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电子智能设备在双相障碍个体化监测中的运用进展 下载:56 浏览:346

汪作为1 陈俊2 杨海晨3 方贻儒2 《心理学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现有研究提示,基于监测或评估的治疗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愈和改善疾病结局。双相障碍个体化监测及评估在国外已从传统纸质记录方法发展至现在的基于移动医疗手段。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但国内该领域研究尚是空白。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外电子智能设备在双相障碍个体化监测中运用的进展,对于国内该领域研究及双相障碍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精神分裂症与双相障碍患者的自杀风险评估与预防措施 下载:129 浏览:1544

闫志静 《预防医学杂志》 2023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与双相障碍患者的自杀风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至2022年在某三级甲等医院精神科住院的精神分裂症与双相障碍患者共计500例,其中自杀未遂者50例,自杀成功者10例,对比分析自杀组与非自杀组的临床资料、心理评估、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自杀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家庭经济状况、既往自杀史、家族自杀史、精神病发作次数、药物治疗依从性、抑郁症状、焦虑症状、自卑感、绝望感、孤独感等均与非自杀组有显著差异(P<0.05),而诊断类型、住院时间、合并其他精神障碍等则无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既往自杀史、家族自杀史、精神病发作次数、药物治疗依从性、抑郁症状、绝望感是精神分裂症与双相障碍患者自杀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与双相障碍患者的自杀风险较高,应加强对其临床监测和心理干预,提高其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减少其自杀意念和行为。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