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三维双激发平衡式稳态自由进动序列和三维时间飞跃MRA序列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中的诊断价值 下载:79 浏览:492

​黄雨 柴学 肖朝勇 黄清玲 《神经科学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探讨三维双激发平衡式稳态自由进动序列(3D-FIESTA-c)和三维时间飞跃MRA序列(3D-TOF-MRA)评估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神经血管关系的准确性和诊断价值。方法对13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行3D-FIESTA-c和3D-TOF-MRA扫描,对获取的影像资料进行分析,判断患者患侧三叉神经与周围血管关系,以微血管减压术(MVD)为金标准,对比分析3D-FIESTA-c、3D-TOF-MRA以及3D-FIESTA-c联合3D-TOF-MRA显示责任血管的情况。结果 13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中均行MVD术,证实128例存在责任血管(98.5%), 2例未见明确责任血管(1.5%)。与MVD手术结果对照,3D-TOF-MRA、3D-FIESTA-c和3D-FIESTA-c联合3D-TOF-MRA显示责任血管阳性率分别为86.9%(113/130)、87.7%(114/130)、95.4%(124/130),准确率分别为80.8%(105/130)、84.6%(110/130)、93.8%(122/130),3D-FIESTA-c联合3D-TOF-MRA评估责任血管阳性率和准确率均高于3D-TOF-MRA或3D-FIESTA-c单独评估(均P<0.05);3D-FIESTA-c联合3D-TOF-MRA评估责任血管阳性率与MVD术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FIESTA-c评估责任静脉伴或不伴有其他血管阳性率(7.7%,10/130)高于3D-TOF-MRA(0%)(P<0.01)。结论 3D-FIESTA-c联合3D-TOF-MRA在诊断神经血管关系中起到互补作用,能够明确责任血管的存在以及血管类型,尤其评估静脉时,3D-FIESTA-c优于3D-TOF-MRA,对制定MVD手术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下载:81 浏览:496

​唐向阳 袁良津 陈祚胜 《神经科学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评价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hrTMS)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神经内科病房及门诊自2015年12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38例,按患者意愿将其分为hrTMS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9例。hrTMS治疗组患者给予20 Hz hrTMS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伪磁刺激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4周视觉模拟评分(VAS),治疗后1周、2周、4周巴罗神经病学研究所(BNI)疼痛评分、诱发电位N100波幅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2周、4周hrTMS治疗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rTMS治疗组患者治疗后2周、4周VAS评分低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且治疗后4周VAS评分低于治疗后2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周、4周hrTMS治疗组患者BNI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N100波幅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rTMS治疗组患者治疗后1周、2周、4周BNI疼痛评分逐渐降低,N100波幅逐渐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hrTMS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头痛(10.53%vs. 21.05%)和头部不适(36.84%vs. 26.32%)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rTMS能够有效地缓解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疼痛程度,且安全可靠。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运用中医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下载:134 浏览:1625

王崴 《中医研究杂志》 2023年8期

摘要:
目的:探析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采用中医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收入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66例随机划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病例33例均以西医卡马西平治疗;一组为观察组病例33例以中医针灸治疗,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间统计差异明确(P<0.05)。结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应用中医针灸治疗,疗效确切,复发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治疗安全性较高,可推广。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