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用于核岛主设备的回火焊道修复技术研究 下载:24 浏览:265

吴新丽 邹杰 何冰 《中国电气工程》 2020年12期

摘要:
本文对于采用镍基堆焊的核岛主设备关键部位母材,探究采用免热处理的自动TIG回火焊道修复技术完成模拟补焊,并将补焊部位焊接接头热影响区的组织性能与经焊后热处理的普通模拟补焊试板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回火焊道修复技术进行模拟补焊获得的焊接接头热影响区组织与普通模拟补焊相当,均为综合性能良好的回火索氏体组织,热影响区的显微硬度值均匀稳定,冲击韧性优良,其各项综合性能完全满足核岛主设备制造要求。

回火温度对两相区退火海工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下载:57 浏览:27

张翔云1 李激光1 严玲2 何煦泽1 郭菁1 《材料科学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对690 MPa级海工钢进行"淬火+两相区退火+回火"三步热处理,研究了回火温度对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力学性能变化与组织演变和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回火后实验钢的显微组织为回火贝氏体/马氏体、临界铁素体和残余奥氏体的混合组织。随着回火温度的提高贝氏体/马氏体和临界铁素体逐渐分解成小尺寸晶粒,而残余奥氏体的体积分数逐渐增加;屈服强度由787 MPa降低到716 MPa,塑性和低温韧性明显增强,断后伸长率由20.30%增至29.24%,-40℃下的冲击功由77 J提升至150 J。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的增加引起裂纹扩展功增大,是低温韧性提高的主要原因。贝氏体/马氏体的分解和残余奥氏体的生成,引起组织细化、晶粒内低KAM值位错的比例逐渐提高和小角度晶界峰值的频率增大,使材料的塑性和韧性显著提高。

粉末高速钢与传统工具钢气体氮化的比较研究 下载:99 浏览:1070

滕琦 《装备技术研究》 2024年4期

摘要:
对粉末高速钢与传统工具钢SKD11分别淬回火处理后气体氮化,比较分析其硬度、显微组织的变化,从OM组织可以看出钢在渗氮时方向性很明显。

410支承套工艺研究 下载:275 浏览:2162

姚远微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21年1期

摘要:
410工艺正常很容易,但是某项产品中的技术要求略显苛刻,我们通过淬火、回火温度参数的调整,回火后冷却方式变更等手段进行研究,最终摸索到了其适合的方法。并且通过此研究,我们的工艺创新研究思路更加广阔。

轧机轧辊的材料选择及热处理工艺研究 下载:72 浏览:789

权威 《材料科学研究》 2024年6期

摘要:
本文针对轧机轧辊的材料选择及热处理工艺展开了研究。在轧辊材料选择方面,铸铁轧辊、铸钢轧辊、合金钢轧辊和硬质合金轧辊各具特点,适用于不同工况下的轧制需求。在热处理工艺方面,淬火和回火是关键步骤,表面强化技术也具重要意义。通过对轧辊材料和工艺的分析,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为轧机制造行业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