用自动化手段通过测量滤波片透射率,并实现对单色光波长的全自动快速测量。测量装置操作简便、检测快捷、结果准确、成本低廉、结构轻便。

响应面法优化鲟鱼皮胶原蛋白多肽的酶解工艺 下载:96 浏览:508

廖涛1 黄晨曦2 江洪有1 鉏晓艳1 饶丹华1 季飞3 白婵1 熊光权1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18年1期

摘要:
为了解决胶原蛋白多肽制备得率低的问题,以鲟鱼-甲骨板皮胶原蛋白多肽得率为主要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响应面模型试验确定加酶量、提取时间、液料比3个因素的最优条件,并建立了关系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影响鲟鱼鱼皮胶原蛋白多肽得率的3个因素主次顺序为:液料比>酶解时间>加酶量,最优提取工艺为:0.5 mol/L的乙酸与原料之间的液料比为14.02,加酶量为1.69%,提取时间为8.51 h。在此条件下胶原蛋白多肽得率为78.86%,且产物主要为小分子胶原蛋白,峰值分子量为3719 u。

基于社会视角的都市乡村环境更新规划研究——以武汉东西湖区群力大队遮湖岗组为例 下载:62 浏览:336

苏晓丽1 秦仁强1 周欣2 《中国城镇》 2018年5期

摘要:
都市乡村作为城乡过渡区域,具有社会结构复杂性及经济动力与文化压力并存的特点,但现阶段都市乡村建设大多停留在物质层面,忽略了其在社会层面的特殊性。本文在对湖北省武汉市遮湖岗村进行实地调研和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基于社会视角提出了都市乡村环境渐进式的更新理念和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级的营建策略,并进行项目实践,针对武汉遮湖岗村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体系完善助产业融合、空间整合促邻里活力、单元营建协功能提升"的更新策略,为其他类似乡村在解决产业发展、体制完善及邻里关系和社区活力构建等社会问题上提供了可借鉴思路,期望以此实现都市乡村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类亲情交换对工作家庭冲突的作用研究 下载:67 浏览:357

王桃林1 龙立荣2 张军伟3 张勇4 《当代管理》 2019年5期

摘要:
本研究探讨中国文化背景下员工组织之间的类亲情交换关系对员工工作家庭冲突的影响。本研究以资源保存理论和工作家庭边界理论为视角,通过对293名企事业单位员工的调查发现类亲情交换对工作家庭冲突有U形的作用,类亲情交换水平较低或者较高的员工都会感到较高的工作家庭冲突。情绪耗竭完全中介了类亲情交换对工作家庭冲突的影响。

南方典型崩岗综合治理模式研究 下载:83 浏览:487

冯舒悦 文慧 倪世民 张德谦 王军光 蔡崇法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9年5期

摘要:
崩岗侵蚀是我国南方花岗岩低山丘陵区特有的水土流失形式,具有发展迅速、侵蚀剧烈、危害严重和难以治理等特点,对农业生产安全和社会生态保护威胁严重,被称为当今的"生态溃疡"。崩岗的综合治理研究已日趋成为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不同地区崩岗的地理信息、立地条件和发育程度各不相同,其治理的措施与模式也不尽相同。针对不同发育阶段崩岗的治理模式进行提取归类,分析总结出了生态防护型、产业经济型和修复完善型三大治理模式,以期为构建具有明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且惠及民生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崩岗区生态系统恢复及重建提供总体思路和技术策略。

基于CORS-RTK结合GIS的崩岗侵蚀调查方法及应用 下载:87 浏览:515

张铁洋1 陈峰云2 邓羽松1 杜赟1 丁树文1 王天巍1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9年3期

摘要:
以湖北省通城县杨垄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CORS-RTK技术对流域内崩岗进行野外实地测量,将测量得到的数据用Arc GIS软件处理,结合GIS空间分析,获取杨垄小流域崩岗的分布,以及崩壁高度、主沟长度、坡度、坡向等崩岗要素。研究结果表明,CORS-RTK结合GIS的调查方法具有精度高、结果形象化等优点,可为崩岗侵蚀调查提供参考。

崩岗侵蚀发生风险评估方法的对比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下载:95 浏览:499

孙昆1,2 程冬兵1 贺佳杰2 赵元凌1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8年8期

摘要:
崩岗侵蚀是我国南方红壤区的一种特殊侵蚀类型,评估和预判崩岗侵蚀格局对开展相关防控工作具有导向意义。基于崩岗侵蚀发生风险理念,采用信息量法和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别对广东省崩岗风险格局开展了研究,并分析探讨了两种评估方法及具体指标计算的应用表现。结果表明,广东省东北部和西部崩岗发生风险值较高,西南部和中部风险值相对较低。不同评估方法绘制的风险值分布格局基本一致,但信息量法计算结果的精度高于Logistic回归分析法,是两种方法中的优选方案。

农户农资产品锁定购买行为形成机理的实证研究——基于山东省、湖北省和四川省的差异分析 下载:58 浏览:386

孙娟1,2 李艳军2,3 《当代管理》 2018年4期

摘要:
本文将农资交易市场中农户锁定购买行为划分为品牌锁定和零售店锁定两种模式,重点从情境因素构建了农户农资产品锁定购买行为形成的机理模型,并运用山东、湖北和四川三省农户调研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比较了不同锁定购买行为之间和同一锁定购买行为在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研究表明:品牌感知价值、零售店感知形象对农户锁定购买行为具有直接影响,并通过感知差异化和交易依赖关系而产生间接影响;人情关系质量能显著正向影响零售店锁定购买行为;社会规范均能正向调节品牌感知价值与品牌锁定购买行为、零售店感知形象与零售店锁定购买行为之间的关系。此外,不同区域农户锁定购买行为模式与形成路径存有差异。山东省农户表现为低品牌锁定、低零售店锁定的购买行为模式,直接因素的影响效应较大;湖北省农户表现为低品牌锁定、高零售店锁定的购买行为模式,直接因素和情境因素的影响效应均较大;四川省农户表现为高品牌锁定、高零售店锁定的购买行为模式,情境因素的影响效应较大。

土壤质量与功能:从科学到实践——2019年荷兰瓦赫宁根土壤会议综述 下载:68 浏览:431

吴克宁1,2 杨淇钧1 陈家赢3 吴金凤4 《土壤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第4届瓦赫宁根土壤会议于2019年8月27日至30日在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及研究中心召开,有来自世界各国的300余名科研工作者参加。此次会议在"认识土壤功能"主题框架下,按土壤质量研究的基本逻辑,设置了土壤功能与社会、衡量土壤功能的创新方法、跨尺度的土壤功能建模与制图、土壤功能协同与权衡等4个议题,从土壤功能的视角,展示了以欧洲研究团队成果为主的土壤质量研究最新进展。本文对其内容与组织进行了介绍和评述,得到了以下思考与启示:(1)土壤功能分解与表达已成为土壤质量研究的热点问题;(2)应重视模型与专家系统在土壤质量评价中的综合运用;(3)工作坊、大师课等新型学术会议办会形式值得借鉴与发展。

管理理论在中国的创新现状、辩证价值与未来发展 下载:53 浏览:423

曹祖毅1 贾慧英2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20年3期

摘要:
文章基于对理论价值的辩证性思考,主要从开发式与探索式创新的视角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管理学在中国的理论创新现状,并进一步提出未来演进的相关理论命题从而构建"中国管理学理论知识创造与传播的发展模型"。基于对相关理论文献的推演以及对中国管理学纵向的实际考察,文章认为管理学在中国的理论创新存在多元化的开发与探索象限;虽然数十年以来管理理论的贡献水平逐渐提高,这也在很大程度上符合主流学术共同体的制度逻辑,但是中国管理学理论知识的有效创造与传播还应该兼顾其他理论创新程度较低或者非理论化研究的可能空间,甚至需要保持上述不同象限之间的平衡,从而为全球管理知识的更新做出来自中国的独特价值贡献。

基于SWMM的低影响开发城市道路雨洪控制模拟研究——以萍乡市武功山大道为例 下载:85 浏览:483

栾楠1 常乐2 裘鸿菲1,3 《中国建筑》 2020年5期

摘要:
低影响开发设施作为能够有效消减、利用和延缓城市道路雨水径流以及控制径流污染的分散性单元,正逐渐应用于道路排水系统建设中。该文以海绵城市试点——江西省萍乡市武功山大道为研究对象,运用雨洪管理模型(SWMM)模拟不同重现期(一年一遇、三年一遇、五年一遇以及十年一遇)3小时降雨下生物滞留设施、透水铺装等单一低影响开发设施以及低影响开发组合模式对于道路雨水径流削减效果。结果表明,采用LID雨水系统的城市道路在不同重现期下对径流总量的削减率为34.5%、28.2%、26.1%、24.3%,径流峰值削减率分别为37.4%、27.3%、23.5%、19.5%。同时,对于单项LID设施而言,生物滞留设施在径流总量以及峰值削减上均优于渗透铺装,具有良好的雨洪调控效果。

基于生态设计的蔡甸什湖湿地公园概念规划 下载:59 浏览:473

苏巾芳1 纪芳华2 裘鸿菲1 《中国建筑》 2018年10期

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湿地资源的破坏情况日益严重,导致污染加剧,湿地面积减少,生态功能退化,湿地资源保护迫在眉睫。通过对规划场地进行土地利用分类,分析现状问题,确定什湖湿地公园生态设计的目标,并进行了总体规划布局,提出了水环境治理、水生态系统建设、动植物保护的生态修复与重建及海绵体构建等策略,以期提升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旅游与社会环境价值,为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提供参考。

基于Nrf2/HO-1启动子筛选抗水生病毒药物的方法 下载:71 浏览:459

王靖雯1 吴苗苗1 李莉娟1,2 顾泽茂1,2 袁军法1,2 《水产研究进展》 2024年3期

摘要:
为建立基于Nrf2、HO-1启动子活性的抗病毒药物筛选方法,实验以胖头鱥上皮细胞系(FHM)为材料,构建Nrf2、HO-1启动子重组质粒,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不同浓度(0、3.1、6.3、12.5、25.0、50.0μg/mL)的白藜芦醇、水飞蓟宾、穿心莲内酯及姜黄素对启动子活性的影响,并利用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pring viremia of carp virus,SVCV)和蛙虹彩病毒(rana grylio iridovirus,RGV)验证阳性药物的抗病毒效果。结果显示,Nrf2、HO-1启动子序列中存在FOX家族、IRF家族等多种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并分别存在1个和3个与甲基化相关的CpG岛。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显示,水飞蓟宾、穿心莲内酯及姜黄素可激活Nrf2、HO-1启动子。药物浓度梯度实验显示,6.3μg/mL的姜黄素和穿心莲内酯可显著上调Nrf2和HO-1的启动子活性。病毒感染后的细胞病变效应、病毒的复制及病毒滴度结果均表明姜黄素和穿心莲内酯可抑制SVCV和RGV的感染。综上,本实验建立的pGL3-Nrf2和pGL3-HO-1启动子报告质粒,可用于抗水生病毒药物的筛选,也为Nrf2、HO-1转录调控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工具。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