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房地产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实证研究 下载:58 浏览:372

王楠子1 吴霁峰2 何云3 王欣怡4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9年10期

摘要:
房地产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管理能力在企业经营活动风险控制中占据重要位置。建立在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具有高相关性和高维性等特点之上,提出了基于主成分分析与Logistic分析相结合的危机预警方法。运用逻辑回归分析方法,得到影响房地产企业财务能力的6个主成分综合因子,构建科学合理的房地产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决策模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最大限度减少变量信息丢失情况下实现多变量的降维处理,同时解决原始数据各变量之间彼此高度相关的不足,对于预测企业经营失效与否具有很好的识别预警和推广能力,为我国上市房地产企业制定后期发展战略决策提供有效参考。

浅析新闻传媒在危机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下载:68 浏览:390

张金月 《新闻传播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当前新闻媒体的特点和职能可以在公关危机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相关政府部门在处理公关危机事件的时候,应当借力新闻传媒,使公关危机管理工作得到完善落实,就此本文结合实际,浅析新闻媒体在危机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现代视阈中乡村文化空间的危机与再生产 下载:31 浏览:314

刘璐 《中国艺术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乡村空间是不同种类空间的聚合形态,发生于其中的具有文化学意义的一切创造和存在行为均蕴含着丰富的建构性力量。乡村空间具有生存性、体验性与审美性的美学意蕴,其文化空间的生产与重塑应以乡民自身的生存体验和生活需求为中心。现代性的矛盾和冲突使乡村原始文化环境走向解体,造成了生态空间的消逝、空间权利的缺失、空间意识的焦虑以及体验空间的疏离,并暗含着乡民的生存危机及意义迷失。基于乡村空间"三性"的价值回归和空间生产的理论视角,须重新确立资本在乡村空间的规范和准则、维护乡民的差异权利、重建乡村带有审美意味的"家园感",方能建立一个具有现代性意义的文化空间。

危机与应对:靖康之难困境下王朝赓续的尝试——以北宋末年“帝姬和亲”事件为视角 下载:32 浏览:263

赵耀文 《历史教学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和亲是中国古代的外交策略之一,汉唐和亲久负盛名,宋朝"无和亲"说广泛流传。北宋末年的"帝姬和亲"事件在靖康之难的政治生态下具有特殊的政治内涵,是北宋王朝在应对亡国危机时的无奈选择。宋钦宗企图以此来化解危局,应对灾难,实现赓续王朝的目的。金廷受其内部政治纠葛的影响,解决策略从"帝姬和亲"转变为"废立异姓""。帝姬和亲"作为赓续王朝世系的决策被推向前台,承载着宋金两朝处理靖康事件的政治考量。

美国对老挝政治的干预与老挝危机的缘起(1960—1961) 下载:52 浏览:306

吴林章 《历史教学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20世纪60年代初的老挝危机,曾险些引发美苏阵营之间的军事对抗。这场危机是由外部势力干涉老挝内政所造成的。其中,美国通过政治军事手段阻止老挝出现左翼政府、维系老挝反共政权的举措,导致了老挝危机的发生。在美国干预下组建的右翼政府,既无法获得国际承认,也不能平息国内军事冲突。美国的干涉反而破坏了印支地区地缘政治的平衡,导致东西方两大阵营国家卷入其中。艾森豪威尔政府在僵化的"反共"理念下对他国内政的干涉行为,是老挝国内冲突演变为国际危机的根源。

“两个口号”论争前夕鲁迅眼中的上海文坛与革命危机 下载:55 浏览:398

付丹宁 《中国文学》 2020年4期

摘要:
关于"两个口号"论争中的鲁迅,我们习惯于在周扬和胡风的对峙间寻找其位置。然而,鲁迅介入论争,是有着自己独立的判断的。对于他来说,战前的上海文坛代表着革命特别的一种形态:危机中的革命。在左联之外,与傅东华、郑振铎、茅盾等"《文学》社"同人的关系,是鲁迅形成这一判断的重要前提。对此加以钩沉,将使我们得以理解鲁迅最后一年间的种种选择,并把握鲁迅眼中那不会在"联合"中解除的革命危机。

马克思对“商品的社会形式”之内在危机特性的探讨——一种超越抽象同一性维度的思考 下载:65 浏览:378

翁寒冰 《哲学研究进展》 2020年10期

摘要:
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发现,货币的出现所导致的买卖的时空分离蕴含着经济危机的形式上的可能性。而马克思对于李嘉图等人的批判则试图表明,否认这种普遍经济危机的可能性的根源,在于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没有发现商品的特殊的质的规定性,这种商品的特殊的质的规定性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是通过"价值形式"概念充分表现出来的。从经济危机的视阈中理解商品的特殊的质的规定性,我们发现商品的社会形式并不是一种作为"社会劳动"的抽象同一性,而是对于这种抽象同一性的否定性实现。更进一步,商品的社会形式不仅是一种矛盾形式,也是一种危机形式。

我国职业学校危机管理问题研究:回顾与前瞻 下载:70 浏览:416

刘婉昆 刘晓 2019年6期

摘要:
职业学校是危机多发机构,危机管理是职业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文章对我国职业学校危机管理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目前的研究正在从自然灾害、政治等领域的问题向着职业学校自身的特殊性危机问题发展,但研究依旧处于边缘地位。在此基础上,重新解读职业学校危机管理的内涵和分类,梳理危机发生前后的管理阶段及各阶段应用策略,结合目前的研究现状及社会发展动态,提出了细化研究对象、加强学科互动、把握职教特色和结合技术发展等几个方面的未来研究方向。

魏玛共和国社会福利住房政策的演变(1918-1931) 下载:87 浏览:477

王琼颖 《历史教学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魏玛共和国诞生了德国历史上的首个国家住房政策体系,并由宪法确立了它的社会福利属性。尽管它对德国住房市场的影响力经历中断,但其核心理念却延续至今。本文以政策发展的时间线索入手梳理魏玛共和国政策在1918至1931年的演变过程,揭示其从应对一战导致的特种住房短缺的克服机制向保障大众居住权的社会福利政策转变背后的理论来源、社会现实与政治诉求,并从魏玛共和国特殊国情及住房政策本身制度缺陷出发,分析其最终走向失败的原因。

启蒙的危机或无法言语的主体——谈《阿Q正传》中的叙事声音 下载:56 浏览:399

谢俊 《中国文学》 2019年4期

摘要:
对《阿Q正传》的解读历来就有多种角度,有从启蒙和国民性批判的角度进行解读,也有从革命角度认为阿Q代表了未觉悟的农民;但也有论者从阿Q身上读出革命的潜能。为何对同一个文本会引起如此复杂、对立的认识呢?本文认为,关于阿Q的争论和鲁迅对启蒙的复杂认识及鲁迅在处理启蒙困境时所制造的叙事机制有关。本文将通过对小说文本所使用的反讽叙事人、公共发言声音、叙事搁置和方言拟态、幽灵视点和自由间接引语等叙事机制的分析,对《阿Q正传》中的叙事声音做讨论,并希望能由此回应鲁迅所面对的启蒙及其危机问题。

论北村宗教小说的文化表征及偏执危机 下载:59 浏览:392

于京一 《中国文学》 2019年1期

摘要:
北村由先锋而入宗教,并没有逃脱偏执与媚俗的命运。从精神主旨看,北村的宗教书写既呈现出欲望化时代知识分子精神诉求的整体幻灭,也彰显着道德崩溃时代普通大众无所归属的价值虚空;从逻辑方法看,北村的宗教书写是中国实用理性主义哲学的隐性变异,布满了偏执和虚妄的重重光影;从诗性审美看,北村的宗教写作走向了叙事与语言的极端和误区,导致了诗意的丧失。总之,在多元共生的时代,偏执的宗教诉求只能沦为无望的精神救赎,人们真正需要的应是文化融合而非宗教归化。

“听众”的错位与诗歌大众化的内部危机——以延安诗朗诵运动(1938—1940)为中心 下载:52 浏览:362

刘欣玥 《文学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1938—1940年在延安兴起的诗朗诵运动,与这门"声音艺术"服务于抗战宣传、群众动员的特殊效果密切相关。在大众化的诗学构想里,延安为诗朗诵提供了为工农群众创作并获得其直接检验的机会;但正是在现场反馈与实际互动之中,这场运动暴露出其内在的矛盾和危机。围绕柯仲平《边区自卫军》演出的评价,延安诗朗诵的"听众"构成呈现出暧昧的错位:其中固然有对于"大众"的想象与召唤,却也实际存在着普通群众与"超级听众"的分野。"听众"角色的引入与辨析,有助于我们对这场大众化实践的试验性质、历史评价、挫败与调整展开更进一步的认识与讨论。

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产-消费观 下载:58 浏览:453

徐琴 《哲学研究进展》 2018年12期

摘要:
作为当代生态危机意识的一部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以其对现代性生产-消费体系的批判性观点,在当代生态理论和社会思潮中占据重要地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较为深刻的地方在于,将当代生态危机的本质引导到特定的生产方式中,因而其主要的理论成绩是:通过异化劳动概念对当代生产-消费的总体结构进行多重的批判性分析,并通过这种分析提出相应的变革性方案。由于缺少社会现实的基础定向,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缺陷表现为其批判性观点的主观主义和浪漫主义倾向,致使其变革方案往往局限于主观构造中。探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产-消费观并把握其基本得失,对于我们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和启示作用。

危机应对策略对消费者矛盾态度和购买意愿的影响 下载:47 浏览:436

付春江1 贾恩礼1 荣爽亦2 《心理学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采用2×2两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探讨初始矛盾态度及危机应对策略对消费者矛盾态度和购买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消费者初始矛盾态度水平较低时更可能受辩解策略的影响,从而使其负面态度和矛盾态度下降;当消费者初始矛盾态度水平较高时更可能受和解策略的影响,从而使其负面态度和矛盾态度下降;正面态度/负面态度可以显著正向/负向预测消费者的购买意愿,矛盾态度在其中起调节作用,即矛盾态度水平越高,正面/负面态度与购买意愿之间关系的不确定性越高。

创新保护与危机:美国商业秘密蟑螂问题研究 下载:73 浏览:477

闫宇晨 徐棣枫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8年10期

摘要:
近年美国知识产权界关于商业秘密蟑螂的担忧还未引起国内学界的关注。美国学者提出,在商业秘密保护水平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商业秘密领域可能会出现类似专利蟑螂的行为体危害社会。在探究可能引发商业秘密蟑螂的原因后,经理性分析得出"提高商业秘密保护水平不具有引发商业秘密蟑螂的现实可能性"的结论,并提出我国在商业秘密保护水平不断提高的国际环境下,应适当降低商业秘密保护门槛、加强商业秘密保护。

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产能过剩危机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下载:83 浏览:506

张厚明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8年8期

摘要:
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的新能源汽车,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强力扶持下获得了迅猛发展,但是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大跃进"式发展的同时,产能过剩风险也在日渐累积并不断加剧。通过深入分析新能源汽车市场产能过剩的背后原因,提出有关建议,为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当代文学批评话语实践及其对文学理论的启示 下载:20 浏览:407

时胜勋1,2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19年1期

摘要:
在文学理论研究遭遇危机之际,作为一个替代方案,文学批评在今天被赋予了更多的时代使命。它能拯救理论吗?回答这一问题之前需要对文学批评做出新的分析。文学批评是一种话语实践。当代文学批评话语形态表现为学院派批评和大众媒介批评两种,它们背后都有潜在的价值诉求,即本体价值诉求与功能价值诉求。二者从顶层上设计了文学批评的话语机制,即介入写作与介入社会。作为这一话语机制的落实,文学批评的物质性力量、社会学力量、人文学力量,各尽其职,由此完成文学批评话语实践的整体进程。通过这一复杂的文学批评话语实践,文学批评成为"活的""有力的"文学批评。就此而言,用批评拯救理论并非不现实。文论或可借由这一话语实践观照自身的危机,反躬自省,实现理论的自我救赎。

美国金融危机以来财税政策演变及其实施效果评价 下载:89 浏览:508

杨全社1 杨英杰2 皇甫建华3 李依玲3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20年1期

摘要:
2008年金融危机至今,作为金融危机重灾区的美国,通过持续调整、实施财税政策,逐步走出金融危机,使经济企稳回升。本文梳理了美国2008年以来实施的财税政策及其演变,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在借鉴美国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就改善我国财税政策、提升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和创新能力、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和可持续性发展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心理学研究的可重复性“危机”:一些积极应对策略 下载:55 浏览:443

刘佳霍 涌泉 陈文博 解诗薇 王静 《心理学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研究结果的可重复性不高是目前心理学研究面临的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造成这种情况不仅是由于人类心理与行为的复杂性及实验操作、环境等无关变量的影响,排除个别学术不端行为,许多研究者偏差性的操作也是影响可重复性的重要原因。由于一些偏差性操作可能已经被当成研究惯例,因而有必要明确具体操作来源并据此提出解决策略,为促进心理学界关于研究程序、数据分析、结果呈现等操作惯例的转变提供参照。

重大传染病危机应对的行政组织法调控 下载:64 浏览:378

王旭 《法学学报》 2020年4期

摘要:
应对重大传染病危机是以现代政府为主导的行政组织任务,建立在调控特定行为的行政组织法框架之内。从一般危机类型学出发,我们需要深刻认识重大传染病危机具有强烈的社会外溢性、社会无差别性、社会情境性和社会整体性危害等特征,并以此作为解释原理来建构组织法教义学体系,从而优化危机应对的组织结构。我国重大传染病危机应对的组织结构优化包括妥善处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要站在解释论立场,寻求相关规范的最佳解释并实现体系化。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