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人体工程学的湘南传统民居室内空间研究——以陆家新屋为例 下载:79 浏览:478

许媛媛 陈祖展 刘梓慧 《中国设计》 2018年2期

摘要:
文章主要研究湘南传统民居建筑——以陆家新屋为调查对象,从人体工程学的角度对室内空间进行分析,总结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文章也将其与现代住宅的空间形式进行比较分析,从室内空间的平面功能布局、交通流线分析、室内空间尺寸三个方面,总结出湘南传统民居与现代住宅的异同,为湘南传统民居的改造奠定理论基础。

成绩资本对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职业发展成就的影响研究 下载:48 浏览:238

邹卫国 《体育学报》 2018年9期

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个人所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职业地位,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在毕业后如何发展的问题成为研究关键,与我国倡导的"以人为本"理念相吻合,有利于个人实现全面发展。本文以高校高水平运动员为主要研究对象,围绕其职业发展进行研究,探讨对职业发展起关键作用的因素,并分析成绩资本在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职业发展中产生的主要影响。

基于ANSYS的矿山车载式绞车滚筒结构强度分析 下载:42 浏览:256

张清华 雷泽勇 钟林 李魁 《中国机械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滚筒是车载式绞车主要的承载部件,对滚筒强度进行分析是确保车载式绞车在矿山上安全工作的关键;通过理论计算得到滚筒几何尺寸,利用理论值在Solid Works上建立车载式绞车滚筒的三维模型;采用ANSYS对绞车滚筒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得出同样容绳条件下滚筒体的厚度最小,达到减轻绞车质量的目的,为绞车滚筒的设计与校核提供参考。

八自由度蒸发器检修机器人设计及运动分析 下载:37 浏览:244

王宠 王湘江 冯栋彦 《中国机械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为解决核电站检修期间人力操作面临的安全与效率问题,设计出一种通过协作机械臂与伺服电缸相配合的八自由度机器人模型。通过对该模型建立关节坐标系,根据D-H参数法建立检修机器人的两种运动方程。建立检修机器人的D-H参数模型,进行正逆运动学求解;并利用matlab软件中的工具箱Robotics Toolbox进行运动分析,从而更好地对检修机器人的实际应用做出重要参考。

铀矿井机械除垢装置的水下密封设计及静力学分析 下载:44 浏览:264

曹屿1 雷泽勇1 邓健1 王飞2 乐泽锌1 《中国机械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针对实际生产条件中,地浸采铀工艺钻孔井管的有机物堵塞、常规洗井方式去除困难的现状和问题设计了一套机械式除垢装置。重点介绍了电动机外壳的承压以及水下密封。同时基于理论计算和有限元设计的方法,使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水下电动机密封外壳进行静力学分析,得出该装置可以在水下400 m或同等环境压力条件下的井管下工作,同时结合室内试验验证了该装置的可行性及安全性,为普通直流有刷电动机的水下密封设计提供了思路和校核依据。

铜绿假单胞菌黏附素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下载:71 浏览:474

宋静芳 陈芬芳 冯伟 《生物技术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克隆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黏附素(adhesin)基因,表达纯化黏附素蛋白和获得多克隆抗体。[方法]设计特异性PCR引物,以铜绿假单胞菌DNA为模板,PCR法扩增铜绿假单胞菌黏附素基因,并将其进行双酶切后连接到表达载体pET28a,将重组质粒pET28a-adhesin转入大肠杆菌BL21,IPTG诱导目的蛋白表达,然后通过亲和层析进行纯化。再利用各种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该蛋白的生物学特性。将adhesin蛋白免疫小鼠,并获得了高浓度的多克隆抗体。[结果]显示成功得到了重组质粒pET28a-adhesin,并通过亲和层析得到重组adhesin蛋白。Adhesin的α-螺旋含量为46.37%,无规卷曲的含量为35.96%,β片层的含量为17.67%。模拟得到了adhesin蛋白的三级结构。该蛋白是一个跨膜蛋白,具有两个跨膜区。Adhesin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获得的抗血清效价高于1:5120。[结论]纯化得到了重组adhesin及其抗血清,为研究该蛋白的功能提供了实验基础。

制造企业商业模式演进及其创新启示 下载:82 浏览:440

曾经莲1,2 简兆权1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8年6期

摘要:
从价值视角阐述商业模式及其创新,并根据各价值要素从产品主导、服务增值和服务主导3个阶段分析制造企业商业模式的演进过程,从"硬件+软件+服务"一体化发展、追逐连接红利、虚实连通、价值共赢等方面提出"互联网+"环境下制造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思路和启示。

RGS16基因抑制肺癌发病进展的功能研究 下载:73 浏览:488

唐松云1 谢伟全1,2 《生物技术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研究RGS16基因对人肺癌发病及进展的作用。[方法]构建过表达慢病毒载体Lenti-RGS16,感染A549细胞,以CCK-8实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划痕实验、FITC/PI染色法检测A549细胞行为包括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凋亡率变化,以裸鼠成瘤实验检测A549细胞体内生长。[结果]A549细胞中RGS16基因表达量提高3. 6倍,细胞生长、增殖及迁移能力分别降低73%、62. 8%、88%,细胞凋亡率增加3倍;在动物成瘤实验终点时,RGS16过表达组的肿瘤体积比对照组显著减少(240 vs 1090 mm3),瘤体重量也显著降低(0. 33 vs 0. 95 g)。经分析TCGA数据库发现RGS16基因在肺癌组织中表达比正常对照组织中减少52. 8%。[结论] RGS16基因抑制肺癌A549细胞生长、增殖及迁移,促进细胞凋亡。

结核病阳性血清特异结合蛋白的筛选与鉴定 下载:81 浏览:496

易小妹1,2 王丽1 罗丹1 王忠刚3 李玲玲1 廖雅婷1 曾焱华1 《生物技术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从T7噬菌体展示的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组DNA文库中筛选结核病阳性血清特异结合蛋白。[方法]以饱和硫酸铵法初步纯化的结核病阳性血清为靶分子,对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组DNA文库进行3轮生物淘选; PCR扩增阳性噬菌体的外源DNA片段,测序后进行BLAST分析;间接ELISA和斑点免疫印迹试验检测阳性噬菌体与结核病阳性血清能否特异结合。[结果]经过3轮生物淘选,与结核病阳性血清特异结合的噬菌体得到明显富集; BLAST结果表明随机挑取的19个阳性噬菌体包括4种不同的序列,其中编码核糖激酶的序列出现次数最多;这些代表性噬菌体均能与结核病阳性血清特异结合。[结论]成功筛选到能与结核病阳性血清特异结合的4种蛋白,其中核糖激酶可能为与结核病阳性血清特异结合的优势抗原。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及其复合材料去除水体中重金属离子的研究进展 下载:87 浏览:419

肖江1 周书葵1 刘星2 储陆平1 张建1 李智东1 田林玉1 李嘉丽1 《新材料》 2020年10期

摘要:
随着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对人类生存和健康已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如何有效去除重金属是当前环境治理领域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作为一种二维层状化合物,具备来源广泛、化学性质稳定、合成成本低、无毒性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吸附材料、催化剂和药物学等领域。大量实验证明,层状金属氢氧化物能作为吸附剂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且吸附效果显著。但单一LDHs因官能团较少、耐酸碱性较差、重复使用率低、易聚集等缺点难以在环境修复领域的实际应用中进一步推广,因此,如何改善其吸附性能,即如何以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为基体材料来构筑功能性的层状金属氢氧化物材料,成为近期环境修复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研究人员试图以煅烧、插层、表面修饰和复合材料等方法对LDHs进行表面改性,以达到提高LDHs材料的层间距离、比表面积和表面官能团等目的,继而增加其与重金属离子之间的作用位点,提升吸附性能。大量研究表明,采用煅烧法能获得大比表面积和丰富含氧功能团的LDHs;如将苯二甲酸(TAL)和均苯四羧酸(PAL)等应用到插层改性能获得层间距离更大的LDHs,或者将甘油小分子应用于表面修饰改性LDHs,可以增加LDHs材料表面官能团的数量。以上改性方法均能提高LDHs的吸附性能,但改性后的LDHs材料仍存在回收效果差、重复利用率低等问题。因此,研究者制备了以Fe3O4为主的磁性LDHs复合材料,该制备方法既满足了高吸附性能的要求,也极大地提高了其重复利用效率;不仅突破了回收利用率低的瓶颈,还为LDHs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推广奠定了基础。基于水环境修复角度,本文首先论述了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及以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为基体材料的常用改性方法和可能的作用机理,并进一步论述了其在环境领域中水处理方面的最新应用。其次,本文还分析了环境修复过程中影响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应用效果的各种因素。最后,本文在上述基础上对如何利用层状金属氢氧化物复合材料高效地从水环境中去除重金属离子进行了深刻的思考,进而对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沙眼衣原体类噬菌体衣壳蛋白CtF的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下载:67 浏览:496

王秋平1 李琪2 欧瑶琪2 朱冰玉2 周鹏2 陈丽丽2 柏琴琴2 《生物技术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预测沙眼衣原中类噬菌体衣壳蛋白CtF的空间结构,表达重组蛋白并制备多克隆抗体。[方法]采用SOPMA和I-TASSER等软件预测CtF的空间结构,利用MEGA6分析其系统发育关系;构建重组质粒pET-28a-CtF,转化至E.coli BL21(DE3)中进行克隆表达;纯化重组蛋白免疫ICR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结果]CtF蛋白包含八股β桶状核心结构和环形延伸结构,与已知的衣原体噬菌体VP1蛋白遗传距离较近;重组质粒表达相对分子量约为64 kDa的融合蛋白;免疫小鼠获得免疫血清效价达1∶12 800。[结论]CtF蛋白疑似为沙眼衣原体噬菌体的衣壳蛋白;重组质粒表达相对分子量约为64 kDa蛋白,该蛋白免疫原性良好,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奠定了基础。

土著细菌菌群除铀效能分析 下载:85 浏览:501

蒋小梅1 曾涛涛1 谢水波1,2 刘迎九1 李利成1 张希晨1 《生物技术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探讨土著细菌菌群(柠檬酸杆菌属51.58%、不动杆菌属25.49%、黄金杆菌属12.82%、肠杆菌属8.5%)对铀的去除效果及机理。[方法]考察温度、p H、U(Ⅵ)初始浓度对细菌菌群除铀影响,通过死活细菌菌群对比试验分析吸附还原所占比例,并通过SEM-EDS、FTIR和XRD分析除U(Ⅵ)机理。[结果]在p H为7.0、30℃、U(Ⅵ)初始浓度为9.6 mg/L时细菌菌群对铀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均达到96%以上;死活细菌对比试验发现细菌菌群对铀不仅有吸附作用还有还原作用。SEM-EDS显示除铀后细胞周围出现大量片状物质,新出现的U峰占细胞重量比的28.10%。FTIR结果显示细菌菌群细胞中氨基、羟基、羧基、酰胺和磷酸根基团在除铀过程中占主要作用。XRD显示说明细菌菌群对铀具有一定的矿化作用。[结论]从铀尾矿中选育出的细菌菌群具有协同作用,对铀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其去除机理主要为以吸附和还原为主矿化作用为辅的生物沉淀作用。

FBXO47 3'-UTR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构建及与miR-33b-5p靶向验证 下载:94 浏览:516

杨晓燕1,2 谢聃1 赵倩3 尹华丽3 雷小勇2,4 甘润良2,3 《生物技术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构建FBXO47基因3'-UTR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并验证miR-33b-5p与FBXO47的靶向关系。[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miR-33b-5p与FBXO47结合位点;利用PCR扩增FBXO47基因3'-UTR序列,将其克隆到GV272载体中,构建FBXO47野生型及突变型双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将miR-33b-5p或阴性对照分别与野生型GV272-FBXO47-wt 3'-UTR或突变型GV272-FBXO47-mut 3'-UTR双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共转染至293T细胞中,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各组荧光素酶活性。[结果]酶切及测序结果表明,野生型GV272-FBXO47-wt 3'-UTR及突变型GV272-FBXO47-mut 3'-UTR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构建成功;荧光素酶活性结果表明,相较于对照组,miR-33b-5p可使野生型GV272-FBXO47-wt 3'-UTR的荧光素酶活性降低66%左右;而定点突变GV272-FBXO47-mut 3'-UTR的荧光素酶荧光素酶活性没有显著变化。[结论]成功构建了FBXO47基因3'-UTR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miR-33b-5p与FBXO47存在靶向性。

沙眼衣原体LpxA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86 浏览:501

李德坤1 雷蕾2 李冉辉3 《生物技术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克隆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LpxA基因并分析其生物学特性。[方法]根据Ct LpxA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PCR扩增LpxA基因,并把LpxA基因连接到p MD18-T载体,挑取阳性克隆进行PCR和DNA测序验证。最后使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LpxA蛋白的生物学性质。[结果]从Ct基因组中PCR扩增得到840 bp的Ct LpxA基因,该基因共编码280个氨基酸。LpxA蛋白无信号肽,定位在细菌细胞质。二级结构预测得知α-螺旋占19.6%,延伸链占32.8%,β-转角为11.4%,无规卷曲为36%。三级结构预测得知3个相同的LpxA分子组成同源三聚体。预测得知LpxA蛋白有11个B细胞表位。[结论]克隆得到Ct LpxA基因,并预测了其结构和功能。

界面管理任务复杂度对数字化核电厂操纵员作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下载:86 浏览:428

甘文娟1 张力2 《能源学报》 2018年5期

摘要:
核电厂主控室数字化后,操纵员需要完成大量的界面管理任务来实现对整个系统状态的监控。通过在核电厂模拟仿真平台上开展实验,研究界面管理任务复杂度对操纵员作业绩效的影响。界面管理任务的复杂度由完成主要监控任务所需执行的界面管理任务的次数来表征,作业绩效的评价指标由完成每一个监控任务所需要的平均执行时间和监控任务的失误率构成,探究在无时间压力水平下和低时间压力水平下界面管理任务复杂度对操纵员作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无时间压力和低时间压力水平下,完成不同复杂度的界面管理任务的平均执行时间具有显著差异,完成不同复杂度的界面管理任务的失误率虽有所不同,但并无显著性差异。

T-S型模糊切换控制器在堆芯功率控制中的应用 下载:93 浏览:399

姜庆丰 曾文杰 《核工业与技术》 2020年12期

摘要:
采用传统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开展堆芯功率控制,控制过程中存在超调量大、调节时间长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基于堆芯传递函数模型,采用T-S型模糊规则对比例-微分(PD)控制器、PID控制器、模糊控制器进行加权及切换,设计T-S型模糊切换控制器。以铅冷快堆堆芯功率控制为例,建立堆芯功率T-S型模糊切换控制系统,开展堆芯相对功率设定值阶跃、堆芯冷却剂进口温度扰动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堆芯传递函数模型设计的T-S型模糊切换控制器可以实现对堆芯功率的良好控制。

基于认知模型与故障树的核电厂严重事故下人因失误分析 下载:83 浏览:303

张力1,2 陈帅1 青涛2 孙婧3 刘朝鹏4 《核工业与技术》 2020年10期

摘要:
为分析核电厂应急人员在处理严重事故时可能发生的人因失误,通过建立不同应急人员的认知模型及识别相应的行为影响因子,在认知功能的基础上识别出13种人因失误模式:信息来源不足、信息可靠性不佳、过早结束对参数的获取、重要数据处理不正确、缓解措施负面影响评估失误、选择不适用当前情景的策略、延迟决策、遗漏重要信息/警报、延迟发觉、软操作失误、信息反馈失效、设备安装/连接/操作失误、延迟实施,并基于故障树分析得出人因失误模式的主要根原因:交流失效、时间压力、事故发展的不确定性、信息接收延误、监视失误、人-机界面不佳和环境因素。分析结果可用于预测严重事故缓解进程中可能出现的人因失误,为核电厂实施严重事故管理和技术改进,以及保障严重事故工况下核电厂安全提供参考。

基于变论域模糊PID的液态熔盐堆堆芯功率控制 下载:17 浏览:251

姜庆丰 曾文杰 于涛 谢金森 陈乐至 《核工业与技术》 2020年8期

摘要:
液态熔盐堆堆芯系统具有非线性、时变性等特点,模糊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技术因初始论域不能跟随误差变化而伸缩,使得系统的控制精度降低,故设计了一种基于变论域模糊PID控制器的堆芯功率控制策略。以熔盐增殖堆MSBR堆芯为例,在堆芯入口温度扰动或堆芯反应性扰动下,使用Matlab/Simulink对PID控制、模糊PID控制与变论域模糊PID控制下的效果进行仿真对比。结果表明,基于变论域模糊PID控制器建立的堆芯功率控制系统响应速度更快,超调量更小,控制效果更佳。

液态熔盐堆堆芯功率模糊PID控制 下载:66 浏览:293

姜庆丰 谢金森 曾文杰 陈乐至 《核工业与技术》 2020年5期

摘要:
液态熔盐堆采用熔融氟化盐为燃料,燃料熔盐出口温度是衡量熔盐堆安全的重要指标。通过堆芯功率控制可实现燃料熔盐出口温度控制。将液态熔盐堆堆芯划分成内区和外区,并基于能量守恒原理建立堆芯非线性模型,采用微扰理论对非线性模型进行线性化。基于堆芯线性化模型,采用模糊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设计堆芯功率控制系统。以熔盐增殖堆(MSBR)为例,开展堆芯功率控制仿真。结果表明,引入10-3、2×10-3阶跃反应性时,模糊PID控制器可以减小系统响应的上冲幅度和超调量,并且在堆芯功率发生了较大的负荷变化时,模糊PID控制器可以对堆芯功率的变化实现良好跟踪。故所采用的模糊PID控制器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可实现对堆芯功率的良好控制。

基于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的辐射屏蔽多目标优化方法研究 下载:45 浏览:383

曹奇锋1,2 张震宇1,2 陈珍平1,2 马辉强1,2 于涛1,2 《核工业与技术》 2020年1期

摘要:
为提高反应堆辐射屏蔽结构设计效率与设计性能,减少传统辐射屏蔽设计方法的主观经验影响。本文基于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对反应堆屏蔽结构开展多目标优化方法研究,并开发了反应堆辐射屏蔽多目标优化计算分析程序;利用典型反应堆辐射屏蔽结构模型对此优化方法和计算程序开展了初步验证。结果表明,非支配遗传算法可正确有效地用于辐射屏蔽结构的设计,优化效果显著。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