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乡村创新系统的兴起 下载:77 浏览:478

陈劲1,2 尹西明1,2 赵闯1,2 朱心雨3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8年3期

摘要:
本文着眼于创新发展的最新趋势和联合国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立足于乡村振兴战略,针对目前创新领域对乡村创新关注不足的问题,首次提出乡村创新系统的概念。乡村创新系统是围绕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主题,与创新相关的主体要素和非主体要素、地理要素和时空要素以及协调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制度、政策和文化在创新过程中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社会经济系统。本文对比了乡村创新系统和城市创新系统的异同,提出乡村创新系统建设的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网络组织建设"三位一体"驱动乡村振兴的机制,简述了乡村创新系统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挑战,通过总结乡村创新系统促进乡村振兴的实践经验与典型案例,对国家和区域创新系统建设有重大的理论贡献,同时对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精准扶贫方略,完善国家创新与扶贫政策,实现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进程及基本经验 下载:148 浏览:1765

安凤娇 《哲学研究进展》 2022年8期

摘要: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确立了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反贫困目标,指明了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反贫困路径,明确了坚持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发挥人民群众创造性作用的反贫困条件,为无产阶级反贫困斗争指引了正确方向。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从推翻剥削阶级制度到实现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的巨大变革,从实现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到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巨大变革,从救济式扶贫、开发式扶贫到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提炼出了社会主义制度是反贫困的前提、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反贫困的根本、发展是反贫困的保障、精准是反贫困的关键等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基本经验。

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视域下 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以安徽省天长市为例 下载:184 浏览:2134

瞿磊 《哲学研究进展》 2021年5期

摘要:
马克思反贫困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基于资本主义社会丑恶现实,对贫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对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有着切实的指导意义。本文拟从共同富裕思想理论溯源、共同富裕与高质量发展关系和安徽省天长市高质量发展路径等三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