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载波通信的电压互感器二次压降测试技术研究 下载:92 浏览:504

周忠良 杨子夜 谷魁宪 李传 《中国电力技术》 2018年2期

摘要:
在分析现有各种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测试技术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基于载波通信的新型二次回路压降测试技术,并给出了实验室和现场测试数据,通过验证认为,该测试技术能够满足测试准确、方便的目的。

EII型多管旋风分离器分离性能的试验研究 下载:56 浏览:397

胡运发 李秋萍 刘德礼 《装备技术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为了系统评价EII型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性能,探究了入口气速为6~20.5m/s,入口颗粒质量浓度为8.6~17.5g/m3时,多管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效率和压降。结果表明:多管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效率随入口气速和入口颗粒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出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多管旋风分离器的压降随入口气速的增大而增大。在相同实验条件下,与单个旋风子相比,多管旋风分离器的压降升高幅度为20%~25%,分离效率下降不大于2%,具有很好的细粉尘捕集能力。

旋风分离效果研究 下载:67 浏览:291

蔡天舒1 王军1 汪威2 王计强2 《装备技术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通过试验研究气体流量和加砂速度对旋风分离效果的影响规律和机理。试验结果表明,气体流量对压降和粒径分布有显著影响,加沙速度对分离效果有显著影响。试验采用的旋风分离器对粒径大于50μm的砂粒分离效果明显,加砂速度的增大有利于小颗粒砂粒的分离,气体流量的变化对大颗粒砂粒的分离影响较大。

基于NSGA-Ⅱ算法的变温热源内可逆简单MCBC的性能优化 下载:24 浏览:262

唐晨琪1 陈林根2,3 王文华1 冯辉君2,3 夏少军2,3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基于前人所建立的变温热源内可逆简单等温加热修正的闭式布雷顿循环(modified closed Brayton cycle,MCBC)模型,分析了压气机压比等参数对循环性能的影响。分别以无因次功率和无因次生态学函数为优化目标,以压比和各个换热器的热导率分配为优化变量,对变温热源内可逆简单MCBC进行单目标优化。最后基于NSGA-Ⅱ算法,以无因次功率、热效率和无因次生态学函数为优化目标,以压比和各个换热器的热导率分配为优化变量,对变温热源内可逆简单MCBC进行多目标优化,并分析了相关参数的灵敏度。结果表明:常规燃烧室(regular combustion chamber,RCC)和收敛型燃烧室(converging combustion chamber,CCC)外侧流体的入口温比对单目标优化结果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相互关系;与单目标优化得到的结果相比,多目标优化得到的最优解对应的偏差指数更小,其中通过香农熵决策得到的偏差指数最小;优化变量变化±10%对最优无因次功率、最优热效率、最优无因次生态学函数及其对应的等温压降比的影响很小,其变化范围均不超过5%。

非均匀加热管内单相流动传热特性数值模拟 下载:59 浏览:279

张强 刘淼 戎玲 《能源学报》 2019年7期

摘要:
建立了半周加热、半周绝热的非均匀热流边界条件下圆管内热传导与热对流换热的数值模型。采用Fluent软件,通过求解三维N-S方程和能量方程,对圆管内传热过程进行模拟。对不同热流密度、管内工质流速、壁厚时壁温分布及加热侧与绝热侧的热流量比值进行了计算。分析了热负荷非均匀分布对管内换热系数及压降的影响,与均匀加热管内流动与换热特性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热负荷非均匀分布对管内单相流动换热特性影响不大,平均换热系数及摩擦压降可采用均匀加热经验关联式计算。

王庄煤矿综采工作面粉尘综合治理技术实践 下载:53 浏览:364

薛志兴 《煤炭技术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为了有效降低综采工作面粉尘浓度,改善工作面作业人员工作环境,王庄煤矿通过采取煤层注水、采煤机负压二次降尘、架间挡尘装置、红外线传感技术自动控制综放面喷雾装置、转载运输系统自动喷雾降尘、风流净水喷雾降尘及全程粉尘监测等粉尘综合治理技术,对易产生粉尘的作业过程进行有针对性防范治理,工作面降尘取得明显效果。

不同气量高含水油井低温输送试验研究 下载:62 浏览:489

杨晓东1 王广辉2 吴颖2 张军霞2 周艳丽2 田晶3 《石油科学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随着我国油田的深入开发,油田的大部分油井已进入高含水期,对高含水原油采用加热或伴热的方式会使得集输能耗大幅上升,造成热能浪费。针对这一问题,在现场对不同气量的高含水油井开展了降温试验,对降温过程中的流型和压降变化进行了监测和分析,得出当温度较高时低含气量油井采出液为油水分层波浪流型,高含气量油井采出液为气液分层流型;当温度较低时,两种油井都出现了原油凝堵现象,可将第一个压降峰值定义为安全输送的温度界限,温度界限可比原油凝点低2~8℃。研究结果可为高含水原油不加热输送提供理论依据。

入口参数对波形板干燥器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下载:77 浏览:226

毛峰 田瑞峰 陈博文 何为 《核工业与技术》 2018年8期

摘要:
采用实验测量与观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波形板干燥器进行可视化实验研究,研究了液滴粒径、入口湿度、入口速度对干燥器性能的影响。研究得出:分离效率随着入口粒径和入口湿度的增大而上升,随入口速度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发生二次携带的临界入口速度随着入口湿度增大而降低;干燥器压降与入口风速呈平方递增关系。

石灰石—湿法烟气脱硫吸收塔仿真模型设计与研究 下载:66 浏览:502

张悦 韩璞 张想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19年7期

摘要:
石灰石—湿法烟气脱硫涉及的传质及化学反应过程非常复杂,深入研究其内部机理,建立高精度的机理模型,有助于提高脱硫现场的运行水平。对吸收塔进行区域划分,明确不同区域的建模目标。二氧化硫吸收区依据浆液滴下落距离及暴露时间细划成不同高度的"小室",根据"小室"内浆液滴的运动特征及传质过程,计算"小室"内脱硫效率及压降,进而获得整个区域的吸收效率及压降计算方法;浆液区PH值被描述成浆液中主要组分浓度的函数;除雾区压降依据烟气流速分成低速和高速两段计算。借助具体实例仿真,验证了模型的精度。

基于轨道交通工程电动机直接起动的一种简单算法 下载:57 浏览:337

张振宇 《电气学报》 2019年4期

摘要:
通过轨道交通系统特定的参数,结合电动机起动时母线压降计算公式,通过推理,得出一个简单计算方法,可便于设计同行在设计过程中快捷应用,提高效率,节约时间。

综合降水技术在胡麻岭隧道富水粉细砂地层中的应用 下载:73 浏览:505

王胜国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兰渝铁路胡麻岭隧道第三系富水粉细砂地层,具有复杂敏感的水稳特性,开挖后随时间推移受地下水的补给,围岩含水率和稳定性具有显著变化的特点。经过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确定洞内采用分部台阶轻型井点降水、超前水平真空降水、重力深井负压降水,洞外采用地表重力式深井降水。通过含水率现场测定,得到降水时机—围岩含水率的关系,确定了富水粉细砂地层隧道施工的最有利降水时机。实践证明,在富水粉细砂地层开挖支护过程中,洞内超前水平真空降水应在开挖前3d进行,洞内分部台阶轻型井点降水及重力深井真空降水应随时跟进,洞外地表深井降水应超前15d进行,可稳定控制围岩含水率在10%11%,达到预期降水效果。

天然气地下储气库的地面工艺技术研究 下载:60 浏览:641

杨智鹏 《天然气进展》 2025年4期

摘要:
我国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地下储气库是一项涉及采气工程和气藏地质、地面集输工程以及气藏工程等多门学科的系统工程,以上只是对地下储气库地面工艺技术进行了探讨。今后要对地下储气库的选择址、方案设计、注采气方案的编制、生产管理、经济效益评价、地质模型建立、动态监测等相关技术都要进行深人的配套研究,总结出一套高效的地下储气库储采技术。

核电厂“寄售”采购模式探索 下载:157 浏览:1474

陈洪 吴太轩 《核工业与技术》 2023年10期

摘要:
核电厂传统的需求-采购模式,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库存不断增长,管理成本和财务成本不断增加,不利于提高电厂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需要对需求-采购模式进行创新,在此条件下,本文提出寄售采购模式,并对寄售采购模式在电厂的适用性及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后续实施寄售采购及落实库存压降目标提供了一种较为可行的解决方案。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